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936年2月9日邹竞在上海出生。1960年邹竞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工程学院,获工艺工程师学位。回到中国进入保定电影胶片厂。开始开发三种特种红外胶片,填补了中国国内空白。1979年任保定电影胶片厂工程师。1985年任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主任工程师,带领团队研制出中国第一代国产高温快速加工彩色电影负片和民用彩色胶卷。1987年8月2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开始研制感光度为ISO200、ISO400的彩色胶卷。2003年-2022年,邹竞先后担任天津大学兼职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印刷学院印刷电子研究中心主任。2022年6月9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
邹竞长期从事感光材料和功能性薄膜材料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先后研制开发出多种行业的不同胶片,以及银盐法透明导电膜和太阳能电池背膜等功能性薄膜材料。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化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99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并获2009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与学习
1936年2月9日,邹竞出生在上海钱塘江口的平湖乍浦镇,邹家为这个小镇上的大族,世代重视子女的教育,她的父亲邹修镳是银行职员,一个安分守己,待人宽厚的人。母亲贺明珍知书达理,具有传统美德,是典型的贤妻良母。邹竞9岁时为躲避战乱,举家迁往苏州外婆家。父母为她安排了当地最好的学校。1951年被江苏省省立高级中学(现为苏州中学)录取。邹竞中学时代热爱化学崇敬居里夫人。
1954年,邹竞毕业于苏州高级中学,志愿表上填的全是化学和化工院系,最终被录取为留苏预备生。通过全国统一一高考后录取。先在北京俄语学院,专修俄语1年即赴苏联留学,时年仅19岁。1955年邹竞远赴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工程学院,攻读当时在中国国内尚属空白的电影胶片制造及洗印加工专业。她积极参加留苏学生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大三邹竞前往乌克兰肖斯卡市,在当时的苏联第三胶片厂实习,是苏联最大的感光材料生产基地之一。
工作经历
1960年邹竞完成学业回到中国,进入保定电影胶片厂。当她回来时,中国正处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她报到的保定又是重灾区。保定电影胶片厂只矗立起一根烟囱和两间厂房,面对这样的场景,虽然她能吃苦,但依然感到不适应。胶片厂建在保定西郊的一片荒地里,没有连通往市区的公交车,周围全是杂草。邹竞被分配到特种感光材料研究室研究军事胶片。当时他们面临着苏联撤走专家、停止供应关键设备的困境,接到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负责特种红外军工胶片的研制,也是国防科委下达的紧急军工任务。至1965年用了五年时间,邹竞团队成功研制出当时国防军工急需的BH-1型850红外胶片、BHH-1型750红外航空胶片以及BQHH-1型全色红外航空胶片,可供航空摄影和公安侦察之用。填补了中国国内空白,满足了国防军工的急需。
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彩色负性感光材料取得了巨大进步,1973年美国柯达首先推出了新一代采用高温快速加工的彩色电影负片和彩色胶卷,使彩色负性感光材料的质量和加工工艺达到了新水平,并成为国际彩色负性感光材料技术的主流,而中国彩色负片感光材料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邹竞开始从黑白军工胶片的研制转向彩色电影负片的研制。1978年保定胶片厂接下“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高温快速加工彩色电影负片和民用彩色胶卷研制”。当时中国与国际科技界中断20多年的技术交流,彩色电影负片和彩色胶卷的生产尚未起步。经过多年努力邹竞等人自主开发了双注法制备高感负性卤化银乳剂技术、显影抑制技术、双乳剂层彩色胶卷组装技术、满足高温快速加工工艺要求的坚膜技术等关键技术。起初设备条件不足,没有现成的双注乳剂合成装置,邹竞组织从废旧仪器设备上拆下可用的部件,装配成中国第一台双注乳剂合成装置,用它来开始最初的探索性试验。经历无数次的失败,终于掌握了双注法制备实用高感负性乳剂的技术。
1979年邹竞升任保定电影胶片厂工程师。1985年任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主任工程师,带领团队研制出中国第一代国产高温快速加工彩色电影负片和民用彩色胶卷。1986年,乐凯100日光型彩色胶卷(Ⅱ)正式投入工业化生产,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彩色胶卷的历史。1987年8月26日邹竞加入中国共产党,乐凯100日光型彩色胶卷(Ⅱ)的产品质量还只能达到美国柯达I型彩卷70年代初的水平,在彩色还原、颗粒度、清晰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为此邹竞接下自主研制“R”级彩卷的攻坚任务。1990年研制开发出第二代产品,乐凯BR100彩卷,其质量相当于80年代初国际同类产品水平,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3年成功地研制出第三代产品"乐凯GBR100彩卷",完成了"八五"国家技术开发重点项目“ISO100高清晰度彩色胶卷技术开发”,并投入工业化生产,使国产彩卷的质量已能与进口名牌彩卷相抗衡。
1994年邹竞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并开始着眼于研制感光度为ISO200、ISO400的彩色胶卷,完成国产中速、高速彩色胶卷产品的系列化配套。同年,全国妇联授予她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03年,邹竞开始担任天津大学兼职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担任北京印刷学院印刷电子研究中心主任。2010年74岁的邹竞正式加入天津大学,会亲自指导学生的实验,到厂家调研实验设备及出差。
人物逝世
2022年6月9日,邹竞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
主要成就
