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县(英文:Keshan Coun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下辖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市东北部,东接克东县,南邻拜泉县,西连依安县,北隔讷谟尔河与讷河市相望,东北同五大连池市毗邻。截至2021年,克山县总人口447019人。截至2022年10月,克山县幅员面积3186.11平方千米。境内辖7个镇和8个乡。县政府驻地为克山县克山镇政府一号院。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克山县的:名称由来、历史沿革、自然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对外交流、著名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英文名

Keshan County

面积

3186.11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市东北部

地理坐标

东经125°10'57″—126°8′18″,北纬47°50′51″—48°33′47″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黑龙江省

所属地级行政区

齐齐哈尔市

行政类别

下辖地区

7个镇、8个乡

行政区划代码

230229

人口

447019人(2021年总人口口)

方言

克山方言

民族

汉族、满族、蒙古族等

GDP

72.35亿元(2022年)

人均GDP

2.75万元(2021年人均)

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27373元、农村居民18492元(2022年)

著名景点

涌泉林场、东山植物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景区

邮政编码

161600

政府驻地

克山县克山镇政府一号院

电话区号

0452

建立时间

1915年8月2日

火车站

克山站、古城站

政府官方网站

http://www.keshan.gov.cn/

简介

克山县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倾斜,最高点381.7米,最低点198.7米,总体地貌分为山前倾斜平原区、堆积地形、火山地形、微地貌,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寒暑变化明显。境内有讷谟尔河、乌裕尔河、润津河、鳌龙沟和泰西河5条河流。在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克山县境内已经有了人类的活动,春秋战国时,克山地属燕国辖地,燕被秦灭后归秦,隋朝属室韦部辖地,清隶属黑龙江行省讷河直隶厅,1934年划归黑龙江省,1984年12月15日,撤销嫩江地区,克山县划归为齐齐哈尔市辖县。

克山县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形成薯、豆、麻、米、水五大传统产业链发展体系,2022年,克山县被确定为全国大豆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和全省大豆大垄密植示范县,粮食总产量16.3亿斤,建设高标准农田8万亩。克山县处于齐齐哈尔、五大连池“一小时经济圈”构架中心,境内有齐北铁路和北富高速公路,以及克山站和古城站。2020年,克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在齐齐哈尔市位列第5名。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688111万元,三次产业结构为48.1:11.4:40.5。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2.94亿元。

克山县被称为“北国粮仓”“大豆之乡”,同时也是抗战老区,境内有全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之一的毛岸青纪念馆。此外,克山县境内有永安寺等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抬杆舞和土豆片烹饪技艺,还有地方戏剧“克山戏”。此外,克山县是中国马铃薯种薯之乡,拥有彩色马铃薯片、薯条、薯丁、薯角等系列休闲食品以及彩色马铃薯粉、薯泥、薯汁饮品等。

名称由来

1915年3月,置克山设治局,8月2日改设克山县。因境内有二克山而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

在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克山县境内已经有了人类的活动。社会发展已进入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在距今约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于此地从事渔猎生产。在距今约3000年的新石器晚期,先民由比较发达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逐步过渡到了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商、周王朝时,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秽貊(亦称秽貉)种族,即与中原华夏各部族政治集团建立从属关系,向中原王朝贡献“貔皮、赤豹、黄罴”,遣使朝贺。社会进入青铜文化时代,秽貊种族从原事畜牧兼渔猎的民族转变为农牧民族。

春秋战国时,克山地属燕国辖地,燕被秦灭后归秦。

秦汉至南北朝

两汉时期,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秽君南闾等率28万口内属辽东”。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汉拨秽貉朝鲜以为郡”,克山地属秽貊生息之地,属玄菟郡管辖。

魏晋、南北朝时期,此地为豆莫娄(亦称达莫娄、寇漫汗,即北夫余后裔)族和室韦的主要活动地区。

隋唐至宋元

隋朝,克山地属于室韦部辖地。

唐朝,克山地为室韦都督府所辖治,隶属河北道。

五代十国时期属契丹活动之地。

辽时,克山地为室韦王府辖境,隶属东京道。

金时,克山地隶属上京会宁府,海陵王完颜亮时,克山一带为蒲峪路治所近畿之地。

元朝,公元1214年成吉思汗将松嫩平原一带划归其幼弟铁木哥斡赤斤分封领地。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到元贞年间,此地则隶属辽阳行省开元路。到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斡赤斤玄孙乃颜因叛乱兵败被杀,其世袭封地被纳入辽阳行省辖地,并设蒲峪路屯田万户府,克山地划为该府所辖。大德年间(公元1297年)以后克山地隶属辽阳行省水达达路管辖。

明清

明初,此地属于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下设的福余卫所辖。到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和永乐五年,先后增设苏温河卫、纳木河卫,克山境内被一分为二,南部属苏温河卫管辖,北部属纳木河卫管辖。

清初,此地为鄂伦春、索伦(今鄂温克)、达呼尔(今达斡尔)等游牧民族的狩猎区。至康熙年间,克山为黑龙江将军所辖之齐齐哈尔副都统管辖之地;同时,境内的游牧民族又归布特哈总管巡查。再至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分置东、西布特哈,克山一带隶属东布特哈辖治。宣统元年(公元1909)布海官道(布特哈至海伦)修竣后,在今克山镇处设第三站。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设讷河直隶厅,隶属黑龙江行省讷河直隶厅。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1913年),讷河直隶厅改为县。克山县所在地区隶属讷河县。

