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夷简(公元979年—1044年),祖籍莱州(今山东省莱州市),后移家寿州(在今湖南省怀化市今辰溪县西北)。北宋著名政治家,司空吕蒙正之侄,光禄寺丞吕蒙亨之子。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吕夷简的:人物关系、人物生平、为政举措、编撰书目、人物评价、人际关系、轶事典故、后世纪念、影视形象等介绍

中文名

吕夷简

性别

所处时代

北宋

籍贯

祖籍莱州(今山东省莱州市)

出生日期

公元979年 

去世日期

公元1044年 

终年

六十五岁

父亲

吕蒙亨

马氏

吕公绰、吕公弼、吕公著、吕公孺

名不详,嫁司封郎中王雍

简介

吕夷简出身于仕宦世家,于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中进士,先后担任地方官、知制造、权知开封府等职务。宋仁宗登基后,刘太后称制,吕夷简晋升为参知政事,辅佐李太后与宋仁宗,后被任命为宰相。宋仁宗亲政后,吕夷简提出八条规劝,在参与郭皇后被废黜事件后被封为申国公,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四月,吕夷简与沂国公王曾发生争议而被免去相位,随后被派往许州担任判官一年多,后又被调至天雄军。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五月,他再次出任宰相。到了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他以太尉的身份退休,次年九月去世。吕夷简因病请求辞去相位,并回家养病。次年八月,吕夷简因病去世,终年六十五岁。仁宗得知消息后,追赠吕夷简为太师、中书令,并赐予他谥号“文靖”。

在朝期间,吕夷简曾参与宋室书籍修撰工作,参与编著《三朝宝训》三十卷、《一司一务敕》三十卷、《天圣编敕》十二卷、《景祐宝录》二十一卷,《宋三朝国史》一百五十五卷。《宋史》称吕夷简是一位“屈伸舒卷,动有操术”的名相。然而,他废黜郭后和贬谪范仲淹的行为也遭到了时人的指责。

人物生平

家族出身

吕夷简,字坦夫,出身于仕宦世家。他的祖先来自莱州,祖父吕龟祥和伯父吕蒙正在同年取得同科的进士,吕蒙正曾担任殿中丞,后来请求外任寿州,受到民众的喜爱而留下来,后举家迁居寿州。伯父吕蒙正是当时的名相。吕夷简的父亲吕蒙亨曾任光禄寺丞、大理寺示等职务。

早年仕途

吕夷简于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绛州军事推官。后来晋升为大理寺丞,历任通州、濠州通判,再调任太常博士。在河北发生大水灾时,吕夷简被选派为滨州知州。后来他被提升为两浙刑狱提点,再调任尚书祠部员外郎、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负责杂务。他曾上奏请求废除农具税和暂时停止南方伐木工役等,宋真宗称赞他有为国家和民众着想的心。

赵安仁担任御史中丞时,吕夷简因为亲疏关系的问题,被调任为起居舍人、同勾当通进司兼银台封驳事。他曾出使契丹,并担任知制诰的职务。当两川地区发生饥荒时,吕夷简被任命为安抚使,负责救济饥民。后来他晋升为龙图阁直学士,再被调任为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吕夷简在治理方面严明有声望,宋真宗将他的姓名刻在屏风上,表示将来会大力使用他。

临危受命

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宋仁宗登基后,刘太后临朝称制,吕夷简被任命为右谏议大夫。当时雷允恭私自迁移了永定陵地,宋仁宗下诏让吕夷简与鲁宗道一起调查处理此事,结果雷允恭被处决。吕夷简被任命为给事中并担任参知政事,他提出了祥符天书中的治国方案。之后,他被调任为尚书礼部侍郎并负责修撰国史,之后晋升为户部侍郎。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年)月,吕夷简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景灵宫使。他上奏罢免了两府的宫观使职务。之后,他晋升为吏部侍郎,并被任命为昭文馆大学士和监修国史。编成史书后,他辞去了进官的机会。宋仁宗天圣末年(公元1032年),吕夷简被加封为中书侍郎。宋仁宗生母李氏病逝时,吕夷简向刘太后上书请求将李氏厚葬。在大内发生火灾时,宋仁宗任命他负责修复大内。大内修复完成后,他被晋升为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之后他辞去了仆射的职务,继续兼任吏部尚书

