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别名《天剑龙刀》,是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现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连载于1961年7月6日-1963年9月2日的香港《明报》,1976年修订后正式出版,2003年作者再次修订。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倚天屠龙记的:创作背景、出版历史、内容情节、书名信息、人物角色、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作品影响、衍生作品、作品评价等介绍

中文名

倚天屠龙记

英文名

 Heavenly Sword Dragon Slaying Saber

别名

天剑龙刀

作者

金庸

主要角色

张无忌、赵敏、谢逊

出版地

中国香港

语言

中文

章节数

40

创作年代

1961

小说类型

武侠小说

是否出版

初刊刊物

《明报》

初刊时间

1961-07-06

简介

《倚天屠龙记》以张无忌的成长为线索,讲述了元朝末年,张无忌的双亲无意被卷入了因夺屠龙刀而引发的江湖纷争中,年幼的张无忌目睹父母双亡,并被“玄冥二老”所伤后被张三丰带往少林寺求得《易筋经》解毒,在无意中获得武功秘籍《九阳神功》,机缘巧合练就神功,清除了体内的寒毒,还在明教光明顶用超凡的武功化解了武林的纠葛,成为了明教教主的故事。《倚天屠龙记》武侠风味浓厚,金庸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情爱叙事和人物塑造。文中包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描绘了古今社会中欲望膨胀的负面影响,强调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表现众武林豪杰质朴自然,形态各异的精神风貌,同时反映了超脱恩怨情仇、超脱名利、以及超越生死的道家文化精神

《倚天屠龙记》把《明报》自《神雕侠侣》以来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吸引了广大读者,是金庸文学创作的杰作之一,与《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并称“射雕三部曲”。自连载以来多次出版,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畅销世界,并被不断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传播广泛。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成为了西方文化工业的一环。此时香港的商品化进程日益加快,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的都市。特殊的历史背景、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相对自由的文化氛围,为通俗文学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同时,文化交流也为金庸提供了接触西方文艺理论的机会。再加上1953年,香港两位拳师约战的消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武侠发展小说提供机会。趁此,《新晚报》负责人决定在报刊上增设“武侠小说连载”栏目,推荐金庸在此栏目连载,为金庸提供了创作平台。

个人背景

1955年,《新晚报》负责人推荐阅读了大量的武侠小说,并有多年写影评、创作剧本经验的金庸开始连载他的武侠小说,这标志着金庸正式进入了武侠小说创作的文坛。同年,他在《新晚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随着金庸的作品不断受到读者的喜爱,他于1959年自立门户,创办了《明报》,从创刊之日起,他在《明报》上连载了多部作品。直到1972年年底,金庸停止连载并宣布停笔。

《倚天屠龙记》初稿完成于1961年,金庸37岁,他之前撰写的作品《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已在新派武侠界引起轰动。甚至一度引发梁羽生好胜之心,二人以《射雕英雄传》和《七剑下天山》斗法,最终射雕中的侠之大者的英雄气概还是力压梁羽生一筹。当时金庸功成名就,不仅小说大获成功,他所创办的明报也蒸蒸日上,个人情感也得正果,和明报同事结婚,并诞下二子二女。当《神雕侠侣》在《明报》初次取得成功后,金庸立马着手连载《倚天屠龙记》。从1961年的7月6日开始,这部小说开始在《明报》上连载,历时一年多才最终完结。当时《神雕侠侣》仍在尾声阶段,直到7月8日才完结,这两部小说在同一报纸版面上同时连载。金庸将《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传》以及《神雕侠侣》合称为"射雕三部曲"。