民国四年(1915年)3月,设立讷东政治局,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于3月21日设克山设治局,8月2日改设克山县。

伪大同元年(1932年)6月7日,日军侵占克山县,仍沿续民国初期隶属关系。

1934年12月1日开始实行新省制,将东北地区分割为4个省,克山县划归黑龙江省。

1947年以后,黑龙江省与嫩江省分分合合,但克山县始终隶属于黑龙江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4年8月1日,松江省同黑龙江省合并为新的黑龙江省,克山县为省直属县。

1955年1月31日,增设嫩江专区,克山县隶属嫩江专区管辖。

1960年5月12日,撤销嫩江专区,克山县划归于齐齐哈尔市。

1961年10月7日,克山县恢复划归为嫩江专区。

1968年,克山县隶属嫩江地区。

1984年12月15日,撤销嫩江地区,克山县划归为齐齐哈尔市辖县。

2013年,克山县被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确定为齐齐哈尔副中心,齐齐哈尔经济二级城市。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克山县

克山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市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5°10′57″—126°8′18″,北纬47°50′51″—48°33′47″,东靠克东县,南与拜泉县接壤,西连依安县,北隔讷谟尔河与讷河县相望,东北同五大连池市毗邻。境内东西宽最大距离67.7千米,南北长最大距离79.9千米,截至2023年7月,克山县国土面积为3186.11平方千米。

气候

克山县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寒暑变化明显,昼夜温差大。春季多风少雨,蒸发量大,气候变化剧烈且回升快;夏季热量充足,降水集中,6—8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7.4%;秋季降温快秋霜早,天晴气爽降水少;冬季漫长严寒,少雪干燥。6月份白昼时间最长,平均为15小时左右,夏至日最长达15.5小时;12月份白昼时间最少,平均为8.3小时左右,冬至日最少,只有8.2小时。县内全年可照时数为4449.8小时。无霜期约12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1℃,1月平均气温为-22.9℃,为一年最冷月份;7月份平均气温为21.3℃,为一年中最热月份,极端最高气温为37.9℃,极端最低气温为-42℃。年平均降水总量为497.8毫米,其中最高年份1957年达743.9毫米;最少年份1976年仅252.5毫米。克山境除静风(无风)外,西北风最多,其次是西南风和北风。夏季的6、7月份盛行偏东风,其它各月多为西北风,境内全年平均风速为3.1米/秒(合风力2级左右)。县内土壤冻结从每年10月中旬开始,一直延续到第二年7月上旬止,历时长达9个月,最大冻土深度为282厘米(1977年)。

地质

地质构造

克山县的地质构造单元属于蒙古兴安海西褶皱带(一级构造)的松辽中断陷(二级构造)上之乌裕尔河至呼兰鼻状隆起(正向三级构造),西北部之西城凹地(负的四级构造)和克山至依龙彝状凸起(正向四级构造)相邻处,构成以克山南部乌裕尔河为轴的西北倾斜的小单元。

克山县的地质基底由前震旦系变质岩系构成,构造变动和地质发展的特点有:下古生代,全境隆起遭受剥蚀;中古生代,境内与周围地区同时遭受海浸,接受了浅海相沉积;古生代末受海西运动影响发生褶皱作用,并伴有岩浆喷发;海西运动末期,全部隆起,遭受侵蚀;侏罗系,有零星沉积;自白垩纪开始,全部下陷,沉积了山麓、山间河流和内陆湖泊相地层;下白垩纪末期,下白垩系以前地层发生轻微褶皱,沉积了淡水湖泊相的泥页岩、泥岩、粉砂岩层。第三纪初,遭受侵蚀;至第三纪中新世产生不均匀下陷,形成依安盆地构造,沉积了湖泊河流交互相泥岩、砂岩层并夹褐煤;至中新世末,复隆起,构成克山——红光镇(克山农场)单斜;第四纪初,形成了北兴镇尖山子以及克东县二克山等火山丘,后随小兴安岭上升而隆起,新的地层被侵蚀雕刻,沿河床及沟谷又堆积了更新的地层。

地层

克山县位于小兴安岭伸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层主要以新生界第四系为主,前第四系地层被第四系地层覆盖,前第四系地层占少数。地层类型主要有十五种。中生代上白垩系四方台组分布在东南部克山镇附近,新生代上第三系依安组分布在境内西部,第四系下更新统洪积冰水沉积砂砾层分布在境内东部山前倾斜平原上,第四系中更新统下部冲积洪积砂砾层分布在境内西部、北部的山前倾斜平原,第四系中更新统上部冲积洪积亚粘土层分布范围大致与中更新统下部冲积洪积砂砾层一致,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洪积层分布于山前倾斜平原,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洪积砂砾层分布在西部泰西河、老阴沟及巨河屯、后大来廷等4条宽谷中,第四系全新统下部冲积层分布在河谷平原一级阶地,第四系全新统上部冲积层分布在讷谟尔河、乌裕尔河和鳌龙沟漫滩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沼泽沉积层分布在东部鳌龙沟筝沼泽化宽谷中,第四系全新统坡积洪积层位于北联镇北合村(张家店屯)一带的常年有水宽沟两侧斜坡及蝌蚪状支沟中,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坡积层分布在较小的无水干沟中,第四系全新统坡积层位于鳌龙沟东兴屯一带的宽谷坡上,第四系残积层位于北兴镇东南尖山子周圈,第四系下更新统玄武岩分布于北兴东南尖山子一带。

