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二版)》是2014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欧阳霞、张晨。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内容简介、目录等介绍

作者

欧阳霞、张晨

装帧

平装

出版时间

2014年01月

出版机构

清华大学出版社

定价

48元

ISBN

9787302344445

内容简介

本教材于2009年出版第一版并多次重印,新版从结构到内容都作了大量调整与优化。既吸纳了新闻发展变化的最新现实;又继承了新闻学研究的传统,将新闻采写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供大量的案例,从而使新闻采访写作理论得到生动、切实的诠释。

作者在编写过程始终以学生的专业能力的提高为本,用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精选的实践性习题加强学生新闻采写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将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理念渗透其中。本教材学术视野开阔,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行文生动,既有较强的理论底蕴,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可用作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科教材、新闻爱好者自学读物,也可供新闻工作者业务进修、提高之用。

目录

第一部分概论

第一章记者是时事的观察记录者003

第一节记者的职业素养004

一、新闻品格——对记者的人格要求004

二、新闻敏感——从平凡细微处发现新闻009

三、专业主义精神——之所以与他人不同014

第二节记者的综合素养019

一、知识储备——让报道更有深度019

二、心理素质——让采访收获更多021

三、全媒体素养——让记者与时俱进022

练习031

第二章新闻是在实践中定义的032

第一节新闻的深层本质和功能032

一、新闻: 作为故事033

二、新闻: 作为话语037

三、新闻: 作为产品042

第二节变做“新闻”为做“好新闻”044

一、准确地报道真相044

二、真实地报道事实046

三、独立和公正不可动摇050

四、构建社会信任052

练习055

第三章新闻价值是衡量事实的尺度056

第一节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057

一、时新性057

二、重要性059

三、显著性061

四、接近性062

五、新奇性(异常性)063

六、趣味性(人情味)064

第二节新闻价值取向066

练习071

第二部分新 闻 采 访

第四章新闻线索是采访的出发点077第一节寻找新闻线索077

一、什么是新闻线索077

二、新闻线索从何而来079

第二节如何发现新闻线索086

一、在闲谈中捕捉087

二、在联想中发现088

三、在对比中探寻088

四、在细节中抓住089

练习090

第五章采访对象是要寻找并接近的092

第一节找到采访对象092

一、寻找采访...