倚天屠龙记

出版历史

连载结束后,在1976年,作者对连载完成的《倚天屠龙记》进行全面修订后正式出版,因为修订本后由三联出版社出版,所以称为“三联版”。《倚天屠龙记》的旧版共有一百二十回,而修订版合为四十章。两个版本的章节目录截然不同,旧版完全是武侠小说的套路,比如“屠龙宝刀”“玄冰火窟”“七侠重聚”“林中激战”等等醒目的标题以吸引读者兴趣。而修订版“天涯思君不可忘”“不悔仲子逾我墙”“祸起萧蔷破金汤”“不识张郎是张郎”等等,与先前的风格完全不同,运用了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增强了作品的文学艺术性。《倚天屠龙记》旧版与修订版的内容改动不大,只是在细节方面做了处理,金庸对文本进行了反复的揣摩,而且还删去了一些多余的语句,显得更加流畅。2003年,金庸又一次对《倚天屠龙记》进行了修订,以确保作品的高质量和完成度,此次最主要的更动是张无忌最后没有选定自己的配偶。最后广州出版社和花城出版社在“三联版”的基础上,联合出版了新修本《倚天屠龙记》。

内容情节

创立武当

故事发生于群雄纷起、江湖动荡的元末时期,从少林的觉远禅师的看护《楞伽经》不善,导致这部经书被尹克西和潇湘子盗走开始。潇湘子和尹克西因互相猜忌而残杀,临终之际幡然醒悟,委托何足道向觉远禅师传达经书的下落。何足道接受任务,并向少林寺发起挑战。郭靖和黄蓉的女儿郭襄前往少林寺寻找杨过,得知何足道挑战少林武功的消息。觉远禅师的弟子张君宝在与何足道的战斗中揭露了偷学武功的事实,触犯寺规,遭到少林寺众僧的围攻。觉远禅师携张君宝、郭襄脱困,却在途中圆寂。张君宝与郭襄分别后,独自前往武当山修学觉远生前传授的九阳真经,并融会贯通道家冲虚圆通之功,创立了武当一派武功。

少年出世

元顺帝至元二年,张三丰的三弟子俞岱岩路过浙东。江湖传言郭靖和黄蓉铸成的倚天剑与屠龙刀能统治江湖,引发一场武林浩劫。俞岱岩路经一处江湖,目睹一群人为争夺屠龙刀而互相残杀,无意中获得宝刀。他计划将此事告知张三丰,但却遭到天鹰教的袭击。天鹰教教主白眉鹰王殷天正的女儿殷素素委托龙门镖局都大锦,将受伤的俞岱岩送至武当山。俞岱岩在途中被劫,身受重伤,为了查明真相,张三丰派遣弟子前往少林寺等地调查。张君宝前往杭州,发现龙门镖局已灭门,受保护镖局的少林弟子认定是张君宝所为,展开连番陷害,与武当结下深仇。张君宝努力查明真相,发现真凶竟是殷素素,目的是挑起武当和少林两派的纷争。张君宝虽然不满殷素素滥杀无辜,但在相处中产生了爱意。天鹰教邀请海沙派、巨鲸帮等在王盘山岛扩张威势,然而金毛狮王谢逊突袭,夺取了屠龙刀,将王盘山岛血洗一空。张君宝和殷素素被谢逊威胁,流亡北极冰火岛,生下了张无忌,并将谢逊视为其义父。

倚天屠龙记

成为明教教主

经过几年的隐居生活,张无忌每日与谢逊学习武功,九岁时随着父母回到中土。江湖人为争夺屠龙宝刀,寻找谢逊、殷素素和张君宝的下落,与天鹰教交战了十年。张无忌渴望与义父相聚,但命运弄人。在两域火并之际,他身受峨眉掌门灭绝师太的三记重手,却救了明教一群教徒。随后,六大门派联手攻打光明顶,张无忌最终明白,武林的纷争源于与明教前任教主阳顶天的夫人有私情的成昆挑拨。为了解开这场误会,张无忌出手协助明教与各派高手对抗,经历了九死一生,最终被明教推举为教主。