地形地貌

克山县地处小兴安岭西南缘,松嫩平原东北部的讷谟尔河、乌裕尔河谷地及其分水岭地带。克山县整体地貌趋势为东北部地势高,丘陵起伏、切割剧烈,沟壑纵横,西南部地势较低,波状起伏,漫川漫岗,多宽长坳谷。南北各为乌裕尔河及讷谟尔河条带阶地及河漫滩。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倾斜,最高点位于畜牧场7分场与苏家店农场交界处,为381.7米,最低点位于乌裕尔河和鳌龙构的会合点,为198.7米,总体地貌分为山前倾斜平原区、堆积地形、火山地形、微地貌。

山前倾斜平原区分布面积占克山县境内面积的80%,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微倾,地面标高260—380米,东部地形起伏较大,沟深坡陡;西部(克山农场—西城镇连线以西)地形起伏和缓,地面坡度小。山前倾斜平原形态分为丘陵状山前倾斜平原、缓岗(岗阜)状山前倾斜平原和波状山前倾斜平原。

堆积地形分为一级阶地、高浸滩和低浸滩。其中一级阶地沿讷谟尔河、乌裕尔河、润津河及鳌龙沟等河流外侧,形成条带状分布,讷谟尔河南岸1—3千米。乌裕尔河北岸0.5—2千米;高浸滩分布于河流两侧,呈狭窄条带状、断续状,宽0.5—1.5千米;低浸滩沿河流连续分布,宽2—5千米。

火山丘分布在克山县境内北兴镇尖山子—帶,为第四系下更新统玄武岩喷发。沿尖山脚溢流成台,面积约2平方千米。在小石场及小于家窝棚以北被小溪切割成陡崖。

微地貌分为冲沟(侵蚀沟)、宽谷、坡积、洪积裙(扇)、冲积锥(扇)、滑坡、沼泽化湿地、湿地、盐渍化洼地。其中冲沟分为V形冲沟和槽形冲沟,宽谷分为有水宽谷和干谷。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克山县有讷谟尔河、乌裕尔河、润津河、鳌龙沟和泰西河,共5条河流。这些河流均属于嫩江水系,其中,讷谟尔河和乌裕尔河是嫩江水系一级支流,润津河是嫩江水系二级支流,三者和鳌龙沟均为过境河流;泰西河为克山县境内河流。

  • 讷谟尔河

讷谟尔河是克山县与讷河县、德都县的边境河流,发源于小兴安岭西麓,自德都县流经克山县北兴镇向西注入嫩江,流域面积585平方千米,流长30千米,平均水面宽度30米,年均径流量20.76亿立方米。在克山县境内汇入讷谟尔河的河沟有2条,分别为曙光乡民权沟和北兴镇民众沟,集水面积依次为144平方千米和148平方千米。

克山县

  • 乌裕尔河

乌裕尔河位于克山县境南部。距县城南0.5千米。该河流发源于小兴安岭西南麓山前台地的沼泽湿地中。源头海拔418米。东自克山县河北乡新成沟流入克山县境。流经县内的5个乡镇,西至克山县古城镇日新村与警龙沟汇合后出境,流入依安县。县境流城面积2737平方千米,流长50千米,平均水面宽度15米。最高年水流量(1961年)为18.9亿立方米。最低年水流量(1976年)为0.56亿立方米。

  • 鳌龙沟

鳌龙沟发源于德都县北部的察勒哈玛图山,东自克山县涌泉乡幸福村入境,向西南流经6个乡镇,至克山县古城镇日新村入乌裕尔河出境。流域面积782平方千米,流长55千米,平均水面宽度5米。最高年水流量(1962年)1.2亿立方米,最低年水流量(1976年)0.028亿立方米。在克山县境内汇入鳌龙沟的坡洪沟有13条,其中最大的坡洪沟为拥政沟,集水面积83平方千米。

  • 润津河

润津河发源于拜泉和克东两县的丘陵地区。东自克山县河南乡东兴村入境,流经县内2个乡,西至克山县双河乡联心村入乌裕尔河。流域面积193平方千米,流长38千米,最高年水流量(1963年)2.43亿立方米,最低年水流量(1978年)0.03亿立方米。县境内汇入的坡洪沟有15条,最大的坡洪沟为河南乡胜利沟,集水面积65平方千米。

  • 泰西河

泰西河又称宽沟子,发源于克山县西城镇,流经西河、西联2个乡,向西至克山县西联乡四合村进入依安县境。境内流域面积330平方千米,流长24千米。该河沟为坡洪集水和泉水而成,汇入泰西河的坡洪沟有2条,分别是发源西联乡六合村北1千米处的东北——西南流向的水沟;另一条源于西河乡清政村向西流向的水沟。

