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其正式名称为内阁总理大臣(日语:ないかくそうりだいじん,英文:The Prime Minister of Japan),是日本最高行政首脑。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日本首相的:历史沿革、地位、权限、产生方式与更迭、代理首相、家族政治、相关评价、历任首相等介绍

英文名

The Prime Minister of Japan

现任领导

岸田文雄

所属地区

日本

简介

日本内阁制度始于明治18年(1885年)。根据当时《内阁职权》的规定,首相是各大臣的长官,负责宣奏机要事务,奉旨指导大政方针,监督统率各部等。但随后于明治22年(1889年)颁布的《明治宪法》,又削弱了首相的权限,首相作为国务大臣之一,和内阁其他国务大臣地位平等,对内阁的控制权薄弱。1945年8月,日本投降,随后修改宪法。1946年11月3日,《日本国宪法》正式通过,成为日本现行的宪法。相较于之前的《明治宪法》,《日本国宪法》提高了首相的地位和权限,规定了首相拥有包括国务大臣的任免权、法律政令的连署权、指挥和监督各行政部门的权力、宣布紧急事态和临时接管警察系统的权力,以及自卫队的指挥权等在内的广泛的行政权力。

日本的首相不是通过选民的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由执政党提名,然后在国会进行投票选举产生。但当没有任何一家政党在国会中获得多数席位时,则由各联合执政党联合提名候选人后选出。日本法律没有明文规定首相的任期,其任期主要受众议院选举、参议院选举以及执政党党首选举的影响。此外,日本政坛有许多政治世家,多位日本首相出自这些世家。伊藤博文是日本的第1任首相。截至2023年10月末,日本现任首相是第101任首相岸田文雄。

历史沿革

内阁制度的创立

德川幕府倒台后,日本步入明治时代,政府官制采用太政官制。太政官制是古代日本律令制时代就实行的官制。明治时代的太政官制,由天皇亲政,下设三大机构:正院、左院、右院。正院由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及参议组成。左院则负责审议各种立法事务,设有议长和不同级别的议员等。右院则负责草拟法案,审核各省的议案,其成员包括各省长官、次官及书记等。

太政官制度下,规定太政大臣和左、右大臣只能由公卿和旧领主担任,堵住了中下级武士出身的实力派的上升通道。而且,太政官制下,仅大臣负有辅弼天皇的责任,而参议等职位没有这项责任。然而,实际上担任参议等职的人才是具有政治影响力和执行力的实权人物,这就造成了制度上的权力所归和实际权力的拥有者分离的局面。另外,太政大臣、左右大臣、参议、各省长官(卿)之间的权限划分也不明确。在这种制度下,整个中央政府内部充满了各种矛盾,包括公卿与各强藩的矛盾、各强藩之间的矛盾等,相互交织,错综复杂。虽然日本政府也在不断地调整各个机构,但这种古老的体制终究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明治18年(1885年)12月22日,明治政府宣布废止太政官制,代之以内阁制。

关于选择内阁制度的原因,日本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首先,有观点认为此举是为了对应国会的设立。明治14 年(1881年),日本发布了开设国会的敕令,设立国会成为既定政策。既然要创设立法机构——国会,那么行政机构也应作出相应地改革,必然需要建立内阁制度。

也有观点从伊藤博文的个人野心来解释。尽管当时有迹象表明伊藤博文很有希望出任太政官制下的右大臣职位,但伊藤本人更渴望担任太政大臣。但如果直接表现出这一野心可能引发矛盾,因此伊藤博文希望通过改变官制来成为最高行政领导。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统一行政权力的必然结果。时任太政大臣的三条实美在上奏天皇的奏折中,指出了在太政官制度下太政大臣、左大臣和右大臣的权限分配模糊不清的问题,强调了统一行政权力的必要性。福泽谕吉就曾评价太政官制就像是“同辈兄弟的集合,缺乏长官主导”。

