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长16.34公里,大桥上层的公路是6车道高速公路,时速100km/h,下层的双线铁路时速为200km/h。大桥起点为福州市长乐区松下镇,途经人屿岛、长屿岛、小练岛、大练岛,终点为平潭县苏澳收费站。其上层的公路为长乐—平潭高速公路路段,下层铁路为福平铁路路段。全桥钢结构用量124万吨,混凝土用量294万方,其用钢量和混凝土总方量均是是世界桥梁之最。另外其施工难度也被桥梁界公认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桥梁,堪称“超级桥梁工程”。
历史沿革
大桥设计
2013年5月23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初步设计获得中国铁路总公司和福建省政府联合批复;同年8月27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勘察大纲(修编)及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验收会召开,专家们一致同意通过验收,本次勘察资料的顺利验收为大桥施工图设计提供了充足的地质依据,也为项目早日开工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后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于当年11月正式动工建设。
建造过程
2014年1月,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福州至平潭铁路平潭海峡大桥桥区航道工程项目建议书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复函》,同意元洪航道桥区段2.64公里的扩建,鼓屿门航道5.9公里、大小练岛航道14.4公里、北东门航道10.81公里和山前作业区连接水域约1.35平方公里的新建。3月28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南昌监督站和福平铁路建设指挥部对平潭海峡大桥现场配合工作进行检查。4月2日平潭海峡大桥通航安全影响论证通过专家评审。6月1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首桩灌注成功,标志着大桥基础施工拉开序幕。7月13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主桥海中首根钻孔桩灌注成功,标志着大桥主桥海上施工正式展开。7月9日,“平潭海峡大桥施工图设计QC小组”荣获2014年度国家工程建设(勘察设计)优秀QC小组二等奖。8月22日9时,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首孔简支钢桁梁架设成功,标志着中国首座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9月25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测量定位系统建设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评审。
2015年1月15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CORS顺利通过专家验收。2月6日,平潭海峡大桥耐久性专题研究通过专家评审。3月11日,铁路总公司调研组赴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现场调研。3月15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大小练岛水道桥S04号首个水上主墩钻孔桩开钻,大桥主桥墩建设拉了开序幕。6月20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施工阶段补充定测钻探全面启动。8月3日,随着元洪航道桥主塔墩钻孔桩施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主塔全面开工建设。
2016年7月11日,铁路总公司调研组赶赴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现场,对大桥施工进展、概算定额、大临设施等内容进行专项调研。9月1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首个主塔墩承台首次浇筑完成,象征着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主塔墩施工由水下施工转换到到上部施工。11月18日,大桥的控制性工程施工取得重大突破。
2017年6月26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首个主塔下横梁开始浇筑混凝土。8月22日上午9时,在起重船“大桥海鸥号”的协助下,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首孔简支钢桁梁架设成功。
2018年12月28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首座通航孔桥——大小练岛水道桥钢桁梁顺利合龙。2019年9月25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三座航道桥之一的鼓屿门航道桥成功合龙,中国第一座跨海峡公铁大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合龙贯通。
通车运行
2020年10月1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公路段通车试运营。12月26日,福平铁路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这座中国首座跨海峡公铁大桥全线通车。12月30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公路段正式投用运营。
建设与规划
地理位置
福建平潭,是中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地方,离台湾新竹仅68海里。平潭原来是一座孤岛,交通设施差,进出需要靠轮渡。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境内海坛海峡北口,南距平潭海峡大桥约20千米,线路起于福州市长乐区松下收费站,经上跨元洪航道、鼓屿门水道、大小练岛水道,途经人屿岛、长屿岛、小练岛、大练岛,到达平潭县苏澳收费站。

设计者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由高宗余担任总设计师。孙英杰等参与设计。平潭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建设海峡大桥的构想,首次提出构建大桥的倡议者是时任平潭县县长的林文宝先生。

