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熵):化学及热力学中所指的熵,是一种测量在动力学方面不能做功的能量总数。熵亦被用于计算一个系统中的失序现象。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最大混乱度的:发现简史、物理定义、性质意义、应用范围等介绍

外文名

entropy

也就是

概念

测量在动力学不能做功的能量总数

被用于

计算一个系统中的失序现象

提出时间

1865年

发现简史

克劳修斯(T.Clausius) 于1854年提出熵(entropie)的概念,我国物理学家胡刚复教授于1923年根据热温商之意首次把entropie译为“熵”。A.Einstein曾把熵理论在科学中的地位概述为“熵理论对于整个科学来说是第一法则”。查尔斯·珀西·斯诺(C.P.Snow)在其《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一书中写道: “一位对热力学一无所知的人文学者和一位对莎士比亚一无所知的科学家同样糟糕”.熵定律确立不久,麦克斯韦(J.C.Maxwell)就对此提出一个有名的悖论试图证明一个隔离系统会自动由热平衡状态变为不平衡。实际上该系统通过麦克斯韦妖的工作将能量和信息输入到所谓的“隔离系统”中去了。这种系统实际是一种“自组织系统”。

以熵原理为核心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历史上曾被视为堕落的渊薮。美国历史学家亚当斯H.Adams(1850-1901)说:“这条原理只意味着废墟的体积不断增大”。有人甚至认为这条定律表明人种将从坏变得更坏,最终都要灭绝。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当时社会声誊最坏的定律。社会实质上不同于热力学上的隔离系统,而应是一种“自组织系统”。

物理定义

经典热力学

1865年,克劳休斯将发现的新的状态函数命名为,用增量定义为 

最大混乱度

从一个自发进行的过程来考察:热量Q 由高温

最大混乱度

物体传至低温
最大混乱度
物体,高温物体的熵减少
最大混乱度
,低温物体的熵增加
最大混乱度
,把两个物体合起来当成一个系统来看,熵的变化是
最大混乱度
,即熵是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