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宿迁市辖县,其分布于江苏的中西部、淮河的中下游,东临洪泽湖,西与安徽接壤,其南北兼顾、东西结合,不仅是中国南北区域分界线的重要节点,还是长三角经济区、淮海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多重国家战略的交叉辐射区。截止至2023年7月,泗洪县区域的占地面积为2731平方千米,其户籍人口110万,常住人口86万。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泗洪县的:名称来历、历史沿革、自然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历史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泗洪县

英文名

Sihong County

别名

泗州、泗县

面积

2731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属东亚季风区,又属北亚热带和北暖温带的过渡区

地理位置

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宿迁市南部

地理坐标

北纬33°08′―33°44′和东经117°56′―118°46′之间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江苏省

所属市

宿迁市

行政类别

县级行政区

下辖地区

3个街道、12个镇、4个乡

行政区划代码

321324

人口

110万(户籍人口;截至2022年底)

方言

泗洪话

民族

汉族、回族、彝族、苗族等41个民族

GDP

651.81亿元(2022年)

人均GDP

59255元(2022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29358元

著名景点

洪泽湖湿地景区、柳山湖景区、古徐阁景区等

邮政编码

223900

政府驻地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和谐路5号

电话区号

0527

火车站

泗洪火车站

政府官方网站

http://www.sihong.gov.cn/

简介

泗洪县内地形以平原、岗地为主,亦有零星丘陵,地形起伏,形如姜状。西南和西部有零星残丘蛰伏于宽广岗地之上,北部为黄泛平原,南部和西南部为岗地与平原相间排列地形。属东亚季风区,又属北亚热带和北暖温带的过渡区,有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的特点。泗洪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那时泗洪在境内属徐,西周至春秋末期,因徐都迁入而成为徐国政治中心,先后隶属徐、吴、越、楚、西楚等诸侯国。西汉初属楚,继属彭城、临淮、淮平郡。东汉初属东海郡,后属下邳国。三国属魏国下邳郡。晋属临淮、淮陵郡。南北朝属淮陵、下邳郡,继属南徐州、东徐州、东楚州等州地,后属高平郡。北周大成元年以后,大体为泗州本州(即泗州直管区)。1949年4月29日,以泗南县、泗宿县的大部分区域及洪泽湖管理局、泗阳县龙集、界集区等地合并正式建立泗洪县。1955年泗洪县从安徽省宿县专区划归江苏省淮阴专区。截止至1996年8月后分划归属宿迁市,延续至今。该县下辖19个乡镇(街道),并拥有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一个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政府驻地为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和谐路5号。

该县有名酒之乡、螃蟹之乡、生态旅游之乡、古猿化石宝库的称号。该县内已出土70多种古生物化石,有文物“下草湾人”“楚壶窑”“子敬泉”等。截至2022年,泗洪县共有文物保护单位41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4个。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48个,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省级非遗项目4个。泗洪AAA以上景点有十个,其中泗洪洪泽湖湿地不仅是AAAAA景区,还是75万亩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洪泽湖湿地公园、柳山湖景区、古徐阁景区等景区。

该县发展机电装备、绿色食品、新材料、光伏新能源主导产业和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先导产业。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6个,涵盖机电装备制造、新材料研发生产等多个领域。此外泗洪县在“5321”工程中,各方产业增速均居宿迁市第一,有18条重点产业链产值增长率达20%。2022年,该年泗洪县地区的生产总值为651.8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4.4:40.9:4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9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66.3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91.57亿元。

名称来历

1949年4月,经皖北宿县专署批准,撤销泗南县、泗宿县、洪泽湖管理局,设立泗洪县,泗洪县的名字是取自泗南县与洪泽县首字命名。

历史沿革

先秦

殷商时,境内属徐。

西周至春秋末期,仍属徐国,都徐城,因徐都迁入而成为徐国政治中心,先后隶属徐、吴、越、楚、西楚等诸侯国。周敬王八年(前512年),吴灭徐,属吴。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灭吴,楚国趁机“广地至泗上”,遂属楚。考王赐春申君淮北12县,境内为其封邑。

秦汉至三国

秦灭楚后,于境内置徐县,属泗水郡。楚汉之际属西楚,徐县曾为其东阳郡治。

西汉西汉初属楚,继属彭城、临淮郡、淮平郡。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临淮郡,徐为郡治,辖徐、高平(约今县西南部)等29县;新莽改临淮郡为淮平郡,徐县为徐调,高平为高丘。东汉光武初,并临淮郡入东海郡;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以原临淮郡地置下邳国,都下邳(都徐县),时高平县裁撒。

三国属魏国下邳郡。

魏晋南北朝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分下邳属县置临淮郡于盱眙,徐县属之;元康七年(297年),分临淮郡置淮陵郡,徐改属之。东晋淮陵侨置江南堂邑郡(即武进);义熙七年(411年),分淮北为北徐州。徐县仍属淮陵郡。

刘宋武帝初,仍为淮陵郡,徐县仍隶之;自北魏登国至承明年间(386~476年),为下邳郡;太和中(477---499年),兼置南徐州;梁天监八年(509年),改东徐州。置东平、阳平、朱沛、修仪、高平等郡;东魏天平年间(534~537年),改为东楚州,先后兼置高平郡、安远郡。武定七年(549年),置高平郡,治于大徐城,辖高平、朱沛、白水、襄邑4县。北周大成元年(579年),改原东楚州为泗州,治宿豫,泗州之名从此始。该县仍属高平郡,朱沛县并入高平县。

隋唐五代

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废高平郡,更名徐城县,属下邳郡;后又改为泗州。

唐朝初为徐城县。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年),析徐城县南境为临淮县,仍属泗州。开元年间(713---741年),泗州徙治临淮,泗州城始定名;天宝元年(742年),更名临淮郡;至德元年(756年),复为泗州,隶属河南道。此后所隶不常,辖6县:临淮、涟水、徐城、下邳、宿迁、虹县。后改宿迁隶徐州,虹县隶宿州,尚辖4县。

五代仍沿唐制。为南唐所据,建置静淮军;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周世宗伐取之,仍为泗州。

宋元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废徐城县;乾德元年(963年),以楚州之盱眙,濠州之招信来属;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割涟水县置涟水军,辖三县:临淮、盱眙、招信,属淮南路;景德三年(1006年),徙临淮县治徐城驿。后隶淮南东路。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被金人攻占。绍兴十一年(1141年),和议成,割让金,为泗州中防御使治所,属南京路,辖淮平(盱眙县前身)、虹县、临淮、睢宁4县。后金宋争夺不休,境地为金、宋辖属更替两复。

元置行省、路(府)、军(州)、县4级建置,仍为泗州,辖5县:临淮、淮平、虹县、灵璧、睢宁,隶淮安路;至元十六年(1279年),割睢宁隶邳州,后割灵璧隶宿州,以五河来属;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并淮平入临淮,后废临淮府,以盱眙、天长来属,隶河南行省;至正年间(1341"--1368年),扬州置淮南行省,泗州属之。

明初仍为泗州,辖五河、虹县、盱眙、天长4县,隶淮安府;洪武六年(1373年),泗州改隶中立府,后隶风阳府。

明清

明代境内一直属泗州,为其本州,曾先后隶属淮安府、中立府、凤阳府,至清初无变动。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刊印的《泗虹合志》关于乡、里、保、甲建置的记载是,十家为牌,十牌为甲,十甲为保。各乡所辖保数不等。时泗州含虹乡在内共有8乡、53里、121保、6604牌。8乡即在城、招贤、淮安、仁信、挂剑、辛安、青阳、虹乡。

