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茎耳草(学名:Hedyotis corymbosavar. tereticaulis)为茜草科耳草属下的一个变种。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圆茎耳草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分布范围等介绍

中文名

圆茎耳草

拉丁学名

Hedyotis corymbosa var. tereticauli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又称木兰纲。

亚纲

菊亚纲(Asteridae)

近期的分类系统则是将茜草科分类在龙胆目内。

亚目

早期的分类系统(Cronquist system)将茜草科分类在茜草目内。

茜草科(Rubiaceae)

亚科

金鸡纳亚科(Cinchonoideae)

耳草族(HedyotideaeCham.etSchlecht.exDC.)

耳草属(Hedyotis L.)

真耳草组

圆茎耳草

分布区域

云南,海南,广东,广西

命名者及年代

W. C. Ko

形态特征

圆茎耳草(变种)(海南植物志)

茎圆柱形,被粉末状微柔毛。花期几乎全年。

伞房花耳草(原变种)

一年生柔弱披散草本,高10-40厘米;茎和枝方柱形,无毛或棱上疏被短柔毛,分枝多,直立或蔓生。叶对生,近无柄,膜质,线形,罕有狭披针形,长1-2厘米,宽1-3毫米,顶端短尖,基部楔形,干时边缘背卷,两面略粗糙或上面的中脉上有极稀疏短柔毛;中脉在上面下陷,在下面平坦或微凸;托叶膜质,鞘状,长1-1.5毫米,顶端有数条短刺。花序腋生,伞房花序式排列,有花2-4朵,罕有退化为单花,具纤细如丝、长5-10毫米的总花梗;苞片微小,钻形,长1-1.2毫米;花4数,有纤细、长2-5毫米的花梗;萼管球形,被极稀疏柔毛,基部稍狭,直径1-1.2毫米,萼檐裂片狭三角形,长约1毫米,具缘毛;花冠白色或粉红色,管形,长2.2-2.5毫米,喉部无毛,花冠裂片长圆形,短于冠管;雄蕊生于冠管内,花丝极短,花药内藏,长圆形,长0.6毫米,两端截平;花柱长1.3毫米,中部被疏毛,柱头2裂,裂片略阔,粗糙。蒴果膜质,球形,直径1.2-1.8毫米,有不明显纵棱数条,顶部平,宿存萼檐裂片长1-1.2毫米,成熟时顶部室背开裂;种子每室10粒以上,有棱,种皮平滑,干后深褐色。花、果期几乎全年。

生长环境

生长于田埂上和湿润旷地上。

分布范围

产自西南部和南部各省区;模式标本采自海南保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