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该片讲述阿涅斯·瓦尔达与街头艺术家JR驾驶小货车穿越法国村庄,一路上他们拍摄下所遇到的人物,并把这些照片连成一排张贴在墙,以此来表达对这些普通劳动者的尊敬。
剧情简介
“法国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尔达与街头艺术家JR驾驶着JR的小货车穿越法国的村庄,这辆车同时扮演着摄影室与制作超大型贴画的冲印室功能。一路上他们拍摄下所遇到的人物,大部分是工人,然后在房子和工厂的墙上涂抹告示牌尺寸大小的肖像画。
在第一个目的地,他们找到一位漂亮的姑娘,让她手拿法棍面包,拍下了第一张肖像照。这吸引了更多的村民围过来,他们雀跃地钻进照相间,5秒后即可在车外取到自己拿着法棍面包的巨幅照片,他们从来没有拍过这样的照片。照片被粘贴在路边的墙上,排成一列。
在一个老旧的煤矿小镇,瓦尔达同一位名叫让尼娜的妇女交谈,这条街道只剩她一个人孤独地坚守着一排即将被拆毁的矿工之家。这条街上有着她最初的人生记忆,她不愿离开这个有着太多回忆的地方。瓦尔达和JR同小镇的人聊天,这些人动情地讲起曾经的日子。了解这里的历史和现状后,瓦尔达和JR收集了很多老旧的矿工照片,这些照片让记录着几代矿工艰辛和苦难的过往。这些照片被放大、打印,然后张贴在街道两旁。最后,瓦尔达和JR给了让尼娜一个特别的惊喜:把她的脸庞照片印在她自家的墙上,宣告她坚守这块领地的选择和权利,并以此向她致敬。
瓦尔达和JR遇到过一个农民,农场的机械化操作使得他一个人就能够完成以往三四个人的工作,但孤身一人待在200公顷土地上,让他觉得这样的工作方式和社会脱节。一位用卡车运送邮件的邮差追忆起当年骑自行车送邮件,邮包里会装满甜瓜和西红柿,都是热情的农民送的。他们和一个奶农交谈,他在山羊小的时候就把它们的犄角锯掉,防止它们打架,在挤奶时使用电动挤奶设备。而另一个想要“尊重动物”的奶农拒绝给山羊剪角,让山羊自由活动,并用手挤牛奶。为了凸显这位奶农的“哲理”,瓦尔达和JR在当地一家工厂的墙上贴了一幅有角的山羊的照片。
瓦尔达和JR把瓦尔达老友盖·伯丁的肖像画贴在海滩的石头上,这让他像是摇篮中的孩子,睡得很安详,虽然没多久就被海浪冲走了,但他也永远留在瓦尔达心中。他们去拜访瓦尔达的另一位老友——隐居在日内瓦湖的戈达尔。但是,戈达尔并没有出现。为了安慰瓦尔达,JR摘下了墨镜。