清初沿明制。后实行省、道、府(含直隶州)、县4级建置。顺治中(1644—1661年),仍为泗州,属风阳府,辖盱眙、天长2县‘康熙十九年(1680年),泗州城淹没于水(黄淮水患,水漫泗州),州治初于城堤坚持,后寄置盱眙,前后97年l雍正二年(1724年),泅州升为直隶州,辖3县:盱眙、天长、五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泗州迁治于虹城,省虹县入泗州。原泗州称泗地,虹县称虹乡。

中华民国

民国建元(1912年),改泗州为泗县,原区域未变,划9个自治区。境内双沟地区属二区,上塘地区属四区,半城地区属五区,管公店地区属六区,青阳地区属八区。

民国21年(1932年),泗洪县划78个镇,146个乡;22年改为自治区。翌年五区分二,设第十区驻吕集;民国24年(1935年)分区设署,泗洪县并为五区,境内双沟地区属三区,区署设双沟,辖18个联保;青阳地区属四区,区署设青阳,辖11个联保;半城地区属五区,区署设半城,辖10个联保。

民国29年(1940年),中共皖东北地委和专署(后改为淮北苏皖边区党委和行政公署)建立,境内先后设置了泗南、泗宿、泗阳、洪泽等敌后抗日根据地边区县。

民国38年4月29日(1949年),以泗南县、泗宿县的大部分区域及洪泽湖管理局、泗阳县龙集、界集区等地合并正式建立泗洪县。隶属安徽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5年2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3月25日实施,泗洪县从安徽省宿县专区划归江苏省淮阴专区。1956年,由泗洪、淮阴、盱眙3县部分地区合并设置洪泽县(驻高良涧),县因洪泽湖得名。

1970年属淮阴地区,1983年属淮阴市。

1985年12月,泗洪县鲍集、管镇、兴隆、铁佛4乡划归盱眙县,洪泽县的半城、临淮、成河3乡镇划归泗洪县。

1996年8月,泗洪县由淮阴市划属宿迁市。县政府所在地为青大楼街道。洪泽县辖10个镇、3个乡。

2004年3月,陈集镇从泗洪县划归宿城区,同年年底,泗洪县总人口97.99万人,辖14个镇、11个乡。

2005年8月,撤销大楼乡、重岗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青阳镇,同时将五里江农场划入青阳镇。

2006年5月县政府决定将青阳镇所辖的五里江农场以及董沟、徐沟2个居委会委托泗洪经济开发区管理。

2016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洪泽县,设立淮安市洪泽区,以原洪泽县的行政区域为洪泽区的行政区域,洪泽区人民政府驻高良涧街道东九道26号。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泗洪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淮河中游,东临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西接安徽省泗县、五河县、明光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3°08′―33°44′和东经117°56′―118°46′之间,区域的占地面积为2731平方千米,南北最大纵距67.1千米,东西最大横距78.5千米。

泗洪县

气候                                

泗洪属东亚季风区,又属北亚热带和北暖温带的过渡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富裕。

  • 气温

泗洪县年平均气温为14.3℃,7月份最热27.4℃,1月最冷0.1℃。年平均最高15.4℃,年平均最低13.4℃,历史极端最高气温41℃,历史极端最低气温-22.9℃。

  • 日照

平均日照时数为2356.4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4%。日照时数最多达2674.20小时,日照百分率60%;日照时数最少只有2040.10小时,日照百分率46%。一年中日照有两个明显的高峰期:第一高峰在5-6月,第二高峰在8月,有利于夏秋两熟作物开花结果,7月正值雨季,日照百分率在全年最少。

  • 降水

平均降水量893.90毫米,最多1541毫米,最少的为542.80毫米,平均年降水日数为105天,连续最长的降水日数17天,过程总降水量297.30毫米。连续最长无降水El数66天。该县一般在6月25日前后进入雨季,雨季结束一般在7月中旬后期,延续时间20天左右。在季节分配上,多年平均冬季降水60.30毫米,约占全年降水量7%;春季176.20毫米,约占20%;夏季485.50毫米,约占54%,秋季171.90毫米,约占19%。

  • 霜期

以气温小于2℃作为初终霜日期,初霜平均出现在10月31日,最早初霜在10月15日,最晚初霜在11月22日。终霜平均在4月2日,最早终霜在3月15日,最晚终霜在4月9日。年无霜期平均213天。最长天数233天,最短天数195天。

地质

  • 地层

泗洪县内的地层自老而新分别为:太古界—下元古界、白垩系、上第三系、第四系。太古界—下元古界为坪上组,白垩系分为青山组和王氏组,上第三系分为峰山组、下草湾组和宿迁组,第四系分为窦冲组、泊岗组、戚嘴组和全新统。

其中太古界一下元古界的坪上组(Ar—PtlP)地表出露于郯庐断裂带内官塘附近,广泛隐伏于郯庐断裂带东侧新生界地层之下。岩性为灰一灰白色(石榴)二云钠长(奥长)片麻岩、变粒岩夹大理岩、白云石英片岩、黑云片岩、石英岩、含铁石英岩,厚度大于3200米。

  • 地质构造

海(州)—泗(阳)断裂从县内南部洪泽湖水域通过,在大地构造上以此断裂为界,北部属华北地台,以南为扬子准地台。泗洪县大部为华北地台南缘部分。仅洪泽湖水下部分属扬子准地台,在漫长地质历史阶段,表现为隆起、凹陷及断裂活动。隆起、凹陷活动有界集—半城古隆起、陈圩—太平凹陷为。断裂活动有山左口—泗洪断裂、马陵山—重岗山断裂、孙牌坊-大红山断裂断层、狼窝岗—后喜断层、黑塔—泗洪断裂、海(州)—泗(阳)断裂。

  • 岩石

泗洪县岩石主要分布在重岗山、红山等丘陵地区,主要有碎屑岩层、砂砾石层、钙核亚粘土层层、砾细砂及中粗砂岩层和亚粘土层等类型。碎屑岩层白垩系碎屑岩及前震旦系变质岩,为坚硬、半坚硬岩类,厚层块状,表层易风化,风化深度1~3米,新鲜岩石抗压强度500-800公斤/平方厘米。砂砾石层局部有岩石风化坡积砂砾夹碎石及下更新统砂砾石层,为低压缩散岩类。厚度不均,冲沟发育,地基容许承载力大于30吨/平方米。亚粘土层分布于山前地带,含小碎石。致密、硬塑。地基容许承载力20-25吨/平方米。

地形地貌

泗洪县境内地形以平原、岗地为主,亦有零星丘陵,地形起伏,形如姜状。西南和西部有零星残丘蛰伏于宽广岗地之上,北部为黄泛平原,南部和西南部为岗地与平原相间排列地形,中部、东部是岗、洼相间的地形。总地势是西南、西部高,东南、南部低,最高点位于欧岗附近,海拔62.8米,最低点海拔11.6米。

