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忠善(1571年-1642年)字善之,号慕夏堂主人,本名冈本越后守,亦称沙也可。李氏朝鲜壬辰倭乱中投诚的日本人,曾为李氏朝鲜立下赫赫战功,谥号“忠善公”。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金忠善的:基本介绍等介绍

中文名

金忠善

别名

冈本越后守、沙也可

出生日期

1571年

出生地

日本和歌山

去世日期

1642年

谥号

忠善公

民族

和族

国籍

日本→朝鲜

性别

职业

二品正宪大夫

主要成就

向朝鲜投诚、帮助朝鲜抵御日本

代表作品

慕夏堂文集

后裔分布

庆尚北道,首尔市等地

后裔人口

1.24万人(2015年 )

基本介绍

金忠善原名冈本越后守,亦称沙也可(さやか),曾是万历朝鲜战争时期日本加藤清正右军的中层将领,登陆朝鲜后未战即向朝鲜一方投诚,此后他效力于朝鲜,并在东莱和蔚山的海战中建立功绩。权栗、韩浚谦等人替他奏请赐名为“金忠善”,他成为金海金氏一族的成员。

1598年万历朝鲜战争结束后,金忠善奉命守卫李氏朝鲜的北方边境达十年之久。1624年,李氏朝鲜的皇家宗室大贵族李适大将军谋反,拥立朝鲜仁祖的叔父兴安君李瑅为王,史称“李适之乱”。金忠善效忠仁祖反正,捕斩李适的部将徐牙之。1636年后金征朝鲜,金忠善亦曾奉命防御。

金忠善后来因不愿参与朝廷中大臣的内斗而上表退隐,迁居大邱并娶了有朝臣背景的富商张春点的独生女儿为妻,潜心研究儒学,因其功绩被李氏朝鲜王朝封为正二品正宪大夫,逝世后被李氏朝鲜政府追封谥号“忠善公”。

金忠善著有《慕夏堂文集》。今韩国大邱的鹿洞书院,是后人为纪念他而兴建的。至2010年,韩国国内共有7000多名金忠善的后人。

2010年12月,歌山县居民在当地名胜地的纪州东照宫里建立了一座金忠善的纪念碑。该纪念碑高1.5米,两侧分别以朝鲜文和日文介绍了金忠善的事迹,并祈愿日韩友好关系不断发展。

条目合集

朝鲜半岛赐姓名者
金忠善
王字之王字之(1066年-1122年),本贯海州王氏,字元长,初名绍中,谥号章顺。他是高丽王朝中期的大臣和将领,曾参与曷懒甸之战,两次出使宋朝。他在胥吏任职期间,成功报仇雪恨,开始担任都校令。1108年(睿宗三年),他在任兵马判官期间,随军尹瓘进入女真族讨伐出征。后来,他在咸州等地进行了对女真部族的征伐。他曾担任殿中少监、吏部尙书、左散骑常侍、同知枢密院事等职务,最后官至吏部尙书、参知政事,判户部事。他还是高丽文庙祭礼乐的传受者。
金忠善
崔忠献高丽王朝大臣
金忠善
金忠善朝鲜壬辰倭乱中投诚的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