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裔美国人,游历政坛40余年,曾任职于尼克松和克林顿政府,长期从事财经工作,2009年出任中央情报局局长,成功的组织了定点清除本·拉登的行动,2011年出任国防部长,年已72岁,是担任这个职务的年龄最大者。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莱昂·帕内塔的:人物简介、政坛老将、中情局长、国防部长、最近出访、体验食堂生活等介绍

国籍

美国

民族

意大利

出生日期

1938年6月28日

出生地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毕业院校

加州圣克拉拉大学

主要成就

定点清除本·拉登

外文名

Leon Panetta

职业

政治家,律师,教授

喜爱的城市

扎达尔,斯普利特,马里博尔

党派

民主党

人物简介

莱昂·帕内塔,第22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2009-2011),第23任美国国防部长(2011-2013),父母是来自意大利的移民,毕业于加州圣克拉拉大学。1960年代帕内塔曾经在美国陆军里服役,曾经官至中尉。曾加入共和党,1971年转入民主党。1977年至1993年任国会议员,而且在财政拨款方面,颇有经验,一度是国会众议院财政委员会的主席,而且在克林顿任总统期间,担任过白宫的财政办公室主任。 2009年帕内塔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他任中情局局长期间,美方成功地突袭了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在巴基斯坦的住宅,并将本·拉登击毙。

政坛老将

莱昂·帕内塔(Leon·Panetta)1938年6月28日生于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市,父母为开餐厅为生的意大利移民。高中时期他就开始展露政治天赋和公共交际能力,口才极佳动员组织能力突出。不仅参加政治教育社团,还作为低年级新生当选校学生会主席。1956年,年仅17岁的帕内塔进入政治学和法学专业久负盛名的加州名校圣克拉拉大学。以优等成绩获得政治学学士学位后,帕内塔又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69年,年仅30岁的帕内塔便担任了尼克松政府民权办公室主任。在民权运动风起云涌的20世纪60年代,共和党政府通过了一系列反种族歧视法律,但尼克松却决定在种族歧视严重的南方各州暂缓实施这些法律。帕内塔对此与共和党分歧严重,因此毅然辞去了职务,回到老家当了一名律师,并在1971年加入了民主党。

加入民主党后的帕内塔迅速重返政治圈,并于1976年当选国会议员。先后9度担任国会议员。在这期间,他也结交了许多政治圈的朋友,积累了深厚的政治人脉。1988年,帕内塔开始担任预算委员会主席,这成为帕内塔仕途另一个转折点。预算问题一向是民主共和两党斗争焦点,也是议会中争议最大的工作,而帕内塔在预算委员会的工作中却游刃有余,多次化解了政府预算危机。 1990年,他与白宫协商后最终迫使时任总统的老布什打破先前的不增税承诺。

1993年,帕内塔被克林顿任命为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协助制定了1993年财政预算案,并在当年成功化解了克林顿政府预算危机。次年,他又被任命为白宫办公厅主任,1995年年底共和党控制的参众两院与白宫和民主党人就削减预算争执不下,联邦政府关门至1996年年初。时任克林顿总统的幕僚长即白宫办公厅主任的帕内塔“出手”协助促成两党达成一致,结束政府关门。为克林顿政府所造就的90年代美国经济高峰作出了巨大贡献。克林顿对他的评价是“知识渊博,活力充沛,脚踏实地”。在克林顿政府任期届满后,帕内塔回到自己的母校圣塔克拉拉大学,成了一名教授,并于1998年在加州大学成立了帕内塔公共政策研究所。

