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山口市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东北角,介于阿拉套山与巴尔鲁克山之间,北邻哈萨克斯坦,东邻塔城地区托里县,南依艾比湖,西接博乐市,地理坐标为东经82°23'~84°53',北纬43°31'~ 45°22'。阿拉山口市辖区面积1249平方千米,下辖1个镇、1个街道,截至2023年6月,常住人口1.1万人,流动人口3.2万人。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阿拉山口市的:名称由来、历史沿革、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对外交流、重要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阿拉山口市

英文名

Alashankou City

别名

风都

面积

1249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理位置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东北角

地理坐标

东经82°23'~84°53'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所属市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行政类别

县级市

下辖地区

1个镇 、1个街道

行政区划代码

652702

人口

常住人口1.1万人(截至2023年6月)

民族

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等

GDP

110亿元(2022年)

著名景点

阿拉山口边境旅游区、阿拉山口国门彩城景区等

车牌代码

新E

邮政编码

833400

政府驻地

阿拉套街道天山西街8号

电话区号

0909

设市时间

2012年12月

机场

博乐阿拉山口机场

火车站

阿拉山口站

政府官方网站

http://www.alsk.gov.cn/index.htm外链

简介

阿拉山口市是一个西北—东南向的狭长谷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降水量少,空气干燥,蒸发量较大。阿拉山口有“风都”之称,年均8级以上大风超过160天,最大风力可达12级。阿拉山口市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素有"准噶尔山门"之称。1956年,中苏两国领导人会谈确定阿拉山口为中苏铁路接轨点;1990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阿拉山口口岸;2011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2012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阿拉山口市。

阿拉山口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运输距离最短、用时最少、运费最低的国际贸易大通道,是新疆品质最好、最大的石灰石加工产业基地和重要的建材基地。第二产业以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为主。第三产业主要以交通运输、跨境电商、旅游、进口贸易等行业为主。2022年,阿拉山口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12亿元,口岸进出口货运量2530.99万吨。阿拉山口市是依靠阿拉山口口岸而建的县级市,依靠口岸运输。 阿拉山口市距州府博乐市79千米,铁路、公路分别距乌鲁木齐市477千米和500千米,距相邻的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口岸12千米。2010年7月,博乐阿拉山口机场建成通航,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阿拉山口口岸已发展成为集铁路、公路、管道、航空四种运输方式。

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的重点枢纽和支点,阿拉山口市具有浓郁通关、国防、异国风情等文化特色,拥有国门彩城文化展馆、中心城市展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旅游景点,还有以综合保税区商品交易中心、文化街为代表的旅游商品购物资源。

名称由来

阿拉山口,因其一侧的阿拉套山面得名。阿拉套山由灰岩、花岗岩、砂岩、砂质灰岩和泥质灰岩等岩石组成。山脉自然植被垂直带鲜明,“有冰雪、森林、草原、荒漠”,岩石与植被的多样性使得山体颜色丰富艳丽。阿拉在《突厥语大词典》中解为“花色、杂色”,而在蒙古语中,“阿拉”即“花”的意思,指两个或多种颜色混合而形成的花色,恰好用来形容阿拉套山五颜六色的山体。

历史沿革

1956年,中苏签订铁路联运协议,阿拉山口成为中苏铁路接轨点。1990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阿拉山口口岸。1991年7月,“阿拉山口——德鲁日巴”完成首批货车交接作业,阿拉山口的铁路口岸完工。2011年5月,为深入实施国家沿边开放战略,国务院批准设立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

2012年12月,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县级阿拉山口市,同月,阿拉山口市挂牌成立。阿拉山口市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全市总面积1249平方千米。阿拉山口市的管理架构为“一市一委一区”(阿拉山口市、阿拉山口口岸管理委员会、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及其产业配套区),管理体制为三块牌子一套人马,领导交叉任职。