地下水

克山县境内地下水埋藏主要是第四系冲积层和冲积洪积层潜水,除受上游潜流补给外,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其动态直接受季节控制。地表径流较多地带。地下水则埋藏浅,水量丰富。如讷谟尔河、乌裕尔河、润津河、鳌龙沟等洼地区城即属此种情况。而西北部地区地表水径流少些,地下水埋藏较深,水量贫乏。讷漠尔河、乌裕尔河、西部泰西河(宽沟子)两岸主要为第四系潜水。境内北部、中西部、东部主要为第三系承乐水多夹层。县内南部主要为白垩系承压水。截至2018年10月,克山县地下水资源为2.13亿立方米。

水利

截至2023年2月,克山县有1座中型水库宏伟水库,还有13座小型水库和1020个大小泡子;有1581眼机电井,其中72眼为工业用水井、627眼为饮水井、882眼为机电灌溉井。此外还有7100眼小井,642台(套)喷灌设备。

  • 宏伟水库

宏伟水库是克山县境内唯一的中型水库,位于县城东北25千米处的河北乡新生村陈荒子屯北。库址建在乌裕尔河右岸支流鳌龙沟上游。1958年动工修筑,1970年9月完工,控制流域面积174平方千米。总库容量3000万立方米(防洪库容82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860万立方米、死库容320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313立方米/秒。水库建成后,坝址以下鳌龙沟两岸荒地开垦5万多亩,保护下游拼地14万亩。

土壤

克山县境内土壤共有6个土类、14个亚类,22个土属、45个土种。

黑土是克山县境内的主要土壤,占土地总面积的72.4%.黑土在全县各地均有分布,共有3个亚类、9个土属、21个土种。

草甸土主要分布于乌裕尔河、润津河、鳌龙沟、讷谟尔河等河流两岸的泛滥地及低阶地上,此外在岗间低平地及沟谷水线两侧亦有分布。这类土壤集中在河南、双河、滨河、古北、桶泉、北兴筝乡(镇),其它各乡(镇)也有少量分布。草甸土的面积仅次于黑土,为克山县的第二大土类,占总土地面积的21.298%。境内草甸土分为草甸土、潜育草甸土、碳酸盐草甸土、层状草甸土4个亚类。

暗棕壤是克山县内面积较小的一个土类,占总土地面积的3.201%。主要分布在县境东北部的低丘陵天然次生林区,集中在涌泉、北联、向华、河北、曙光等5个乡(镇)。

黑钙土在克山县分布很窄,面积很少,主要呈窄条带状分布在乌裕尔河沿岸的低阶地上,占总土地面积的2.31%。

沼泽土是非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县境内乌裕尔河、润津河、鳌龙沟、讷谟尔河沿岸的河漫滩与低阶地的低洼处。此外在沟谷水线两侧无尾沟谷水线下稍,水泉出现地区,碟形洼、岗中洼均有分布。这类土壤在河流分布的河南、双河、滨河、桶泉、古城、北兴等乡(镇)分布较多,其它各乡(镇)亦有零星分布。占总土地面积的0.825%,共有草甸沼泽土和泥炭沼泽土2个亚类。

火山灰土分布在北兴镇尖山村,呈孤丘状分布。面积只有307亩。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2年,克山县耕地24.4万公顷,湿地0.88万公顷,园地0.02万公顷,林地3.42万公顷,草地0.33万公顷,全部为其他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45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0.67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0.7万公顷,其中河流0.31万公顷。

矿产资源

截至2020年底,克山县已发现各类矿产11种(含亚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非金属矿产7种,水气矿产3种。其中查明资源量矿产10种,列入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矿产2种。克山县已发现矿产地72处。其中,中型2处,小型70处。能源矿产煤炭分布在向华乡、玻璃用砂、高岭土、陶瓷土分布在西联乡,建筑用砂主要分布在北兴镇的讷谟尔河河谷区,浮石分布于北兴镇,矿泉水分布于河北乡、北兴镇、古城镇、克山镇、曙光乡等地。矿产已查明量为煤炭270千吨、玻璃用砂1457千吨、高岭土677千吨、陶瓷土1987千吨、建筑用砂5101千立方米、建筑用玄武岩32千立方米、浮石100千吨、矿泉水490立方米/日、地下热水1200立方米/日。

水资源

截至2018年10月,克山县主要河流有讷谟尔河、乌裕尔河、润津河、鳌龙沟等,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8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13亿立方米,为低碳化淡水、水质良好、适宜农田灌溉和生活饮水。截至2021年9月,克山县全县平均水资源总量3.17亿立方米/年,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55亿立方米/年、地下水资源量1.82亿立方米/年。人均占有水资源量532立方米,为黑龙江省的24.5%,亩均占有水资源量92立方米,为黑龙江省的20%,属于贫水区。克山县地下水多为弱碱碱性水,水中锶的含量为国际标准的5倍,偏硅酸含量是国际标准的2倍,是天然饮用水。

森林资源

截至2023年2月,克山县有林地面积36571.2公顷,森林蓄积量555.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1.5%。其中,4个国有林场、1个农场总经营面积24639.6公顷,有林地面积16759.6公顷,森林蓄积量1585404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克山县野生动物有狼、狐狸、野兔、丹顶鹤、白鹳、中华秋鸭等。境内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雀鹰。