化解恩怨

蒙古大元帅汝阳王的郡主赵敏为了掌控武林,嫁祸明教,俘获了六大门派的高手,重创少林寺,导致空闻、空性等高僧遭到俘虏或屠戮。武当派陷入危机,张无忌秘密进入武当山,打败赵敏和其帮凶,查明了二十年前俞岱岩被人以金刚指致残的真相。为了报仇,他协助明教与各方高手对抗,解救了被俘的武林高手。然而,张无忌又陷入了丐帮陈友谅和武当弟子宋青书的陷阱,背上了杀害师叔的罪名。张无忌历经重重困难,饱受误解,解开了恩怨的纠缠。最终,他揭示了丐帮史火龙之死的真相,揪出了凶手,竟是成昆和陈友谅师徒二人,甚至谢逊也被卷入了这场阴谋。赵敏出于对爱情的执着,毅然离开了王府,追随着张无忌,全力营救谢逊。在武林众人的见证下,谢逊战胜了成昆,夺回了公道,成昆的双眼也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他的真面目终于被揭示出来。谢逊完成了复仇后,决心出家为僧。张无忌挺身而出,领导着明教,成功抵御了元军的进攻。

远离江湖

明教即将扩张之时,却再次遭遇了阴险算计。明教大将朱元璋设置了毒辣的陷阱,试图离间张无忌与徐达、常遇春的关系。这导致张无忌感到深深的失望,主动辞去了明教教主的职位。从那时起,他对江湖生涯已不再抱有一丝留恋,坚决决定与赵敏一同前往蒙古,远离江湖纷扰。

书名信息

名称

出处

制造者

地位

内藏物品

经手人

归宿

图片

倚天剑

《倚天屠龙记》

郭靖、黄蓉

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即倚天剑不出,屠龙刀就是最厉害的神兵利器

《九阴真经》和《降龙十八掌精义》

郭襄→灭绝师太→赵敏→周芷若

一说留于峨嵋

一说成了把锋利匕首,最后出现于鳌拜被抄家时

倚天屠龙记

屠龙刀

《倚天屠龙记》

郭靖、黄蓉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武穆遗书》

郭破虏→德成→俞岱岩→殷天正→谢逊→周芷若→张无忌

屠龙刀最后一次使用是张无忌用其砍断玄冥二老的兵刃,之后再无提及

倚天屠龙记

人物角色

张无忌

张无忌出生在北极冰火岛,是武当派第二代"张五侠"张翠山与天鹰教紫微堂堂主殷素素的儿子。他还是明教的第三十四代教主,并被谢逊认作义子。从小在北极冰火岛的宁静环境中长大,接受了三位导师的教导,因此性格善良,有仁爱之心。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积累了一些基础的武术知识。然后,他在十岁时,随父母乘木筏回到中原,卷入了复杂的武林纷争。无论是正派还是邪派,都试图追寻谢逊和屠龙刀的下落,而张无忌成为他们搜集情报的目标之一。这使他逐渐了解到江湖的险恶与人心的复杂,最后在看透人心后远离了是非。

倚天屠龙记

赵敏

赵敏原名敏敏特穆尔,是汝阳王的女儿,拥有封号"绍敏郡主"。她的父亲在朝廷担任大将军,权力重大。赵敏性格爱武,虽然内力不深,但她见识广博。她喜欢穿汉服,但她的举止充满了邦女子的野性和强势。作为元朝郡王府的千金,她统领众多高手,如"玄冥二老"等,专门对付江湖武林人士。她的气质与风采卓绝,她领导才能卓越。最终与张无忌一起远离了江湖纷争。

倚天屠龙记

周芷若

周芷若是峨眉派的第四代掌门人,最初是峨眉派掌门灭绝师太的徒儿。她受到灭绝师太的喜爱,得到了峨眉派的镇派绝学"蛾眉九阳功"的传承。周芷若是张无忌的追求者之一。她拥有秀美的容颜和出色的武艺,还具备高度的智谋和城府。她一度温柔善良,聪慧宽容,但在师命重托之下,她变得虚伪、阴险和残忍,不择手段。

倚天屠龙记

小昭

小昭是波斯明教的圣女,她的父母是"金花婆婆"黛绮丝和"银叶先生"韩千叶的女儿。因为她的母亲触犯了波斯总教的教规,为了躲避波斯总教的追杀,小昭被寄养在一个农家,从小失去了亲情,同时被要求学习盗取《乾坤大挪移心法》。尽管初见时她装成丑陋模样,但实际上她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具备卓越的武技、八卦奇门遁甲的知识,以及精通波斯文。