而成立内阁制度后,日本政府又颁布了《内阁职权》,明确了内阁和首相的权责,其中,涉及到首相的条款有:①首相是各大臣的长官,负责宣奏机要事务,奉旨指导大政方针,监督统率各部;②首相考核各行政部门的政绩,要求各部门对此进行解释并于必要之时予以查验;③首相认为确有必要时,可以撤销各行政部门做出的处分及命令,等待皇帝亲裁;④首相负责监督法律起草委员;⑤一般性法律及敕令只需首相副署,涉及个别机关业务的法律及敕令则首相及相关各省大臣副署即可生效;⑥各省大臣有义务不时向首相报告其主管事务情况,但涉及军事事务时,由参谋本部长直接上奏天皇,不过陆军大臣仍需向首相汇报。

《明治宪法》时期

到了明治22年(1889年),日本政府颁布了《明治宪法》(即《大日本帝国宪法》)。比起上述《内阁职权》中赋予首相的权限,在该部宪法中,首相的权限大为削弱,首相是广义上的国务大臣之一,是内阁的成员之一。根据《明治宪法》的规定,国务大臣由天皇任命(《明治宪法》第10条),每位国务大臣都应协助天皇行使职责,并对天皇负责(《明治宪法》第55条)。

此外,内阁并非《明治宪法》中明确提及的机构,其法律基础只是日本政府于明治22年(1889年)颁布的一道关于内阁官制的敕令(第35号敕令)。 因此,内阁制缺乏明确的宪法依据,同时也受到军方、贵族院、枢密院和内大臣府等部门的各种掣肘,其对议会的政治责任也极为不明确。而根据《明治宪法》的规定,组成内阁的所有国务大臣地位平等,协助天皇行事,首相只是国务大臣之一,没有指挥命令其他国务大臣的权限。因此,相对于其他国务大臣而言,首相只是“同僚中的首席”。 可以说,首相与其他国务大臣之间的这种关系,导致了首相对内阁的控制权薄弱,进而削弱了内阁本身。 在明治宪法時代,内阁力量薄弱,以首相为首的内阁机构也缺乏连带责任感。

《日本国宪法》时期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紧接着10月,美国占领局授意日本政府修改宪法。随后于1946年11月3日,《日本国宪法》正式通过,成为日本现行的宪法。相较于之前的《明治宪法》,《日本国宪法》(又称《昭和宪法》)从根本上改革了明治宪法下的内阁制。首先,明确了内阁是根据宪法设立的,其次,明文规定了首相是内阁的首脑(《日本国宪法》第66条)。此外, 《日本国宪法》也赋予了首相多项重要权力,包括国务部长的任免权、国务大臣是否被公诉的同意权,以及对各行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等,通过赋予首相强大的权力和强势地位,旨在确保内阁的团结和完整。在《日本国宪法》框架下,首相在内阁中凌驾于其他国务部长之上,被视为内阁的核心。

地位

根据现行《日本国宪法》第66条、第71条的规定,首相是日本内阁的首脑,代表内阁行使职能,负有确保内阁的团结和完整的责任。即便众议院解散或众议院议员任期届满导致首相失去国会议员身份,但在下一位首相被委任之前,仍然保持其地位不受影响。

此外,根据日本《内阁府设置法》第6条的规定,首相还是内阁府的长官,负责内阁府相关事务。而《复兴厅设置法》第6条也规定了首相兼任复兴厅的长官,负责复兴厅相关事务。即,首相不仅是内阁首脑,同时还是行政机关内阁府和复兴厅的长官,拥有主管大臣的地位。

权限

宪法赋予的权限

1.国务大臣的任免权

根据《日本国宪法》第68条的规定,首相拥有国务大臣的任免权。不过,同时《日本国宪法》第7条第5款又规定了天皇拥有“认证国务大臣和法律规定其他官吏的任免、全权证书以及大使、公使的国书”的权限,这就产生了是否需要将认证提交内阁会议讨论的问题。日本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有观点认为,由于首相拥有解除国务部长职务的专有权力,将此事提交内阁会议讨论毫无意义。但也有观点刚好相反,认为需要经内阁会议讨论。

