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型颈椎病是最早期的颈椎病。颈型颈椎病最常见。多与外伤、年龄因素、精神因素、慢性劳损、工作姿势不当等有关。患者常出现颈肩部疼痛、酸胀、颈部发僵,活动或按摩后好转。主要治疗方法为保守治疗。颈型颈椎病常并发视力障碍、胸部疼痛、下肢行走障碍、眩晕等。及时治疗可改善症状,一般预后良好。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颈型颈椎病的:就诊科室、病因、症状、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危害、预后、预防等介绍

中文名

颈型颈椎病

别名

局部型颈椎病

是否传染病

症状表现

疼痛

预防措施

注意适当休息,积极锻炼,改变用枕习惯

显状部位

头、肩、颈、臂

原因

外伤,精神因素,年龄因素,工作姿势不当,慢性劳损

拼音

jing xing jing zhui bing

相关检查

颈部触诊检查、X线检查

就诊科

骨科

就诊科室

  • 骨科

病因

  • 多由风寒、潮湿、枕头不适、卧姿不当、颈肌劳损、头颈部长时间单一姿势、姿势不良或过度疲劳等造成颈椎间盘、棘突间关节、肌肉、韧带等劳损所致。

症状

  • 颈型颈椎病患者常可出现头、肩、颈、背部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

  • 颈部症状:颈部不适感及活动受限,表现为颈部疼痛、酸胀、发僵,活动或者按摩后好转,晨起、劳累、姿势不正及寒冷刺激后突然加剧。活动颈部有“嘎嘎”响声。

  • 肩部症状:双肩发沉,肩部酸痛胀痛,劳累、久坐和姿势不当加重。

  • 背部症状:背部肌肉发紧、发僵,活动后或者按摩后好转;背部有疼痛点;劳累和受寒时,背部不适症状加重。

  • 头部症状:常在劳累后感觉半边头部或者整个头部发紧、疼痛,休息后好转。

检查

  • 诊断颈型颈椎病,主要依据体格检查及X线检查等综合判断。

  • 体格检查

    • 头、肩、颈、背部疼痛不适、肌肉僵硬、活动受限等,可初步判断病情。

  • X线检查

    • 颈椎生理曲线改变,椎体间不稳定及轻度骨质增生等退行性变,可辅助诊断。

诊断

  • 医生诊断颈型颈椎病,主要依据病史、典型症状和X线检查。

  • 有外伤、慢性劳损、工作姿势不当等诱因。

  • 颈部不适及活动受限,表现为颈部疼痛、酸胀、发僵,活动或者按摩后好转。

  • 头部、肩部、背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

  • 颈肩部、背部有压痛点。

  • X线平片检查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消失,相邻钩椎关节间隙不等宽,少数病例可看到椎体边缘增生和项韧带钙化等表现。

鉴别诊断

  • 颈型颈椎病需与其他类型颈椎病、颈部扭伤、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以及脊柱畸形、炎症等疾病鉴别。

  • 仅通过症状表现不易区别,需到医院就诊,请医生检查和诊断。

  • 医生主要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诊断。

治疗

  • 颈型颈椎病的治疗原则是以保守治疗为主,无须手术治疗。

  • 注意适当休息,避免睡眠不足。

  • 积极锻炼,特别是颈肩背部肌肉的锻炼,强化肌肉力量。

  • 改变用枕习惯,保持正常的颈椎生理曲度。

  • 使用热敷,对于缓解局部神经肌肉紧张有一定作用。

危害

  • 可引起颈、肩、头部疼痛,颈肩活动受限,影响生活和工作。

  • 颈型颈椎病可并发视力障碍、胸部疼痛、下肢行走障碍、眩晕等。

  • 不及时规范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其他类型颈椎病,影响脊髓和神经。

预后

  • 早期、规范治疗,注意保护颈部,避免各种诱发因素,绝大多数病例均可痊愈。

预防

  • 纠正坐姿。经常活动四肢、颈椎,消除颈部肌肉、韧带的疲劳。

  • 避免颈部外伤,如突然转头等。开车时避免紧急刹车。

  • 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以不疲劳为宜。

  • 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