施工者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由中国中铁大桥局承建,中国铁建参建,肖世波带领团队负责施工。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项目部福平铁路三标三分部装吊高级技师庞孝均及其女儿都为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修建出了一份力。
设计参数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由元洪航道桥、鼓屿门水道桥、大小练水道桥、非通航孔桥、引桥、小练岛铁路路基组成;大桥线路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布置。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累计用时7年耗资147亿元人民币,是世界最长也是中国首座公铁两用大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所处位置为世界三大风口之一,建桥所需技术和施工中面临的风险均远远领先国内已建或在建的其他跨海湾桥梁。其中元洪航道桥主跨跨度达到532m,创世界同类桥梁之最。
全桥工程设计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位于海坛海峡北口,起 于长乐市松下镇海门隧道口,经人屿岛、长屿岛、小 练岛、大练岛,最后抵达平潭岛,全长16.323km, 其FPZQ-3标段起于长乐岸,止于大练 岛,全长约11.15km。该 标 段 包 括 3 座 通 航 孔 桥 ,它们是主跨532m 的 元 洪 航 道 桥、主 跨364m 的 鼓 屿 门 水道桥、主 跨336m 的 大 小 练 岛 水 道 桥,这三座桥均 为 双 塔 钢桁混合梁斜拉桥;119孔非 通 航 孔 桥,其中 46孔 跨 度 为40.7m、 73孔跨度 为 49.2 m,非通航孔桥均 为 混 凝 土 梁 桥;34孔引桥,其中26孔跨度为80m、8孔跨度为88m,引桥均为简支钢桁结合梁桥。其具体设计如下:
桥的组成 | 组成部位 | 桥式布置 |
元洪航道桥 | 总体特点 | 为(132+196+532+196+132)m两塔钢桁混合梁斜拉桥,全长1188m |
主梁 | 主桁采用N形桁架,横向桁间距15m,桁高13.5m,节间距分14m和12m两种类型。钢梁主结构材质采用Q370qD,公路桥面采用C60钢筋混凝土,主桁上、下弦杆为箱形截面 |
斜拉索 | 采用空间双索面,扇形布置。梁上纵向间距为14m,锚点设在上弦节点处,横向间距35.6m。塔上竖向索距2.5m,横向索距44m。采用PE护套,锚具采用冷铸锚 |
主塔 | 采用“H”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200m |
基础 | 采用22根直径4m的钻孔桩 |
鼓屿门水道桥 | 总体特点 | 为:(128+154+364+154+128)m两塔钢桁混合梁斜拉桥,全长928m |
主梁 | 主桁上、下弦杆均为箱形截面,上弦杆内高1600mm,内宽1200mm,板厚24~32mm;下弦杆内高1600mm,内宽1200mm,板厚24~40mm;腹杆采用箱形和H形截面,杆件内宽1200mm,高900mm,板厚20~32mm |
塔 | 主塔采用“H”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158m |
斜拉索 | 与元洪航道桥结构基本相同 |
基础 | 采用18根直径4.5m的钻孔桩 |
大小练岛水道桥 | 总体特点 | 为(80+140+336+140+80)m两塔钢桁混合梁斜拉桥,全长776m |
主梁 | 主梁在有索区范围采用双层钢桥面板桁梁截面,在边跨无索区范围采用上层结合钢桁梁截面,具体横断面布置同鼓屿门水道桥 |
斜拉索 | 与元洪航道桥结构基本相同 |
主塔 | 主塔采用“H”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152m。塔柱纵向尺寸从塔顶7m按线性增加到塔底11m,上塔柱和中塔柱横桥向尺寸为5m,下塔柱横向尺寸为5~10m |
基础 | 采用22根直径4m的钻孔桩 |
非通航孔桥 | 特点 | 主梁采用华伦式桁架,公路桥面采用混凝土板,铁路桥面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槽梁,基础采用直径3m的钻孔桩 |
参考资料 |
技术标准
平潭海峡是世界三大风口海域之一,其建桥环境条件恶劣,地质复杂,建桥处港口航道多,通航等级高,船舶撞击桥墩风
险等级高,危害大。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所需技术标准如下:
技术标准 |
|
方式 | 公路在上层,铁路在下层 |
铁路 | 等级为双线、Ⅰ级;速度200km/h;最小曲线半径一般3500m,困难的2800m;牵引种类:电力;牵引质量:3000t |
公路 | 双向6车道高速,速度100km/h |
元洪航道通航标准 | 5万吨级船舶单孔双向通航 |
鼓屿门水道通航标准 | 5000吨级船舶单孔双向通航 |
大小练岛水道通航标准 | 5万吨级船舶单孔单向通航,5000吨级单孔双向通航 |
北东口水道通航标准 | 500吨级船舶双孔单向通航 |
防震等级 | VIII度设防 |
参考资料 |
施工方案
针对建桥时的海况和主体结构特点,其施工方案如下:
基础 | 栈桥 | 全长7.5km,宽8.0m,分为11个区段 |
钻孔平台 | (1)元洪航道桥N02~N06号墩,鼓屿门水道桥Z01号及Z04~Z06号墩,大小练岛S01号及S04~S06号墩采用打入桩平台方案;(2)元洪航道桥N01号墩,大小练岛S02号、S03号墩采用“打入桩+锚桩”平台方案(3)鼓屿门水道桥Z02号及Z03号墩采用导管架钻孔平台方案 |
超大直径钻孔桩 | 鼓屿门水道桥钻孔桩直径为4.5m,大小练岛水道桥钻孔桩直径为3m,其余通航桥钻孔桩直径为4m |
桥塔墩承台 | 采用哑铃形承台 |
桥塔 | —— | 塔身外形均为“H”形,桥塔标准节段高6m |
上部结构 | 通航孔桥 | 主梁均为带副桁的板桁结合钢桁梁结构 |
非通航孔桥 | 混凝土梁桥采用单箱单室箱梁结构,简支钢桁梁桥采用整孔全焊结构 |
参考资料 |
运营情况
接驳信息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福州至平潭铁路,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和京福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合福铁路的延伸,连接福州主城、滨海新城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快速通道。
沿途信息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长16.34公里,大桥上层的公路是6车道高速公路,时速100km/h,下层的双线铁路时速为200km/h。大桥起点为福州市长乐区松下镇,途经人屿岛、长屿岛、小练岛、大练岛,终点为平潭县苏澳收费站。其上层的公路为长乐—平潭高速公路路段,下层铁路为福平铁路路段。
