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烦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太原市下辖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太原市西北部,北与岚县、静乐县接壤,东邻古交市,南毗交城县,西依方山县,截至2022年末,娄烦县总面积1289平方千米,下辖3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县城南大街33号,常住人口为88850人。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娄烦县的:名称由来、历史沿革、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对外交流、著名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娄烦县

英文名

Loufan County

面积

1289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山西省中南部,太原市西北部

地理坐标

北纬37°51′—38°13′,东经111°30′—112°02′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山西省

所属市

太原市

行政类别

下辖地区

3镇4乡

行政区划代码

140123

人口

88850人(2022年常住人口)

方言

娄烦方言

民族

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等

GDP

45.0亿元(2022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18645元(2022年)

著名景点

高君宇故居纪念馆、楼烦古国都城遗址、云顶山等

邮政编码

030300

政府驻地

娄烦县城南大街33号

电话区号

0351

火车站

娄烦站、静游站

政府官方网站

www.sxlf.gov.cn

简介

娄烦县地处吕梁山腹地、汾河中上游,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河川谷地为主。境内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漫长寒冷;境内的汾河水库是山西省最大的水库。娄烦县在春秋时期,属楼烦国;汉时,娄烦属太原郡汾阳县;元时,楼烦县改属永宁州。清代,娄烦为镇,属忻州府静乐县管辖,民国时期,娄烦又归静乐县;1971年,复建娄烦县,属吕梁地区。1972年4月,改属太原市,至今未变。

马铃薯产业是娄烦县最具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之一,政府从马铃薯的种植、生产、管理、加工、销售等方面制定了12项政策来助力马铃薯产业发展,同时大力发展风能、光能等清洁能源产业。娄烦县境内太佳高速公路的正式通车,结束了娄烦县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2022年,娄烦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5.0亿元,同比下降0.2%,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7:56.6:32.8。

娄烦县是革命老区,是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高君宇的故乡,境内拥有重要党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28处。截至2022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处,分别是高君宇故居、楼烦古城遗址;娄烦刺绣技艺被列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雪梅刺绣非遗工坊入选国家三部委“非遗工坊典型案例”。除此之外,娄烦县境内景点有云顶山、三教寺、花果山生态旅游景区等。

名称由来

楼烦原是一个古老民族或部落的名称,后来演变为地域概念,成为历史上郡、县、乡的名称。今娄烦县地名,去历史上“楼”字之“木”旁。

历史沿革

先秦

娄烦县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夏后,楼烦建国于宁武。春秋时期,逐渐强盛,扩展领地。晋景公十二年(公元前588年),晋国由智、韩、魏、赵、范、中行六大夫专权,相互争战,今娄烦地区被楼烦王乘机占领,并有楼烦布币流通。

晋平公十七年(公元前541年),晋国北扩,楼烦族北退,晋占其地。晋出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53年),韩、魏、赵三家分晋,赵踞太原,北与楼烦、林胡相对抗。武灵王时,赵国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北破楼烦、林胡,灭中山,占云中、九原,楼烦地区尽属赵地。

秦汉至南北朝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灭赵,娄烦归秦,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属太原郡,后划归楼烦郡。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娄烦属太原郡汾阳县。东汉时仍属太原郡。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娄烦属太原国。魏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属并州太原郡。西晋延三国制。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娄烦属后赵太原郡,晋太元二十年(公元395年),属后燕太原郡。北魏时期,属肆州秀容郡。

隋唐至宋元

隋初置楼烦监牧,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属汾源县。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复置楼烦郡,辖静乐、临泉、秀容(今忻州市)3县,郡治在今宁武县宁化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州,名为宪州。唐初宪州辖楼烦、天池、玄池三处牧马监,为唐北边疆军马主要来源地,时有“娄烦骏马甲天下”之谓。龙纪元年(公元889年),在宪州城又增设楼烦县,成了州县两级所在地。五代北汉宪州与楼烦县沿唐制,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娄烦属晋太原府宪州,清泰元年(公元934年)属唐宪州,天福八年(公元943年)属晋宪州。乾佑二年(公元949年)属汉宪州,天会三年(公元959年),属北汉太原府宪州。

宋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楼烦依旧立县,改属岚州。到元代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楼烦县并入管州,改置楼烦巡检司。元仁宗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楼烦县改属永宁州。

明清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县为镇,并入静乐县,并设巡检司,属太原府。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李述孔响应李自成,联络附近村民起义。

清延明制,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娄烦为镇,属忻州府静乐县管辖。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娄烦人民开展禁烟运动。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大夫庄等19个村联保团禁烟,制定乡规民约,禁止鸦片。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本地绅士组织地方武力维持秩序,保护民商。

中华民国

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废府,改州为县,并于各省设道,静乐县属山西省雁门道。全县划为三个区,今娄烦县大部分地区为原第二区,为娄烦镇。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高君宇积极参加,后被誉为“五四健将”。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八旅活动于娄烦地区,发动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属晋西北行政公署三专署静乐县,中共静乐县委在娄烦地区建立抗日民主政府。此后,县政府机关一直常驻于娄烦地区,所属地域也大部分为今娄烦县。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九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晋绥边区将原归八专署管辖的静乐县改称娄烦县,同时划归三专署管辖,县政府设在娄烦镇。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二月,娄烦又归静乐县,并属六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至1971年4月,娄烦境域一直属静乐县。1951年,境内各地人民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1959年5月,汾河水库3万多人抢筑拦洪坝,坝用水中倒土法修筑,是当时华北地区最大的土坝。1971年5月复建娄烦县,属吕梁地区。1972年4月1日改属太原市,至今未变,县人民政府驻地娄烦镇。截至2021年,娄烦县辖3镇4乡,共105个行政村、11个社区。

地理

位置境域

 娄烦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太原市西北部,经纬度范围为北纬37°51′—38°13′,东经111°30′—112°02′,北与岚县、静乐县接壤,东邻古交市,南毗交城县,西依方山县,辖区东西最宽48千米,南北最长44千米,总面积1289平方千米。

娄烦县

气候

娄烦县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短暂凉爽,冬季漫长寒冷。气候变化受地势垂直变化影响明显,平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5℃。娄烦县年平均气温7.1—8.1℃,年平均最高气温为14.8℃,最低气温为1.6℃,7月最热,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6.6℃;1月最冷,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6.8℃;年日照2795.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428—450毫米,年平均风速2.5米/秒,无霜期130—160天。

