简介
本专业培养熟悉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掌握相关领域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架构设计方法和信息系统实现技术,能够服务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领域的既懂信息技术又懂运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学生系统学习数据管理与数据库、决策分析、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IT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与管理、信息管理学、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信息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等课程。毕业之后可从事IT项目经理、助理软件工程师等相关工作。
专业发展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IMIS)是在20世纪60到70年代信息系统理论和实践发展中产生的新专业。该专业首先在美国得到确立,然后又在明尼苏达大学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中得到发展。学者认为该学科使用计算机技术,分析、计划与决策模型,为企业提供信息支持并协助企业运行、管理和决策。而我国的信管专业是在1998年教育部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后确立的。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拆分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保密管理专业(特设专业),专业代码变更为120102。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管理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120102,属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授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随着网络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需要进行信息的管理与分析。社会各行业对本专业的需求很大。本专业大多是围绕各类信息的搜集、处理、集成、检索与利用,更注重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信息科学技术、信息管理理论和信息系统分析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知识要求
本专业学生需具备独立自主地获取和更新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具备将相关专业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运用专业外语的基本能力,具备综合利用管理科学、信息技术和工程方法解决相关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在相关专业理论与实践方面初步具备创新创业能力。

课程体系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两个方面。理论教学课程包括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实习实训、毕业论文与综合训练等。
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 授课内容 |
通识课程 |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艺术、体育、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 |
基础课程 |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经济学、运筹学、管理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与工程技术等 |
专业课程 |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应用、信息资源管理、商务智能与决策支持系统、商务分析方法与工具等 |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本专业需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加强相关的实践性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实验技能和设计技能,培养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等。
毕业写作
本专业毕业论文与综合训练可采取学术论文、系统设计、项目设计、调研报告、项目分析报告、编制工程文件等多种体裁形式完成。选题应加强实践性导向;内容应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与专业知识、满足专业综合训练要求;完成过程及成果展示应符合专业规范。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尽可能根据自身兴趣,结合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和完成毕业论文与综合训练。应为本科生选配毕业论文与综合训练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由各专业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应加强选题、开题、调研、设计、撰写等环节的指导和检查,强化专业规范。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在研究生阶段可以选择信息系统与管理、商务智能分析、智能制造管理、供应链管理与决策分析等方向继续学习深造。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银行会计、IT项目经理、助理软件工程师等相关专业;也可报考国家机关从事出入境边防检查、监护巡查、行政管理、理论研究、信息系统及档案建设等相关公务员岗位的工作。

师资队伍
本专业教师队伍应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应当具备专任教师10名以上,原则上,专业主干课程应当配备至少1名专任教师任主讲教师,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应不低于80%,专任教师中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不低于90%,并通过岗前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任课教师队伍应包括一定比例的具备行业实务经验的人员。

教学条件
教学设施
本专业要求拥有足够数量和功能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设施,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所占比例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原则上,课程教学中应具备多媒体教学设施,特定专业课程应配备该专业所需要的特定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根据自身条件和实践教学要求设置所需的专业实验室、实习场所、实践教学基地等。与相关行业和实务部门紧密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建设一定数量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满足实践教学和保障学生实习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相关的设施,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教室、实验室、实习实训场所和附属用房、运动场、活动中心等相关设施等基本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教学经费
本专业要求应切实保障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教学经费投入。教学经费专指在专业教学各个环节发生的资源建设费用、教学运行费用与教学评估费用,教学经费要求包括上述费用的最低保障要求及经费增长要求。其中,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不低于13%,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低于1500元。教学经费应在保证生均年日常教学经费的基础上,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逐步增长,教学经费包括日常教学经费和专业教学经费。教学经费的使用应向教学一线倾斜,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开设院校
地区 | 开设院校 |
北京 | 清华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天津 | 天津大学 | 南开大学 | 天津财经大学 |
河北 | 河北大学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河北经贸大学 |
山西 | 山西大学 | 山西财经大学 | 太原科技大学 |
辽宁 | 大连理工大学 | 东北大学 | 东北财经大学 |
吉林 | 吉林大学 | 长春理工大学 | 延边大学 |
黑龙江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黑龙江大学 |
上海 | 同济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复旦大学 |
江苏 | 南京大学 | 东南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浙江 | 浙江大学 | 浙江财经大学 | 浙江工商大学 |
安徽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大学 | 安徽财经大学 |
福建 | 福州大学 | 华侨大学 | 厦门理工学院 |
江西 | 江西财经大学 | 南昌大学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山东 | 山东大学 | 青岛大学 | 济南大学 |
河南 | 郑州大学 | 河南师范大学 | 河南科技大学 |
湖北 | 武汉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湖南 | 中南大学 | 湖南工商大学 | 湖南工业大学 |
广东 | 华南理工大学 | 深圳大学 | 广东工业大学 |
重庆 | 重庆大学 | 西南大学 | 重庆理工大学 |
四川 | 成都理工大学 | 四川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 |
陕西 | 西北工业大学 | 长安大学 | 西安理工大学 |
内蒙古 | 内蒙古大学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内蒙古医科大学 |
广西 | 广西医科大学 | 桂林医学院 | 南宁师范大学 |
贵州 | 贵州大学 | 贵州师范大学 | 贵州财经大学 |
云南 | 昆明理工大学 | 云南财经大学 | 云南民族大学 |
甘肃 | 兰州大学 | 兰州交通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
青海 | 青海大学 | 青海民族大学 | 青海大学昆仑学院 |
宁夏 | 宁夏大学 | 北京民族大学 | 银川能源学院 |
新疆 | 石河子大学 | 新疆财经大学 | 新疆理工学院 |
参考资料
注释
[a]以上课程来源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册)。
[b]以上信息来源于阳光高考、中国教育在线,仅展示部分开设院校,不分先后顺序,数据截至时间为2023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