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特性
鲜食型杂交种。果实椭圆形,果面光滑,绿皮上覆13~14条绿色条带,果肉汁液多,红色。剖面籽粒小。果皮厚1.0厘米,单瓜重9千克;全生育期100天,第一雌花在5~6节位,从开花到果实发育成熟33天,植株长势强,抗枯萎病,兼抗炭疽病。耐重茬,耐贮运,耐低温弱光。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5%,边可溶性固形物9.6%,果皮硬,肉质细脆。第一生长周期亩产5132.0千克,比对照西农八号增产6.4%;第二生长周期亩产5066.0千克,比对照西农八号增产9.4%。
栽培技术
要点:1.选地:宜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灌便利的沙壤土。2.播种期:西北地区一般于4月20日至5月20 日露地播种。3.栽培密度:亩保苗600~800株为宜。4.施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忌偏施氮肥;亩施腐熟好的优质土杂肥4000~5000千克,或优质人畜粪2000~3000千克。磷酸二铵40~50千克,尿素10千克,采用条施或穴施。5.浇水及整枝:开花坐果前严格控制水肥,双蔓整枝,并及时去除多余枝蔓,防止疯秧。选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瓜坐齐后,加大水肥管理。6.人工授粉:坐果期遇连阴雨天时,应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7.防治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炭疽病、蚜虫和地老虎,要做到提前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