地质

地质构造

娄烦县的地质构造形式由断裂和褶皱组成。断裂以压性的为主,时代以奥陶纪以后为主。其中杏湾—一王光塔递断层走向35°—65°,倾向西北,倾角25°—88°,断层长12.8千米,宽40—50米,劈理发育;罗家岔——西会村南断层走向50°,倾向东南,倾角70°,断层长4.5千米,宽30米,挤压现象明显;范家村递断层走向40°—45°,倾向北西,断层长5千米。奥陶系中统地层递掩于前寒武系变质岩系之上,力学性质为压性;大娄子——兑集沟断裂化,并有两侧相对位移,走向75°,断裂长3—7千米,断裂面平直;天池店倒转向斜——阳湾倒转背斜属于片断东西向构造,此褶皱为紧闭,倒转褶皱,两翼岩层倾角向北倾,轴面向南倒转,轴向85°,向余长16千米,宽5—6千米;孤偃山山字型构造北翼反射弧出露在娄烦县东南部,由石城递断层和该断层西侧向斜及营主西褶皱群组成。

地层

娄烦县地层,由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和新生界组成。其中太古界杜家沟组分布在娄烦县境西部罗家岔乡小算沟以西,其岩性为一套巨厚变质的以熔岩为主的酸性喷出岩—流纹岩,并夹数层角闪片岩,此组厚度大于3545米;横尖组分布在岔儿上—米峪镇—娄儿上,主要是一套受斑状混合作用的夹大量横尖组斜长角闪岩的黑云变粒岩,厚约3600米;元古界—震旦系下统汉高山组,仅见于白家滩附近。此层下部为砾岩及砂岩,厚190米,上部为砂质页岩和页岩,厚160米,砂质页岩下部夹有1.2米厚的安山质凝灰岩;古生界石炭系仅分布于下静游,中统厚35米左右,由山西式铁矿,铝土岩和夹一层煤、一层灰岩的灰色、灰白色砂岩砂质页岩组成;上统厚25—135米,其中灰岩2—4层,主煤层厚12米左右;新生界第三系分布于四家坪、杜交曲、天池店、娄烦、静游、河杨树底、庙湾、马家庄等乡镇,大部被黄十覆盖、部分零是出露干汾河水库以北的部分冲沟中。

地形地貌

娄烦县地貌总体是由古生代地质时期的造陆运动、造山运动与新生代地质时期的新构造运动及各地质时期的剥蚀夷平作用先后交织、叠加作用的结果,其地形大势:西南高而东北低,东西两面山势向汾河川倾斜,群山叠嶂,南北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地形高低、褶皱山带的形成主要受新生代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山抬升运动所致,起伏不平的丘陵主要是受风蚀、水蚀作用而形成,古地貌影响占次要地位。娄烦境内共有大小47座山,均属吕梁山脉,海拔高度在1270—2708米之间,汾河以东为云中山分系,境内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河川谷地为主。

  • 山地

娄烦县山地地貌由中山和低山组成,最高处赫赫岩山海拔2708.9米,最低处龙尾头山谷峡底海拔1030米。西部马头山—皇姑山—棋盘山—南阳圪洞山—赫赫岩山—前云顶山山脉,长达33.5千米,由北向南直伸,形成西部与岚县和方山县的天然屏障。铁丝沟山岩—红崖掌—寨岩—桦树岩—花包岩—青龙沟山岩等山脉组成的东西走向山脉,长达50.9千米;东部由北而南,有田寨山—张咀背—大背山—何家大端—牛头山等山,以上三大山脉系统,东、南、西三面环绕娄烦县。

  • 丘陵

娄烦县丘陵区东、南、西三面被境内山脉、山组环绕,东北部与岚县、静乐相连,高跨到海拔1400米,低至河谷区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的地段,海拔相差0—200米,除盖家庄乡外,十一个乡镇均有分布,占娄烦县总面积的27.6%。

  • 河川谷地

娄烦县河谷区位于丘陵下部,系指龙泉川、汾河川、监河川、西川、南川和天池川等六大川,包括龙泉、静游、娄烦、马家庄、罗家岔、米峪镇、杜交曲、天池店等乡镇的河川地带,占全县面积的3.7%。其地貌单元主要有河漫滩一级阶地和二级阶地,其次部分冲沟出口处残存有不够完整的洪积扇扇面。静游、娄烦川河谷一级阶地与沟壑出口处相连的地方还有两处不太明显的由多个洪积扇组成的洪积扇群。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娄烦县境内有10条河流,主要河流有汾河、监河、岚州河、河杨树底河、赤泥河等,河流总长166.4千米,总流域面积922.8平方千米。其中汾河由娄烦县的静游镇新庄村入境,流经静游、庙湾、娄烦、四家坪、杜交曲五个乡镇,在黄贝湾村出境,长达42千米,河床宽500米,洪水期最大流量4.48立方米/秒,流域面积477平方千米,有岚州河、监河、南川河等支流。岚州河也称岚河,由岚县流经龙泉乡、静游镇,在上静游汇入汾河。全长5千米,河床宽150米,水面宽20米,径流量0.64立方米/秒,系常流河,流域面积60平方千米。

地下水

娄烦县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自流水三种。上层滞水为存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上的重力水,分布于黄土丘陵地带的河杨树底乡窑儿上村附近,这种水量一般不大,季节性变化明显,湿期水多,干期水少;潜水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为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分布范围较广、富存于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孔隙,露于地表基岩的裂隙和山前沟口冲积洪积物孔隙中,水藏量较大,可采量达7.5万吨/日;自流水为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主要分布在汾河水库至娄烦县城以南,包括监河川、西川、南川、天池川、细米沟,上部为太古界老地层含水,埋深3—20米,含水厚度5—15米。