倚天屠龙记

殷离

又叫为“蛛儿”,是江湖传说中的角色,她是明教教主殷天正的孙女,以及殷野王的女儿,同时也是张无忌的表妹,以及“金花婆婆”的徒弟。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她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在她十二到十三岁时,她拥有美丽的相貌和一双迷人的眼睛。但到了十七到十八岁,因修炼一种名为“干蛛万毒手”的阴毒武功,她的容貌变得丑陋,面目黝黑,皮肤肿胀。散发出一种恐怖的氛围。小时候,殷离对她的父亲抛弃母亲,另娶新欢感到愤怒,她杀害了自己的继母,为了报仇母亲也自杀,这导致她被她的父亲殷野王追杀。她后来得到了“金花婆婆”的帮助,成功逃脱了追杀。此后,她投靠“金花婆婆”,成为她的侍女,并开始学习武艺。

倚天屠龙记

张翠山

“武当七侠”之一,排名第五。他娶了殷素素,是张无忌的父亲,也是谢逊的义弟。他拥有俊秀的外貌,神采飞扬,有卓越的才华,处理事务机智,有着坚定的情感和道义观。他是武当派祖师张三丰亲自传授武技的高徒,他的悟性非常高,文武兼备,20多岁就练就武功。张翠山性格善良宽厚,分辨是非,与张无忌的师徒情如父子,与江湖中的师兄弟之情如手足。因为他擅长使用一只烂银虎头钩和一把镔铁判官笔,人们称他为“银钩铁划张翠山张五侠”。他不仅在武艺上有所建树,还热衷于学书,精通草、隶、篆书法,甚至领悟了王羲之《丧乱帖》的笔意。

倚天屠龙记

谢逊

江湖人称为“金毛狮王”,是明教四大法王之一。他是个博学多才的文武全才,与张翠山相比,谢逊表现出更加独立和独特的见解。他常常手持一把长达一丈六七尺的狼牙棒,威风凛凛,被视为无敌神勇。他的武功之一是能够发出能够让人心胆俱裂的长啸,超级噪音对生命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年轻时,他充满抱负,才智过人,得到成昆的青睐并被收为徒弟。后来,他前往西域,加入了明教,与鞑子搏斗,拯救了百姓,迅速晋升为法王。后被成昆利用,成昆以酒后乱性为借口玷污谢逊的妻子,然后杀害了谢逊的全家十三口。谢逊由此变得疯狂,誓言要以血债血还,两次报仇都失败受伤。为提升自己的武功,他抢夺了崆峒派的《七伤拳谱》并苦心修炼,然后寻找成昆复仇,成昆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于是谢逊被逼四处杀人,并留下成昆的名字,试图迫使他现身,以便报仇。

倚天屠龙记

灭绝师太

峨眉派第三代掌门,俗姓方,是郭襄女侠的再传弟子。她以拥有"峨眉九阳神功"为峨眉派的至宝而著名,剑法高超绝妙,独创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灭剑、绝剑"剑法。她的剑术精湛,凌厉非常,手持倚天剑,能够轻松战胜无数武林高手。她的年纪大约四十四五岁,两道斜斜下垂的眉毛给她的外貌带来了一种严厉的气氛,面容阴郁严峻。平时,她自诩为名门正派,坚持正义,性格刚硬,不留情面,性格孤僻,行事果断,不择手段。

倚天屠龙记

成昆

谢逊师父,师出门派不详,武功极高,极富智谋,绰号混元霹雳手,擅长混元功。早年投靠蒙元朝廷,成昆与青梅竹马的师妹前明教教主阳顶天夫人私通被发现,阳顶天因此走火入魔而死,夫人自杀,他怨天尤人想利用谢逊扰乱明教,造成了谢逊的悲剧。后成昆拜少林派空见神僧为师,学得少林九阳功,私下挑拨六大派围攻光明顶,甚至计划控制少林、武当、峨眉、丐帮等颠覆中原武林,都被张无忌及群雄挫败,最终被谢逊废去功力,挖去双目,囚于少林。