幕后制作
法国摄影家和视觉艺术家JR喜欢为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拍照,然后用特殊手段把照片放大成巨幅图片,展示在与劳动者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场作,从而唤醒劳动者的自我意识。法国新浪潮教母阿涅斯·瓦尔达认识到了JR作品的力量所在,也意识到了影像的主动性:静态的作品只能宣示意义,而动态摄影则可以将普通人的真实心境呈现在银幕上。在互相关注了很久之后,两人开始合作,驾驶着装有摄影设备并能放大打印照片的小货车,没有明确的计划,也没有严格的路线,随性游历法国乡村,访问、拍摄一些有趣的人,然后把他们的照片放大,张贴在高大的建筑物上。瓦尔达相信偶然性,渴望发挥想象力。在拍摄中,他俩坚持一个原则,就是所有拍摄的对象都是劳动者和他们的生存状态,因为这或许能反映出社会的本质特征。
演员表
演员名 | 角色名 |
JR | JR |
阿涅斯·瓦尔达 | 阿涅斯·瓦尔达 |
让-吕克·戈达尔 | 让-吕克·戈达尔 |
Lettre 'O' | Laurent Levesque |
Jean-Paul Beaujon | Jean-Paul Beaujon |
Amaury Bossy | Amaury Bossy |
Yves Boulen | Yves Boulen |
Jeannine Carpentier | Jeannine Carpentier |
Marie Douvet | Marie Douvet |
Claude Ferchal | Claude Ferchal |
Claude Flaert | Claude Flaert |
Vincent Gils | Vincent Gils |
Nathalie Maurouard | Nathalie Maurouard |
Patricia Mercier | Patricia Mercier |
PONY-SOLEIL-AIR-SAUVAGE-NATURE | PONY-SOLEIL-AIR-SAUVAGE-NATURE |
Morgane Riou | Morgane Riou |
Sophie Riou | Sophie Riou |
Nathalie Schleehauf | Nathalie Schleehauf |
Clemens Van Dungern | Clemens Van Dungern |
Daniel Vos | Daniel Vos |
职员表
职位名 | 姓名 |
制作人 | Olivier Père、Emile Abinal、Charles S. Cohen、Etienne Comar、Nichole Fu、Nadia Turincev、罗萨丽·瓦尔达 |
导演 | JR、阿涅斯·瓦尔达 |
副导演 | Frédéric Alexandre、Julia Fabry、Didier Rouget |
编剧 | 阿涅斯·瓦尔达、JR |
摄影 | Claire Duguet、Romain Le Bonniec、Roberto De Angelis、Julia Fabry、Nicolas Guicheteau、Raphaël Minnesota、Valentin Vignet |
配乐 | 马修·施蒂 |
剪辑 | Maxime Pozzi-Garcia、阿涅斯·瓦尔达 |
声音部门 | anova、Antoine Gervais、Olivier Goinard、Morgan Lanniel、Pierre-Henri Thiebaut |
角色介绍

| 阿涅斯·瓦尔达 演员 阿涅斯·瓦尔达 88岁,法国电影人。性格活泼,爱说爱笑,称自己为“胖嘟嘟的可爱婆婆”。虽然失去了最爱的人,却没有失去对生活最本真的热爱;虽然年事已高,却依然充满着对未知的好奇和孩童的纯真。 |

| JR 演员 JR 33岁摄影师、街头艺术家,从事露天照片展的布展工作。性格内敛,总是戴着墨镜。因为从小在老人身边长大,家中还有年过百岁的老祖母,所以他非常关注老年人。 |

| Jeannine Carpentier 演员 Jeannine Carpentier 矿区小镇的居民。尽管所住的街道只剩下她一人,她仍孤独而顽强地守护着一排即将被拆毁的矿工之家,因为这条街上有着她从小到大的人生记忆。 |