地理

位置境域

阿拉山口市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东北角,介于阿拉套山与巴尔鲁克山之间,北邻哈萨克斯坦,东邻塔城地区托里县,南依艾比湖,西接博乐市,地理坐标为东经82°23'~84°53',北纬43°31'~ 45°22'。距州府博乐市79千米,铁路、公路分别距乌鲁木齐市477千米和500千米,距相邻的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口岸12千米,市辖区面积1249平方千米。

气候

阿拉山口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 热量丰富, 无霜期较长,降水量少,空气干燥,蒸发量较大,并且受地理因素的影响,阿拉山口地区多年平均风速高达5.7米/秒。多年来阿拉山口地区年平均气温为9. 1℃,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14. 9℃,极端最低气温-31.9℃,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为27.9℃,极端最高气温为44. 1℃,年降水量为120.1毫米,年蒸发量为3857. 5毫米,平均无霜期为209天,最长为236天,最短为184 天,年日照时数在2448.4~2569.1小时之间。

地质

阿拉山口市地质复杂,在阿拉套山地区周围出露的为下石炭统阿克沙克组沉积地层,以碎屑岩角岩化和含板岩为特征。在准噶尔盆地附近克拉玛依组上段时代为晚三叠世,下段时代为中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早期,早二叠世受控于边界正断层,具半地堑结构。在阿拉山口市区所在盆地附近,构造上处在巩乃斯板块东北缘,北东以艾比湖断裂为界与准噶尔板块毗邻,走向北西的艾比湖断裂为上述两板块间的博罗霍洛山缝合线的一部分,其主要岩类为花岗岩和玄武岩。

地形地貌

阿拉山口市地处准噶尔盆地西缘,南部为准噶尔西部山地地形。,其东北部是玛依力山,西南部是阿拉套山,是一个西北—东南向的狭长谷地。其地形由西向东扩展,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自西部的2300多米,逐渐降到东部的400米左右,坡积-洪积平原及冲积平原组成,介于阿拉套山和巴尔鲁克山之间。海拔在190-340米之间,北高南低的地形坡度为25%-40%之间,海拔最高处位于西部阿拉套山山脉。

水文水利

水文

阿拉山口市境内有着新疆第一大咸水湖—艾比湖,湖水东深西浅,南部深北部浅,湖面积1443.7平方千米,湖水面积562.2平方千米,估算储水量7.3×108立方千米。阿拉山口市境内季节性河流包括:萨拉尔布拉克苏河、柳树沟河、恰唐河、喇叭河、塔勒特沟以及斯月克河。其中,萨拉尔布拉克苏河发源于巴尔鲁克山塔城地区托里县库甫乡,总长度约73千米,流域面积1089平方千米,而阿拉山口市管理范围为,国境线起至河流于艾比湖消亡处止,河段长度10.2千米,其下游河流地表径流流量约0.10~0.30立方米/秒之间不等。

水利

截至2023年9月,阿拉山口市有1个江巴斯水库,位于阿拉山口市以西9千米处,总容量为380万立方米,年均向阿拉山口市供水达550万立方米,为阿拉山口市、边防部队、铁路、工业,以及生态绿化工程提供用水。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阿拉山口辖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仅东西部低山丘陵区有6条季节性小洪流冲沟,年径流量总计约132万立方米。据调查,在阿拉山口市西北12千米处的铁列克特河有少量山泉和地表水,其中山泉水流量0.028立方米每秒,其他地表水流量为0.014米每秒,地表水源为1288万立方米。该市地下水以潜水为主,地下水位埋藏深度由东向西埋藏由浅变深,呈条带状分布。阿拉山口市第四纪含水层富水性处于水量中等富水区和水量弱富水区。水量中等富水区主要分布于205省道以西至阿拉套山前的地区。山口地下水总储量为519万立方米每年,可开采量约103.8万立方米每年,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外调水源来源于哈拉吐鲁克河,通过哈拉吐鲁克水库、输水线路、江巴斯水库引水,供水工程输水设计流量1.3立方米/秒,设计供水量2347万米。

矿产资源

阿拉山口市境内石灰岩、石英岩、湖盐、芒硝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是新疆品质最好、最大的石灰石加工产业基地和重要的建材基地。