倚天屠龙记

主题思想

消解正邪

金庸全面而彻底地颠覆了传统文学作品中的正邪、善恶的二元对立,而是以更加复杂和深刻的人性尺度来审视其所有人物。在《倚天屠龙记》中金庸通过角色和情节,呈现了复杂的道德困境和人性弱点,瓦解了传统文学中的门派之争和正邪之分的神话。小说中矛盾不仅存在于正邪两大势力之间,还在正、邪势力内部有所体现,其中充满尔虞我诈和对权力、名誉、利益的残酷争夺。以周芷若为例,她原本是一个纯真无邪的姑娘,但当她成为峨嵋派掌门人后,她的道德品行逐渐消失,她被名利之欲所俘虏,不再真诚地追求武学的境界,而是渴望成为武林中的霸主。这就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展示了欲望的无休止增长如何导致人性本真的丧失,以及如何将人引向邪恶。作品的背后包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描绘了当今社会中欲望膨胀的负面影响,蕴含对道德、欲望、权力等重要现实主题的反思,通过表现众武林豪杰形态各异的精神风貌,强调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道家意涵

《倚天屠龙记》的主题反映了超脱恩怨情仇、超脱名利、以及超越生死的道家文化精神,书中不仅展示了复杂的恩怨情仇关系,更强调了恩怨情仇的化解。这表现了道家思想中冤家宜解不宜结的观点。张三丰是侠义道的代表,他以宽容与宽待人而著称。他理解并鼓励张翠山与殷素素、张无忌与赵敏这些正邪结合的爱情,还能欣赏对立派别中的人物的特点,如殷天正的豪气和常遇春的义气。张三丰能够放下前嫌,请求少林寺的帮助。相反,灭绝师太则嫉恶如仇,对不同观念的人产生仇恨,她的行为以正义旗号下的残酷杀戮为人所厌恶。

道家强调与天地万物相统一和融合,强调个体的无为、精神自由和心灵的解放。张无忌,没有政治野心,不追求权位和名利。他即使得到宝刀宝剑也愿意将其送人,然后归隐。这体现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以及对过度追求名利而丧失本性的人的否定。反例如周芷若表现出追求权位和名利,最终导致她的堕落。

道家思想强调超越生死,认为生死并不是绝对的好坏,而是一种循环和相对的状态。主人公如张无忌在面对生死的边缘时,思考了死亡的奥秘和生命的意义。他逐渐体验到生死的相对性,反映了庄子的观点,即生未必乐,死未必苦。小昭的歌词也表达了这一思想,强调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体现道家思想强调人们应该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死,看待一切形式为暂时的和无常的。

艺术特色

武侠风格

《倚天屠龙记》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叙事风格金庸先生构思了一对具有极高号召力的宝剑——“倚天剑”与“屠龙刀”贯穿整个故事情节,也成为各大武林门派争夺的焦点之一。这种设定不仅具有故事结构上的必要性,也呈现出与以往武侠小说不同的创新之处。故事围绕着明教展开,主要角色张无忌最终成为了明教的教主。作者通过对屠龙刀的描写以及谢逊的情节安排,使得明教各大护法的形象逐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塑造了栩栩如生、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此外,《倚天屠龙记》不仅聚焦于中土武林高手,也将目光投向了波斯,描绘了明教与波斯总坛的合作与矛盾,从而拓展了故事情节。全书气吞万里,宏伟壮观。不仅提出了“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的江湖口号,也通过描写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之战,展现了一幕波澜壮阔的画面。同时,金庸运用传统韵味的语言,将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融入其中,使得传统文化焕发出崭新的魅力,具有武侠风味。