中情局长

作为民主党内元老级人物,帕内塔一直与奥巴马关系密切。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不久,就宣布任命帕内塔接替迈克尔·海登上将为中央情报局局长。由于帕内塔情报工作经验匮乏,使得此次任命阻力重重。许多质疑者指出帕内塔没有情报部门或军队领导层任职的经历和相关工作经验,奥巴马让“外行”担此重任是“政治冒险”。但奥巴马并不这样认为,反而觉得他是最佳人选。其实帕内塔并非对情报工作毫无经验,在担任白宫行政管理与预算办公室主任和克林顿幕僚长期间,他每天都能接触到总统每日情报简报和美军各项情报活动,直接或间接参与过每次重大秘密情报搜集工作并作为预算专家参与制定秘密行动方案。在担任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主席期间帕内塔也通过预算审核与情报军事工作打交道,因为这些行动的预算申请都要由他把关。帕内塔必须深入了解这些工作的细节,从而成为了一个拥有广泛而渊博知识的领导者。相比从较封闭、与总统及其他部门缺乏紧密联系的情报系统内部提拔,帕内塔出任中情局局长有利于各部门协调做好情报反恐工作。

在争议中上任的帕内塔首先大刀阔斧地在中情局进行裁员工作,精简了人浮于事的情报机构,并在上任后迅速出访多国,积极推进中情局改革合作。在与国家情报总监布莱尔的权利争夺中,帕内塔通过自己与副总统拜登的良好关系,为中情局争取到了更大的利益,这使得他在中情局内部的威信进一步提升。

在中情局站稳脚跟的帕内塔开始积极推进定点清除策略。他还经常亲自在中情局坐镇指挥定点行动,像一名指挥官那样在指挥中心看着大屏幕上无人飞机传回的图像数据,或者特种部队头盔摄像头提供的实时战况,远程指挥定点精确打击。 5月1日,这种定点攻击策略将逃亡10年的本・拉登送上了西天,帕内塔的声望达到顶峰。一些媒体评论称,国防部长一职是奥巴马对帕内塔最好的奖励。2011年7月1日莱昂·帕内塔正式就任美国国防部长,成为继罗伯特·盖茨之后,又一个由中情局入主五角大楼的美国安全内阁成员。帕内塔时年73岁成为美国历史上年是最高的国防部长,比离任的盖茨还要大5岁。

同时变更的人事安排还有,驻阿富汗美军司令戴维·彼得雷乌斯出任中情局局长;美军中央司令部副司令约翰·艾伦出任驻阿富汗美军司令,前美国驻伊拉克大使瑞安·克罗克出任美国驻阿富汗大使。

国防部长

帕内塔顺利进入了五角大楼,但同时他也面临更多的挑战。第一个挑战是预算。这名政治老将被奥巴马选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有丰富的预算削减经验。奥巴马4月份公开表示美国将在未来10年累计削减军费4000亿美元。所以,奥巴马需要一个既可以在议会中游刃有余,又可超脱于国防部各种利益的正派而有威望的资深人士。

对于这项艰巨的工作,帕内塔的优势不仅限于政治威望和预算工作经验,还在于他的年龄。73岁高龄的他历任中情局局长和国防部长,到达政治生涯顶峰。这使得他更能够放手进行改革。

帕内塔所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久拖不决的反恐战争。乱局不断的阿富汗仍然是美国的心腹大患。另外,伊拉克撤军也没有像预想的那样顺利。虽然美国已经正式结束了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但是暴力事件和抵抗武装发动的攻击依然层出不穷。在阿富汗、伊拉克乱局不断的同时,利比亚战事也将美国带入了第三场战争。这位没有任何军队指挥官任职经历的老者,成为了一位同时面对三场战争的美国国防部长。

帕内塔最早对中国问题的表态是在2010年。当时奥巴马政府降低了对中国的情报收集层级,从原来的最高优先层级(对象包括朝鲜、伊朗和基地组织)降到二级情报关切层级。当时帕内塔坚决表示反对。在今年2月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作为中情局长身份出席的帕内塔就警告美国要小心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等国对美发动“网络珍珠港事件”。因此,部分分析人士将其划为对华“鹰派”。然而在上任前的任命听证会上帕内塔却表示,美国必须和中国一起合作解决诸多问题,强调美中两军关系的“极其重要性”,美中两军要在近期取得的进展的基础上,改善军事对话的质量和提高军事交流的数量,这种表态较盖茨在香格里拉会议上对中国咄咄逼人的发言温和得多。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约翰·柯比2012年3月14日说,国防部长帕内塔当天早些时候访问阿富汗南部赫尔曼德省时遭遇险情。帕内塔的专机在降落时,险些遭遇一名阿富汗人高速驾驶汽车冲撞,但汽车最终掉入旱沟,帕内塔一行安然无恙。当前尚不清楚这名阿富汗人的动机。柯比说,军方搜查了这辆汽车,但并未发现爆炸物。帕内塔在专机降落后听取了关于此事的汇报。他的行程并未受到影响,整个访问团也无人受伤。军方说,他们尚未发现证据证明此人有袭击帕内塔一行的图谋。