2.内阁代表权

根据《日本国宪法》第72条的规定,首相代表内阁向国会提出议案,就一般国务及外交关系向国会提出报告,并指挥监督各行政部门。

3.法律、政令的连署权

根据《日本国宪法》第74条的规定,法律和政令必须由负责该事务的主管国务大臣签署,同时,首相作为内阁的代表,也必须一起署名。

4.国务大臣是否被公诉的同意权

根据《日本国宪法》第75条的规定,在任的国务大臣,如无首相的同意,不受公诉。但此项规定并不妨碍公诉的权利。

5.议会发言权

根据《日本国宪法》第63条的规定,首相无论在两院中是否有席位,均可随时出席议院发言。

内阁法赋予的权限

根据日本《内阁法》规定,首相还有以下权力:①主持内阁会议,即主持召开内阁成员会议。②代表内阁向国会提出内阁制定的法律提案、预算及其他议案,向国会报告国务工作情况和外交关系。③根据内阁会议决定的方针,指挥监督各行政部门。④当主管大臣之间的权限发生疑义争论时,首相有权通过阁议裁决,即进行所谓“权限疑义的裁定”。⑤有权中止行政各部门所作出的处分和命令,以待阁议进行重新处理。⑥首相发生事故或出缺时,预先指定的国务大臣临时行使首相的职务。⑦主管大臣发生事故或出缺时,由首相或其指定的国务大臣临时行使主管大臣的职务。

其他法律赋予的权限

除了《日本国宪法》《内阁法》以外,还有其他日本法律对首相的权限作出了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根据日本《国家行政组织法》第5条的规定,首相拥有从已任命的国务大臣中选定分管各行政部门事务的主管大臣的权限,即各省大臣的任命权。同时,首相也可以亲自担任这些部门的主管大臣。

②根据日本《警察法》第71、72条的规定,根据《警察法》第71和72条的规定,首相认为发生了重大灾害、动乱或其他紧急情况且确有必要维护公共秩序的特殊情况时,可以根据国家公共安全委员会的建议,发布全国或部分地区的紧急状态公告,并临时接管警察系统。

③根据《自卫队法》第76和78条的规定,当(i)日本受到外部武装攻击或明显面临外部武装攻击的危险;(ii) 与日本有密切关系的另一国受到武装攻击,威胁到日本的生存,并且公民的生命权、自由权和幸福追求权明显受到严重威胁;(iii) 发生了间接入侵或其他紧急情况,且无法通过一般的警察部队来维护公共秩序时,首相可以下令部署全部或部分自卫队。

④根据日本《行政案件诉讼法》第27条的规定,首相拥有停止执行行政处分的异议权。

⑤根据日本《劳动关系调整法》第35条之二的规定,如果首相认为案件涉及到公共事业,或者案件规模较大,或者案件涉及特殊性质的业务,因争议行为而中止该业务可能会严重阻碍国民经济的运行或严重危及人民的日常生活,首相可以作出决定。

⑥担任皇室会议议长。(《皇室典范》第29条)

⑦任免中央选举管理会委员。(《公职选举法》第5条之2)

⑧任命日本放送协会经营委员会委员。(《放送法》第31条)

产生方式与更迭

日本的首相并非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由执政党推选,在国会进行投票选举产生。一般情况下,由国会多数党的党领袖担任,但当没有任何一家政党在国会中获得多数席位时,则由各联合执政党联合提名候选人,经国会议员选举产生,最后天皇会根据国会的提名来任命首相。

日本的法律中,没有直接规定首相任期和连任限制的条款。日本首相的任期,主要受众议院选举、参议院选举以及执政党党首选举的影响。

众议院选举

根据《日本国宪法》第70条的规定,内阁必须在众议院议员总选举后第一次召开国会时全体辞职,这意味着首相的一个任期是到下一次众议院议员总选举后第一次召开国会时为止。而根据《日本国宪法》第45条的规定,众议院议员的任期为4年,这意味着首相的一届任期最长为4年。

