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合并妊娠是产科高危疾病,少见。慢性肾脏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和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肾小管间质病变、多囊肾、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切除术后或异位肾。表现为出现高血压、水肿、尿频、尿急、尿痛,头晕、头痛等不适。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肾脏替代治疗。不同类型的肾脏病合并妊娠对母体及胎儿产生的影响不同。若妊娠前或妊娠早期出现高血压及氮质血症,其并发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流产、死胎、死产发生率随之增加,但孕妇死亡率极低。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慢性肾脏病合并妊娠的:就诊科室、病因、症状、检查、诊断、慢性肾脏病合并妊娠和哪些疾病区别、治疗、危害、预后、预防等介绍

就诊科室

  • 妇产科、肾内科

病因

  • 慢性肾脏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和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肾小管间质病变、多囊肾、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切除术后或异位肾。

症状

  • 表现为出现高血压、水肿、尿频、尿急、尿痛,头晕、头痛、乏力、嗜睡、口腔有金属异味、皮肤瘙痒等不适。

检查

  •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可初诊,并结合实验室检查以确诊。

  • 尿常规

    • 表现为蛋白尿。

  • 血液检查

    • 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血糖、电解质及凝血功能可能异常。

  • 超声检查

    • 肾脏超声检查尿路是否通畅,有无梗阻性肾病或多囊肾。

  • 肾脏穿刺

    • 可明确诊断。

诊断

  • 医生通过了解患者病史、临床表现,结合检查,通常可做出诊断。

  • 患者有慢性肾病病史。

  • 表现为出现高血压、水肿、尿频、尿急、尿痛,头晕、头痛、乏力、嗜睡、口腔有金属异味、皮肤瘙痒等不适。

  • 尿常规为蛋白尿。

  • 肾功能、肝功能、血糖、电解质及凝血功能可能异常。

  • 肾脏超声检查尿路是否通畅,有无梗阻性肾病或多囊肾。

  • 肾脏穿刺可明确诊断。

慢性肾脏病合并妊娠和哪些疾病区别

  • 慢性肾脏病合并妊娠与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等疾病有着相似的症状,因此患者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时,不要自行诊断和用药,以免病情加重,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可以通过检查等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诊断。

治疗

  • 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肾脏替代治疗。根据病情适时终止妊娠。

药物治疗

  • 妊娠期合理选择降压药物、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抗菌药物、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治疗。

肾脏替代治疗

  • 对肾脏移植术后、进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的患者,详细的孕前咨询,风险告知,周密的妊娠计划,优化替代治疗计划,选择合适的妊娠时机是必要的。

  • 孕期增加透析效率和频率增加,支持疗法(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分娩健康新生儿的可能。

危害

  • 不同类型的肾脏病合并妊娠对母体及胎儿产生的影响不同。若妊娠前或妊娠早期出现高血压及氮质血症,其并发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流产、死胎、死产发生率随之增加,但孕妇死亡率极低。

预后

  • 根据患者病情而定。

预防

  • 慢性肾病患者,妊娠前需要充分评估、详细咨询。

  • 孕期密切监控、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