风能资源

阿拉山口是新疆九大风能丰富区之一,该风区受其喇叭口状的地形影响,具有急速日持久风力过境的特点,使得山口成为中国著名风口之一。山口年平均风速为6.0 米/秒,大风多在8-10级之间,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天气在160天以上,年有效风能时数是4575小时,年有效功率密度是166瓦/平方米,属风能较丰富区,每年3一10月有效风功率密度较大,具有风力强、频率高、持续时间长、风向稳定的特点。阿拉山口的风电项目建设在艾比湖以北、11岸以东的区域,风能资源总储量达1.5万兆瓦,技术可开发量近8千兆瓦,规划开发利用2千兆瓦。被称之为北疆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已成为北疆地区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

阿拉山口市

生物多样性

植物

阿拉山口市境内河流流程很短,大部分潜入地下,区域内分布的自然植被以低矮灌草为主,是阿拉山口市的重要生态屏障,市区城市绿化植物类型包括小叶白蜡、海棠、山楂、八宝景天等20余种乔灌花草。境内拥有野生植物源52科191届385种,占全国荒漠植物物种的64%,国家保护植物12种,水生浮游物7门57属。

动物

阿拉山口市有湖蛙等2种两栖类动物,沙蜥、麻蜥等爬行类5种,北山羊、盘羊等哺乳类36种,鸟类资源共133种,其中有黑鹤、白鹤等7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草原雕等20余种猛禽。

阿拉山口市

阿拉山口市

阿拉山口市

自然保护区

  • 夏尔西里自然保护区

夏尔希里,蒙古语译为“黄色的山坡”,位于阿拉套山南坡,与哈萨克斯坦接壤。保护区总面积314平方千米,由西部巴尔德河区、中部边境廊道、东部江巴斯区三部分构成,整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全区沟壑纵横、水资源丰富,植被类型多样,森林总覆盖面积达97%,是新疆地区保护较为完好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拥有维管束植物81科517届1680种,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鱼纲等陆柄脊椎动物64科221种,昆虫纲420。其中还有能够反映特定区域环境质量的山地草原蝴蝶30种。据专家考证,夏尔西里是新疆乃至中国极为罕见的原始山地生态系统。这里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赛加羚羊、盘羊、棕熊、雪豹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0余种,其中以赛加羚羊最为珍贵。是中国珍稀生物物种的集中分布区,被称为“中国的最后净地和不可多得的天然基因库”。

阿拉山口市

阿拉山口市

阿拉山口市

  • 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西北部边陲,地处大西洋西风气流的主要通道——阿拉山口,整个湿地处于阿拉山口的风道区。艾比湖保护区是一处集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一体的超大型湿地,各类湿地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5.5%。保护对象为艾比湖水体、滩涂、湖滨荒漠林地、草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内有野生动物约167种(国家级保护动物38种,自治区级18种),其中鸟类111种,约100万只,是鸟类重要的栖息繁殖迁徙湿地,野生植物385种,其中,胡杨、艾比湖沙拐枣、艾比湖桦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2种。该保护区是中国内陆荒漠物种最为丰富的区域,植物种类占全国荒漠植物种类的62%。2000年6月,艾比湖湿地成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4月被评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阿拉山口市

阿拉山口市

阿拉山口市

自然灾害

阿拉山口市境内常发生的风雹、大风等自然灾害。2020年4月8日至10日,受西西伯利亚低槽东移影响,阿拉山口市出现以大风降温为主大风寒潮天气过程,最低气温下降8℃以上,极大风力达12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93.95万元。同年6月5日至6日,阿拉山口市出现持续大风天气,风力达12级,瞬时极大风速35.8米/秒,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为278.715万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9月,阿拉山口市下辖1个镇、1个街道,政府驻地在阿拉套街道天山西街8号。

区划详情

类别

区划名称

艾比湖镇

街道

友好街道

以上信息截至2023年9月,参考资料:

