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国,韩城矿务局桑树坪煤矿掘进三队副队长。陈卫国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让人瞩目的成绩。他多次被评为桑树坪煤矿优秀采掘工、“四有”职工;2006年被局、矿评为劳动模范;2007年9月,被授予“煤炭工业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陈卫国的:个人经历、人物作品等介绍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要成就

“煤炭工业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

个人经历

陈卫国出生在湖北郧西的一个小山村里,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受父母的影响,陈卫国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2004年2月,28岁的陈卫国辞去了在西安的室内装潢工作,带着媳妇张春娟和2岁多的女儿来到韩城矿务局桑树坪煤矿掘进三队,当上了一名井下掘进工。为了完成每月的进尺任务,他经常早下井,晚升井,在井下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2006年9月,平峒南一采区主风井发生冒顶,巷道冒落200多米,风流量损失严重,直接威胁着井下的安全生产。他带领职工来到抢修第一线,承担起运料任务,由于巷道内风量小,水气弥漫,作业服全被雾气打湿浸透,可他全然不顾,依旧与工友们一起手抬肩扛运送坑木和金属支架,几天下来,他的肩膀、双手磨破了,却咬紧牙关一声不吭,一直坚持到整个工程完工。领导和工友们看在眼里,都亲切地称他为地层深处的“小黄牛”。

人物作品

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陈卫国意识到,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无法满足井下科学采煤的要求。为此,他一有空就拿起《掘进工艺》、《机械化掘进基础知识》等专业书籍学习,并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3年多来,陈卫国记下的学习笔记有8万多字。每次下井时他处处留心,遇到不懂的问题经常向老工人请教。逐步掌握了风钻、皮带运输机、溜子、装岩机、耙斗机的操作技能。2005年9月,掘进三队在4217工作面首次开始半煤岩掘进,上至队干部,下至工人都从未接触过锚网梁支护工艺,施工进展缓慢。陈卫国将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讲解的打眼、铺网等支护流程默默记在心里,经过钻研摸索,很快熟练掌握了锚网梁支护技术,经过现场不断实践改进,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施工工艺,并在全队推广。2007年3月,该矿掘进一队在施工北一250运输集中巷南头三岔口过程中,遇到了大断面支护方面的难题。掘进三队按照矿上的安排,派陈卫国前去协助理,他凭借过硬的本领,娴熟的技术,手把手地教工人上锚网、打锚索,使施工速度提高了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