雀鹰

克山县自然灾害包括初夏风雹灾害和冬季雪灾、低温冷冻灾害。1985年5月26—27日,克山县受蒙古强冷空气的影响,出现大面积冻害,地面积水处出现结冰,厚约1厘米,全县有335400亩大豆、葵花、甜菜等作物遭受冻害,绝产面积达118600亩。2022年6月20日,克山县出现强降雨大风天气,克山、古北、向华、古城、河北等5个乡镇降暴雨,其中克山镇区域气象站累计降雨量78.9毫米;西联、发展、双河等乡镇遭受大风灾害袭击。6月22日,绥棱县遭受强对流天气,降雨持续近2小时,降雨量39.6毫米,瞬时风力达到21.3米/秒,达到9级风,并伴有冰雹持续30分钟,冰雹直径15毫米,形成风雹灾害,绥棱林业局5个林场,长山镇幸福村等村屯不同程度受灾。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克山县辖7个镇、8个乡。县政府驻地为克山县克山镇政府一号院。

克山县

名称

行政区划代码

下辖镇(乡)数目

下辖政区详情

克山县

230229

7个镇

克山镇、北兴镇、西城镇、古城镇、北联镇、西河镇、双河镇

8个乡

河南乡、河北乡、古北乡、西联乡、发展乡、西建乡、向华乡、曙光乡

统计时间:2023年10月8日,参考资料:

政治

克山县现任领导班子

部门/机构

职务

姓名

中国共产党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委员会

书记

宋阳

齐齐哈尔市克山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主任

韩伟国

克山县人民政府

县长

赵迪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委员会

主席

王昕

统计时间:2023年10月10日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1年,克山县总人口为447019人,同比下降0.9%。其中:城镇人口92836人,下降3.2%;乡村人口354183人,下降0.3%。其中:男性227370人,下降1.0%;女性219649人,下降0.9%。全县出生人口数为1197人,下降21.0%。其中:出生男625人,下降22.3%;出生女572人,下降19.7%。

民族

克山县除汉族外,还有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达翰尔族、锡伯族、鄂伦春族、土家族、壮族、彝族、苗族、白族等。根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克山县总人口为470009人,少数民族共有14个,其中汉族462101人,占98.32%;满族6384人,占1.36%;回族782人,占0.17%;蒙古族556人,占0.12%;其它民族占0.04%。其中满族主要集中在克山镇、河北、古北、西城、西联、曙光等6个乡(镇),回族主要集中在县城及其附近郊区,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克山镇、河北、西建、曙光等4个乡(镇),朝鲜族有60%人口居住在克山镇、河南、西城和北兴4个乡(镇)。其它少数民族多居住在农村。

语言

克山方言属北方话方言区,规范程度比较高,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两大方面。克山方言有22个声母,普通话读零声母的字,克山人常在前边加声母“n”,普通话中声母是“r”的字,克山人常读成用“i”开头的音,送气和不送气声母的字与普通话相反,平舌翘舌不分。克山人发不好单元音“o”,普通话中一些“üe”为韵母的字,克山人读成以“iao”为韵母的字,普通话读“uan”韵母的,差不多都读成“an”为韵母的字。克山人读的声调,把高平调读得低。普通话阴平调值是55,克山人往往读成44。

宗教信仰

克山县宗教信仰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截至2023年9月,克山县登记宗教场所1所。1912年(民国元年)初,泰安镇始有僧人修余进行佛教活动。1917年(民国6年),僧人常泰即在县城内进行佛教活动。

1912年(民国元年)4月。莽鼐宫始有道士园旭进行传道活动。1913—1919年(民国4—8年),在境内二克山镇辖区相继修建双圣宫、聚仙宫、万和宫3处道教寺庙。

克山县境内伊斯兰教会属逊尼派,在教法上宗奉哈乃斐学派。最早的伊斯兰教会于1921年(民国10年)6月11日在县城内成立,有回民60余户、300余人,多居住县城西北隅(俗称回民营),信教者百余人。1931年(民国20年),改名为清真教会。1939年(伪康德6年),改名为伊斯兰协会克山分会。

克山基督教于1924年(民国13年)3月成立,全称为中华基督教会黑龙江省克山分会,有信徒43人,男29人,女14人。归齐齐哈尔教区管辖。克山县天主教会于1929年(民国18年)2月成立于县城松鹤街(今西北街4委),属齐齐哈尔教区管辖。

经济

综述

克山县是中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大豆出口基地县和马铃薯基地县,素有“北国粮仓”“大豆之乡”之称,盛产大豆、马铃薯、亚麻、杂粮、天然苏打水等,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大豆和马铃薯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68811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1036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821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78865万元,三次产业结构为48.1:11.4:40.5。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2.94亿元。

第一产业

克山县第一产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种植业方面,克山县全县土地规模经营达27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0%。2018年,荣获“全国十大马铃薯主食化示范基地县”称号;2019年,被确定为“全国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截至2023年2月,克山县落实大豆、玉米“两区”划定面积253万亩、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10万亩、耕地轮作休耕面积57.7万亩。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63.6万亩次,整村托管面积1.9万亩。全县耕地连片作业面积达到90%以上,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9.7%。畜牧业方面,2020年,克山县引进投资25亿元的牧原20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建设大型规模养殖场16个,同时建设配套饲料厂、无害化处理中心以及后续的屠宰加工等配套设施,年可出栏商品猪200万头,实现年产值64亿元。截至2023年2月,克山县实现畜牧业产值达28.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9.5%,拥有24个规模养殖场,存栏17.1万头生猪。