水利

截至2019年,娄烦县建设有淤地坝127座,境内的汾河水库是山西省最大的水库,位于娄烦县下石家庄村北,距汾河发源地——宁武县境内的管涔山122千米,距省会太原市河道距离95千米,控制流域面积5268平方千米,总库容为7.33亿立方米,为多年调节的大(Ⅱ)型水利枢纽。汾河水库于1958年修建,1961年投入运行,水库坝高61.4米,底宽485米,顶宽6米,坝长1002米,号称“第二官厅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8米泄洪排沙洞、4米输水洞、3米引黄输水洞和水电站六部分组成,汾河水库主要功能是以防洪、灌溉、工业和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养鱼。并作为引黄入并工程的调蓄水库,累计调节引黄水4.47亿立方米,通过水库向太原市供水3.42亿立方米,年均0.57亿立方米。

娄烦县

土壤

娄烦县地表广覆黄土,土层较厚,土壤共分4个土类、10个亚类、35个土属、69个土种,主要的土壤类型有褐土、山地棕壤土、山地草甸土等。境内褐土分布于娄烦县12个乡镇的河谷阶地、丘陵山区范围内,海拔在1050—2000米之间,占全县总面积的91.1%;山地棕壤分布在山地草甸土之下,海拔在1900米—2500米之间,占总土地面积的2.38%,该土壤表层有0—7厘米的枯枝落叶层,腐殖厚度约20—30厘米;山地草甸土分布于赫赫岩山、前云顶山等海拔2500米以上的缓坡本台地带,占总土地面积的0.06%。该土壤其剖面特征大体厚度为80厘米,表层质地比较粗,从上到下质地逐步变细.表层有0.5公分左右的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厚为50厘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2年,娄烦县湿地面积为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70平方千米;园地面积12平方千米;林地面积732平方千米;草地面积239平方千米;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55平方千米;交通运输用地16平方千米;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33平方千米。

矿产资源

截至2023年,娄烦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硅、大理石等16种,其中煤储量15亿吨(2017年数据),主要分布在娄烦县境南、北两端;铁矿地质储量6亿吨,主要分布在西部尖山、皇姑山一带。硅矿储量100万吨,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北部;大理石储量1亿立方米。

水资源

截至2018年,娄烦县有清水河沟40余条,均属小泉小沟水,年清水总量为218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也较为丰富,丰水年13971万方/年,平水年12051万方/年,中等干旱年10771万方/年,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0.9万吨/日,按其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自来水三种。娄烦县水域面积约为44.667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48%。

生物资源

娄烦县境内野生经济植物包括油用植物、烹调植物、纤维植物、食用植物等,主要种类有野胡麻、野莞豆、文冠果、大麻、亚麻、小茴香、八角茴香、蘑菇、杨朵等;果树栽培树种有:苹果、梨、葡萄等10多种。中药材药用植物主要有冬花、党参、白芷、枸杞、板兰根、甘草等;县境内牧坡广阔,草原丰盛,有4000余种牧草;饲养的动物种类主要有:马、牛、驴、骡、猪、羊、兔、鸡等。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娄烦县境内野生动物260多种,其中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褐马鸡、金雕、原麝、豹、黑鹳、大天鹅等。其中野生动物禽兽类主要有狼、狍、獾、野猪红雀、白马儿等;虫鼠类有蝼蛄、蛴螬、马蜂、食蚜蚊等30多种。鼠类主要有家鼠、褐家鼠、花鼠等10多种;爬虫类有水蛇、草蛇、蜥蜴、壁虎等;两栖类有蟾蜍、青蛙等。

娄烦县

植物

娄烦县有野生植物2700多种,其中野生维管束植物有531种,隶属于91科、321属,蕨类植物9科、9属、14种;棵子植物4科、5属、6种;被子植物78科,307属、511种;含种数在10种以上的科有菊科(46种)、豆科(37种)、蔷薇科(37种)、毛莨科(29种)、禾本科(28)、莎草科(23种)、玄参科(17种)、杨柳科(15种)、伞形科(14种)、石竹科(14种)、唇形科(13种)、蓼科(11种)等12科,共273种;针叶类木本植物共有2个科、7个种,以落叶松、红松、白松、云杉、侧柏、柏树为主;阔叶类36个科、98个种,以杨、柳、榆、槐、桦、柞、椿、桑、茶树、黄刺梅等为主,分布在娄烦县山、沟、谷、河滩地带。境内有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野大豆,以及山西乌头、红景天、党参等省级保护植物。

娄烦县

自然保护区

  • 云顶山自然保护区

云顶山,位于娄烦县米峪镇乡独石河村西南2千米处,主峰海拔2789米,是山西吕梁山脉腹地高峰之一。东西宽24千米,南北长15千米,总面积230.29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积98.7平方千米。主要保护对象为褐马鸡、花豹、黑鹳、林麝、野大豆及森林生态系统。2002年建立,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有种子植物86科397属949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4属6种,被子植物84科393属943种(双子叶植物73科316属777种,单子叶植物11科77属166种)。乔木树种有华北落叶松、油松、白桦、红桦、辽东栎、蒙椴、云杉等,灌木有胡枝子、沙棘、绣线菊、黄刺玫等。有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野大豆,以及山西乌头、红景天、党参等省级保护植物。野生动物有200多种,其中鸟类149种,哺乳动物类33种,两栖爬行类动物18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褐马鸡、金雕、黑颈鹤共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鸳鸯、林麝等19种。

娄烦县

自然灾害

娄烦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人类工程活动不同程度破坏了自然环境,诱发了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地质灾害,其中娄烦县境内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以不稳定斜坡、崩塌、滑坡为主,占到隐患点总数的85%以上,分布于静游镇、马家庄乡、庙湾乡、娄烦镇及杜交曲镇、天池店乡一带,盖家庄乡和米峪镇分布较少。2008年8月1日,位于娄烦县寺沟村的太原钢铁集团尖山铁矿发生山体滑坡,导致寺沟村部分房屋被埋,截至2018年10月5日,已确定有44位遇难者,对此相关政府工作人员及时安排救援人员赶往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并安排后续的救援与安置工作。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10月,娄烦县辖3个镇、4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娄烦县城南大街33号。

娄烦县乡、镇概况

类型

行政区划代码

数量

名称

140123

3

娄烦镇、静游镇、杜交曲镇

4

马家庄乡、盖家庄乡、米峪镇乡、天池店乡

统计时间:2023年10月26日

参考资料:

政治

娄烦县现任领导班子

部门/机构

职务

姓名

中国共产党太原市娄烦县委员会

书记

李树忠

太原市娄烦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冯永魁

太原市娄烦县人民政府

县长

景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太原市娄烦县委员会

主席

弓梅梅

统计时间:2023年10月20日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娄烦县常住人口8885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5255人,乡村常住人口为43595人,城镇化率为50.93%;在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46266人,男女性别比为(以女性为100)108.65%;全年出生人口420人,出生率为4.73‰;死亡人口411人,死亡率为4.6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根据娄烦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娄烦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5618人,占17.12%;15—59岁人口为56535人,占61.98%;60岁及以上人口为19055人,占20.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335人,占14.62%。

民族

娄烦县境内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满族等民族。70年代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有部分少数民族青年在娄烦县定居。1982年,娄烦县少数民族人口共有4人,至1996年,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到4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463%。

语言

娄烦方言属山西方言的中区,太原片,是一个较有特色的地方方言。它除具备中区晋语的若干特点外,还有自己的某些特点,如:中古的知、照组合口呼字变读为唇齿音pf、pf、f、v等。娄烦方言内部的差异较小,彼此都可以通话,根据语音方面的细微差别可把娄烦方言分为三个小片,分别为娄烦话、静游话和天池话,娄烦话即娄烦镇、杜交曲镇、庙湾乡、米峪镇乡、马家庄乡一带的方言;静游话是指静游镇、河杨树底乡、龙泉乡一带的方言,以静游镇的方言为代表;天池话是指天池店乡的方言,以乡镇府所在地方言——天池话为代表。其中娄烦话的唇齿音很多,有“pf”、“pf”、“v”等,它们来自中古的非、敷、奉、微母字,还有来自古知系的合口呼字以及宕、江摄,知、庄组开口呼字。即普通话中舌尖后音[ts、ts’、s]的合口呼字在娄烦话中都读成了pf.pf、f、v声母,其次娄烦话平声不分阴阳,普通话的阴平、阳平字在娄烦话里只读为一个调33调,另外娄烦话几乎没有连读变调,只有阴人后面的部分古清声母字可变成35调。

宗教

娄烦县宗教以佛教为主,另外还有天主教和基督教。

  • 佛教

唐时佛教在娄烦县比较盛行,和尚的宗派有临济、曹洞两大宗派。临济派主持的寺庙有娄烦镇三教寺、上静游寿胜寺、西街村禅院寺、岔儿上花塔寺等,曹洞派主持的寺庙有庙湾的宝峰寺。抗日战争前夕,境内有佛教寺庙10余处,僧人100余人。抗战期间各村的寺庙大部分毁于战乱。1994年,五台山集福寺僧尼仁广师傅来娄烦周洪山普净寺住持。至1996年,娄烦县共有居士159人进行佛事活动。其中娄烦县三教寺位于娄烦县城南1千米处,始建于北朝北周,为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古寺。大殿内塑有佛、道、儒三教始祖释迦牟尼、太上老君等,2000年9月,该寺被列为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娄烦县

  • 天主教

天主教于清代光绪年间传入娄烦县,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米峪镇乡的柴厂、米峪镇村和马家庄乡的潘家庄、西会村等地。米峪镇乡柴厂村的天主教尤为盛行,传播很广,全村大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天主教神父叫来金,并由太原市天主教协会集资修建有大教堂,不断发展新教徒。1996年,娄烦县共有天主教徒400余人。

  • 基督教

基督教最早于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传入,当时由挪威人尹牧师等2人进行传教,在岩头村居住近10年,教徒仅有3人.1936年,红军东征来到娄烦,传教活动随即停止,基督教自此在娄烦境内完全消亡。1994年9月,该教再度传人,组织教徒进行礼拜、诵经等活动。至1996年,娄烦县已发展有基督教信徒2000多人,主要活动地区有杜交曲镇、天池店乡、娄烦镇等地。

经济

综述

马铃薯产业是娄烦县最具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之一,政府从马铃薯的种植、生产、管理、加工、销售等方面制定了12项政策来助力马铃薯产业发展,另外煤铁焦也是该县的主导产业,同时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第三产业围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业来助力整体经济发展。

2022年末,娄烦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5.0亿元,同比下降0.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4.8亿元;第二产业完成25.5亿元;第三产业完成14.8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0.7%、56.6%和32.8%。

第一产业

娄烦县第一产业主要为土豆、核桃、小米等产业,娄烦县把马铃薯产业作为本县农业的主导产业来发展,娄烦马铃薯先后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注册商标、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产品、全国绿色农业十佳蔬菜地标品牌,被列入国家名特新优产品目录。2020年,娄烦县重点发展5万亩有机旱作马铃薯,建成11550亩种薯繁育基地、25350亩有机旱作绿色产品基地、10000亩富硒马铃薯功能产品基地,打造新品种展示区100亩,有机旱作示范片3个,除此之外,娄烦县小杂粮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左右,谷子种植面积就达到2万亩,年产富锌小米800万斤,打造出了“晋谷芝”富锌小米“楼烦王”小杂粮“大丰双孢菇”“云顶金丝皇菊”等17个特色品牌,并通过国家无公害、有机产品认证。

2022年,娄烦县全年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完成81262.3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完成36282.9万元;林业产值完成27460.7万元;牧业产值完成12481.8万元;渔业产值完成1024万元。娄烦县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为112.198平方千米,粮食总产量达24746.7吨;油料产量228.9吨;水果总产量1925.4吨;蔬菜产量14869.3吨。全年共完成育种育苗面积6.67平方千米,造林面积38平方千米;当年零星植树176万株;木材采运1793立方米;核桃产量达7282.2吨;全年肉类总产量2660吨;鱼类总产量达640吨。

第二产业

娄烦县大力推进风能、光能等清洁能源发展,光伏产业是娄烦县重点转型发展项目之一,2016年,娄烦县在全县14个村试点建设总规模1600千瓦分布式村级光伏电站,村级光伏电站19座,总规模967千瓦。2018年,光伏产业成为娄烦县的主导产业之一,建成光伏扶贫电站86.88兆瓦,其中51.98兆瓦联村集中式光伏电站1座、4.9兆瓦单村光伏电站34座、30兆瓦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1座。2020年,娄烦县重点推进煤铁等传统工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推进鲁地矿业、三聚盛煤矿投产以及煤炭洗选行业产业升级,使洗选能力压减至800万吨,先进产能占比达到35%;同时助力太钢尖山铁矿、龙泉煤气化、山西煤运集团等驻地企业的快速发展。