运行情况
通行费收费标准按照省政府《关于国高网京台线长乐松下至平潭段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的批复》(闽政文〔2020〕227号)执行,项目内的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公路桥客车基本费率按小型车(一类客车)2.68元/车公里计算,货车及专项作业车基本费率按小型车(一类货车)2.14元/车公里计算;项目内的平潭上岛路段客车基本费率按小型车(一类客车)0.60元/车公里计算,货车及专项作业车基本费率按小型车(一类货车)0.450元/车公里计算。
铁路部门在平潭海峡的大练岛设置了一座动车“接力站”,这个岛上中继站完美解决了福平铁路(福州至平潭)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上的动车组控制“接力”问题。
流量
2021年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日均车流量1万辆次左右,周末车流量在1.2——1.4万辆次左右,2021年5月2日出现最高峰,达到5万辆次,车速可达80——100公里/小时。
2022年平潭进出岛车辆564.21万辆,日均1.55万辆次,其中三分之二的车辆由平潭公铁两用大桥通行。
特色
建设难题
1、平潭海峡夏有台风,冬有季风,每年6级以上的大风天数超过300天。
2、大桥施工的海域不仅风大、还面临浪高、水深、流急。
3、潮汐明显、潮差大。
4、岩面倾斜起伏大、裸岩硬岩分布广、球状风化残留体多。
特殊路段
在整个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修建中,FPZQ-3标段是水最深、浪最大、大风最频繁的一段,全长11.15KM,途经人屿岛、长屿岛、小练岛和大练岛4座岛屿,跨越元洪航道、鼓屿门水道、大小练岛水道3条航道。
技术创新
1、由于大桥施工区域地质、水文、气象环境恶劣,因此生产了13架2000吨全封闭海上造桥机,增加了施工的安全性。
2、为适应大风环境,减少海上、高空作业风险,首次采用双孔连做节段拼装造桥机,节段从台后上桥进行节段梁施工,避免了节段梁海运,这个方案不仅提高了施工安全性,也缩短了工期。
3、利用“可视化仿真”BIM技术,建立起桥梁施工结构的可视化三维模型,,解决了施工中因空间碰撞、时间冲突、环境因素带来的窝工、停工问题。
4、采用斜拉索摆式杠杆阻尼器,大大缓解了恶劣环境对大桥结构的冲击和破坏。
5、采用挂篮走行、钢吊箱下放、移动造桥机整体吊装安装技术。
6、采用中国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大桥海鸥号”起重船。
7、采用世界最先进的KTY5000型液压动力头钻机将18根直径4.5米的嵌岩桩,插入45米海水下的海床里,这18根桩是目前世界上直径最大的嵌岩桩。

世界纪录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长16.34公里,是世界最长也是中国第一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其全桥钢结构用量124万吨,混凝土用量294万方,其用钢量和混凝土总方量均是迄今为止世界桥梁之最;另外桥址所处台湾海峡海域环境复杂,建设条件恶劣,施工难度大,大桥被桥梁界公认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桥梁,堪称“超级桥梁工程”。
文化特色
1、《我和我的祖国》20190922海上飞虹·平潭公铁大桥,带领观众走进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施工现场,展示祖国强大的发展与自豪。
2、[走近科学]中国超级工程平潭海峡公路铁路两用大桥,讲述了中国桥梁建设者如何克服自然和技术上的重重困难,用智慧、汗水和科技手段建造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海峡大桥的故事。
3、[朝闻天下]福建2022年春运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上的夜行者。讲述了2022年春运开始,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公铁大桥上铁路人坚守在台前幕后,守护旅客平安出行。
4、2016年5月2日,《建设者——跨越深蓝》。
所获奖项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荣获2022-2023年度第一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入选“2022中国新时代100大建筑”。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入选“中国海洋十大科技进展”。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项目部获得省部级或国家一级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专利授权105项,研发创新技术14项,项目团队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安全示范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并出版专著《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建造关键技术》。
价值意义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它有着重大的意义:
1、大大缩短福州至平潭的距离,也为以后的横跨海峡的桥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台湾同胞一路见证了从渡轮到高铁的时代,也拉近了台湾同胞与祖国的心里距离。
3、在建桥过程中,建设者们突破了一个个难关,运用的多个创新技术填补了中国在海峡环境桥梁深水基础建造技术、常遇大风环境下高塔施工技术、钢桁梁整体全焊建造技术、海峡桥梁安全运营保障技术等方面的空白,让中国建桥走上了新的征途。
4、对跨境电商的影响:2023年“3·8节”,平潭跨境电商保税仓订单量达104.5万件,成交金额1.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9%和30.2%。2023年一季度累计出货588.3万单、货值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6%和68.6%。2023年2月,平潭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4.72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