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或成人高等院校工业工程、管理工程等专业学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机电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教材或参考书,还可作为工业企业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科研部门研究人员及企业各级领导参考和自学用书。
目录
第—章 绪论
第一节 生产和生产系统
第二节 生产管理及其发展历程
第三节 工业企业生产系统的构成
思考与练习1
第二章 企业制造战略
第一节 制造战略的作用与制订方法
第二节 产品赢取订单要素的确定
第三节 制造过程选择
第四节 匹配分析
思考与练习2
第三章 产品开发与设计
第一节 产品开发的决策
第二节 产品设计
第三节 工艺设计
第四节 新产品的试制和鉴定
第五节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在产品开发中的应肜
第六节 战略联盟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思考与练习3
第四章 生产过程的规划与设计
第一节 生产过程的类型
第二节 产品设计和生产类型的关系
第三节 生产系统定位
第四节 生产技术选择
第五节 装配流程图
第六节 自制或外购决策
第七节 生产过程流程图
思考与练习4
第五章 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第一节 需求预测
第二节 生产能力的测定
第三节 综合生产计划的编制
第四节 主生产计划的制定
第五节 物料需求计划(MRP)与制造资源计划(MRPII)
思考与练习5
第六章 制造资源计划与企业资源规划
第一节 物科需求计划
第二节 制造资源计划
第三节 企业资源计划
思考与练习6
第七章 生产作业计划
第一节 大量流水生产的生产作业计划
第二节 成批生产的生产作业计划
第三节 单件小批生产的生产作业计划
第四节 作业排序
第五节 项目型生产作业计划
习题7
第八章 生产过程控制
第一节 生产过程控制概述
第二节 生产调度
第三节 生产进度控制
第四节 在制品控制
第五节 生产作业核算
思考与练习8
第九章 生产绩效控制
第一节 生产成本控制
第二节 生产率控制
思考与练习9
第十章 设备管理
第一节 设备故障与可靠性
第二节 设备维护与修理
第三节 设备的更新与改造
第四节 维修备件管理
思考与练习10
参考文献
生产计划与控制应时而变
-传统的生产计划与控制只涉及单个企业;而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的生产计划不再只是围绕企业内部,而是扩展开来,涉及上下游企业,如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等。
-传统的生产计划与控制针对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在新的环境中,企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不能再只着眼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而要将其他上下游相关企业的资源包括进来。
-传统的生产计划与控制对于信息的共享程度非常低,先前企业的信息主要涉及企业内部,各个信息都是分散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往往是一个个“信息孤岛”,没有将信息资源充分利用;而在如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企业不但要将内部的信息共享,甚至要将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实现信息资源全方位共享。
-在供应链中,企业生产计划的约束条件比传统的放宽,除了能力约束、物料的约束、需求的约束、运输资源的约束、财务资金的约束外,还要考虑供应商资源约束、分销资源的约束。
-传统的生产计划与客户需求的偏离较大,信息传递的长鞭效应(bullwhip effect)使企业的生产计划与客户需求之间存在了较大的差异,常常呈现很大的波动性。
-传统的生产计划是一种基于“控制权”的集中式决策,是在单一企业内进行的生产决策,决策的方案以及相应的计划是带有指令性的,是必须按照执行的;而在供应链环境下,各个企业是相互独立的,是不能直接控制的,而企业之间需要更多的协商机制来进行企业的生产计划。
-传统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的信息反馈机制是一种线性反馈机制,信息是由一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的反馈传递,由底层向高层的反馈;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网络化管理,生产计划信息的传递不只是沿着企业内部传递,而且还沿着供应链上的不同节点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