2022年,娄烦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个,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1.55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23.81亿元;工业销售产值完成49.9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完成55.4亿元;实现利税12.3亿元;全年娄烦县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消费用原煤365.7万吨,柴油1.3万吨,电力2.9亿千瓦时;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6.2万吨标准煤;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有5个,总产值完成73162万元;全年娄烦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486万元。

第三产业

娄烦县山水资源丰富,先后荣获中国绿化模范县、国家“避暑旅游目的地”、山西省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称号,娄烦县把全域旅游作为娄烦发展的重要之路。2023年,在娄烦县天池店乡孔河沟村,当地依靠红色文化资源,以“红色线路”为支撑点,配套建设“红色展厅”“红色公园”“红色食堂”,讲好“红色故事”,形成了一条红色产业链,村集体还打造了星级农家小院,提供餐饮、住宿服务,实现年户均增收1.5万元。除此之外,娄烦县依靠河北村、峰岭底村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以及8个太原市农业旅游示范点,推出10条精品旅游线路,2022年,全年景区景点接待游客约27万人次,收入破亿元。

随着互联网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娄烦县与易众科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快电商示范县项目落地,在全县形成“1+8”电商服务框架,即成立县域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建立8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打造一批电商示范村,努力构建“县、乡、村”三级一体化体系,促进农特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同步发展。

2022年,娄烦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3亿元,商品销售额完成8亿元,其中批发业完成25769.8万元;零售业完成54523.6万元。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30.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总计68个,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8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2亿元;第三产业投资完成21.5亿元。

经济功能区

  • 娄烦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022年6月,娄烦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拟用地位于娄烦县静游镇上静游村(原二铁厂院内),总用地面积约74218平方米,全部为建设用地。其中产业园优质蔬菜示范基地项目,占地面积约270667平方米,总投资4800多万元。上静游村豆制品加工厂作为首批项目进驻园区,厂子购置有豆腐生产线,配套建设了排水、电气、供暖、场内外道路等,预计可实现豆腐年产量1800吨。

重点企业

  • 花果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娄烦县花果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太原市娄烦县杜交曲镇河东区,即山西汾河水库下游二千米处,距娄烦县城18千米,距古交市镇城底火车站16千米。是集果蔬、小杂粮等无公害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和生态科普示范为一体的民营科技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建设有“两区、两基地”,即:办公区、加工区、(果蔬加工区和小杂粮加工区)、珍稀观赏树种育苗基地和生态科普示范基地。办公区占地7920平方米,其中办公、服务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小杂粮加工采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化生产技术,主加工“楼烦王”苦荞面、五豆面、莜面、炒面、高粱面等小杂粮食品。果蔬加工主要加工胡萝卜浓缩汁及多种果蔬饮料、食品和山泉水等。2008年五豆面系列产品获得了科技创新成果金奖,2009年,花果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荣获“513”工程市级龙头企业称号。

娄烦县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2年底,娄烦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所,其中幼儿园14所(小学附设幼儿班7所),小学3所,小学教学点30所,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2所,高中1所,职业高中1所。娄烦县在校学生12758人,其中:在园幼儿2287人,小学在校学生5579人,普通初中在校学生3043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456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393人。2022年大文理达二本分数线以上37人,体艺二本以上达线22人。娄烦县教育系统共有特级教师2名,省教学标兵1名,省教学能手4名,省学科带头人2名,省骨干教师6名,市教学标兵24名,市教学能手62名,市学科带头人20名,市骨干教师(名师)102名,市“三杯”竞赛获奖145人,市“三优”评选获奖16人,市优秀教研团队1个。

  • 娄烦中学

娄烦中学位于娄烦县城滨河南街186号,是娄烦县唯一的一所高级中学,其前身最早可上溯至1908年清朝拔贡李光裕任堂长的“娄烦高等小学堂”。校园占地面积54793平方米,建筑面积38914平方米。学校先后被评为“太原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优良校”“太原市高考成绩优秀学校”“山西省国防教育示范校”“太原市园林化单位”,连续两年荣获“娄烦县教育教学先进集体”。

娄烦县

卫生健康

截至2019年末,娄烦县共有县乡两级卫生机构10个。卫生技术人员268人,床位数346张;每万人平均技术人员21人;每万人平均床位数29张。2022年,娄烦县组建了县、乡、村医务人员联合的流动服务队,累计送医送药上门服务15600余人次,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55846份,完成双签约1527户3983人。组建了普外、呼吸、泌尿等100余名专家为主的24个省医专家团队进驻娄烦,开启“组团式帮扶”,累计开展诊疗活动38次,门诊量4542人次,实施手术317台,胃肠内镜检查及治疗572例,开展新技术新项目70余项。根据2022年疫情情况,排查管6控35750人次,累计撰写疫情通报987期。截至2023年,娄烦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118个,其中有8所乡镇卫生院、105个村卫生室。

  • 娄烦县人民医院

娄烦县人民医院位于娄烦县云汾大道1号,是国有公立非营利性医院、娄烦县域内唯一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建于1971年,建设总面积25590平米,院区建设为园林式风格,是一所集“医、防、康、救、养”一体化的现代化综合医院。医院成立了三大中心,分别为体检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康复理疗中心,编制床位数221张,开放床位166张。拥有先进的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MRI)、东芝螺旋CT、飞利浦彩超等设备。

娄烦县

媒体

截至2020年末,娄烦县共累计铺设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860千米。有线电视用户达24750户,其中:农村有线电视用户数达到8854户,城区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5896户。2019年12月19日,娄烦县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主要负责娄烦县新闻宣传以及社会团体文化活动、体育赛事等组织活动的宣传工作。