黄泛冲积平原分布于泗洪县北部,包括西陈集乡、归仁乡北部和东部、金镇、曹庙乡西部、朱湖乡。地表沉积物为黄河泛滥堆积物。地形坦荡,由北向南微倾,北部海拔约17米,南部14米左右。沉积物粒度亦由粗变细,北部为粉砂土,南部为粘土、亚粘土,并逐步过渡为湖积物。灌溉条件较好,宜种植稻、麦和麦、棉轮作。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泗洪县河流皆属淮河水系。除西南部淮河、澡潼河自西向东流向外,其他自然河流皆为北北西—南南东流向,经岗间平原(洼地)汇入洪泽湖。境内3条垄岗,成为次一级的分水岭。河床宽浅,且多经人工改造,有泄洪、航运、灌溉的作用。泗洪县境内河流密布,主要有淮河、怀洪新河、新汴河等15条河入湖。

淮河

淮河自安徽省五河县经浮山抵境,向东流至大柳巷出县,东南流至盱眙县入洪泽湖。过境长10.25千米。在汛期防洪保证水位为17.66米,多年平均过境入湖迳流总量为323.11亿立方米。

安河

安河又称徐洪河,上游接龙河与潼河的来水,在县内大口子汇合后始称安河,经归仁镇东南流向金锁镇孟集附近汇入西沙河,继续向东南流经朱湖乡、洪泽湖农场东侧至太平乡顾勒附近,转向东流,注入洪泽湖。境内长54千米,是流经县内最长的河道,具泄洪、灌溉、航运之功能。

湖泊

泗洪县的湖泊主要有洪泽湖,天岗湖。

洪泽湖

洪泽湖位于泗洪县东南,由成子湖、溧河洼、淮河湖湾)等几个较大湖湾组成,湖岸线弯曲绵延长达354千米,湖面最宽处60千米。湖底较平,深槽9.50米,蓄水位12.50米时,水域面积2090平方千米,泗洪辖602平方千米。蓄水位13米时,水域面积2590平方千米,泗洪辖约732平方千米,约占湖区面积29%左右,境内湖岸线长达187千米。湖内水质较好,水体生物资源丰富,并具有防洪蓄洪、灌溉输水、航运、水产养殖等多种功能。

天岗湖

天岗湖又名天井湖,位于泗洪县西南边缘,与安徽五河县共辖,形似“牛轭”,石梁河流经该湖。正常水位12.50米时,水深平均约1.30米,库容2600万立方米,水域面积20.50平方千米,泗洪辖10.50平方千米,占水面积51%。

水利

泗洪县有濉汴河大型灌区1个,安东河、蔡圩、雪枫、车门、红旗、曹庙中型灌区6个。总灌溉面积159.3万亩,灌溉面积占比79.6%。

该县建成了溧河洼灾后重建应急治理、洪泽湖防洪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老汴河等骨干河道治理、百河千渠整治工程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国家级项目。实施了新汴河、老汴河、安东河、濉河、溧河洼等骨干河道近200千米疏浚整治,实施了4300余条农村河道、沟渠整治以及百余座防洪排涝泵站建设,基本建成以流域防洪为依托的防洪工程体系、以骨干排涝河道和泵站为主的区域防洪排涝工程体系,成功抵御了2016年“6·23”暴雨、2017年淮河秋汛,2018年18号台风“温比亚”降雨、2020年淮河行洪影响以及2021年汛期两轮强降雨、台风“烟花”过程。

土壤

泗洪县具有多宜性,有黄潮土、砂礓黑土、淋溶褐土三大类、31个土种,宜旱、宜水、宜林、宜牧。黄棕壤土又分为粘化黄棕壤、粘盆黄棕壤、砂礓黄土、粗骨黄棕壤、堆叠黄泥土5个土属计23个土种;砂礓黑土又分为岗黑土、湖黑土2个土属11个土种;黄潮土又分为沙土、两合土、淤土、碱土4个土属32个土种。泗洪县黄棕壤土占47.5%,砂浆黑土占33%,黄潮土占19.5%,城区土壤属黄棕壤土,母质来源于全新系湖沼相沉积,颜色暗灰到黑色,质地多属重壤。PH值在7.5左右,呈中性微碱性反应。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泗洪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为主。主要非金属矿种有砂矿(石英砂、建筑砂)、块石、金刚石、澎润土、凹凸棒粘土、矿泉水。分布于重岗、梅花、归仁、石集、魏营、峰山、双沟、成河等地和县畜牧场一带。金属矿种有褐铁矿、铁锰结核。褐铁矿集中在峰山境内大、小红山一带,铁锰结核分布于成河、尚嘴一带。

  • 建筑用黄砂

建筑用黄砂主要分布在梅花、重岗一带。江苏省工程物理勘察院曾在骆马湖水域进行了物理勘察,在122平方千米范围内探获三层矿体,资源量在9.49亿吨。截止至2023年6月, 泗洪县重岗街道砂矿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以“优良”等级通过评审。

  • 含凹凸棒石粘土

含凹凸棒石粘土主要分布在峰山、双沟等地,其面积达80平方千米,且埋藏浅、易开采,估算资源量在数十亿吨,主要用作复合肥、化妆品、饲料、农药的添加剂。2007年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曾在峰山乡境内实施了普查工作,探获凹凸棒土200万吨左右、混合土粘土资源6亿吨左右、蒙脱石膨润土1亿吨左右。 

  • 矿泉水

泗洪县双沟蕴藏有矿泉水资源,地质储量丰富,富含微量元素锶(0.3-0.8mg/l)、偏硅酸(51.4-59.4mg/l)以及溴、碘、锗、钠、锌等元素,达到国家饮用矿泉水标准,每日允许开采量为1000立方米。

  • 面临问题

汛期洪涝是引发地质灾害的直接原因,历史上开采矿产资源形成的废弃宕口是泗洪县地质灾害的主要隐患点。泗洪县汛期重点防治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废弃宕口的崩塌和滑坡。其划分重点防治区,如重岗、梅花、魏营、峰山等乡镇(街道)境内黄砂开采区,经过多次联合打击,目前非法开采活动已全部停止,但是由于长期露天开采形成的采坑深达15-20米,采坑内侧坡度较陡,汛期采坑内如大量积水,极易造成四周土层坍塌,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附近的公共设施安全。主要隐患点为:泗洪县重岗街道林场居委会1号采砂宕口(青归路东侧100米)、泗洪县双沟镇峰山片宋庄采砂宕口(宋庄路北侧30米)。

水资源

泗洪县境内浅层地下水储量较为丰富,但水量变幅相对较大,水质较差,特别是含氟普遍超标,不宜作为饮用水源,深层地下水含水层位于地面以下100米左右,分峰山、豆冲、泗洪组3个含水岩组,水量相对稳定,水质较好,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源标准,可作为饮用水水源。根据江苏省水利厅编制的《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方案》,核定泗洪县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877万立方米/年,主采层次为第II、III承压水,根据调查统计,2013年泗洪县第II、III承压含水层开采量约3830.97万立方米,剩余可开采量约1046.03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根据第三次国土调查,泗洪县耕地面积132687.93公顷。其中,水田64781.64公顷,水浇地7731.21公顷,旱地60175.08公顷。园地面积1973.28公顷,其中果园1434.44公顷,占72.69%。林地5445.19公顷,草地571.75公顷,湿地1318.76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4982.50公顷,交通运输用地5559.97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95846.69公顷。