情爱叙事

金庸的小说善于描述多视角、多层次、曲折的男女情事。《倚天屠龙记》同样也抒写基本囊括人生世事的情爱形式,包括:“ 单恋”( 单相思、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 ,如郭襄对杨过、宋青书对周芷若;“ 两角恋”( 符合伦理道德的正常性恋) ,如张翠山与殷素素的生死情恋;“ 三角恋” ,如纪晓芙与杨逍、殷梨亭之间的缠绵悲情;“ 多角恋” ,如张无忌与周芷若、赵敏、小昭、殷离之间纠缠不清的爱恨情仇;“ 跨国恋” ,如黛绮丝与韩千叶比武奇缘。不管是民族之恨还是地域之隔,都阻挡不了他们的相依爱恋。他们在相爱的道路上历尽坎坷劫难,演绎出各类爱情悲喜剧,并且让陷入情爱世界的男女角色,常常置于道义、情理与情爱的两难境地。“ 两难” 本是逻辑思维上的《倚天屠龙记》的情爱意识,体现了金庸对情爱的独特体验和理解。他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把个性解放、人性完满与情爱结合起来,揭指爱情魔方对人生和社会的诸多影响,追求一条男女自由平等、灵肉和谐共处、理想幸福的情爱道路。

人物立体

《倚天屠龙记》中的主要角色的塑造体现了人性的多面性。比如主角张无忌的性格复杂和柔弱,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尽管他在武功方面非常强大,但受环境影响,总是犹豫不决,随遇而安,不愿与他人发生冲突。他与周芷若的婚约是在谢逊的命令下完成的,而他拒绝与芷若成婚则是因为受到赵敏的压力。这都突出了他的优柔寡断和顺从性格。其次,他在女性之间徘徊不定,情感复杂多变。这与金庸其他武侠小说中的主人公形成鲜明对比,如杨过对小龙女的坚定爱情,或郭靖对黄蓉的专一情感。又比如谢逊,他身上既有视人生命为草芥的杀人如麻的一面,也兼有慈父和佛子的慈悲形象。谢逊经历了兄弟情深、意气风发,到滥杀、到夺刀、到放逐、到参悟、到最后宽容和皈依的过程,一是受到外界影响,二是经过内心的自省,他终于经过善恶的转变完成了自我救赎。

此外,《倚天屠龙记》中还深刻塑造了许多不同性格的武林人物,如金花婆婆、赵敏、蛛儿、小昭和周芷若等。这些角色都具有生动的形象和鲜明的个性,他们的善恶难以一言以蔽。作者通过描写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命运,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儒释道等传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故事情节中,展现出古老文化的现代魅力。金庸以语言、结构、情节,塑造了一个个艺术形象,在正邪、善恶难分和信仰冲突间,他们不同的性格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深刻,同时体现了对传统的善恶分明的道德判断模式的探讨。

语言生动

《倚天屠龙记》时金庸语言风格生动性日趋成熟,主要表现在多方面。首先是语言具有极强的画面感, 由于金庸从事过多年的电影艺术实践, 使他能自然写出具有视觉效果的小说语言,金庸这种对电影语言的借鉴让他对武打场面的描写细腻真实, 招式清晰,类似于电影中的慢镜头,甚至是“定格”效果, 加强了比武的观赏性,充满生动的想象空间。其次是善于用夸张的人物语言对人物进行反讽, 使其带上强烈的喜剧色彩。最后是人物语言多姿多彩, 风格各异,通过对人物的不同的语言习惯、特点、内容及说话方式等细节差异的抓取, 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用生动的语言进行叙述使《倚天屠龙记》的场面描写、人物塑造真实可感又具有吸引力。

作品影响

本土影响

《倚天屠龙记》把《明报》自《神雕侠侣》以来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吸引了广大读者,也丰富了武侠世小说题材。自连载以来受到广泛喜爱,多次出版,被不断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改编的影视作品已经多达12部,国内相关漫画2部。