科技

2021年,娄烦县与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太原市进山中学高中部航天实验班合作,在君宇实验学校(山西省实验小学娄烦分校)7年级设立2个“航天班”,招生规模达到108人。截至2023年4月,娄烦县有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其中企业拥有专利4项,机关团体拥有专利1项。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娄烦县全年完成市级送戏下乡50场,县级送戏下乡45场。“三个一批”乡村群众文艺队伍(文艺小分队)、乡土文化能人艺人、乡村文化带头人开展活动2635场、除此之外,娄烦县还成立了娄烦县非遗协会,建成了场地面积250平方米,展览面积600平方米的娄烦县非遗展览馆,展览项目共17种310项;集中为娄烦县50个村建起流动文化活动室,为全县60支群众性文化活动团队更新了设施、配备了表演服装及道具,以此来满足了基层群众多层次的文化活动需求。

体育

2023年4月16日上午,娄烦县举行2023年太原市(省城)第九届全民健身节活动,全县各乡镇、县直机关以及社会各界群众代表共1000余人参加。同年7月30日,中国生态铁人三项赛在娄烦县举办,这是该县举办的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体育赛事。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娄烦县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489人,其中: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6701人,企业养老保险参保9788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5663人,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65501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889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7694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7716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538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8562人。

人居环境

截至2022年末,娄烦县完成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以及“创森”项目营造林建设71平方千米、村庄绿化39个、通道绿化54千米;完善了65千米的库周生态隔离护网运维机制,建成了水源地智慧水安监管平台。境内汾河水库入库水质达标率长年保持100%、出境断面水质长期保持地表水二类标准以上,其中汾河水库国考断面水质达到了一类标准;新增县城集中供热面积15万平方米,完成农村“煤改电”清洁取暖改造9859户。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15同比下降1.9%;SO₂均值为1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NO₂均值为1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2%;PM10均值为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9%;PM25均值为19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二级以上优良天数为326天,优良率为89.3%,同比上升0.3%。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太原市排名第一,在山西省各县市区继续保持前列。

交通

综述

娄烦县,地处太原市西北部、吕梁山腹地、汾河中上游,是山西太原、忻州、吕梁三市五县结合部和集散地,也是山西省城太原市的1小时休闲经济圈。境内有平临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13.8千米,有一个出口。太克线、岚马线、岚古线、宁白线4条省道过境,其中太克线境内长60千米,通往太原和临县克虎寨。

公路

娄烦县境内有太高(S104)、岚马(S217)、宁白(S215)、罗马(X229)、大京(X233)、潘岔(X915)等公路过境。娄烦县境内太佳高速公路的通车,结束了娄烦县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除此之外,古交—娄烦—方山高速公路作为2023年太原市重点工程,计划于2023年开工,建设期4年,2027年完工,古交—娄烦—方山高速公路顺利实施,对于娄烦交通状况将会有改善。截至2022年末,娄烦县公路通车总里程600.9千米,其中:县道101.8千米,乡道125.2千米,村道373.9千米。按技术等级划分为:一级公路0.8千米,二级公路18.9千米,三级公路134.8千米,四级公路446.4千米。

铁路

2018年6月21日,太兴(太原至兴县)铁路客运正式开通运营,代表着结束了太原市区到娄烦县无旅客列车的历史。太兴铁路为山西省“十二五”规划重点工程,于2014年12月30日正式开通,正线全长163.4千米,总投资8.7亿元,线路连接山西省城太原与革命老区吕梁市区,经过太原市万柏林区和尖草坪区、阳曲县、古交市、娄烦县、岚县、兴县抵达临县境内。太兴铁路在娄烦县设有娄烦站、静游站两个站。其中,娄烦火车站位于娄烦县东郊,建筑面积为1995.63平方米,站内共设4股道,信号机19架,轨道区段16个,最大客容量达300人。静游站位于娄烦县北部,共设8股道,33组道岔,信号机69架,轨道区段45个,相比娄烦站,列车接发能力和客容量大出一倍。

娄烦县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末,娄烦县全年货运车辆1836台,客运车33辆,其中:长途班线客车23辆,乡镇客运班线客车10辆,乡村纯电动公交12辆,出租车12辆。2023年7月27日,娄烦县集中投运20辆新能源公交车,这是娄烦县首次投运电动公交车,此次投放的电动公交车配备有智能空调系统,公交车共分2条线路运行,设置站点73个,执行逢站必停和一元票价,发车时间间隔3至5分钟,基本覆盖了娄烦县城主要街道和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基本满足了县城人民群众的乘车需求。

人文

综述

娄烦县是革命老区,是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高君宇的故乡。境内拥有重要党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28处、重要党史人物活动纪念地40处。另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处,分别是高君宇故居、楼烦古城遗址;娄烦县雪梅刺绣非遗工坊入选国家三部委“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饮食

娄烦县,农作物种植种类繁多,故饮食花样亦多。主要有莜面做成的铐佬、河佬、糊擦擦、扢搓搓、莜面饺子、莜面炒面等十多种;山药蛋做成的煮、蒸、烤山药蛋、山药粥、油炸山药块、山药馒头等二十多种;白面做成的点心、花卷、蒸馍等;豆面做成的面条,压面,抿浆等;荞面做成的削面、凉粉、灌肠等。娄烦人早饭一般为小米稀饭、钱钱饭,拌炒面,或是煮山药蛋稀等,夏秋两季稀饭里还煮南瓜、西葫芦、豆角。午饭一般为炒山药块、糊擦擦、捞饭等,晚饭一般与早饭相似,有的熬绿豆米汤,或熬黄豆米汤煮山药蛋,加中午剩下的饭菜,娄烦人饮食一般没有主副食之分,不炒菜,吃饱为止。当地的特色美食有折饼、莜面鱼鱼、拨烂子、软米油糕等。

折饼

娄烦县农村过年,有做熟食的习惯,用粮食做的熟食,就是糕和黄儿。黄儿就是用黄米做的,其做法分三步,一是投黄儿,即把米面在开水锅里熬熟成稠糊状,放点碱,把和起的面团放进瓮里。第二步是起黄儿,即把瓮放在热炕上让其发酵。第三步是摊黄儿,即把发酵的面团中加进温开水,然后上鏊摊黄儿,摊好的黄儿趁热折成半圆形,所以黄儿也叫折饼。