八条规劝

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宋仁宗开始亲自处理政务。吕夷简向朝廷上书陈述了八项事务,包括整顿朝纲,堵塞邪恶之路,禁止贿赂,辨别谄媚之士,制止女性进谒,疏远亲信,减轻劳役,节省冗费。宋仁宗与吕夷简商议后,决定罢免受章献太后任用的张耆和夏竦。郭皇后对吕夷简也曾有过不满,请求罢免他的职位。吕夷简因此被罢免为武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陈州,但不久后又被任命为宰相。吕夷简深知这次罢免是郭皇后起的,对她心存忌惮。同年十二月,郭后因怒而误伤了宋仁宗的颈部。宋仁宗以此作为废后的理由,吕夷简因此主持了废后的议案。范仲淹和权御史中丞孔道辅率诸御史等反对,吕夷简最终决定将范、孔驱逐,郭后被废黜。吕夷简被封为申国公,晋升为右仆射。

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范仲淹言论激烈批评了吕夷简,引起了他的忌惮,吕夷简指责范仲淹“荐引朋党”,贬谪他到饶州,同时还牵连了余靖、尹洙、欧阳修等人。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沂国公王曾与吕夷简多次争议,王曾指责吕夷简接受贿赂谋求官位。吕夷简请求进行对质,皇帝询问王曾,王曾屈服,于是两人都被罢免。同时,吕夷简被任命为镇安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许州,被迁到天雄军。宋仁宗宝元三年(公元1040年)吕夷简再次担任右仆射,一年后晋升为司空,但他辞去了这个职位,吕夷简被封为许国公,并兼任枢密使。契丹国在宋夏交战之际,派遣使者要求索取南方十个县的土地。吕夷简认为这是不可接受的,他建议将大名府作为北京的新都城,以显示朝廷的防备,并且增加年度赔款,以寻求和解。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下诏任命吕夷简为司空和平章军国重事。

病重去世

在宋仁宗庆历二年(1043年),吕夷简因病上表请求辞去官职。然而宋仁宗没有批准吕夷简的请求。相传髭毛(唇上的胡须)可以治病,仁宗竟剪下自己的髭毛,派人送给吕夷简作为药材,希望他能早日康复。

庆历三年(1044年),宋仁宗在延和殿召见吕夷简,特准他骑马直至殿门,乘肩舆入殿,免去参拜之礼。仁宗还重新任命吕夷简为司徒,并监修囤史,让他继续参与军国大事,并与中书、枢密一同商议。然而吕夷简坚持请求辞去官职退休,宋仁宗无奈之下,下诏准许他以太尉的身份退休。同年,吕夷简因病去世。宋仁宗召见群臣,悲痛地说:“安得忧国忘身如夷简者!”后追赠他太师和中书令的尊号,并追封谥号为文靖。

为政举措

政治

在人事任免上,吕夷简对反对他的人缺乏宽容,常常将他们贬谪到远方任职,如孔道辅、范仲淹等。欧阳修批评吕夷简“二十年间坏了天下。其在位之日,专夺国权,胁制中外,人皆畏之”。然而,吕夷简对真正有才干的官员还是能够重用的。他常常一方面轻微惩罚以示警示,一方面予以使用,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因此,《宋史》称他:“在处理天下事务时灵活机智,善于操纵,行动有章法。”

吕夷简在担任宰相期间,最显著的保守政治事件之一是压制言论和贬低言事者。首先,他以台谏“伏阁请对,非太平美事”为借口,贬低了反对废宋仁宗郭皇后的范仲淹、孔道辅等人。其次,他打击了对时政不满的革新势力,继续推行保守政治。

外交

吕夷简在处理宋朝与辽、西夏的关系以及巩固边防方面作出了贡献。他任用范仲淹领导对西夏的军事行动,派遣名臣出使辽国,与两国达成和议,实现了和平,维护了国内的社会稳。然而,在处理上述关系时,吕夷简对辽国和西夏让步过多,岁输银两和贡品过于庞大,增加了国内财政负担,这是应当指出的。

编撰书目

吕夷简为官期间长参与史书编撰,先后参与编撰了《真宗国史》《天圣附令敕》《新修国史》《景祐法宝新录》等书籍。

时间

书名及卷数

资料出处

1027年2月

《真宗国史》(后并入《三朝国史》共 155 卷)

1029年5月

《天圣附令敕》1 卷

1029年5月

《天圣新修令》30 卷

1030年6月

《新修国史》

1032年2月

《三朝宝训》30 卷

1032年3月

《天圣编敕》13 卷《令文》12 卷《敕书德音》12 卷

1037年4月

《景祐法宝新录》21 卷

人物评价

《宋史》称他:“于天下事屈伸舒卷、动有操术。其专权日久,也颇多非议。其执政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去世后,仁宗叹曰:“安得忧国忘身如夷简者?”