政治

现任领导

机构

职务

姓名

中国共产党阿拉山口市委员会

书记

张凯

阿拉山口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尼·巴特

阿拉山口市人民政府

市长

左合肉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阿拉山口市委员会

主席

塔里哈提·阿哈提

表格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3年9月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3年6月,阿拉山口市常住人口1.1万人,流动人口3.2万人。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统计报告显示,户籍人口约1900人,平均每户人口为2.38人。其中男性900人,占比47%;女性1000人,占比53%。0~17岁有386人,60岁及以上75人,城镇化率达到100%,出生率13.5‰、人口自然增长率9.70‰。

民族

截至2023年10月,阿拉山口市境内居住着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等25个民族。

语言

阿拉山口市除个别少数民族交流时会用到蒙古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外,多数人还是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此外,阿拉山口市境内的不少“疆二代”祖籍是河南,因此,当地人能随口说两句河南方言。

经济

综述

阿拉山口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运输距离最短、用时最少、运费最低的国际贸易大通道,第二产业以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为主。第三产业主要以交通运输、跨境电商、旅游、进口贸易等行业为主。

2022年,阿拉山口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7.58亿元,口岸进出口货运量2530.99万吨,其中铁路口岸1365.85万吨,公路口岸增长超三倍、过货量创历史新高,通行货物列车8489列。

第二产业

阿拉山口市第二产业以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为主。2023年1月至8月,阿拉山口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58亿元,其中,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3.48亿元,采矿业实现增加值0.16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0.94亿元。主导产业聚集发展成效显著,医用纺织、装备制造等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8%以上。

阿拉山口市是新疆粮食进口量最大、涉粮基础设施最全、就地加工转化能力最强的口岸,截至2023年9月,阿拉山口已吸引14家进口粮油龙头加工企业落地,形成了进口、加工、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其中,金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落户阿拉山口综保区,是一家粮油饲融合产业链精深加工企业,带动260人实现就业,企业生产原料主要来源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成品主要销往上海、天津、内蒙古、浙江等地。截至2022年,该企业日加工原料能力达700吨,生产饲料800吨,葵花籽剥壳1000吨,日加工及剥壳量跻身全国行业前列。

第三产业

阿拉山口市第三产业主要以交通运输、跨境电商、旅游、进口贸易等行业为主。阿拉山口市毗邻哈萨克斯坦,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枢纽节点。阿拉山口口岸距离哈萨克斯坦的多斯特克口岸只有12公里,通过这一通道,中国商品可快速到达中亚及欧洲国家。截至2022年,阿拉山口口岸已通行90条中欧班列运行线路,覆盖国内25个省区直辖市,可到达德国、波兰等18个国家,搭载的货物涉及汽车及配件、棉纱、木材等8大类200余种,成为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中欧贸易最为紧密的运输大通道。全年完成进出口货运量2530.99万吨,通行货物列车8489列。

阿拉山口市具有跨境运输距离短、用时少、运费低的优势。2022年,阿拉山口市获批中国第六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分拣清关中心已入驻24家电商企业,日均发车20余车次。完成属地贸易额41.86亿美元、增长65.5%,跨境电商累计出口票数1585.5万票,出口金额24.83亿元。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要枢纽平台,阿拉山口市是中国向西面向中亚、西亚乃至欧洲最近的边境口岸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便利的通关条件。2022年,阿拉山口市接待游客28.5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57万元。截至2023年8月,阿拉山口市共有营业宾馆酒店11家,其中三星级酒店3家,房间数557间。

经济功能区

  • 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

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市,201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新疆第一个、全国第十六个综合保税区。自2014年封关运营以来,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累计完成过货量369.5万吨,实现贸易额86.9亿美元,截至2023年9月,累计入驻企业784家,形成了进口粮食加工和金属矿产品、出口装备制造和医用材料产业,以及跨境电商等五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粮油加工、有色金属和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