娄烦县

拨烂子

娄烦县美食拨烂子具体做法是将山药擦成小片状,拌入莜面,加调料握成小拳大小,蒸熟即可食用,也可炒着吃。

娄烦县

磨擦擦

娄烦县美食磨擦擦具体做法是将土豆用专做的磨擦片子磨成渣,用笼布挤去水,加入莜面或白面,用手拍成饼状放到蒸笼里,蒸15分钟即熟。然后把蒸熟的饼切成薄片,可用蘸汤调着吃,也可加入调料炒吃。

娄烦县

习俗

庙会

  • 常家坡村十王灯火会

常家坡村十王灯火会是娄烦县较大的一个禳瘟活动。一般由64名纠首筹办,在全村用木料做成4座“架子火城”,每座有3间房大,上面做有各种灯火,灯火种类有锅子火、筛筛火、起火、平火、炮打灯火、葡萄灯火、等十多种。村中上下两道沟各搭彩门1个,上挂转灯、西瓜灯、白菜灯等各种彩灯。正月二十五是放火日,来自省内外商人及周围各村的群众扶老携幼前来观看。晚亥时,三声铁炮响后,灯火会开始,家家户户门上挂上红灯笼,点起九曲人口灯灯,2个彩门、4座架子火城花火齐放,全村上下灯火辉煌,这种热闹场面一直持续到黎明。

  • 灯灯节

娄烦县春节过后,在正月十五、二十五、二月初二,共有三次点灯节。上年腊月做年糕时,人们要留一块糕坨,到正月十五,用糕面或谷面捏几个略大于拳头的灯盏盏,灯盏盏的个数与全家的人口数相同,所以也叫人口灯灯,晚上点灯时分,在糕面灯盏顶部插上棉花裹成的灯捻子,倒一盏麻油点着,放各处神位,大门外及家里,直至熄灭为止。正月二十五,一般人家用谷面捏十二个灯盏盏,有的只捏几个希望下雨的月份灯灯.每个灯灯都有一个记号,表示月份,蒸熟后,揭了锅盖,看那个灯盏盏里气荷水最多,表示当年那个月份雨水最多,所以正月二十五的谷面灯灯也叫雨灯灯或月儿灯。二月初二,还有一次点灯节,其规模比前两次要大一些,也用谷面捏成,灯盏盏的种类很多,有满堂红、鱼、看门狗、牛槽、火盆灯、烧火老婆婆等。

婚俗

娄烦县男女成婚过程一般分媒保议婚、订婚、择日、下帖备宴、迎娶闹房、谢婚回门五个阶段。媒保议婚,即先由男方父母找媒人带礼拜访女方,双方相中则商议相关事宜。订婚择日,即男方由媒人掇双方父母商议订婚,然后选定迎娶吉日。下贴备宴,即择日后,男方开始下帖备宴,下帖是指男方恭请亲朋参加婚礼的一种礼仪。迎娶迎亲,摆宴要用四天或五天,故当地人叫做“四五”,迎亲前一天,家人父子及亲戚陆续赶来.院内搭起彩棚。中午吃“子孙莜面”,晚上垒旺火,雇响工吹演,称“刮喜房”。吉日,早上吃“起马糕”,然后新郎带领一众亲戚去娶亲,留下的家人父子准备摆宴接戚,前来贺喜赴宴的亲朋客人有记礼洋的,有的送喜幛子,主家要派人上街迎接,叫“迎幛子”。拜天地,良辰一到开始拜天地新郎叩头后携新娘入洞房,晚上,婆婆要给新媳妇送饭,一夜送四次。谢婚回门,即婚礼后第二天,新婚夫妇还要进行一系列行礼仪式,如设宴待客等。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娄烦县拥有文物保护单位共5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处,分别是高君宇故居、楼烦古城遗址。

娄烦县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

年代

类型

保护级别

参考资料

高君宇故居

1896-1912

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

国家级

娄烦古城遗址

春秋战国

古城池遗址

国家级

山城峁遗址

新石器时代

古遗址

省级

罗家曲观音寺

明、清

古建筑

省级

河家庄遗址

新石器时代

古遗址

市级

三教寺

古建筑

市级

上庙湾遗址

新石器时代

古遗址

市级

统计时间:(统计时间:2023年10月27日)

高君宇故居

高君宇故居位于娄烦县静游镇峰岭底村,占地面积约4.5万平方米,由高君宇故居、高君宇纪念馆和景观广场组成。高君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高君宇故居是高君宇出生及16岁以前生活和学习的地方。该故居始置建于清末同治年间高君宇祖父时依山而筑坐北朝南砖窑洞为主共有房窑70余间被当地人称为高家大院,整个大院又分为东上院、东下院、中院、西院和西园子5座院落。2009年,高君宇故居被评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2016年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13年被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命名为省党史教育基地,2019年,高君宇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娄烦县

娄烦古城遗址

娄烦古城遗址位于娄烦县马家庄乡新城村的皇帝峁上,地处娄烦县汾河之流南川河两岸,属于吕梁山区。整个遗址地下文物极为丰富,是中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楼烦国南下后建都、被赵武灵王攻破后的都城遗址,也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研究中国历史上国家的产生和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古城池遗址。古城遗址现存城垣呈“Ⅱ”形,东西约1200米,南北约600米,总面积24万平方米,古城地面的遗存物绝大部分已不复存在,现裸露于地表部分的南城墙被南川河冲刷成东西两端,两端城墙长53米,宽3—5米,高6米,位于距河约100米处。东端城墙(长约1000米,宽3—5米,高约4—11米)位于皇帝峁(又名石爷坡山),古城的南、北、西三面原来都有护城河。2000年9月,娄烦古城遗址被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6月10日,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娄烦县

罗家曲观音寺

娄烦县罗家曲观音寺位于杜交曲镇罗家曲村,始建于唐代,历代都有修葺,现在主建筑为明代建筑风格,有正殿、东西耳房及戏台基础,正殿总面积129平方米,正殿座北朝南,高9米,悬山顶,琉璃剪边,面阔三间,进深五间。观音寺主要是供奉佛教观世音菩萨的寺庙,寺内的厢房内原为罗汉殿、龙王庙等殿堂。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因抗日战争寺内僧人离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90年前为小学校,现在整个寺院保存较好,寺院有明、清修葺时的碑石两通。2021年,罗家曲观音寺被列入太原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娄烦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娄烦县共认定省、市、县三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9项。