《宋史》评价他说:“仁宗初立,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夷简之力为多。”

赵恒赞许吕夷简“观卿奏,有为国爱民之心矣。”

王珪在奏议中评价吕夷简“聪明亮达,规模宏远。服在大僚,历登三事,左右皇极,勤劳王家,二十余年,厥功茂焉。”

北宋大臣张方平在《文靖吕公神道碑铭》中对他的文笔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他学识广博、记忆力强,勤奋钻研,对经典了如指掌,辞章优美,善于推理。朝廷的典籍很多出自他的手笔。

宋人王称对吕夷简厚葬李宸妃的事情上,给予了很高评价:“在于处仁宗母子之际,使人无可乘之隙,消患于未萌,制治于未乱,朝廷以之安静,公卿士大夫亦赖以无祸。"

陕西转运使孙沔、谏官蔡襄、欧阳修等纷纷上书弹奏吕夷简,以为 “夷简谋身忘公 ,养成天下今日之患。”

人际关系

关系

人物

介绍

祖父

吕龟祥

官至寿州知州。后赠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兼尚书令、祁国公

父亲

吕蒙亨

官至光禄寺丞、大理寺丞。后赠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

妻子

马氏

太子少保马亮之女,封秦国夫人

长子

吕公绰

字仲裕,官至侍读学士、右司郎中,卒赠左谏议大夫

次子

吕公弼

字宝臣,官至西太一宫使,卒赠太尉,谥号“惠穆”

三子

吕公著

字晦叔,官至司空、平章军国重事,卒赠太师、申国公,谥号“正献”

四子

吕公孺

字稚卿,官至提举醴泉观,卒赠右光禄大夫

长女

——

嫁司封郎中王雍

七世孙

吕祖谦

南宋大儒

吕祖俭

南宋大儒

轶事典故

建牡丹亭

吕夷简在西溪任职期间展现了他的爱民之心。当时西溪的居民都喜欢种植牡丹花,吕夷简受到了他们的影响,也种下了一株牡丹花,以慰自己的心灵。他用朱栏围起来,精心照料,结果花开了一百朵,成为了海滨的盛事。吕夷简在月下赏花时,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咏牡丹》的诗:异香浓艳压群葩,何事栽培近海涯。开向东风应有恨,凭谁移入王侯家?”这首诗反映了吕夷简将自己比作牡丹花的心情,以及他对才华无法得到发掘的懊悔之情。吕夷简离任后,西溪的人们专门修建了一座名为“牡丹亭”的建筑,刻上了他的诗作,以作为纪念。

官正直名

吕夷简在河北水灾期间被派往滨州,他向朝廷上书请求免除农器税,宋真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当吕夷简被任命为两浙刑狱提点时,宋真宗正在京师兴修宫室和观院,大量征集南方的木材。在施工过程中,有工人因劳累而死,官员们误以为他们逃亡,纷纷逮捕死者的妻子。吕夷简上奏实情,请求暂停工程,朝廷接受了他的建议。后来,吕夷简被升任为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负责杂务。当王小波和李顺起义被平定后,有人将一个俘虏献给朝廷,声称是李顺。朝廷大臣为此欢呼。然而,经过御史台的调查,被押送来的人并不是李顺。大多数官员认为,既然大臣们已向皇帝表示祝贺,就应该按照李顺的处置方式处理这个人。然而,吕夷简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向宋真宗详细报告了这件事情。

后世纪念

吕夷简墓,全名为宋代同中书平章军国事赠太师吕许国文靖公夷简墓,位于中国河南省新郑市郭店乡李坟村东约500米的位置。墓葬现存有一座名为昌夷简的墓碑,高约4米,周长约40米。墓门左右有隆起,象征着古代的礼仪规范。

吕夷简

影视形象

时间

剧名

导演

饰演者

参考文献

1989

《一代名臣范仲淹》

——

郎雄

1995

《新包青天》

刘立立

黄允材

2019

《大宋少年志》

伊峥

冉唯群(剧中叫做吕简)

2020

《清平乐》

张开宙

谭希和

注释

[a]

大名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大名县志中提及,吕夷简的先世居河东,后徙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