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竹园小学地处荆门市竹园路58号,于1997年9月建成开学,校园占地面积7980平方米,建筑面积9258平方米。现有32个教学班,学生2000余人,教师96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荆门名师3人,高级教师9人,中级教师58人;大学本科56人,专科20人,湖北省课改讲师团成员1人。十年的经风历雨,十年革故鼎新,十年栽桃育李,十年硕果满枝,经过十年的艰辛探索,竹园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想体系,积淀了厚重的竹园文化底蕴。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品牌日益彰显,正在由成长校向成熟校不断迈进,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不懈努力。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荆门市竹园小学的:学校文化、办学特色、办学成果、小学地址等介绍

中文名

荆门市竹园小学

所属地区

湖北荆门

地址

荆门市竹园路58号

占地面积

7980平方米

建筑面积

9258平方米

创立时间

1997年9月

类别

公办

类型

小学

知名校友

王芗远

机构属性

普通

简介

2016年2月2日,荆门竹园小学正式移交东宝区教育局管理。

学校文化

竹园精神

朝气蓬勃 奋发向上 紧密团结 坚韧不拔 与时俱进 勇于争先

办学理念

让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

校 训

博学笃行 立己达人

形象宣传语

竹蕴高节 园育栋梁

办学目标

设施现代化 队伍高素质 质量争一流 全市窗口校

培养目标

德智双全 身心两健 知行统一 学创俱能

学生培养途径

以严格的要求规范学生,以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以优良的校风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以崇高的典范激励学生,以扎实的课程发展学生,以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以现代的观念武装学生。

五个一爱生工程

给学生一个温馨的问候,给学生一个善意的微笑,给学生一个热情的鼓励,给学生一个殷切的期望,给学生一个合适的办法。

教师专业成长三项行动

实施“书虫行动”,丰厚教师文化底蕴;实施“青蓝行动”,传承教师教学经验;实施“沙场行动”,推动教师技术技术进步。

学生养成教育六个好

以走好路为切入点的学生安全教育;以站好队为切入点的学生纪律教育;以敬好礼为切入点的学生文明礼貌教育和感恩教育;以做好操为切入点的学生集体荣誉感教育;以值好日为切入点的学生责任感教育和劳动教育;以写好字为切入点的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教育。

办学特色

(一)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上形成“一主两翼”特色

一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读为主,培养学生内隐的传统文化底蕴。

两翼:以书法练习、经典诗文诵读为“两翼”,培养学生外显的书法功力和古诗文功底。

(二)在艺术教育上形成“一项普及、多项提高”特色

一项普及:在全校师生中普及葫芦丝吹奏,将葫芦丝课作为校本课程开设,争取做到人人能奏。

多项提高:提高学生舞蹈、绘画、剪纸等多方面才能,培养艺术小人才,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在市内外形成影响。继续抓好新竹少儿乐团鼓号队的选拔培养,逐步成立民乐团、腰鼓队,使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艺术修养、提高综合能力。

(三)科学教育上形成“三项并进”特色

1、继续在电脑绘画上发挥优势;

2、突出做好数奥辅导培训;

3、着手开展科技制作辅导,争取一年后参加各种层次的赛事。

办学成果

该校是教育部部长基金课题“科学认读”实验基地学校,是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校本培训基地,教育部新世纪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全国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艺术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大赛最佳组织奖,教育部部长基金课题科学认读先进实验单位;被中央教科所评为德育实验先进单位;被共青团湖北省委评为“五四”红旗团支部;被省少工委评为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被省人事厅、省综治委评为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连年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市直先进学校。少儿舞蹈《渔鼓声声》获湖北省第七届黄鹤美育节金奖,获湖北省文化厅“楚天群星奖”铜奖,“小荷风采杯”全国第七届少儿舞蹈大赛大奖;学生制作的电脑作品《地球妈妈笑了》获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一等奖;学生制作的DV作品《鸟的生儿育女》在中央电视台《新闻时空》栏目播出。

小学地址

地址:湖北省。荆门市 竹园路58号

荆门市竹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