阿拉山口市

重要企业

  • 阿拉山口金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阿拉山口金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落户阿拉山口综保区,是一家粮油饲融合产业链精深加工企业,带动260人实现就业,企业生产原料主要来源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成品主要销往上海、天津、内蒙古、浙江等地。截至2022年,该企业日加工原料能力达700吨,生产饲料800吨,葵花籽剥壳1000吨,日加工及剥壳量跻身全国行业前列。

阿拉山口市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9月,阿拉山口市有各级各类学校2所,其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1325人,其中,幼儿园274人,小学602人,初中242人,高中207人。专任教师137人,党组织2个,中国共产党员53人,教职工党员比例为26.5%。学前教育入园率达100%,义务教育升学率达100%。2022年阿拉山口市学生的高中升学率达84%,上重点高中达32%。

  • 阿拉山口市中学

阿拉山口市中学创办于1992年9月,前身阿拉山口铁路小学,随着阿拉山口建市,2013年更名为阿拉山口市中学(双语幼儿园),2020年9月学校开办高中部成为12年一贯制学校并更名为阿拉山口市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08538平方米,建筑面积44834.48平方米,绿化面积33000平方米。学校先后荣获自治区德育示范校,自治区文明校园、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自治州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2023年3月,阿拉山口市中学选址建设初中和高中新校区。新建校区占地面积共有9.08万平方米,可以容纳1500名学生。除了建有教学楼外,还建有艺术馆、实验楼、体育馆、食堂、公寓、图书馆等。

医疗事业

截至2023年9月,阿拉山口市二级公立医院1家。阿拉山口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92年,2004年8月由线(铁)路医院移交地方管理,2013年阿拉山口口岸设市,阿拉山口医院更名为阿拉山口市人民医院。是市区内唯一一家公立医疗机构,是博州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机构,也是铁路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医院同时担负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妇幼保健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0急救站等社会职能的工作任务。医院占地面积25800平方米,有门诊楼、综合楼、PCR实验楼、计生楼、发热门诊等。截至2023年9月,有编制床位100张,开放床位20张,119名医护人员,2016年创建为二级乙等医院。

阿拉山口市

文化事业

阿拉山口市主要文化场馆有阿拉山口市图书馆、阿拉山口市美术馆、阿拉山口市书画馆、阿拉山口市体验馆、阿拉山口市解压馆、阿拉山口市科技馆、阿拉山口中心城市展馆等。截至2022年,阿拉山口市举办全市性的大中小型文化进万家、春节文艺晚会、元宵社火展演、书画摄影展、读书推讲等节庆活动450余场次,举办文艺演出110场次,演出的歌舞、戏剧、小品、快板、音乐剧、相声等各类文艺节目200余个,其中自创节目300余个,直接参与演员2万余人次,现场观众达36万人次。2023年5月以来,阿拉山口市委组织部梳理整合了全市各社区70余项重点文化活动内容,举办了“大手牵小手·相伴共阅读”为主题的亲子阅读活动和大地欢歌·共创美好”全疆乡村文化活动年等各类文化类活动。

  • 阿拉山口中心城市展馆

阿拉山口中心城市展馆建筑面积3351平方米,分A、B两个展示空间,主要展现阿拉山口是“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战略支点城市的城市特色,A馆由“地理溯源”、“丝路见证”、“建市历程”、“风中屹立”、“瞭望彩城”5个主题篇章组成。B馆由“祖国西大门”、“黄金口岸”、“生态体验”、“产业特色”、“彩城新辉” 5个主题篇章组成。

阿拉山口市

体育事业

截至2023年9月,阿拉山口市先后举办过阿拉山口市“鼎盛杯”篮球、足球联赛、百日广场文化节、中国新疆第十五届“天莱香牛杯”环赛里木公路自行车赛阿拉山口市赛段赛事、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阿拉山口-多斯蒂克群众文化体育友谊赛等体育赛事。阿拉山口市代表团运动员先后在自治区、自治州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获得奖项。在设施建设上,阿拉山口市已实现健身设施全覆盖,建成全民健身中心1个、篮球场3个、健身路径6条。