• 二、征得采访对象的同意094

• 第二节赢得采访机会095

• 一、“抢”,必然的追求095

• 二、等待,不得不有的付出099

• 三、应变,创造机会的智慧101

• 四、信任,赢得采访的桥梁103

• 五、坚持,绝不轻言放弃105

• 六、场所,因人因事而异106

• 练习110

• 第六章采访准备是预先的工作112

• 第一节熟悉采访对象112

• 一、为什么要熟悉采访对象113

• 二、怎样熟悉采访对象115

• 第二节准备采访问题125

• 一、为什么要准备采访问题125

• 二、怎样准备采访问题126

• 第三节准备采访装备129

• 一、为什么要准备采访装备130

• 二、怎样准备采访装备131

• 第四节准备采访方案和提纲133

• 一、写出采访方案133

• 二、拟定采访提纲136

• 练习138

• 第七章采访提问是记者的天职144

• 第一节提问方式144

• 一、陈述引题145

• 二、直接提问148

• 三、追问154

• 第二节提问类型158

• 一、开放式提问158

• 二、封闭式提问159

• 三、开放和封闭相对而言160

• 四、两类提问的运用160

• 第三节提问技巧163

• 一、开启提问,因人而异163

• 二、正面激问,逼迫回答167

• 三、智慧提问,心理较量167

• 四、故意错问,以误求正168

• 五、及时插问,抓住核心169

• 六、巧妙借问,增强力度169

• 第四节提问禁忌170

• 一、忌提主观诱导性的问题170

• 二、忌提审问式的问题170

• 三、忌提伤害对方的问题171

• 四、忌提无法回答的问题171

• 五、忌提信口开河的问题172

• 第五节非言语因素采访174

• 一、通过视觉的非言语采访174

• 二、通过物体的非言语采访175

• 三、通过体态的非言语采访175

• 四、通过副言语的非言语采访176

• 练习177

• 第三部分新闻写作

• 第八章新闻原则和要求是写作的基础187

• 第一节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187

• 一、什么是“用事实说话”187

• 二、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193

• 三、如何用事实说话193

• 第二节新闻写作的要求196

• 一、真实是新闻的首要特性和必备品格196

• 二、准确是新闻写作至高无上的法则201

• 三、精炼是新闻的特性所决定204

• 四、生动是引人入胜的保证207

• 练习214

• 第九章新闻语言是新闻的载体215

• 第一节新闻语言的内涵215

• 一、什么是新闻语言215

• 二、新闻语言是综合功能语言216

• 第二节新闻语言的特点217

• 一、准确性高于一切217

• 二、白描性是至高的语言境界218

• 三、简洁性是新闻语言的美学品质221

• 四、大众性是获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必然途径222

• 第三节新闻语言的禁忌223

• 一、忌含糊笼统223

• 二、忌数字堆砌228

• 三、忌用生僻字词229

• 四、忌公文语言229

• 练习230

• 第十章新闻体裁是新闻的表现样式235

• 第一节消息235

• 一、什么是消息235

• 二、消息的分类237

• 第二节通讯242

• 一、什么是通讯242

• 二、通讯的分类244

• 三、通讯和消息的区别245

• 第三节新闻特写248

• 一、什么是新闻特写249

• 二、新闻特写的特点249

• 第四节华尔街日报体250

• 一、什么是华尔街日报体251

• 二、华尔街日报体的特点253

• 三、华尔街日报体采写技巧257

• 练习262

• 第十一章消息结构是写作的框架263

• 第一节消息的外在结构263

• 一、标题264

• 二、消息头269

• 三、导语269

• 四、主体269

• 五、结尾270

• 第二节消息的内在结构271

• 一、倒金字塔结构271

• 二、时间顺序结构275

• 三、并列式结构279

• 练习282

• 第十二章消息导语是写作的核心285

• 第一节导语的定义及作用285

• 一、什么是导语285

• 二、导语的作用287

• 第二节导语的类型289

• 一、直接导语289

• 二、延缓性导语290

• 三、两类导语对比291

• 第三节导语的写作293

• 一、动词,让导语更确切293

• 二、描写,让导语有神采294

• 三、提问,让导语更具启发性294

• 四、对比,让导语价值突出295

• 五、引语,让导语真实可信296

• 六、典故,让导语趣味盎然297

• 练习299

• 第十三章主体、背景和结尾是消息的展开301

• 第一节消息的主体301

• 一、主体的作用301

• 二、主体的写作要求305

• 第二节消息的背景309

• 一、新闻背景的类型与作用309

• 二、背景的写作要求315

• 第三节消息的结尾318

• 一、结尾是与受众告别的地方318

• 二、结尾的写作形式320

• 练习322

• 第十四章通讯和特稿是深刻而丰满的新闻328

• 第一节我国通讯向特稿的转向328

• 第二节特稿的写作329

• 一、什么是特稿329

• 二、特稿的核心要素333

• 三、特稿的关怀:精神的力量351

• 练习352

• 第十五章调查性报道是深度和力量的结合353

• 第一节什么是调查性报道354

• 一、如何定义调查性报道354

• 二、调查性报道的发展历程355

• 三、中国社会的调查性报道356

• 第二节如何做调查性报道359

• 一、调查性报道的选题来源359

• 二、调查性报道的操作365

• 三、调查性报道的操作要领376

• 练习377

• 第十六章网络新闻是新时代媒体的选择378

• 第一节什么是网络新闻378

• 一、网络新闻定义378

• 二、网络新闻的时代特点379

• 第二节网络新闻写作技巧381

• 一、以标题引导读者进入深层信息382

• 二、让新闻适合于扫描式阅读383

• 三、用背景资料扩大受众的视野385

• 四、多媒体互动式写作网络新闻386

• 五、通过超链接层次式布局网络新闻结构387

• 六、在写作中突出重点新闻要素389

• 七、制作便于检索的导语和概要390

• 八、活泼生动,富有人情味391

• 练习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