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肋软骨炎是一种常见的肋软骨的非化脓性炎症。病因不明,可能与劳损、无菌性炎症、胸肋关节韧带损伤有关。多发生于第2~4肋软骨,单侧较多。局部有压痛,肋软骨轻度肿大隆起,表面光滑,皮肤正常。病程长短不一,可自数周至数月不等,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一般采用局部封闭或于肋软骨肿大处骨膜刺孔减张等对症治疗。多数非特异性软骨炎可自行消退,预后良好。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非特异性肋软骨炎的:就诊科室、病因、症状、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危害、预后、预防等介绍

中文名

非特异性肋软骨炎

外文名

nonspecific costochondritis

别名

Tietze病、肋软骨增生症

季节分布

四季

症状表现

肋软骨部疼痛,有时剧烈,咳嗽、上肢活动时加重,反复发作等

就诊科室

外科

显状部位

肋软骨

原因

原因不明,可能因病毒感染

多发人群

女性青壮年

就诊科室

  • 骨科、外科

病因

  • 非特异性肋软骨炎的病因不明,可能与劳损、慢性损伤等有关。

症状

  • 不明原因的胸痛,活动、咳嗽时加重,疼痛部位位于胸骨旁的肋软骨及胸肋关节处即胸部正中间部位,局部可有肿胀、隆起、压痛,表面皮肤无红热,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迁延数周或数月。

检查

  • Ⅹ线片因肋软骨不能显影,对诊断无帮助,只用来排除胸内病变、肋骨结核或骨髓炎等与非特异性肋软骨炎难于鉴别的疾病。

  • CT能很好地显示软骨肿胀及骨化情况。

  • MRI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可以显示骨、软骨、滑膜及骨髓的活动性炎性改变。

诊断

  •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非特异性肋软骨炎的临床特点及X线/CT片的辅助检查排除其它难以鉴别的疾病。

  • 好发于单侧的2~4肋软骨,亦可为双侧,偶可发生于肋弓。

  • 局部肋软骨轻度肿大、凸起,有疼痛及压痛,咳嗽、上肢活动及转身时疼痛加重。

  • 病程长短不一,多数病人症状可在2~3月内逐渐缓解或消失;少数病人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

  • X线检查及其它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发现,可排除胸内病变、肋骨结核及肋骨骨髓炎等。

  • CT 或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 非特异性肋软骨炎需要和肋骨骨折、胸骨骨髓炎、肋骨结核及骨髓炎等具有相似临床表现的疾病相鉴别。

  • 发现异常情况,请及时就医,医生通过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予以相应治疗。

治疗

  • 采用非手术治疗为主,对症处理。

  • 症状明显者可采用适当休息、减少上肢活动,口服镇痛剂等减轻疼痛。

  • 疼痛较重者可局部1%盐酸普鲁卡因加氢化可的松封闭或于肋软骨肿大处骨膜刺孔减张等,有一定效果。

  • 长期应用各种治疗无效,且症状较重或不能排除肿瘤可能时,可将肋软骨切除。但病变广泛者不宜手术治疗。

危害

  • 反复发作,迁延数月或数年,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

预后

  • 非特异性肋软骨炎多数可自行消退,预后良好。

预防

  • 非特异性肋软骨炎的病因尚未明确,无有效预防措施。

  • 避免病毒感染、过度劳损、慢性损伤等诱发因素。

  • 增强自身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