森林资源

根据第三次国土调查,泗洪县林地面积5445.19公顷。其中,乔木林地815.49公顷,占14.98%;竹林地1.80公顷。2021年度林木覆盖率为27%,耐湿树种为主的水杉林、池杉林,外围营造果材兼用林508.1公顷。该县有3个植被区,分别为平原植被区、丘岗植被区、洪泽湖沼生水生植被区,植被区主要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泗洪县野生植物主要有七类,分别为菌类、藻类、地衣类、蕨类、椽子植物类、被子植物类和单子叶植物。菌、藻、地衣类主要有念珠藻、水绵、麦角、黑粉菌。蕨类主要有问荆、瓶尔小草、海金沙、肾蕨等。椽子植物类主要有赤松、黑松、杉木、罗汉松等。被子植物类主要有鱼腥草、三白草、丝穗舍栗兰、透茎冷水花等。单子叶植物主要有里三棱、慈姑、小车前、苦草等。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

泗洪县

动物

泗洪县野生动物有八类,分别为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软体类、环节类和节肢类。哺乳类有獾、獐、草狐、野猪、兔等。鸟类有布谷鸟、白头翁、斑鸠、云雀等。爬行类有蜥、壁虎、鳖、龟、石龙子等。两栖类有青蛙、蟾蜍、蝾螈等。淡水鱼有16科84种,常见鱼有鳊、草鱼、翘嘴红等。软体类有螺、蜗牛、河蚌、牡蛎、针乌贼、蚬等。环节类有蚯蚓、水蛭。节肢类有平甲虫、河蟹、土蟹、东亚钳蝎等。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大鸨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瑟鹭等。

泗洪县

保护区

泗洪县内有自然保护区1个,为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1个,为江苏宿迁泗洪洪泽湖省级森林公园。

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洪泽湖湿地保护区境内拥有完整完好的天然生态系统,分布着滩涂、河流、沼泽、湖泊等生态序列,涵盖3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50个群系和76个群丛,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内陆淡水湿地。是东亚-澳大利亚多种候鸟迁徙通道的密集交汇区和众多珍稀濒危鸟类迁徙的理想驿站。

泗洪县

保护区内内共有鸟类226种,隶属19目60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包括东方白鹳、黑鹳、白鹤、青头潜鸭、丹顶鹤、大鸨(历史分布)、黑脸琵鹭和秃鹫;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2种,主要包括小天鹅、白琵鹭、震旦鸦雀、棉凫、花脸鸭、鸿雁、斑头秋沙鸭、水雉、苍鹰、黑翅鸢、白腹鹞、短耳鸮、红脚隼、红胁绣眼鸟等;15种鸟类被世界自然保护区联盟(IUCN)列入受胁物种红色名录。

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泗洪县地处淮河中游,又值南北气候过渡区,地形岗洼相间,因此历史上水、旱等灾害频繁。

  • 水灾

水灾主要表现为暴雨过程,径流滞洪的暂时性涝灾,造成损失也较轻。两年一遇暴雨往往形成内涝。1974年8月13日,日降水量达207.60毫米,是1949年以来最大一次降水,受灾面积96万亩,其中50万亩农作物被淹。80年代以后,洼地普遍种植水稻,虽有暴雨,已不成灾。

  • 旱灾

春旱和秋旱造成的损失较大,影响播种和保苗。1966年冬旱,接着1967年春夏持续干旱,洪泽湖水面大片干涸,明祖陵石刻群露出水面。因抗旱抽干濉河、安河水,泗洪县受灾面积约35万亩。

  • 雹灾

降雹一般在每年3~10月间,以6月份出现的机率最大。降雹主要在泗洪县南部和北部,中部偏少。降雹的路线往往是由西北向东南向移动或由西南向东北移动。降雹持续时间一般在5~15分钟,冰雹最大如拳头。1984年6月4日一次降雹,有81万亩小麦受害,棉花受害12万宙,烟叶受害1.70万亩,玉米受害5.20万亩,砸坏房屋13629间,倒房198间,伤66人,死1人。

地质灾害

泗洪县主要的地质灾害为地震,多因外域地震波及所致。清康熙七年(1668年)七月二十五日山东郯城--莒县间8.5级大地震,造成县内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1957~1989年,据地震仪器记录,泗洪县共发生10次小地震,最大震级3.7级。地震区划根据1977年国家地震局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基本烈度为8~9度。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2月,泗洪县总面积2731平方千米,辖3个街道、12个镇、4个乡。政府驻地为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和谐路5号。

区划名称

区划代码

政府驻地

面积(平方千米)

邮政编码

青阳街道

321324001000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体育南路61号

74.8

223900

大楼街道

321324002000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黄山丽景西区东门南侧12栋

92.4

223900

重岗街道

321324003000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嵩山北路16号

118.7

223900

双沟镇

321324101000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双沟镇便民大道3号

193.5

223911

天岗湖乡

321324202000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天岗湖乡天恩街

89.18

223913

上塘镇

321324102000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上塘镇公园路1号

133

223915

魏营镇

321324103000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魏营镇党政办公室

106.3

223900

车门乡

321324203000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车门乡红旗路83号

82.7

223900

瑶沟乡

321324204000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瑶沟乡宁徐西路10号

69.35

223900

石集乡

321324205000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石集乡人民政府

59.96

223900

临淮镇

321324104000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临淮镇城头居南环路1号

104

223900

半城镇

321324105000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半城镇徐城路1号

114.3

223936

孙园镇

321324106000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孙园镇人民政府

95.26

223900

梅花镇

321324107000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梅花镇梅府路80号

93.8

223954

归仁镇

321324108000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归仁镇

114.4

223900

金锁镇

321324109000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金锁镇金镇街1号

80.69

223951

朱湖镇

321324110000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朱湖镇

73.72

223955

界集镇

321324111000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界曹路1号

254.8

223941

龙集镇

321324113000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龙集镇

85.51

223642

参考资料:

政治

现任领导

中国共产党泗洪县委员会

书记

杨云峰

泗洪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武联

泗洪县人民政府

县长

耿晓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泗洪县委员会

主席

刘加利

*表格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3年09月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年末,泗洪县户籍总户数29.13万户,比上年减少0.12万户。户籍总人口107.92万人,比上年减少0.79万人。泗洪县出生人口0.51万人,出生率为5.93‰;死亡人口0.57万人,死亡率为6.6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0‰。泗洪县常住人口85.89万人,比上年减少0.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3.11%,比上年提高1.05个百分点。

根据第七次中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泗洪县人口数为858740人。常住人口中男性428683人,占49.92%,女性430057人,占50.08%,性别比为99.68。

泗洪县

民族构成

截至2021年,泗洪县共有40个少数民族族别,1662人,占泗洪县总人口的0.1%,主要分布在城区及梅花、界集等少数民族村组,以回族、彝族、苗族人口居多。截止至2021年10月31日,位于泗洪县梅花镇的段庄村有22个村民小组3239人,其中少数民族169户740人,主要有苗族、彝族、哈尼族、仡佬族、瑶族、土家族、傈僳族等,占全村人口的31%以上,以婚进为主。2010年,段庄村被江苏省政府认定为少数民族聚居村。

语言

泗洪话是江淮官话区北部边沿的一支方言。它处在两个方言区(北面、西面是中原官话)的接合地带,正在由江淮官话向中原官话发展。两大方言相接地带互相影响,而中原官话向江淮官话区渗透是主要倾向,所以泗洪话带有相当浓厚的中原官话色彩。阴平、阳平、上、去四声调值与宿迁话相似,被淮阴一带的人称为“侉腔”。该县三分之二以上地区的话入声分化为两个。入声以先分化后转化的途径发展为舒声。

