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
李海,男,祖籍北京市宣武区,1969年11月出生于甘肃省渭源县。1991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7获得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1991年8月至2001年在甘肃省张掖师范学校工作,1998年被评聘为中专讲师。2002年调入河西学院数学系工作,2003年被评聘为大学讲师,现为河西学院数学系副教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6年。
主讲课程
主要从事《数学教育学》《高等数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其中《数学教育学》被河西学院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教学论,当前研究方向为网络Web2.0环境下社会化学习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大学数学类精品课程建设问题。发表学术论文11篇。
主要贡献
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选修课《电子商务》和《虚拟教研》,面向数学系学生开设了选修课《现代数学教育思想》、《数学思想与数学文化》。擅长于在课堂中教学中使用讨论式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秉承“教育的最高准则是培养幸福和谐的个人。”的教育理念。
2000年以来多次参与张掖市面向新课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从2001年以来一直参与中英甘肃基础教育合作项目和中英甘肃普及义务教育项目的教师培训工作,主要在西北师范大学高师培训中心参与培训工作,主讲《教育公平与社会发展》、《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数学课堂整合》、《虚拟教研》。
主持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应用教师博客进行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参与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小学教师虚拟教研的理论与实践”和“西部中小学数学教师培训研究”。主持河西学院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基于博客技术的数学教育学辅助教学研究”。
多年来积极参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2009—2010学年指导小学教师课题《新课程中师生沟通、家校沟通对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的研究》。2008—2010年指导小学教师进行网络虚拟教研的实践与研究工作,组织张掖市中小学教师建立网络教育虚拟社区,开展基于网络教育虚拟社区的社会化学习和教学研究工作,还参与一些通过网络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取得一定的影响和实效。
担任甘肃省数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高师数学教学研究会理事,甘肃省张掖市数学教学研究会特邀理事。
2001年7月16日至7月26日在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参加中英甘肃基础教育合作项目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及教育公平培训。2002年1月16至1月24在甘肃省临夏市参加中英甘肃基础教育合作项目复式教学培训。2003年9月30日至10月10日 在东北师范大学参加高等学校数学学科教学论国家级培训。2006年7月22日至7月29日在兰州市友谊饭店参加中英甘肃基础教育合作项目中学数学教学策略及教育公平培训。2008年3月26至4月2日在清华大学参加教育技术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培训。2009年11月21日至11月30日在西北师范大学培训学院参加2009年“国培计划-培训者研修项目”培训。
1992年至2001年在张掖师范学校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和优秀团支部辅导员。2003年在河西学院指导大学生数学建模获甘肃省三等奖,2010年指导大学生数学建模获甘肃省二等奖。2003年被评为河西学院优秀班主任,2010年被评为河西学院教育实习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学术论文
1.《博客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河西学院学报》2008(2)
2.《虚拟教研对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与展望》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2)
3.《教师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6)
4.《QQ在中小学教师虚拟教研中的应用初探》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7)
5.《虚拟环境下小学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7)
6.《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下选修课“数学史选讲”教学研究》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11)
7.《“四位一体”的区域性网络研修探讨》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12)
8.《虚拟教研活动的个案研究及启示》
《中国电化教育》2009(1)
9.《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施中“数学文化”教学研究》
《河西学院学报》2009(5)
10.《一类四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特解表达式》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0(1)
11.《西部地区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现状研究》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