最近出访

访日

2012年9月17日在日本访问的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先后与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防卫大臣森本敏举行会谈,呼吁强化美日同盟,并希望日中两国冷静且建设性解决“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争议。

在与玄叶光一郎的会谈中,帕内塔说,为了亚太地区的安全保障和繁荣,现在正是应该强化美日关系的时期。玄叶表示,日美安保体制是维护日本安全和亚太地区稳定不可或缺的因素。今后要继续深化日美关系,日本将以大局观冷静处理日中关系。

在与森本敏会谈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帕内塔说,美日有必要重新认识同盟的作用、责任、能力,在信息安全、宇宙开发、网络安全、导弹防卫等方面深化同盟关系,并暗示今后有可能对美日安保合作大纲进行修订。

帕内塔同时说,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在日部署对于日本开展防卫至关重要,美方将努力确保该战机安全性能。森本则表示,日美今后将通过各种共同军事演习来强化动态防御能力。

帕内塔指出,美国对“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主权归属问题不持立场。美国对日中在此问题上的对立感到担忧。期待当事国通过外交手段冷静、和平、建设性地解决争议,这也符合日中两国国家利益。

日美决定在日建第二套反导系统

帕内塔2012年9月17日宣布,美国和日本就在日本搭建第二套反导系统达成一致意见。

帕内塔说,新的反导系统不仅保护日本,而且可有效保证美国国土不被朝鲜攻击。还有官员强调,反导系统旨在保护日本不受朝鲜侵袭,且并不针对中国。

帕内塔还称,他已就此事向中方表明态度。在接下来出访中国时,他还将就此向中方领导人解释。

美联社介绍道,新反导系统的搭建地点并未确定,有可能在日本南部,但不会在冲绳县。目前美国已在部署在亚太的多艘战舰上搭载了类似的预警雷达系统。在日境内的反导系统将令美军战舰分散覆盖亚太其他地区。

访华

应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邀请,美国国防部长莱昂·帕内塔2012年9月17日晚抵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除北京外,帕内塔还将赴青岛参观访问。

此次访问是帕内塔2011年就任美国国防部长以来首次访华。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到机场迎接。

帕内塔除常规性地会晤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国务委员戴秉国外,据美方透露,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9月19日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帕内塔。

帕内塔此次中国行的一项关键任务就是与中方商讨“和平解决(中国)领土争端的方法”。据称,帕内塔不仅要和中国领导人讨论钓鱼岛问题,还将涉及南海问题。

向中方解释亚太政策

按照原计划,帕内塔访华日程定为两天,但随后日程被扩展到了4天。据悉,部分原因是为了能让帕内塔在北京会见中国领导人后有充足时间在青岛参观访问。青岛是中国北海舰队司令部所在地。帕内塔此次将前往北海舰队参访,他也将成为历史上首位访问北海舰队总部的美国国防部长,这被视为中美提升更紧密军事关系以及相互展示军事透明度的标志性时刻。据悉,帕内塔在青岛期间将会见北海舰队司令员田中,此外他还将登上中国的潜艇和护卫舰参观。

帕内塔在北京还将参观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并对学院发表演讲,还将和学员共进午餐,这将是美国国防部长首次访问这里。