宗教信仰

泗洪县的宗教主要有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佛、道两教传入该县历史悠久,庙观众多。唐建大圣寺,僧伽大师,又号泗州大圣。该县基督教主要为美国正宗的北长老会与复临派之复临安息日会。境内道观,在县城青阳镇为多,有城隍庙,玄坛庙等。境内佛庵,以归仁镇为多:有复龙庵、指心庵、西来庵。截至2015年,有依法登记的基督教活动场所204处,信教群众近8万人。其中泗洪县同心堂为江苏省认定的五星级宗教活动场所。

经济

综述

该县发展机电装备、绿色食品、新材料、光伏新能源主导产业和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先导产业。主导产业项目18个、占比86%,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6个,涵盖机电装备制造、新材料研发生产等多个领域。在投资方面,该县实施了多项措施,包括发放江苏省首笔“苏碳融”、新增制造业贷款、探索工业项目用地弹性出让等。该县还着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推动产业项目、优质资源和支持政策向园区集聚,努力争创国家级生态园区。此外,该县还在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取得了稳定增长。该县通过推出各种活动和措施来促进消费,推动旅游业和电商的发展。

2022年,该年泗洪县地区的生产总值为651.81亿元,同比增长3.8%。三次产业结构为14.4:40.9:4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93亿元,同比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266.31亿元,同比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291.57亿元,同比增长3.1%。

第一产业

泗洪县的第一产业主要是农林牧渔业。“优质稻米、高效水产、绿色蔬果、生态畜禽”四大主导产业,并积极围绕四大主导产业进行深入推进。2022年,农林牧渔增加值97.55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农业总产值77.19亿元,占比49.5%;林业总产值1.72亿元,占比1.1%;畜牧业总产值29.77亿元,占比19.1%;渔业总产值40.61亿元,占比26.1%;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6.5亿元,占比4.2%。

农业方面,其产业结构调整面积达90.4万亩,建成集中连片农业“百园工程”213个;共有“二品一标”产品144个,此中绿色食品123个、有机农产品16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5个(泗洪大米、魏营西瓜、天岗湖蜜桃、四河青萝卜、龙集莲子);拥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3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13家,市级48家。该县的现代农业稳产增效,招引了10个亿元以上的农业项目,并被评为江苏省夏粮生产贡献突出单位和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示范县。

渔业方面,在泗洪县临淮、半城、龙集3个镇实施池塘生态化改造工程,共成立水上生态牧场合作社17家,培育水上生态牧场经营主体10个。有产品涵盖螃蟹系列、螃蟹深加工制品(蟹粉)系列、干制水产品等几十种水产品。2021年,泗洪县水产养殖面积19.3万亩,水产品总产量8.5万吨,渔业总产值50.95亿元。

泗洪县

第二产业

泗洪县的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经济。该县的主导产业为机电装备、绿色食品、高端纺织、光伏新能源、绿色家居和新材料产业。有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智能终端3个先导产业,高端纺织、绿色家居等特色产业。2022年,六大主导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16.44亿元,这些主导产业对泗洪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高达88.4%。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71.81亿元、115.85亿元、47.44亿元、96.68亿元、28.33亿元、56.33亿元。

2022年,泗洪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70.97亿元,泗洪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1.81亿元,同比增长3.8%如图所示,泗洪县工业经济稳中有进,稳步提高,实现增加值同口径增长10.1%,高出江苏省水平5.0个百分点,高出中国水平6.5个百分点。

泗洪县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主要指的是国有资产投资和房地产行业,包括园区经济。以“产品加工业、生态文旅业、电商餐饮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精心组织电商直播节、主题美食购物节、洪泽湖湿地文化旅游季等活动,大王庄二期、柳山湖景区投入运营,大王庄项目被评为江苏省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培育项目,电商网络销售额突破450亿元,获评江苏省首批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引进跨境电商企业15家。完成8个电商孵化园升级改造,累计入驻142家电商企业。

2022年,泗洪县第三产业增加值291.57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46亿元,其中,限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2亿元。限额以上单位涉及到20个零售商品类别。

经济开发区

泗洪经济开发区位于泗洪县经济开发区衡山北路17号,是一个“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共荣”的现代生态产业新区。共有集聚高新技术企业45家,拥有智能车间、智能工厂26个,机器换人项目67个,星级上云企业68家。获批创新型中小企业28家,完成国科小评价企业171家,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9家;计划申报省“双创人才”项目8个。在2023年上半年,该开发区大力发展机电装备、绿色食品、新材料、光伏新能源主导产业和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先导产业,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左右链配套,全力培育“链主”企业,做大产业规模。机电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产业产值占泗洪经济开发区工业开票销售收入比重90.48%,产业集群集聚效应持续提升。共排定重点推进项目114个,目前71个项目开工建设;竣工项目32个,完成年度投资145.5亿元,艾克生汽车、美宁高纤、鑫统仕换热系统、旭日祥新材料、锋国电子、迪诺新材料等重大项目相继竣工投产。

社会

教育事业

截止至2022年年底,在教育事业上泗洪县全年累计投入10.2亿元,县第一高级中学、洪泽湖路实验学校、淮北中学扩建工程和泗洪中学教学楼等4个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增学位1.3万个,重岗中心小学扩建工程主体完工。55所学校完成基础设施维修改造,21所学校完成电路扩容改造,教育民生保障显著增强。2022年共资助各类贫困学生59129人次,发放补助费用6044.86万元。发放大学生助学贷款6952万元,惠及大学生6840人。教育质量使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本科达线率83.4%,较去年提高4个百分点;一本达线率26.7%,较去年提高3.8个百分点,3600多名学生进入大学深造。共有公办园50所(不含办园点),民办园52所(普惠性民办园46所),在园幼儿29864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63所,其中有一所公办特殊教育学校:泗洪县特殊教育学校,有15所小学。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达100%。

医疗卫生

截止至2022年年底,泗洪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58个,其中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10个,乡镇(街道)卫计服务中心25个,一体化管理村居卫生机构295个。其中泗洪县人民医院为二级甲等医院。实施基本公卫服务12大类项目和19项重点工作,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保持在95%以上;有6.12万名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享受了“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累计减免医疗费用1000余万元;完成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8.45万人;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5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优秀单位2家;3个乡镇通过省卫生乡镇验收,22个行政村和6个村居分别通过省卫生村和省健康社区评估验收。泗洪县的医疗能力建设显著增强。县第一人民医院深化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紧密合作,基本达到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界集中心卫生院等3家医疗机构通过“省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验收;新增成立名医工作室12个、博士工作站2个,创成五级中医馆2家、四级中医馆3家,新改扩建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5个,创建甲级卫生室3个。截止至2019年,泗洪县关于表彰先进工作者共计201人,卫生先进工作单位共47个。

科技事业

截止至2022年年底,泗洪县招引科创项目70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净增42家,全年产学研合作项目220个,其中,获批省产学研合作项目10个、“揭榜挂帅”项目1个,推进科创平台载体建设,新增省级研发机构5个、省级科创载体1个。为深化“科创飞地”合作模式,在江苏省率先打造常熟泗洪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转化项目13个。此外,泗洪县发放“苏科贷”10240万元,深入实施“大湖英才”集聚计划,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50多名、落户科技人才项目15个;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来洪工作8人;获批省科技副总项目85个,宿迁市第一;引进培养高技能人才1800人,入选国家级人才、省双创人才数量宿迁市领先。2023年1-6月,泗县新增专利授权23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7件,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7.7件。技术项目获得2019-2021年度中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宿迁市科技工作先进单位、2021中国宿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文化事业

