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外浆细胞瘤是一种恶性肿瘤。髓外浆细胞瘤中位发病年龄为55岁,男女比例为2∶1。髓外浆细胞瘤是指原发于骨髓和骨骼之外其他部位的浆细胞瘤,来源于B淋巴细胞。80%~90%的髓外浆细胞瘤发生于头颈部,也可发生在其他软组织中。髓外浆细胞瘤的表现为鼻塞、声音嘶哑、咯血、流泪、面部肿胀、嗅觉减退、呼吸困难等。髓外浆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放化疗。髓外浆细胞瘤可因肿瘤推挤压迫致邻近骨组织的破坏。髓外浆细胞瘤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后绝大多数可缓解,约5%的患者可转化为多发性骨髓瘤。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髓外浆细胞瘤的:就诊科室、病因、症状、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危害、转移性、预后、预防、参考文献等介绍

中文名

髓外浆细胞瘤

就诊科室

  • 血液病科或内科、耳鼻咽喉科、肿瘤科。

病因

  • 病因未明,可能与慢性吸入性刺激和病毒感染有关。

症状

  • 髓外浆细胞瘤的主要表现如下。

  • 鼻塞。

  • 声音嘶哑。

  • 咯血。

  • 流泪。

  • 面部肿胀。

  • 嗅觉减退。

  • 呼吸困难。

  • 也可表现为发生在其他部位(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甲状腺、膀胱、乳房、睾丸等)的相应症状。

检查

  • 怀疑患有髓外浆细胞瘤时,需要做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MRI等)、肿瘤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来诊断。

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MRI等)

  • 可检查病变的形态、组织侵犯情况等。

组织病理学检查

  • 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高度怀疑髓外浆细胞瘤时,可进行组织活检。

诊断

  • 医生诊断髓外浆细胞瘤,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MRI等)、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进行诊断。具体诊断依据如下。

  • 临床表现:鼻塞、声音嘶哑、咯血、流泪、面部肿胀、嗅觉减退、呼吸困难。

  • 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MRI等):骨骼经X线和(或)MRI检查正常(髓外浆细胞瘤晚期发生广泛播散者除外)。

  •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为髓外浆细胞瘤。

鉴别诊断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会出现鼻塞、声音嘶哑、流泪、嗅觉减退、呼吸困难等症状,容易与髓外浆细胞瘤混淆,这些疾病有化脓性鼻窦炎、急性鼻咽炎、反应性浆细胞增生、淋巴瘤等。

  • 如果出现上述类似的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请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医生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MRI等)、组织病理学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诊断。

治疗

  • 对于髓外浆细胞瘤,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放化疗。

手术治疗

  • 若肿瘤局限则可切除。

放化疗

  • 以放射治疗为首选,局部放射治疗剂量为40~50Gy。

  • 若邻近淋巴结受累,则放射野应将该淋巴结包括在内。

  • 肿瘤大于5cm、耐药、复发等病例可考虑化疗,化疗方案推荐多发性骨髓瘤的化疗方案。

危害

  • 髓外浆细胞瘤约5%可转化为多发性骨髓瘤。

转移性

  • 髓外浆细胞瘤偶有扩散。

预后

  • 髓外浆细胞瘤经及时有效治疗后绝大多数可缓解,5%患者可转化为多发性骨髓瘤。

预防

  • 病因尚不明确,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 [1] 王明荣,周纯武。中华医学百科全书:肿瘤学(一).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 [2] 石远凯。中华医学百科全书:肿瘤学(五).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 [3] 吴肇汉,秦新裕,丁强。实用外科学:上册。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 [4] 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上册。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