帕内塔此前在飞往东京访问的途中就曾表示,他希望能在深化美中军对军关系上有所突破。他还将向中方阐述五角大楼在亚太地区增加军力部署的目标和意义以“缓解疑虑”。

帕内塔此行获准参观中国的重要海军基地并获得中国国家副主席的接见,与今年5月初中国防长梁光烈访美期间获得的高规格接待形成呼应。

为了给帕内塔此访助兴,中美海军9月17日在亚丁湾中西部海域举行了首次联合反海盗演练。中国海军第12批护航编队的“益阳”号导弹护卫舰与美国海军“温斯顿·丘吉尔”号导弹驱逐舰举行了课目为联合登临检查的联合演练。在5个多小时的演练过程中,双方演练了两军混合编组突击小队乘小艇和直升机登临被劫商船,交替掩护进行舱面搜索、抓捕海盗等科目。

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1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莱昂·帕内塔一行。帕内塔说,美方邀请中方参加2014年环太平洋军事演习。美方对近期东海局势表示关切。我认真听取了中方对有关历史因素的介绍,美方对有关领土争端不持立场,呼吁有关方避免采取挑衅行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访新西兰

帕内塔于9月21日抵达新西兰,两国将就美重新部署亚太地区军事战略展开会谈。访问期间帕内塔在奥克兰宣布,美国将取消新西兰海军军舰不得停靠美国港口这一执行近30年的禁令。

帕内塔是30年来首位访新的美国国防部长,当天在奥克兰与新西兰国防部长乔纳森・科尔曼举行了会谈。在会谈结束后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帕内塔说,美新两国将进一步加强双边关系,措施之一就是解除新海军军舰不得停靠美国港口的禁令,这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一个“新时期”。

美方此行的目的在于,希望可以与新方进行一次关于惠灵顿港口的谈话,并且就美重新部署亚太地区,展开会谈。

体验食堂生活

帕内塔昨日和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学员在学校食堂共进了午餐。

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访华第二日将亚太“再平衡”政策的解释工作继续“做到底”。

昨天上午,中国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帕内塔,并进行一个多小时的会谈。之后,帕内塔把为“转向亚太”战略做解释的工作“推向基层”。在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年轻的军官学员发表演讲时,他再度力图澄清,向亚太部署更多舰艇、兵力及拓展反导系统并不是为了遏制或威胁中国,竭力消除中国年轻一代军官对美国亚太战略的疑虑。

同时,在昨天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美国驻华大使的座车昨天在北京遭遇抗议人群,座车轻微受损。请证实。中方如何回应美方就此提出的交涉?外交部发言人洪磊称,有关案件只是偶发个案,中方有关部门正在进行认真调查,将依法处理。中国政府一贯切实履行《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切实保障外国驻华外交机构和人员的安全。

莱昂·帕内塔

认为中国理解美方意图

电视画面显示,习近平与帕内塔的交流气氛不错,双方均面露微笑且大力握手。帕内塔对习近平说,美中是有着共同关切的太平洋大国,“我们想开启您所说的美中关系新模式,从更好的军事关系开始。”据新华社消息,习近平说,希望两国防务部门继续在“尊重、互信、对等、互惠”的基础上,加强交流,深化合作,消除障碍,增进互信,推动两军关系在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大框架内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帕内塔竭力向习近平解释美国亚太“再平衡”政策,称其目标是促进地区稳定、和平、繁荣。为实现这一目标,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是美国与中国发展建设性的关系。帕内塔晚些时候在记者会上说,“中国人认为很关键的是,当我们不断发展并增强我们在亚太的存在的同时,也要与中国发展强劲的关系。他们确实理解我们的全部意图,我对此抱有很大希望。”

帕内塔说,中国领导人呼吁美国亚太“再平衡”政策不要全部集中在军事层面,还应该包括不断加强的外交和经济联系。“这些互动让我清楚地认识到,两国领导人真诚地共同朝一个目标努力——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实质性的中美军事关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再平衡’政策的一个基本要素是与中国建立一个建设性的双边关系。”