2021年,克山县第一产业增加值331036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682260万元。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分别实现350703万元、6297万元、286693万元、17373万元、21195万元;生猪出栏32.8995万头,牛出栏4.9513万头,羊出栏29.0278万只,家禽出栏622.6637万只。

第二产业

克山县第二产业以纺织业和食品加工业为主。截至2021年10月,克山县有规上工业企业14户,其中9户食品加工企业(玉米、马铃薯、乳、肉)、1户纺织企业。食品加工方面,2022年,克山县华源植物基蛋白肉项目生产车间主体施工已完成,年可加工植蛋白3000吨、植物肉1万吨。云鹰马铃薯项目2条生产线投产,加工原料2万吨,生产马铃薯全粉4000吨,实现产值3000万元。瑞信诚牧业生产生鲜乳超3万吨,优贝源生态牧业生产生鲜乳4525吨,牧原农牧生猪存栏10.4万头、出栏9.4万头,万润屠宰量达到10万头,华源优质种羊项目引进胚胎150枚,蒙羊羊规模养殖项目存栏湖羊1000只。截至2023年8月,全县大豆加工企业每年消耗本地非转基因大豆约30000吨,产出豆饼粉30000吨,组织蛋白1500吨,毛油3300吨,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带动就业100余人。纺织业方面,克山县拥有优质汉麻资源,截至2023年2月,克山县包装印刷产业园分为A、B、C、D四个分区,围绕包装产业上下游链条,已引进食品包装、纸箱生产、生物浆造纸、皮革、毛毯等产业链企业,初步形成了包装产业集聚区。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户。截至2023年8月,总投资1亿元的新疆欧亚鸿晟纺织3D印花地毯数字工厂项目落户克山。

2021年,克山县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8210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52061.1万元,纺织、食品两大行业分别同比增长66.6%、42.2%。众联纺织、金鼎亚麻、尤贝康、薯丰马铃薯四家产值合计5.9亿元,同比增长51.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5%。建筑业增加值实现6457万元,同比增长10.0%。

第三产业

克山县第三产业以非营利性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金融业为主。金融业方面,2021年,克山县新增市场主体2258户、市场企业主体924户;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430824万元,贷款余额504001万元。截至2023年2月,克山县建立了县级信用信息中心,信用体系建设被中国人民银行总结为“克山模式”在全国推广,第一批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档案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并入选“复兴之路”参展。县内有工行、农行、农发行、建行、中国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润生村镇银行、哈尔滨银行、农村商业银行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批发零售业方面,截至2023年9月,克山县共有3000个批发贸易及零售贸易网点。县城内有5个全封闭型农贸市场;乡镇有16个农村大集贸市场。拥有10家地方限额以上零售企业,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388.3万元。房地产方面,2021年上半年,克山县房地产完成投资1.13亿元,施工房屋面积20.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8.7万平方米。

2021年,克山县第三产业增加值27886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7197万元,第三产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97801万元,全口径社零额实现106794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62860万元。

经济功能区

  • 克山经济开发区马铃薯园

克山经济开发区马铃薯园占地75万平方米,截至2018年7月,园区已入驻种薯繁育企业2家、加工企业21家,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园区年产值达到15.7亿元,在入园的21家加工企业中,马铃薯加工企业8家。截至2022年8月,3条2万吨全粉生产线和3座5万平方米的气调库已于2021年末顺利投产,已加工原料薯达1.5万吨,生产雪花全粉3000吨,项目全部竣工后,将有8条2万吨全粉生产线和8座5万平方米气调库,同时,建成水电热污处理等配套设施。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22亿元。

重要企业

  • 黑龙江优贝康乳业有限公司

黑龙江优贝康乳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6月,位于克山县经开区,公司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拥有国内先进的电脑自动控制乳粉生产线2条,日鲜奶处理能力80吨,年产奶粉0.8万吨。公司投入资金1500万元,建成高标准质检中心,拥有自主研发团队,配备了高端进口仪器150台套,可对婴幼儿粉64项检验项目全项独立检测,检测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拥有“挚博”“挚鑫”“挚嘉”“英博”“每嘉”“惠臣”等系列婴幼儿配方奶粉和成人配方奶粉。优贝康乳业把牧场作为乳品加工的第一车间,联合中国牧工商集团成立了齐齐哈尔优贝源原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在北纬47度黄金奶源带核心区域(克山县西河镇东升村)建设可存栏奶牛2400头的高标准原生态有机牧场。截至2023年2月,牧场已达到了原生态有机牧场的标准,共存栏A2奶牛2002头,年产鲜奶量达1.2万吨,是中牧集团与优贝特集团合作优贝源A2奶牛示范基地。

克山县

  • 克山县田宝食品有限公司

克山县田宝食品有限公司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公司成立于2020年,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主营粮食加工品、预包装食品,含冷藏、冷冻食品的制作与销售,如玉米面条等食品。截至2023年2月,公司有员工32人,其中管理人员7人。产品主要销往吉林、辽宁等地。拥有4条玉米面条生产线,年设计加工玉米面和白面1900吨,2021年实际加工1300吨,年设计产玉米面条2800吨,2021年实际产量为2000万吨。2022年1—5月份,实际实现产值200万元。