参议院选举

日本参议院的议员任期为6年,每隔3年定期改选半数议员。众议院仅在首相提名、预算案与条约案等少数议案立法上占据优越地位,大多数议案都需要众参两院通过后才能成立。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执政党不能占据参议院的多数议席,内阁和执政党的立法能力将被削弱。因此,执政党一旦在参议院选举中未能占据多数席位,兼任党领袖的首相往往引咎辞职,这已经成为日本政坛的“惯例”。例如,自民党在1989年、1998年、2007年执政时,相继在参议院选举中失利,时任首相的自民党党首宇野宗佑、桥本龙太郎和安倍晋三因此被迫辞职。

执政党党首选举

如前文所提到的,通常情况下,首相由国会多数党的党首担任。因此,如果该党的党章对党首的任期设置了连任限制,或者党首未能连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党首也将不再继续担任首相。举例来说,第67任首相福田赳夫由于在党首选举中失利而辞去首相职位,而第73任首相中曾根康弘则因党首任期届满而辞去首相职位。

除了前面提到的三种因素,根据《日本国宪法》第69条的规定,内阁在众议院通过不信任案或者信任案遭到否决时,如果在十日内不解散众议院,就必须全体辞职。即首相有权提前解散众议院。因此,首相这一权限也会影响到首相任期。实际上,日本首相常常提前解散众议院并举行选举,以应对复杂局势和争取政治主动。自1949年1月至2014年12月,日本举行了24次众议院选举,其中只有1976年众议院解散是因为议员任期届满,其他都是提前解散。以上这些因素导致了日本首相的更迭十分频繁。二战后,从1945年10月至2023年11月,日本已经经历了57任首相。

代理首相

日本《内阁法》第9条规定,在首相因故无法履行职责或缺席的情况下,由首相事先指定的国务大臣临时履行首相的职责。因此,当首相因出国、生病或其他原因无法履行职责时,根据这一规定指定的国务部长担任代理首相。事先被指定为代理首相的国务大臣一般被称为 "首相临时代理",而内阁成立时就被指定的国务大臣,也被俗称为“副总理”。

家族政治

日本政坛的一大特色是存在大量世袭政治家。一些家族通过各种途径如子承父业、亲属传承、秘书接班等方式继承先辈的政治遗产,形成了多个政治世家。这一现象在许多日本首相身上都有体现。举例而言,2007年,福田康夫当选为第91任首相,而其父亲福田纠夫是第67任首相,创造了日本历史上的第一对“父子首相”。2009年9月,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成为第93任首相,第52-54任首相鸠山一郎是他的爷爷,开创了日本历史上第一对“爷孙首相”。另外,安倍晋三之所以52岁就能够成为日本战后最年轻的首相,他的家族背景不可忽视。安倍晋三的父亲安倍晋太郎曾任外相,祖父安倍宽是帝国议会众议员,外祖父是第56-57任首相岸信介,外叔祖父是第61-63任首相佐藤荣作。第92任首相麻生太郎的出身同样显赫。麻生太郎的妹妹信子是日本皇室成员宽仁亲王的王妃,父亲太贺吉曾任众议员,曾祖父太吉是帝国议会和贵族院议员,外祖父是第48-51任首相吉田茂,岳父是日本第70任首相铃木善幸,其血统可追溯到日本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的大久保利通。

这种家族继承现象与日本的国情高度相关。首先,政治家与民众之间存在着利益交换。政客上台后会“照顾”自己所在选区,而日本选民得到“好处”后,也会表现出对该政治家的“忠诚”和“报恩意识”,长期支持这个政治家或其后继者。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了较为认同精英政治和“知恩图报”的选举文化。其次,日本的选举制度存在漏洞,相对固定的选区划分使政治世家出身的人更有优势,长期执政的党派也可以为其议员提供更好的竞选条件。如日本自民党就为其党派的议员提供更具优势的政治资源和利益,吸引选民支持。最后,日本具有一定的“传承”文化。日本传统文化强调家业和技艺的传承,这在诸如歌舞伎、相扑、神社、寺院,甚至医生等行业中屡见不鲜。这种观念渗透到政治,世袭政治家也更容易被民众接受。