娄烦县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

名称

类别

级别

参考资料

娄烦刺绣技艺

民间绣活

省级

八音会

传统音乐

市级

木刻画

传统美术

市级

娄烦传统酿醋技艺

传统技艺

市级

娄烦传统豆腐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市级

(统计时间:2023年10月27日)

娄烦刺绣技艺

娄烦刺绣技艺(雪梅刺绣)是娄烦县的民间手工艺,主要是由老艺人世代相传给当地妇女。刺绣作品包括枕套、盖头、荷包、鞋垫等日常用品和结婚用品,所反映的内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020年,娄烦刺绣技艺列入太原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娄烦刺绣技艺已列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娄烦县

地方特产

娄烦山药蛋

娄烦山药蛋,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娄烦山药蛋在长期的栽培和自然选择下,其产品外形椭圆,薯块芽眼较浅,表皮光滑,红皮黄肉,适宜鲜食菜用。娄烦山药蛋内在营养丰富:干物质23.8%、还原糖0.31%、淀粉含18.5%、蛋白质含量1.95%、钙(Ca)83.2毫克/千克、铁(Fe)15.6毫克/千克、钾(K)0.352%、锌(Zn)1.93毫克/千克。

娄烦县

云顶山蜂蜜

云顶山蜂蜜是太原娄烦县的特产,蜂蜜主要是产于云顶山海拔2700多米的地理位置,生产出了包括野菊花蜜、槐花蜜、板蓝根蜜、百花蜜等多个品种的优质蜂蜜。

娄烦县

皇姑山蘑菇

皇姑山蘑菇生长在娄烦县盖家庄乡海拔2300多米的皇姑山上,皇姑山,海拔2300多米,有“天然空调房”之美称,皇姑山蘑菇直径七八厘米,肥大厚重,当地人俗称“云盘”。

娄烦县

风景名胜

综述

娄烦县境内汾河水库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云顶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此外还有龙和山(花果山)、石峡温泉、石门景观、双井瀑布、圣水柏塔、白岭仙葩、娄烦森林公园、涧河公园等风景名胜。

娄烦县旅游景区名录

景点名称

地址

参考资料

汾河水库

娄烦县下石家庄村北

云顶山自然保护区

娄烦县米峪镇乡独石河村西南2千米处

花果山生态旅游景区

娄烦县大圣堂村西北部

水峪事件殉难烈士纪念碑

娄烦县庙湾乡水峪村

周洪山

娄烦县城北部7.5千米处

米峪镇战斗纪念地

娄烦县米峪镇乡国练村

注:上表仅列出部分重要景点

统计时间:2023年10月27日

重要景点

花果山生态旅游景区

花果山,又名龙和山,位于娄烦县大圣堂村西北部,海拔1806米。花果山生态旅游景区占地总面积约3.467平方千米,是以西游记文化产业为主的综合性主题公园,是集山水自然景观和传奇人文景观为一体,景区景点包括:修复原有的水帘洞、悟空出世石、猴王庙、老君庙和清凉寺等文物古建筑;新建南天门、御马监、玉皇庙和龙和晚照观景台等人文景观。

娄烦县

米峪镇战斗纪念碑

米峪镇战斗纪念地,位于娄烦县米峪镇乡国练村,由“米峪镇战斗纪念碑”“米峪镇战斗烈士陵墓”和“米峪镇战斗遗址”三部分组成。1940年6月,贺龙师长指挥八路军120师358旅在娄烦米峪镇一带全歼日军村上大队700多人,八路军也有100多名指战员在此地为国捐躯。1996年,在国练村潘南公路东侧建起了“米峪镇战斗纪念碑”,纪念碑占地约300平方米,由3层石头水泥混凝土的碑基座和青石碑身组成,碑身的正面锲刻着杨秀山将军题写的碑名和“抗日殉国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碑身背面是记述米峪镇战斗和建碑经过的碑记。1997年10月,又在原纪念碑的基础上建成了“米峪镇战斗纪念碑碑亭”。1997年,建起了“米峪镇战斗革命烈士陵墓”,陵墓旁矗立着铭刻有廖汉生、张宗逊题词的碑石,另有记述牺牲烈士英雄事迹碑文的墓碑。

娄烦县

周洪山

周洪山,原名周公山,位于县城北部7.5千米处,海拔1767米。登临山顶,能够俯瞰周围数县之境貌。《永乐大典》载:“周洪山,石峡外,娄烦西。西北十里,有渥洼泉,汉武帝得神马于渥洼水中。”山顶普净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寺内有大雄宝殿、观音殿、文殊殿、龙王庙等殿堂。山腰有明代高僧辉天和尚墓塔。每年端午节与农历七月十五日,周洪山要举办传统庙会。周洪山也是明末清初李述孔、李宗盛领导交山农民军的主要根据地。

娄烦县

对外交流

娄烦县友好城市

时间

城市名

缔结情况

参考资料

2023年8月11日

静乐县

签订晋西北区域医疗学术战略联盟合作协议

2023年9月20日

方山县

签订晋西北区域医疗学术战略联盟合作协议

注:上表仅列出部分代表性城市

统计时间:2023年10月27日

著名人物

人物名

生卒年

简介

高君宇

1896年一1925年

生于静乐县峰岭底村(今属娄烦县),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

李子明

1919年—1945年

娄烦镇娄家庄村人,革命烈土

曹秉忠

1920年一1944年

下石家庄村人。曾参加了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

常巨孩

1923年—1942年

庙湾乡常家坡村人,革命烈士。曾积极参加了抗日救亡工作,并加人了共青团

苏永善

1924年—1984年

米峪镇乡下石村人,1941年8月参加革命,曾参加了原平战斗

李玉儿

1924年一1942年

米峪镇乡米峪镇村人。1940年6月率领民兵配合八路军参加了米峪镇战斗

注:上表仅列出部分著名人物

以上资料来源:

重要荣誉

2016年6月,中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娄烦县“全国绿化模范县”荣誉称号。

2018年9月25日,娄烦县获得“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20年6月30日,娄烦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娄烦县荣获“山西省产业扶贫示范县”称号。

2021年7月15日,娄烦县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2年11月,娄烦县被认定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3年10月27日,娄烦县被中国生态环境部认定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之一。

2023年,娄烦县被中国气象局授予“避暑旅游目的地”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