该县有一个文化艺术中心,乡镇有文化站,村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共有文化站19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17个,农家书屋238个、文化大院30个、城市书房3个,每年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500余场。文艺创作中,泗州戏《春满上塘》《信仰》被评为宿迁市“优秀小剧场剧目”。民间文艺团队中,大约有30000人在从事民间文化活动及民间表演艺术活动,团队也获得了不少荣誉。2019年,半城镇草根艺术团“送戏进湖区”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020年,半城镇草根艺术团、界集镇龙腾艺术团荣获江苏省群众文化。

  • 泗洪县文化艺术中心

泗洪县文化艺术中心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建筑面积57500平方米,由城市规划展览馆、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儿童馆及4D影院、群众体育健身馆等构成。文化馆对市民免费提供声乐、器乐、舞蹈等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其书画展厅建筑面积430平方米,共有馆藏作品215件,共举办“美丽泗洪我的家”等主题展览4次,累计接待市民参观2万人次。

  • 泗洪县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泗洪县城区南部。以时间顺序为展线,详细介绍了泗洪地区的下草湾文化、顺山集文化等历史文化遗址,展陈各类出土文物近千余件;城市规划展览馆通过数字沙盘、今昔图片等向市民展示泗洪的城市规划;乡愁馆围绕“家乡史话”“农耕记忆”“峥嵘岁月”“如烟往事”“工业溯源”“民俗百态”“城乡掠影”“泗洪方言”“璀璨非遗”九大版块,通过实物、文字、图片及声光电等技术手段,讲述泗洪乡土故事,展现丰富多彩的乡风民俗、独具特色的乡土之物和深沉厚重的文化积淀,进一步传承乡村文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泗洪县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该县共有758个健身站点,其中有491个全民健身站点,407个篮球场,57个乒乓球场。有城市健身步道40条、室外健身路径218个、多功能运动场16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77平方米,基本建成“10分钟体育健身圈”。举办了举办“同心跟党走共筑中国梦”乡镇广场舞大赛、老年人体育节、职工乒乓球赛、环成子湖自行车公开赛、职工篮球赛、首届成子湖龙舟赛等6项大型全民健身活动。体育协会举办4次单项全民健身活动。县教育局荣获2017—2020年度中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称号。

泗洪县体育场200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包括一个标准田径场、一个标准足球场以及附属设施。占地面积26427平方米,建筑面积1715平方米,场地面积17030平方米,建有东西看台,观众席位5000座。

2022年泗洪县运动员获得江苏省省运会青少年柔道比赛金牌1枚,铜牌2枚,足球女子比赛第六名。运动员获得江苏省省运会自行车比赛金牌7枚,橄榄球比赛女子甲组第一名。泗洪县新增、更换健身路径30套;2022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81平方米。

社会保障

截止至2022年年底该县参保单位3275个,单位参保人数6.17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9.88亿元,基金支出8.7亿元。2022年,泗洪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4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达34.2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实现“十二连增”;扎实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完成泗洪县征地应安置被征地农民保障12529人。2022年,该县累计新增农村低保对象1416人,城市低保对象65人,累计退出农村低保对象2897人、城市低保对象595人。2022年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4393户28239人,占社会总人口2.6%,累计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79亿元。截至2023年2月,共有25家养老机构。为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该县在托养、兜底保障水平、就业创业、康复服务、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人体育及教育六个方面给予助力。

生态环境

该市污水管网近700千米,新(扩)建城市污水处理厂3座,新建镇村污水处理厂(站)170个,日污水处理能力达25.2万吨、提高,城北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公园案例被生态环境部推广。累计退渔还湖26.62万亩,完成洪泽湖水域禁捕退捕任务。截至2023年8月,PM2.5平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建设了百里湖湾生态廊道及溧河洼风景区改造,玉珠湖公园改造,濉汴河风光带、城东体育公园、彩色公园等成为泗洪生态建设项目典范。

交通

综述

泗洪区位良好,交通便捷。位于南京、徐州两大都市圈交汇处,宁宿徐高速公路纵贯南北,至南京不到2小时,到徐州观音机场仅需1小时多。境内河道纵横,水路畅通,经洪泽湖可通江达海。截至2022年,该市有等级公路800余千米,境内干线公路G235、G343、S330、S268,县道青临线、重峰线等一大批等级公路,县内双四线、垫湖线、魏上线、屠界线、郑庞线、峰山大桥改建、瑶河大桥扩建、潘山大桥新建相继通车,建成“百村万户小康路”272千米,行政村实现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泗洪县各乡镇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全面打通横穿东西、纵贯南北的县域干线通道。另外,合青高铁泗洪站房启动设计,泗洪县开始迈入高铁时代。

公路

宁宿徐高速公路靠近京福和京沪高速公路,这使得泗洪得以跻身于北京和上海。该公路和南京也近在咫尺,连接了泗洪县和南京,省道245贯通县域东西。至2010年底,泗洪县境内道路总里程达2305千米,泗洪县公路密度由“十五”末的0.53千米/平方千米提高到84千米/百平方千米。其中高速公路66千米;一级84.5千米;二级382.9千米;三级公路109千米;四级公路1722.6千米;等外级公路6.16千米。各类桥梁770座。

铁路

宿淮铁路穿过泗洪县,宿淮铁路作为京沪铁路、新长铁路的横向联络干线,将泗洪纳入到了苏北干线铁路网。泗洪火车站位于梅花镇。根据《宿迁市“综合交通”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共安排实施项目48个铁路项目4个、高速项目7个,国省干线公路项目17个,干线航道项目4个、港口项目9个,城市快速路项目5个、综合客运枢纽项目2个、346省道泗阳段,快速化改造工程,合宿铁路泗洪北站综合客运枢纽。

航运

泗洪县境内7条流域性河道与洪泽湖、京杭运河连接。距南京港港口200千米,连云港港口220千米。县内航道总里程401.2千米,占宿迁市航道总里程的近二分之一。其中五级航道86.51千米;六级航道91.88千米;七级航道4条114.71千米;等外级航道7条108.1千米,通航船闸5座,其中属于交通船闸1座,每年货物通过量100余万吨,有效通航闸次近5000次。泗洪县共有一号码头、二号码头、洪桥码头、生产资料码头、双沟酒厂码头等22个,码头泊位43个,码头总延长近2080米,可靠岸500吨级货船,年吞吐能力近200万吨。

公共交通

该县完成了“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开通城市公交、镇村公交班车503辆,实现行政村通达率100%及镇村公交开通率100%,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约70%,城乡客运一体化服务达到部4A级水平,实现城乡公交“穿城”而过。开通了“高铁便民车”、县城区域夜间公交等定制线路。

人文

综述

泗洪县有名酒之乡、螃蟹之乡、生态旅游之乡之称。中国境内已出土70多种古生物化石,有文物“下草湾人”“楚壶窑”“子敬泉”等,具有“古猿化石宝库”的称谓。截至2022年,泗洪县共有文物保护单位41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4个。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48个,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省级非遗项目4个。

饮食

泗洪饮食文化既兼纳淮扬、徽、鲁三大饮食文化的特点,又融入了洪泽湖渔家特色。有洪泽湖霸王蟹、清水龙虾等泗洪十大美食。

  • 泗洪清水龙虾

泗洪县

清水龙虾的做法是:把洪泽湖里的龙虾,用清水洗净,加入葱姜盐一起下锅烧制即可使用。洪泽湖是中国最早发现小龙虾繁育、生长的区域,这里的小龙虾自小生长在水质清澈无污染的湖田内,以天然水生动植物为饵料,造就了其个大体肥,虾膏甘香、肉嫩鲜甜、虾腹白净的特质。