  • 华源有机食品(黑龙江)有限公司

华源有机食品(黑龙江)有限公司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经济开发区华源大豆产业园内,成立于2020年8月,注册资金5000万元,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华源集团公司在美国、荷兰、哥斯达黎加、意大利、秘鲁、香港等地区和国家均有贸易关系并建有自己的分支机构。与Nestle、greenmonday、OPPENHEIMER、MARS、Vitasoy、LEEKUMKEE、Heinz、DANONE、Abbott、蒙牛、圣牧高科、旺仔、汤臣倍健等世界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公司与东北农业大学通过联合成立“东北华源大豆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科技“头雁工作站”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的合作是从功能性大豆育种开始,再到推广和种植,再从初加工到精深加工。截至2023年2月,公司已获得“脂氧酶与7S球蛋白双缺失”无豆腥味大豆专利技术。华源大豆产业园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加工大豆20万吨,生产有机豆饼粉16万吨、精炼油4万吨、组织蛋白2万吨、小品种植物蛋白1万吨、人造素肉3万吨、醇法浓缩蛋白2万吨、燕麦酶解植物奶2万吨、果蔬汁及果蔬粉1万吨,实现产值10亿元。

克山县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2月,克山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7所,其中10所小学、9所初中、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高中、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共有2515名教职工,在校学生18229人。

  • 克山县育英中学

学校始建于2005年,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学校地处克山、讷河、五大连池交界处,毗邻克东、拜泉、依安等县域,交通十分便利。学校占地20000平方米,拥有4000平方米的教学区和30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配有700平方米的开放式学生餐厅。同时,学校还拥有微机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理化实验室以及占地面积近7000平方米的学生劳动实践基地。

克山县

科技事业

截至2019年,克山县境内拥有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分院以及国家级马铃薯改良中心和亚洲最大的种薯基因库,有20余项马铃薯科研成果通过国家和省级鉴定,研发培育的“克”字号系列品种在中国应用面积达三分之一以上。2020年12月,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发表论文6篇,获得专利2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2022年,克山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户。引进转化科技成果20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户。截至2023年2月,克山县有4121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有1613名初级职称人员、1218名中级职称人员、1290名高级职称人员。

克山县华源公司拥有“一种脂氧酶以及7S球蛋白双缺失的大豆新种质的建立方法”专利技术,为中国领先水平,公司培育了华源1号—4号系列无腥味和功能性大豆新品种。黑龙江省农科院、上海农科院在克山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共展示新品种11个,推广新技术2项,培养大豆产业相关人才178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23年2月,克山县有1间图书馆,藏书13万册。还有1间文化馆,社区、广场等文化活动场所16处。转播无线数字电视节目19套,模拟电视节目3套,转播调频广播8套,县电视台自办节目1套。2022年,克山县数字图书馆开放使用,新建村级文化广场28个,举办“喜迎二十大”主题音乐会等大型文体活动。截至2015年,克山县全县全民健身工程总量达到155套,实现了城镇社区、农村乡镇、村屯全覆盖。建设了爱民湖篮球场、克山县乒羽中心、为民湖健身广场、爱民湖健身广场、天泽文化社区广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59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5人,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9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人,城内健身站点20个,注册单项体育协会达到2个。成功举办了克山县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连续两年获得黑龙江省县级(市)比赛一等奖,在北安市举办的黑龙江省县(市)级乒乓球比赛中李志梅获得了女子单打第三名;成功编制克山县第一套行进间有氧健身操,推广普及了四套鹤城鹤舞健身操舞。2023年,克山县122个乡村有文化活动广场均配套安装了健身器材。

  • 克山县图书馆

克山县图书馆面积达3500平方米,藏书量达近13万册,可同时接纳300人阅读和学习,是一个集查阅、自修辅导、兴趣培养、国学传承、数字体验等于一身的功能性现代化图书馆。

克山县

医疗事业

2023年,克山县共有25个医疗卫生单位,其中有3家二级甲等医院,1家专科医院,3家专业机构,16家乡镇卫生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克山农场医院,122家村级卫生所,2478张城乡共有病床,1411名卫生技术人员。其中,二甲医院包括人民医院、中医院、建一医院,专科医院为克山明康精神病医院,专业机构包括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大队。

  • 克山县第一人民医院

克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936年,从20世纪60年代起即为哈医大的教学基地和协作医院,1991年被卫生部评为二级甲等医院,2012年又通过了二级甲等医院评审验收,是克山县最大的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全县医疗保健和急诊急救中心。克山县人民医院位于政府路一段8号,克山县党政办公中心对面,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层流手术室8间,编制床位350张,实际开放671张,公设48各科室;截至2019年5月,共有职工425人;其中:卫生技术高级职称72人,中级2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本科86人。年门急诊总量约9万人次,年住院量1.5—2万人次,年收入超过1亿元。 

克山县

人居环境

2020年,克山县投入资金1.1亿元,清理农村垃圾1.75万吨、清理边沟43万延长米、建设垃圾固定填埋点240个、修砌边沟1.49万延长米、安装栅栏9.3万延长米、安装路灯556基、栽植绿化树木30万株。建设柴草仓5100个,建设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仓210个。截至2020年,克山县美丽乡村示范村总数达到8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2%,境内有8座闪蒸矿化处理站、3个垃圾中转站、127个分拣中心,2020年无害化处理垃圾2700吨。2022年,克山县全面实行秸秆禁烧,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80.27%以上。治理侵蚀沟277条,全覆盖式清洁河道723千米。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87.8%。农药包装废弃物全部资源化处置,被推荐为全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试点县。全面建立三级林长制,完成造林11492亩,修复三北退化林3815亩,完成补植6795亩,全民义务植树13万株。截至2022年6月末,克山县清理垃圾9975吨,建立城乡“二元制”的环卫一体化体系,计划建设9个污水处理厂,农村到内水冲厕所470个,室外旱厕1000个。