海外影响

金庸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广受欢迎,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金庸作品集》中文版分由香港、广州、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四地出版,并有英、法、意大利、希腊、日、韩、泰、越、印尼等多种译文。比如金庸武侠剧在日本的收视反响惊人,短时间内在日本迅速引起了“武侠热”,产生了一大批中国武侠迷。大量日本观众在网上发表博客和留言等积极讨论《倚天屠龙记》等剧情和人物。又有俄罗斯电视台近年翻译并播出了一些中国根据新派武侠小说改编拍摄的影片,如根据金庸先生的同名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倚天屠龙记》(李连杰主演 香港1993)等,诸多改编作品影响了整整几代读者和观众,也促进了各语言武侠翻译的进步。

衍生作品

电影

年代

名称

导演

主演

剧照

《倚天屠龙记》

1978

楚原

尔东升

倚天屠龙记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

1993

王晶

李连杰、黎姿、张敏

倚天屠龙记

《倚天屠龙记之九阳神功》

2022

王晶

甄子丹 、 古天乐 、 林峯 、文咏珊 、云千千

倚天屠龙记

《倚天屠龙记之圣火雄风》

2022

王晶

甄子丹 、 古天乐 、 林峯 、文咏珊 、云千千

倚天屠龙记

电视剧

年代

名称

导演

主演

剧照

《倚天屠龙记》

1978

招振强、陈宇超

郑少秋、赵雅芝、汪明荃、夏雨、黄淑仪、石坚、黄允财、陈玉莲

倚天屠龙记

《倚天屠龙记》

1984

陈明华

刘德凯、刘玉璞、喻可欣、刘尚谦、黄香莲

倚天屠龙记

《倚天屠龙记》

1986

杜琪峰、陈木胜

梁朝伟、任达华、郑裕玲、邓萃雯、黎美娴、邵美琪、陶大宇、曾江

倚天屠龙记

《倚天屠龙记》

1994

赖水清

马景涛,叶童,周海媚,孙兴,萧大陆,潘仪君、陈孝萱

倚天屠龙记

《倚天剑屠龙刀 倚天屠龍記》

2001

庄伟建

吴启华 、黎姿 、佘诗曼 、刘松仁 、米雪

倚天屠龙记

《倚天屠龙记》

2003

杨韬

苏有朋、高圆圆、贾静雯

倚天屠龙记

《倚天屠龙记》

2009

于敏

邓超 、安以轩 、 刘竞 、 张智尧 、何琢言

倚天屠龙记

《倚天屠龙记》

2019

蒋家骏

曾舜晞 、陈钰琪 、祝绪丹 、 张超人 、林雨申

倚天屠龙记

游戏

 《倚天屠龙记》是完美世界获金庸先生正版授权于2015年打造的一款MMOARPG扛鼎之作。游戏为玩家呈现了最真实、最立体的武侠江湖。另外,该作采用完美自研第三代引擎Era研发制作,游戏画面清晰,遵从原著、科学探秘、还原武器,加上高频剧场动画让玩家快意体会金庸武侠故事。

倚天屠龙记

《新倚天剑与屠龙刀》是2008年由逸海情天网络公司开发、蓝港在线发行的一款以金庸武侠小说为背景,采用更有中国传统韵味风格打造出来的真武侠回合制策略网游,整个游戏都渗透着金庸武侠的豪迈气息。

倚天屠龙记

漫画

年代

名称

作者

出版方

图片

《倚天屠龙记》

1999

马荣成

天下出版有限公司

倚天屠龙记

《倚天屠龙记》

2019

主笔:鬼畜眼镜兄

分镜:节能子

编剧:剑白、雨楼清歌、武吾无

凤凰娱乐

腾讯动漫

倚天屠龙记

作品评价

作家倪匡:“《倚天》是金庸作品更趋向浪漫、趋向超凡不羁的转型之作,这可以从金庸作品在《倚天》之后又奔向另一高峰得到证明。《倚天》不但是金庸作品更趋向丰富想象力的一部力作,也是感情上更浪漫的一部力作。”

清平说:“全书语言流畅、练达,结构宏大而又精细,情节跌岩起伏,错落有致,故事发展往往出人意表而又从容不迫,实为新派武侠小说的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