  • 软炒归仁绿豆饼

归仁绿豆饼,是一种直径2.5厘米左右的绿豆糊滴出来的小饼。可以以炸、炒、炖、烩、烧等做法加工,既可当主食,又可作菜肴。

泗洪县

  • 穆墩岛杂鱼锅贴

杂鱼锅贴是洪泽湖渔家美食“土菜”之一。穆墩岛杂鱼锅贴选取小杂鱼,宰杀洗净,精粉加水调和擀成面片,锅烧热加葱姜炸香,加入小杂鱼和调料,锅开后把面皮贴在鱼锅上至熟即可。

特产

泗洪县

  • 双沟酒

泗洪县被评为“世界美酒特色产区”。双沟酒文化旅游区其位于位于苏皖两省三县交汇处的酿酒古镇-双沟镇,占地面积约2.8平方千米,东濒75万亩洪泽湖湿地,南临淮河,相对湿度达到80%,被誉为“建在湿地边上的名酒厂”,与法国干邑产区、苏格兰威士忌产区并称“世界三大湿地名酒产区”。

  • 泗洪大枣

泗洪县

泗洪大枣,又称“霸王枣”,由“上塘贡枣”转化而来。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所谓“霸王”,是因其个大、味甜、质优,在当地枣类中独呈霸气,故称“霸王枣”。同时,在每百克鲜枣中,含维生素Bl0.06毫克、维生素B20.04毫克、维生素C580毫克(为苹果的76倍)、维生素P(芦丁)3000毫克,另外还含维生素A、维生素E等。因此,泗洪大枣具有活维生素丸的美称。

  • 空心挂面

泗洪县

泗洪空心挂面原产于双沟古镇,名曰“双沟空心挂面”。面如其名,外表光滑圆润,内有银丝般的细孔,工艺繁复。在宋微宗年间被列为贡品。是“泗洪三宝”其中之一。

  • 天岗湖银鱼

泗洪县

天岗湖银鱼是泗洪地区稀有的水产品,产自泗洪县天岗湖浅水区。其通体晶莹,不见内脏,如玉雕雪砌一般,游于湖中,如梦似幻,捞出烹食,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佳肴。每年的6至7月份,正是品尝银鱼的好时节,鲜嫩多汁,只需简单的烹调,即可出锅。

民俗文化

生活习俗

  • 乔迁

迁居或搬进新房时,亲友送贺礼,礼品中必备糕,取步步登高之意,主人摆酒待客。锅灶支成后,要请几位亲友吃第一顿饭,亲友买来豆腐、肉类等,谓之“压锅”。

  • 猜拳行令

饮酒待客时,部分泗洪县人会进行猜拳行令。其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口手拳”,即由两人各伸一只手,出手指相加数为胜,输者喝酒。捣杠子,虎、鸡、虫、棒。还有螃蟹拳、蛤蟆拳、哑吧拳、猜火柴杆等。通关,先由一人与桌上每人逐次划拳或捣杠子,完了再由另一人开始。马褂,先由一人穿上,随意找人划拳或捣杠子,但不能连续两次找同一人,是赢者脱“马褂”还是输者脱“马褂”,由互相商定,巧立名目,借以助兴。

特色艺术

  • 苏北大鼓

清末由山东传入淮北,泗洪县流行的是说唱大鼓。说唱者右手击鼓,左手持两枚月牙形铜板或钢板,也有少数用拍板的。一人自说自唱,演唱长篇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故事,俗称“刀马词”。开场时常唱些小段作为“书帽”。唱词多为7字句或10字句。唱腔属板腔体。传统书目中以《说唐》《云台中汉》《万年青》等。该县有影响的鼓书艺人有:蔡文斗、刘正荣、陈克岭、王继云等。

泗洪县

  • 琴书

琴书又名“坠子”或“扬琴"。因其伴奏乐器而得名,约有200多年历史。表演形式有单口、对口、多口3种。琴书唱腔结构属板腔与曲牌相结合的综合体,优美、柔和、长于抒情。曲牌有淮红调、上河调、下河调等近20种,大多是当地流传的民间音乐。传统书目多为爱情传奇和公案故事。中长篇书目以《打蛮船》《大红袍》《水漫金山》《包公案》等影响较大。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泗洪县共有文物保护单位41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4个,市级17个,县级18个。

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单位名称

批次或公布日期

文物类型

地址

年代

类别

顺山集遗址

第八批

古遗址

江苏省泗洪县

新石器时代

文物保护单位

韩井遗址

第八批

古遗址

江苏省泗洪县

新石器时代

文物保护单位

  • 下草湾文化遗址

下草湾文化遗址位于泗洪县双沟镇东南8公里处的下草湾引河东岸,南临淮河,北滨洪泽湖,是江苏省发现最早的古人类遗址。遗址现状为普通河坡,2002年被市政府确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4年考古学家采集到一段长15.27cm的猿人股骨化石,是新世晚期人类化石,距今约4—5万年,属晚期智能人,命名为“下草湾新人”。后续还发现更新世和中新世古脊椎哺乳动物化石近百种,很多为新种新属,被称为下草湾动物群,特别是出土的双沟醉猿、淮宽齿猿,对研究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价值。地质学家在考察下草湾遗址时发现,该地区的土层结构为湖相沉积区,被称为“下草湾高岭土地层”,与此同类地层统一命名为“下草湾系”,并载入《中国地质学》。

泗洪县

  • 顺山集遗址

顺山集遗址位于泗洪县城西北约15千米梅花镇境内重岗山北麓坡地之上。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泗洪县博物馆于2010、2011、2012至2013年初对其进行了三次发掘,三次总共发掘面积2750平方米。确认其为一处距今8000年的环壕聚落,遗址总面积达17.5万平方米。清理出包括92座新石器时代墓葬在内的一批重要遗迹与遗物。该遗址距今8000年左右,是整个淮河下游流域发现的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环壕聚落遗址,作为区域文明起源的历史见证,将江苏的史前文明向前推进了1600年,它是目前江苏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顺山集文化被誉为“江苏文明之根”。

泗洪县

  • 朱家岗烈士陵园

朱家岗烈士陵园位于泗洪县曹庙乡朱家岗村,为纪念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朱家岗战役中光荣牺牲的73名烈士而建。园内建有纪念塔、纪念馆、陈列馆、碑廓等。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级旅游景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该县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省级非遗项目4个,市级非遗项目19个,县级非遗项目23个。其中,泗洪县最著名的非遗有潼河舞、狮天岗、锣鼓、苏北琴书、钱杆舞、刻纸门花、淮洪调、花挑舞、鸿鹄皮影戏、洪武花棍舞、旱船舞、潼河龙舞、泗州戏、洪泽湖渔鼓。

泗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

名称

编号

类别

公布时间/批次

申报地区

泗州戏

Ⅳ-62

传统戏剧

2011(第三批)

江苏省泗洪县

洪泽湖渔鼓

Ⅲ-115

传统舞蹈

2014(第四批)

江苏省泗洪县 

  • 泗州戏

泗州戏原名“拉魂腔”,起源于今泗洪县上塘镇一带,流行于苏皖边界淮河中下游及淮河两岸,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952年“拉魂腔”被定名为“泗州戏”,从此代代相传。目前代表作有《信仰》《遗产》《春满上塘》等。泗洪县也被称为江苏省“泗州戏之乡”。

