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是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本书追根溯源,介绍影子银行产生、发展、繁荣到崩溃的全过程;剖析案例,揭秘影子银行主要玩家、暴利工具和经营模式,与读者共同探究影子银行这个鲜为人知的巨大金融黑洞。。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影子银行的:作品信息、作者简介、作品目录、前景等介绍

作者

辛乔利

作品简介

介绍影子银行产生、发展全过程

页数

217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开

出版时间

2010年1月

出版机构

中国经济出版社

定价

36.00元

ISBN

9787501793457

作品信息

作者辛乔利,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辛乔利,毕业于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获MBA学位,曾在国有银行驻纽约机构工作8年。现任职中国建设银行。著有《次贷危机》、《大乱局》、《麦道夫骗局》。

作品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何谓影子银行

金融监管的盲区

金融市场的巨无霸

现代金融的高端领域

金融行业的暴利机器

第二章 影子银行的主要玩家

主宰资本市场的投资银行

追求绝对回报的对冲基金

操纵杠杆收购的私募股权基金

为所欲为的“行中行”SIV

“稳中求稳”的货币市场基金

第三章 影子银行的暴利工具

操作平台证券化

风险转移的神话CDS

让投资者上瘾的CD0

提供充足“血源”的ABCP

短期资金批发市场Rep0

操纵工具表外/离岸

第四章 影子银行的定海神针

金融模型的发明和应用

JP摩根风险管理模型

华尔街的魔法师

设计CD0定价模型的华人

建模者宣言

第五章 影子银行的轰然坍塌

SIV首当其冲

被忽略的货币市场基金

投资银行溃不成军

对冲基金在劫难逃

私募股权基金的坟墓越来越拥挤

英文缩写对照表

参考文献

前景

如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制造业企业持续面临去库存化、去产能化甚至去产业化的压力、房地产开发商继续受制于宏观调控、新增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率低下,那么中国影子银行的资产方可能急剧恶化。一旦投资者的信心下降,新发行理财产品规模收缩造成“借新还旧”的游戏难以为继,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

一旦爆发系统性风险,直接的买单者可能有两个:一是地方政府为影子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买单,但如果持续的房地产宏观调控造成土地市场交易低迷,那么地方政府本就面临收不抵支的困扰,遑论为融资平台买单;二是商业银行为表外亏损买单,但如果中国制造业企业、地方融资平台与房地产开发商出了偿付问题,商业银行表内资产的不良率也可能飙升,单单应对表内风险都可能力有不逮,更不用说兼顾两头。

上述分析意味着,一旦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出了问题,最终的买单者将或是影子银行产品的购买者,或是中央政府。如果由中国居民部门来最终买单,那么危机的爆发将造成居民部门存量财富的蒸发,使得居民消费变得更加疲软,损害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如果由中央政府来买单,这意味着过去十年内商业银行体系改革的方向被严重逆转。如何应对中国经济去杠杆化给影子银行体系造成的冲击,将是新一届政府在未来几年面临的重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