当天的欢迎仪式及会晤一度对媒体短暂开放,之后,两人举行了一个多小时的闭门会晤。五角大楼新闻发言人乔治·利特尔在后来的吹风会上将会谈描述为“建设性且坦率的”,议题涵盖了朝鲜及“和平解决海上领土争端的重要性”等。帕内塔在会晤之后对记者说,习近平看上去“非常熟悉情况”。

习近平与帕内塔的首次会面是在今年2月,美国防长在五角大楼以全套军礼的高规格迎接了习近平。称“再平衡”不为遏制中国

与访华首日主要释放推进两军关系的积极信号一致,帕内塔昨天借助此次访华期间唯一一次公开发表演讲的机会,再度就中方对美国亚太军事力量“再平衡”的质疑和关切进行了解释和回应。

“我们向亚太的‘再平衡’并非试图遏制中国,而是尝试增强与中国的接触,拓展中国在亚太地区的角色。”帕内塔昨天在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发表演讲时说道,竭力让中国年轻的军官不要怀疑美国的动机,这套说辞虽是旧调重弹,但他重点强调美国增强在亚太的军事存在,基于打造更强劲中美关系的基调,增加了这一战略的包容性,“‘再平衡’战略是要为两个太平洋大国的关系创造一种新模式。”

在当天的演讲中,帕内塔没有过多提及两国间近来在诸多敏感议题上产生的分歧,而是强调了互信及沟通的必要性。他提醒说,中美必须对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保持头脑清醒。

尽管没有具体提及稍早前访问日本时宣布的新反导雷达部署计划,但帕内塔声言,美国在本地区导弹防御系统上的任何举动都是直接针对朝鲜,而非中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旨在维持本地区的和平和稳定。”他说。

美国迈阿密大学中国问题专家金德芳昨天告诉记者,X波段雷达本质上与钓鱼岛事态无关,因为即便是在这起争端结束之后,这一系统某种程度上可能还无法进行部署。“本质上,该设施就是一种告诉日本人‘美国仍然是你们盟友’的信心建立措施,但实际上,美国并没有做出强有力的(安全)承诺。”

美国前国务院官员、亨利·史汀生中心东亚项目主任容安澜也认为,在日本部署导弹防御设备并非短时间内能够决定和完成的,因而此举并非是在钓鱼岛之争升级的背景下,针对中国所采取的某种行动。“我把他看成是《美日安保条约》之下一个长期安排的组成部分,并非直接与眼下的争端有关。”他昨天告诉记者说。

对年轻军官“投资”

在演讲前,帕内塔特意花了一定的时间参观了这所位于北京郊外的军事院校,并与学员们进行交流。中午,他还和学员们在学校食堂共进了午餐。首次接待美国防长的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专门为陆军培养新一代工程技术军官和军事技术指挥官,隶属于总装备部。一直以来,美国政策圈内有一种看法认为,与中国早几代高级军事指挥官寻求与美国建立建设性的军事关系不同,年轻一代军官已经对没有中美军事交流习以为常,并且对于这对关系的价值更缺乏乐观态度。出于这一考量,尤其加上中国军力逐步增强的因素,美国军方高层更加迫切地希望加强与中国年轻一代军官的接触和交流。“未来有一天,你们将担负起推动美中关系向前的责任。”帕内塔昨天告诉中国听众。

帕内塔一行结束北京之行后前往青岛。根据行程安排,中方此番特意安排帕内塔参观北海舰队,在与北海舰队司令员田中会晤后,他将作为美国第一位防长登上中国海军护卫舰及柴油动力潜艇参观。

分析认为,最近以来,美国对于中国海军现代化进程越发关注,尤其是中国航母编队的建设进程,前往北海舰队参观,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美军对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

事实上,中国近年来加大了对外界有关“军事透明度”指责的回应,开始为一些外国高官安排参观中国军事设施。前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在2011年访华时就曾参观了解放军在舟山的潜艇基地及苏-27战斗机。

对于中方的刻意安排,迈阿密大学教授金德芳认为,美国媒体会将这次访问描述为奥巴马政府努力将中美军事关系拉回正轨的一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