人居环境

阿拉山口口岸是中国著名的风口,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常年干旱缺水, 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为改善口岸生态环境,促进口岸可持续发展,总投资3970万元的阿拉山口口岸环保绿化工程于2000年4月开工建设,工程期限为10年。2022年,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度下降,空气质量优良比为92.5%,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完成植树造林1000亩,退化林修复1000亩。

社会保障

截止至2022年,阿拉山口市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医保基金支出469.02万元,增长73.58万元,惠及3.6万余人次,落实该市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全面落实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低保、社会救助等制度,城市低保月标准由580元提高至616元,发放低保金58.5万元、救助救济金41.6万元、慰问金99.68万元。

交通

综述

阿拉山口市是依靠阿拉山口口岸而建的县级市,依靠口岸运输。 阿拉山口市距州府博乐市79千米,铁路、公路分别距乌鲁木齐市477千米和500千米,距相邻的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口岸12千米。2010年7月,博乐阿拉山口机场建成通航,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阿拉山口口岸已发展成为集铁路、公路、管道、航空四种运输方式。

公路

截至2023年9月,阿拉山口市境内G3018线建成通车,精河县至阿拉山口市实现1小时通达。同时,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东环路与南环路、西环路、北外环路形成城市环状路网,联通G219线。成为公路货运通行的重要道路。

  • 精阿高速公路

精阿高速公路是中国公路网规划中G30线连霍高速公路与阿拉山口陆路口岸的重要连接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规划中“五横七纵”高速、高等级公路网中“第三纵”喀纳斯至英吉沙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G3018线精河至阿拉山口高速公路于2022年3月17日通车,精阿高速公路起自精河县黑山头东侧,止于阿拉山口市规划区南侧,全长68.73公里,按照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分为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00千米。自精阿高速公路正式通车以来,每日通行车辆1500余辆,其中货运车辆800余辆。

阿拉山口市

铁路

阿拉山口站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市,隶属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二等站,建于1990年,是兰新铁路的终点站。兰新铁路建于1952年-1962年,隶属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东起甘肃省兰州市,途经万里长城西端嘉峪关,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山口,全长2423千米,曾是新疆通往内地的唯一铁路线。兰新铁路是中国东西走向最长的一条铁路,也是构成中国西北地区铁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阿拉山口站2022年全年进出口过货量累计完成1500万吨,同比增长12%;经阿拉山口站进出口中欧(中亚)班列达5027列,同比增长40.1%。

阿拉山口市

兰新铁路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增建二线工程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目前还处于建设中,该线路自兰新铁路精河站起,途经精河县、博乐市、阿拉山口市,接入国家一类口岸站阿拉山口站,全长70千米,设计时速120千米,为国铁Ⅰ级电气化铁路,2022年11月开始建设,建设工期2年。

口岸

阿拉山口口岸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市境内,集铁路、公路、管道三种运输方式于一体。阿拉山口铁路口岸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线路达112条,通达德国、波兰等21个国家。截至2023年7月,经阿拉山口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达3520列,同比增长11.1%;铁路货运量达747.8万吨,同比增长18.8%,公路进出口货物31.67万吨,同比增长228.53%。

管道运输

中哈原油管道一期工程于2006年7月建成运营,其由中国石油集团和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共同投资,双方各占50%股份。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境内阿塔苏,东至中国境内阿拉山口,全长962.2千米,一期设计输油能力每年1000万吨。中哈原油管道是哈萨克斯坦第一条不经过第三国而与市场直接相连的管道,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跨国长输管道。中哈原油管道建成投产,标志着中哈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促进中哈两国的经济发展,对哈萨克斯坦实现石油出口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

阿拉山口市

航空

博乐阿拉山口机场属于国内支线机场,拥有4个停机位,位于博乐市以东18公里,阿拉山口口岸以南50余公里,于2010年7月10日正式投入运营,从此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从此结束了没有民航交通的历史。其可满足每年旅客吞吐量20万人次、飞机起降3846架次的需要。2021年阿拉山口机场旅客吞吐量达251570人次,同比增长56.24%;货邮吞吐量达168.30吨,同比增长144.27%;起飞架次达36104架次,同比增长-5.4%。截至2023年9月,该机场已开通至上海浦东、西安、上海、长沙、广州、武汉、乌鲁木齐等多条疆内外航线。