泗洪县

泗州戏的唱腔随意性较强,演员可以根据自身嗓音条件随意发挥,故名“怡心调”。除此之外,泗州戏唱腔还有“泗州调”“主腔”、“射腔”“依哟腔”“雷得调”等等,常是说中夹唱唱中夹说。泗州戏的角色主要分大生、老生、二头、小头、丑等几类,其表演在说唱基础上吸收民间的“压花场”“旱船舞”“小车舞”“跑驴”等舞蹈表现形式。

  • 洪泽湖渔鼓

洪泽湖渔鼓,也称“打端鼓”“端鼓舞”。它始于唐代,源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半城镇境内的穆墩岛及洪泽湖湖区一带,是洪泽湖湖区渔民生产、生活中祈祷祭祀、续家谱、追溯历史、祝寿祈福、喜庆丰收的礼仪习俗。洪泽湖渔鼓演出多在湖面上进行,并连两只大船作为舞台,观众坐在自己的船上围观。神坛(舞台)背景布上悬挂着各种神像和装饰有刻纸的图案等。陆地演出还要在旗杆上挂神幡。代表作有《刘文龙赶考》《张郎休妻》《魏征斩小龙》等十余部。

泗洪县

  • 天岗湖锣鼓

天岗锣鼓又名天井锣鼓,是长期活跃于淮河中下游地区及洪泽湖畔的一种汉族锣鼓音乐形式。其发源于江苏省泗洪县天岗湖(今泗洪县天岗湖乡)一带,主要流布于江苏省泗洪县、盱眙县,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等地。

泗洪县

天岗锣鼓有固定的曲牌,音乐性强,乐谱为2/4拍,婉转流畅,悦耳动听,每一个曲牌都是一首动听的歌。在表现方式上还可以配上管弦乐伴奏,乐句间多采用呼应式。曲牌主要有:长锣片、小五番、小七点、凤凰三点头、十八番、满堂锣、雁落沙滩等。天岗锣鼓以集中编队演出为主,演员可多可少,多则百人,少则二、三十人。主要作品有:《罗汉盘旋》《金鸡独立》《朝天乐》等。

  • 洪武花棍

洪武花棍舞是流传于淮河中游一带广大区域的民间舞蹈,它起源于元未,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通过对放牛棍对打、戏耍,舞棍玩耍的方式,经几代艺人的加工、传承,形成了民间舞蹈并常在一定的场合表演,该舞最早流行于四河、峰山、孙元一带,经多代人的传承,现已传播泗洪全境。泗洪县四河乡潼河村是洪武花棍舞的发源和传承地。 洪武花棍舞有节奏明快,动作幅度大的特点。

泗洪县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2年底,泗洪县已有国家AAA级以上旅游景区10个,其中AAAAA级旅游景区1个,为洪泽湖湿地公园,AAAA级旅游景区2个,分别是双沟酒文化旅游区和洋河酒厂文化旅游区,AAA级旅游景区7个;共有三星级旅游饭店4家;2022年泗洪县接待游客75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2.1亿元。

主要景点

洪泽湖湿地公园

洪泽湖湿地公园是国家的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江苏省北部宿迁市泗洪县境内,北枕京杭古运河,南依中国南北分界点淮河,东临洪泽湖,占地面积5.2平方千米,是75万亩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泗洪县

洪泽湖湿地公园是集观光旅游、生态休闲、科普教育、度假养生等为一体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里面建有湿地博物馆、芦苇迷宫、千荷园、水杉林等景点30多处,配套建设了湿地度假村、金水宾馆、云水轩餐厅、水上网球场、湿地休闲运动中心、雀巢咖啡馆等综合服务设施。

柳山湖景区

柳山湖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石集乡万顷稻米良田内,景区占地面积267亩,曾为采矿矿坑。景区规划以乡村振兴为统领,以“一碗米食”为主题定位,围绕柳山湖矿坑地貌,深度挖掘稻米文化,打造稻文化主题体验园,主要包括入口形象区、儿童游乐区、研学活动区、主题文化区、休闲美食区和乡村生活区。通过整合石集乡万顷稻田资源,打造稻米文化特色田园乡村,增加产业附加值,促进区域内产业提档升级,改善村居环境,增加就业,并带动当地旅游、餐饮、住宿、土特产及其他消费,从而推动乡村与景区经济、社会、环境和业态的协调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实现共同富裕。

泗洪县

雪枫墓园

泗洪县

雪枫墓园位于泗洪县半城镇,建有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墓碑,是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民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园内建有国防教育馆、淮北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碑廊等,碑廊里有毛泽东等领导人题写的挽联挽词。

古徐城

古徐阁景区总用地面积296亩,由泗洪城投集团投资建设,2013年开工建设,2017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运营,2018年12月创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唯一的古徐文化集中体验中心,分为东区、西区和核心区三大板块,目前核心区和东区已投入使用。核心区用地面积约81亩,以古徐阁为核心,主体建筑七层,建筑面积约7155平方米,总高度61.649米,目前已免费对外开放。东区用地面积约82亩,共31栋单体建筑,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签约项目面积达4.5万平方米,引进米高时尚酒店、百年锦府宴会酒店、美格雅致酒店、龙皇府酒店、古徐汤泉、金榜国际KTV等40余家,签约入驻达90%。

泗洪县

双沟酒文化旅游区

双沟酒文化旅游区位于苏皖两省三县交汇处的酿酒古镇-双沟镇,占地面积约2.8平方千米,东濒75万亩洪泽湖湿地,南临淮河,相对湿度达到80%,被誉为“建在湿地边上的名酒厂”,与法国干邑产区、苏格兰威士忌产区并称“世界三大湿地名酒产区”,是国家的AAAA级旅游景区。双沟酒文化旅游区包括岁月双沟文化体验区和科技双沟游览区两部分-历史悠久的醉猿州、双沟老街、淮上客栈,现代化的包装物流中心,规模宏大的酿酒生产厂房等景点。

泗洪县

历史人物

图片

人名

生卒年

简述

泗洪县

李宝琴

(1933年~2015年5月)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人。有苏皖鲁豫四省“泗州戏皇后”美誉,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政协委员,1960年参加中国戏曲调演《杨八姐》一剧拍成新闻纪录片戏曲集锦,曾参加中国第3、4次文代会

泗洪县

喻尊霞

(1920~1940年)

1920年5月23日出生于今江苏泗洪县青阳镇敝巷街。1937年底,加入青阳镇青年抗敌协会,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最后在敌人屠刀下英勇就义,时年二十岁

/

贺老太

(1885~1947)

泗县半城(今泗洪县)人。女企业家。童年丧父。贺星垣童年迁居双沟,经数年悉心钻研,掌握一套酿酒技术。婚后,吴氏鼓励丈夫与张、夏三家合股,开办全德槽坊。不久,由贺氏独家经营,更名贺全德槽坊(今双沟酒厂前身)。光绪三十一年(1905),其经营生产的双沟大曲在南洋劝酒会上被评为名酒第一。贺老太曾多次机智地掩护中共地方干部

重要荣誉

授予时间

荣誉称号

来源

2017年10月

国家园林县城

2020年8月

江苏省2019年“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2020年12月

2020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

2021年3月

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泗洪县(市、区)

2022年

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示范县

2022年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

2022年

中国农产品生产贡献力百强县名单

2023年2月

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