| PONY-SOLEIL-AIR-SAUVAGE-NATURE 演员 PONY-SOLEIL-AIR-SAUVAGE-NATURE 古怪而快乐的老流浪汉,会用捡来的瓶盖做拼贴画。常年住在山上,为自己的宽敞生活空间感到自豪:月亮母亲给予了他清凉,太阳父亲给予了他热量,还有宇宙给予他居所。 |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获奖奖项 | 获奖方 | 备注 |
2017年 | 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 纪录片金眼奖 | 《脸庞,村庄》 | 提名 |
第42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 观众选择奖 | 《脸庞,村庄》 | 获奖 |
第83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纪录片 | 《脸庞,村庄》 | 获奖 |
洛杉矶影评人奖 | 最佳纪录片 | 《脸庞,村庄》 | 获奖 |
多伦多影评人协会奖 | Allan King纪录片大奖 | 《脸庞,村庄》 | 获奖 |
第36届温哥华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 最受欢迎国际纪录片 | 《脸庞,村庄》 | 获奖 |
2018年 | 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纪录长片 | 《脸庞,村庄》 | 提名 |
法国卢米埃尔奖 | 最佳纪录片 | 《脸庞,村庄》 | 获奖 |
2019年 | 伦敦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纪录片 | 《脸庞,村庄》 | 获奖 |
发行信息
制作发行方
制作公司 | 发行公司 |
1.Ciné Tamaris [法国] 2.Social Animals 3.法国第4电视台 4.arte France Cinéma [法国] 5.Le Pacte 6.Cohen Media Group 7.Rouge International 8.Arches Films | 1.Cohen Media Group [美国] 2.Cinéart [荷兰] 3.Cinemanse [芬兰] 4.Midas Filmes [葡萄牙] 5.Interior13 Cine [哥伦比亚] 6.Filmarti [土耳其] 7.Anticipate Pictures [新加坡] |
上映情况
上映国家/地区 | 上映时间 |
法国 | 2017年5月19日(戛纳电影节) |
法国 | 2017年6月28日 |
新西兰 | 2017年7月29日(新西兰国际电影节) |
澳大利亚 | 2017年8月6日(墨尔本国际电影节) |
澳大利亚 | 2017年8月20日(布里斯班电影节) |
美国 | 2017年9月1日(特柳赖德电影节) |
加拿大 | 2017年9月11日(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
芬兰 | 2017年9月23日(赫尔辛基国际电影节) |
冰岛 | 2017年10月1日(雷克雅未克国际电影节) |
加拿大 | 2017年10月1日(埃德蒙顿国际电影节/温哥华国际电影节) |
美国 | 2017年10月1日(纽约电影节) |
美国 | 2017年10月6日(米尔谷电影节) |
芬兰 | 2017年10月6日 |
以色列 | 2017年10月7日(海法电影节) |
澳大利亚 | 2017年10月8日(阿德莱德电影节) |
美国 | 2017年10月11日(密尔沃基电影节) |
以色列 | 2017年10月12日 |
英国 | 2017年10月12日(伦敦电影节) |
美国 | 2017年10月13日(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洛杉矶) |
美国 | 2017年10月22日(费城国际电影节) |
美国 | 2017年11月5日(丹佛国际电影节) |
美国 | 2017年11月9日(圣路易斯国际电影节) |
中国台湾 | 2017年11月12日(台北金马影展) |
立陶宛 | 2017年11月12日(Scanorama Film Festival Vilnius) |
荷兰 | 2017年11月15日(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 |
荷兰 | 2017年11月26日(IDFA in Groningen) |
美国 | 2017年12月2日( MoMA - The Contenders) |
荷兰 | 2017年12月7日 |
巴西 | 2018年1月25日 |
爱沙尼亚 | 2018年2月2日 |
葡萄牙 | 2018年2月8日 |
瑞典 | 2018年3月23 |
作品评价
《脸庞,村庄》随意得好似个人日记,但在瓦尔达和JR“不动声色”的温柔里,呈现的每一张脸庞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当一张张毫无特点的脸庞被放大,张贴在村落一隅,人就不再是淹没在群体中的微小分子,而变成了一个个具有艺术性的独立个体。片中的照片记录了历史和现在,也让人回想起曾经的故人,瓦达尔本人信手拈来的电影史回忆,为影片添上了无法比拟的丰沛情感,更与她自己的人生和创作形成丰富而复杂的互文关系。 (参考消息网评)

该片所探讨的主题,看似散乱而游移,但最终都归于对普通人个体精神价值和点滴情感的闪耀式展现,这样的立意让它充满了动情而伟大的力量。虽然所有画面都取材于现实生活,但它却带着瓦尔达个人风格的强烈印记,无论是轻盈跳跃的画面,温和幽默的口吻还是快速度的剪辑,都有着无可替代的鲜明个人特点。它用现实中人们的行为、语言和情感创造出了属于瓦尔达头脑中另一个平世界的童真、奇幻和感伤,让人心生无限向往。 (《看电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