阿拉山口市

公共交通

2014年阿拉山口市1路公交车试运行,结束了阿拉山口市无公交车的历史。截止至2019年阿拉山口市已开通2条线路6辆公交车往返于市区、综保区,同时有近60辆出租车运营。其中,安达线路车有25辆(公交车10辆且为柴油车)。

人文

综述

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的重点枢纽和支点,阿拉山口市具有浓郁通关、国防、异国风情等文化特色,拥有国门彩城文化展馆、中心城市展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旅游景点。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9月,阿拉山口市有2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单位名称

批次或公布日期

年代

类别

详细地址

阿拉山口边防一连旧址

2014.3.13第七批

近现代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阿拉山口318国道水泉子警务站以北1千米,边防一连新连部南2千米处

阿拉山口瞭望哨

2014.3.13第七批

近现代

阿拉山口城区北侧6公里,距东南方向艾比湖西岸约10公里,西距哈萨克斯坦的多斯特克市(原德鲁日巴市)约8公里,紧邻西侧的边防巡逻路

以上信息截至2023年9月,参考资料:

  • 阿拉山口边防一连旧址

阿拉山口边防一连旧址位于阿拉山口318国道水泉子警务站以北1千米,边防一连新连部南2千米处,地处全国著名的大风口。1962年8月,靠着“三峰骆驼一口锅、爬冰卧雪睡地窝”的精神创建了西北第一哨——阿拉山口边防连。2014年被列入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

综述

阿拉山口市作为口岸城市,其地缘和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独特,既有艾比湖湿地、怪石峪风景区为代表的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以阿拉山口岸、国门、风口第一哨为代表的人文旅游资源,还有以综合保税区商品交易中心、文化街为代表的旅游商品购物资源。

主要景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门,位于阿拉山口市最北端,与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口岸遥望相对,国门建筑面积2450.61平方米,长54.7米,象征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成立于1954年7月,宽19.9米,象征阿拉山口口岸1990年开关运营,高27米,象征着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总面积为2.7万平方公里。其中,阿拉山口国门彩城文化展馆位于国门建筑之内,展馆涵盖了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博州人文历史、口岸雄伟边关、城市规划布局及通关贸易、仓储物流等内容介绍。

阿拉山口市

阿拉山口边境旅游区

阿拉山口边境旅游区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东北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2016年12月获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旅游资源类型多样齐全,既有艾比湖湿地、科克巴斯陶胡杨林为代表的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以阿拉山口岸、国门、风口第一哨为代表的人文旅游资源,还有以综合保税区商品交易中心、文化街为代表的旅游商品购物资源。

阿拉山口市

科克巴斯陶胡杨林

科克巴斯陶林区位于艾比湖北岸,距阿拉山口43公里。为天然的准原始胡杨林组成的古木树群,占地面积98006亩。林区内众多古树奇木,苍翠挺拔或千姿百态,集戈壁、湖泊、胡杨于一体,拥有神奇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堪称大漠的一颗绿色明珠。

阿拉山口市

对外交流

城市名

交流情况

哈萨克斯坦阿拉库勒区

友好市区

黄石市

对口援疆工作交流座谈暨捐赠

重要人物

姓名

简介

吴光胜

一名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扎根创建了第一座边防站—阿拉山口边防站,结束了阿拉山口地区“有边无防”的历史

周兴明(1965~)

中国著名业余天文学家,1985年10月17日,在阿拉山口气象站观测到第一颗彗星,被誉为世界上最成功的SOHO彗星猎手之一,共发现64颗彗星,排名世界第四

重要荣誉

2022年11月04日,阿拉山口市经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8部门决定,成功获批成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2023年1月11日,阿拉山口市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