日本首相

日本首相

日本首相

相关评价

美国的日本问题专家戈登·弗莱克指出:“日本领导人频繁更换,使得华盛顿方面不再严肃对待任何一位日本首相。因为他们的任职时间没有多长。”

历任首相

明治时期

序号

姓名

任期

在任天数

相片

第1任

伊藤博文

1885年12月22日-1888年4月30日

861天

日本首相

第2任

黑田清隆

1888年4月30日-1889年10月25日

因修改不平等条约运动辞职

544天

日本首相

代理首相

三条実美

1889年10月25日-1889年12月24日

时任内大臣,临时代理首相职务

60天

日本首相

第3任

山县有朋

1889年12月24日-1891年5月6日

499天

日本首相

第4任

松方正义

1891年5月6日-1892年8月8日

461天

日本首相

第5任

伊藤博文

1892年8月8日-1896年8月31日

第2次担任首相,因内阁意见不统一辞职

1485天

日本首相

代理首相

黑田清隆

1896年8月31日-1896年9月18日

时任枢密院议长,临时代理首相职务

18天

日本首相

第6任

松方正义

1896年9月18日—1898年1月12日

第2次担任首相

482天

日本首相

第7任

伊藤博文

1898年1月12日—1898年6月30日

第3次担任首相

170天

日本首相

第8任

大隈重信

1898年6月30日-1898年11月8日

132天

日本首相

第9任

山县有朋

1898年11月8日-1900年10月19日

第2次担任首相

711天

日本首相

第10任

伊藤博文

1900年10月19日-1901年5月10日

第4次担任首相,因预算问题内阁意见不统一辞职

204天

日本首相

代理首相

西园寺公望

1901年5月10日-1901年6月2日

时任枢密院议长,临时代理首相职务

23天

日本首相

第11任

桂太郎

1901年6月2日-1906年1月7日

1681天

日本首相

第12任

西园寺公望

1906年1月7日-1908年7月14日

920天

日本首相

第13任

桂太郎

1908年7月14日-1911年8月30日

第2次担任首相

1143天

日本首相

第14任

西园寺公望

1911年8月30日-1912年12月21日

第2次担任首相

480天

日本首相

参考来源:

大正时期

序号

姓名

任期

在任天数

相片

第15任

桂太郎

1912年12月21日-1913年2月20日

第3次担任首相

62天

日本首相

第16任

山本权兵卫

1913年2月20日-1914年4月16日

421天

日本首相

第17任

大隈重信

1914年4月16日-1916年10月9日

第2次担任首相

908天

日本首相

第18任

寺内正毅

1916年10月9日-1918年9月29日

721天

日本首相

第19任

原敬

1918年9月29日-1921年11月4日

被暗杀身亡

1133天

日本首相

代理首相

内田康哉

1921年11月4日-1921年11月13日

时任外务大臣,临时代理首相职务

9天

日本首相

第20任

高桥是清

1921年11月13日-1922年6月12日

212天

日本首相

第21任

加藤友三郎

1922年6月12日-1923年8月24日

在任中病死

440天

日本首相

代理首相

内田康哉

1923年8月24日-1923年9月2日

时任外务大臣,临时代理首相职务

9天

日本首相

第22任

山本权兵卫

1923年9月2日-1924年1月7日

第2次担任首相

128天

日本首相

第23任

清浦奎吾

1924年1月7日-1924年6月11日

157天

日本首相

第24任

加藤高明

1924年6月11日-1926年1月28日

在任中病死

597天

日本首相

代理首相

若槻(guī)礼次郎

1926年1月28日-1926年1月30日

时任内务大臣,临时代理首相职务

2天

日本首相

第25任

若槻礼次郎

1926年1月30日-1927年4月20日

446天

日本首相

参考来源:

昭和时期

序号

姓名

任期

在任天数

相片

第26任

田中义一

1927年4月20日-1929年7月2日

805天

日本首相

第27任

滨口雄幸

1929年7月2日-1931年4月14日

652天

日本首相

第28任

若槻礼次郎

1931年4月14日-1931年12月13日

第2次担任首相

244天

日本首相

第29任

犬养毅

1931年12月13日-1932年5月16日

在日本五·一五事件中被暗杀身亡

156天

日本首相

代理首相

高桥是清

1932年5月16日-1932年5月26日

时任大藏大臣,临时代理首相职务

10天

日本首相

第30任

斋藤实

1932年5月26日-1934年7月8日

774天

日本首相

第31任

冈田启介

1934年7月8日-1936年3月9日

611天

日本首相

第32任

广田弘毅

1936年3月9日-1937年2月2日

331天

日本首相

第33任

林铣十郎

1937年2月2日-1937年6月4日

123天

日本首相

第34任

近卫文麿(mǒ)

1937年6月4日-1939年1月5日

581天

日本首相

第35任

平沼骐一郎

1939年1月5日-1939年8月30日

238天

日本首相

第36任

阿部信行

1939年8月30日-1940年1月16日

140天

日本首相

第37任

米内光政

1940年1月16日-1940年7月22日

189天

日本首相

第38任

近卫文麿

1940年7月22日-1941年7月18日

第2次担任首相

362天

日本首相

第39任

近卫文麿

1941年7月18日-1941年10月18日

第3次担任首相

93天

日本首相

第40任

东条英机

1941年10月18日-1944年7月22日

1009天

日本首相

第41任

小矶国昭

1944年7月22日-1945年4月7日

260天

日本首相

第42任

铃木贯太郎

1945年4月7日-1945年8月17日

133天

日本首相

第43任

东久迩宫稔彦王

1945年8月17日-1945年10月9日

54天

日本首相

第44任

币原喜重郎

1945年10月9日-1946年5月22日

226天

日本首相

第45任

吉田茂

1946年5月22日-1947年5月24日

368天

日本首相

第46任

片山哲

1947年5月24日-1948年3月10日

292天

日本首相

第47任

芦田均

1948年3月10日-1948年10月15日

220天

日本首相

第48任

吉田茂

1948年10月15日-1949年2月16日

第2次担任首相

125天

日本首相

第49任

吉田茂

1949年2月16日-1952年10月30日

第3次担任首相

1353天

日本首相

第50任

吉田茂

1952年10月30日-1953年5月21日

第4次担任首相

204天

日本首相

第51任

吉田茂

1953年5月21日-1954年12月10日

第5次担任首相

569天

日本首相

第52任

鸠山一郎

1954年12月10日-1955年3月19日

100天

日本首相

第53任

鸠山一郎

1955年3月19日-1955年11月22日

第2次担任首相

249天

日本首相

第54任

鸠山一郎

1955年11月22日-1956年12月23日

第3次担任首相

398天

日本首相

第55任

石桥湛山

1956年12月23日-1957年2月25日

65天

日本首相

第56任

岸信介

1957年2月25日-1958年6月12日

473天

日本首相

第57任

岸信介

1958年6月12日-1960年7月19日

第2次担任首相

769天

日本首相

第58任

池田勇人

1960年7月19日-1960年12月8日

143天

日本首相

第59任

池田勇人

1960年12月8日-1963年12月9日

第2次担任首相

1097天

日本首相

第60任

池田勇人

1963年12月9日-1964年11月9日

第3次担任首相

337天

日本首相

第61任

佐藤荣作

1964年11月9日-1967年2月17日

831天

日本首相

第62任

佐藤荣作

1967年2月17日-1970年1月14日

第2次担任首相

1063天

日本首相

第63任

佐藤荣作

1970年1月14日-1972年7月7日

第3次担任首相

906天

日本首相

第64任

田中角荣

1972年7月7日-1972年12月22日

169天

日本首相

第65任

田中角荣

1972年12月22日-1974年12月9日

第2次担任首相