三种特种红外胶片
1960年至1965年,邹竞团队成功研制出当时国防军工急需的三种特种红外胶片:公安侦察用的BH-1型850红外胶片,供航空摄影用的BHH-1型750红外航摄胶片和BQHH-1型全色红外航摄胶片,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外国的封锁,满足了当时国防军工的急需。这三种红外胶片通过部级鉴定并获国家科委科技成果登记。
三代感光度彩色胶卷
邹竞带领团队接连开发了三代感光度为IS0100的乐凯彩色胶卷,使国产彩卷从无到有,质量逐步逼近80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乐凯100日光型彩色胶卷是第一代国产彩卷,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彩色胶卷的历史。后研制感光度为ISO200、ISO400的彩色胶卷,完成国产中速、高速彩色胶卷产品的系列化配套,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三代彩卷使国产彩卷的质量能与进口名牌彩卷相抗衡。
其他成就
邹竞还带领团队先后研制开发出通用型医用感绿X射线胶片、医用氦氖激光影像胶片、医用红外激光影像胶片,以及银盐法透明导电膜和太阳能电池背膜等功能性薄膜材料。
论文著作
邹竞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万方数据库收录32篇,以下为部分论文,根据下载量排名:
名称 | 作者 | 刊物 | 发表时间 |
国外印刷电子产业发展概述 | 邹竞 |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 2014年4期 |
喷墨打印机及其耗材技术现状与进展 | 邹竞、杨锦宗、李路海等 | 影像技术 | 2003年1期 |
银盐照相与数码照相 | 邹竞 | 影像技术 | 2004年1期 |
含氟碳菁染料聚集行为的研究 | 李晓苇、范金龙、邹竞等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03年1期 |
一种新型功能性显影促进剂的合成及表征 | 吕峰、邹竞、刘玉婷等 |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 2004年5期 |
银盐法制备透明导电膜的研究与应用 | 安国强、章峰勇、邹竞 | 信息记录材料 | 2010年2期 |
硫三碳菁红外染料的光谱增感及超增感技术的应用研究 | 邹竞、章峰勇 | 信息记录材料 | 2003年3期 |
DIAR黄成色剂的合成 | 张大德、邹竞、刘玉婷等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年2期 |
荣誉与获奖
邹竞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化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99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9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个人荣誉
时间 | 颁发机构 | 奖项 |
1997年 | 中国科协 |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
1996年 | 中共中央组织部 |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
1994年 | 全国妇联 | 全国三八红旗手 |
1994年 | /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1993年 | 中华全国总工会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1993年 | 中华全国总工会 | 全国优秀科技术工作者 |
1992年 | 化工部 | 有重大贡献的优秀专家 |
1988年 | 国家人事部 |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科研获奖
时间 | 项目 | 奖励名称 | 获奖项目 |
1996年 |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 | 进步奖 |
1995年 | 《乐凯》GBR100彩色胶卷 | 化工部科技成果奖 | 二等奖 |
1992年 | 《乐凯》BR100日光型彩色胶卷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1988年 | 《乐凯》100日光型彩色胶卷(II)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一等奖 |
1986年 | 5212型彩色电影底片 | 化工部科技成果奖 | 二等奖 |
任职经历
时间 | 职务 |
1998-2003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1993-1998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 河北省院士联谊会副会长 |
| 河北省科协副主席 |
| 化工部经济技术委员会常委 |
人才培养
2003年,邹竞开始担任天津大学兼职教授,创立了天津大学印制电子材料研究方向,引领了天津大学化工学科在高端功能化学品领域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功能材料领域培养人才。邹竞对学生要求严格,强调做研究要实事求是、不能马虎。2010年邹竞正式加入天津大学,74岁的邹竞仍亲力亲为,亲自指导学生实验,到厂家调研实验设备等,她培养的博士有吕丽等。
人物评价
“邹竞接连开发了三代感光度为ISO100乐凯彩色胶卷,使国产彩卷从无到有,质量逐步逼近80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使中国继美、德、日之后,成为第四个自行研制并生产出彩色胶卷的国家,她在在国产彩色感光材料研制和新产品开发中作出的突出贡献。”(何梁何利基金评)
“短发微卷,穿戴整齐,语气温柔,邹竞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总是精致、精神。但一投入工作,她就会变得雷厉风行,连讲话和走路都特别快。特种红外胶片、彩色电影负片、彩色胶卷、医用激光胶片……半个多世纪里,邹竞带领团队一次次用效率刷新纪录,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新京报评论)
人物关系
关系 | 姓名 | |
丈夫 | 谢宜凤 |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原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
老师 | 陶念慈 | 苏州中学时候班主任 |
学生 | 吕丽 | 天津大学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