718天

日本首相

第66任

三木武夫

1974年12月9日-1976年12月24日

747天

日本首相

第67任

福田赳夫

1976年12月24日-1978年12月7日

747天

日本首相

第68任

大平正芳

1978年12月7日-1979年11月9日

714天

日本首相

第69任

大平正芳

1979年11月9日-1980年6月12日

第2次担任首相,在任中逝世

338天

日本首相

代首相

伊东正义

1980年6月12日-1980年7月17日

时任内阁官房长官,临时代理首相职务

217天

日本首相

第70任

铃木善幸

1980年7月17日-1982年11月27日

864天

日本首相

第71任

中曾根康弘

1982年11月27日-1983年12月27日

396天

日本首相

第72任

中曾根康弘

1983年12月27日-1986年7月22日

第2次担任首相

939天

日本首相

第73任

中曾根康弘

1986年7月22日-1987年11月6日

第3次担任首相

473天

日本首相

第74任

竹下登

1987年11月6日-1989年6月3日

576天

日本首相

参考来源:

平成时期

序号

姓名

任期

在任天数

相片

第75任

宇野宗佑

1989年6月3日-1989年8月9日

69天

日本首相

第76任

海部俊树

1989年8月10日-1990年2月28日

203天

日本首相

第77任

海部俊树

1990年2月28日-1991年11月5日

第2次担任首相

61天

日本首相

第78任

宫泽喜一

1991年11月5日-1993年8月9日

644天

日本首相

第79任

细川护熙

1993年8月9日-1994年4月28日

263天

日本首相

第80任

羽田孜

1994年4月28日-1994年6月30日

64天

日本首相

第81任

村山富市

1994年6月30日-1996年1月11日

561天

日本首相

第82任

桥本龙太郎

1996年1月11日-1996年11月7日

302天

日本首相

第83任

桥本龙太郎

1996年11月7日-1998年7月30日

第2次担任首相

631天

日本首相

第84任

小渊惠三

1998年7月30日-2000年4月5日

在任中中风;辞任后死去

616天

日本首相

第85任

森喜朗

2000年4月5日-2000年7月4日

91天

日本首相

第86任

森喜朗

2000年7月4日-2001年4月26日

第2次担任首相

297天

日本首相

第87任

小泉纯一郎

2001年4月26日-2003年11月19日

938天

日本首相

第88任

小泉纯一郎

2003年11月19日-2005年9月21日

第2次担任首相

673天

日本首相

第89任

小泉纯一郎

2005年9月21日-2006年9月26日

371天

日本首相

第90任

安倍晋三

2006年9月26日-2007年9月25日

366天

日本首相

第91任

福田康夫

2007年9月25日-2008年9月24日

365天

日本首相

第92任

麻生太郎

2008年9月24日-2009年9月16日

358天

日本首相

第93任

鸠山由纪夫

2009年9月16日-2010年6月2日

266天

日本首相

第94任

菅直人

2010年6月8日-2011年8月26日

452天

日本首相

第95任

野田佳彦

2011年9月2日-2012年12月26日

482天

日本首相

第96任

安倍晋三

2012年12月26日-2014年12月24日

第2次担任首相

729天

日本首相

第97任

安倍晋三

2014年12月24日-2017年11月1日

第3次担任首相

1044天

日本首相

第98任

安倍晋三

2017年11月1日-2020年9月16日

第4次担任首相

1051天

日本首相

参考来源:

令和时期

序号

姓名

任期

在任天数

相片

第99任

菅义伟

2020年9月16日-2021年10月4日

384天

日本首相

第100任

岸田文雄

2021年10月4日-2021年11月10日

38天

日本首相

第101任

岸田文雄

2021年11月10日-

第2次担任首相

日本首相

参考来源:

注释

[a]

在这里,“省”是指日本各个部门机构,类似于中国的各部委,如大藏省、财务省。

[b]

安倍晋三的外曾祖父原本姓岸,后成为佐藤家的婿养子,后生下两子,一子改回原姓岸,即岸信介,一子继承佐藤家,即佐藤荣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