社会保障

2020年,克山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3515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累计有4.85万人参保。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30.01万人,医保支付达3.25亿元。城乡群众共有15462户23587人享受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发放了310万元救灾救济款、242.5万元临时救助、2635万元补助医疗救助资金。2022年,克山县新增城镇就业38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14万元,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444人次,举办招聘会21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3253个,就业率达到95%以上。各类养老保险参保19.89万人,新增城乡居民参保1540人;发放机关事业单位及城乡居民养老金12.78亿元,发放率100%;发放低保、特困、临时救助资金等1.24亿元。评定一级、二级养老机构12家,建设城乡日间照料设施59个,开设社区老年大学办学点1个。

交通

综述

克山县距哈尔滨350千米、齐齐哈尔175千米、五大连池95千米,处于齐齐哈尔、五大连池“一小时经济圈”构架中心,是齐齐哈尔区域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截至2023年2月,克山县境内有1条铁路和1条高速公路,省级公路4条、县级公路3条、乡级公路34条、村级公路354条、专用公路1条,桥梁176座,境内有克山站和古城站。

公路

克山县的县、乡、村公路纵横交织,截至2023年2月,克山县境内有1条高速公路,为北富高速公路,公路总里程2109.4千米。其中省级公路4条(S211黑河至双城、S304绥棱至拉哈、S303长水河农场至讷河、S305北安至富裕)218.9千米,县级公路3条(X053讷河至克山、X054克山至克山农场、X313火车站至克山镇)84.6千米,乡级公路34条531.2千米,村级公路354条1260.3千米,专用公路1条6千米,桥梁176座5348.5延长米。全硬化公路总里程1541.4千米,乡镇路面硬化实现100%,村级公路硬化率达88.5%。

铁路

截至2023年2月,克山县境内共有1条铁路,为齐北铁路,境内有克山站和古城站。其中克山站车站单日旅客发送量400人,春运高峰期旅客发送量可达到1000人以上。

公共交通

截至2020年,克山县共有11辆城市公交车,全年行驶里程312840万千米。截至2023年6月,克山县共有新能源车辆41台,开通城市公交线路3条、城乡公交线路21条。

人文

综述

克山县是中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大豆出口基地县和马铃薯基地县,素有“北国粮仓”“大豆之乡”之称,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马铃薯种薯之乡”。这里盛产大豆、马铃薯、亚麻、杂粮、天然苏打水等。同时,克山县也是抗战老区,境内有永安寺、克山县烈士陵园、毛岸青纪念馆等文物保护单位,拥有抬杆舞和土豆片烹饪技艺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克山县主要盛产马铃薯、大豆、玉米等农产品,是中国高蛋白大豆之乡、中国马铃薯种薯之乡,拥有各种土豆制品和特色物产,如粉面蒸饺、红油薯片、黄金薯球等,以及克山马铃薯、克山大豆、克山玉米等。

饮食

克山县饮食以白面、大米为主。代表性饮食有粉面蒸饺、水晶饺子、坑烤土豆、齐齐哈尔烤肉等。

  • 粉面蒸饺

粉面蒸饺是克山县传统饮食,制作时先取适量的粉面倒入盆里,用开水搅拌好,揉好以后醒几分钟,然后揪成剂子,接下来包好馅料,放到蒸连上,水开后蒸十分钟。

克山县

  • 齐齐哈尔烤肉

齐齐哈尔特色烤肉是克山县的代表性饮食。齐齐哈尔烤肉有四绝:一是肉质鲜嫩、绝对绿色天然;二是手工拌肉有绝活;三是各种蘸料有绝巧;四是炭火铁板烤肉有绝招。

克山县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10月,克山县有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克山县文物保护单位(部分)

名称

等级

时代

入选批次及年份

永安寺

市级

1934年

第六批、2010年

克山县烈士陵园

市级

1969年

第六批、2010年

克山病纪念馆

市级

1988年

第六批、2010年

更新时间:2023.10.18,参考来源:

  • 永安寺

永安寺坐落在克山县城西北角,于1931年,由当时县里的德庆祥药店、麻坊厂、一梁姓家族和一家小火磨制面厂等几户有经济实力的人家共同出资修建的,目的是为当地百姓祈福消灾,保佑一方平安。住持由从哈尔滨极乐寺请来的安普老和尚担任。1966年文革期间破四旧之风盛行,永安寺庙宇被毁,僧众还俗,安普住持圆寂。1999年,经克山县宗教局请示省宗教局批准,永安寺恢复重建。

克山县

  • 克山县烈士陵园

克山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48年5月,占地面积为2.6万平方米,园内主要建筑有人民英雄纪念碑、毛岸青纪念馆、王万俊烈士墓、苏联红军纪念碑、无名烈士纪念碑、邵俊冲烈士墓、革命烈士纪念墙等,位于克山县西大街与春风街交汇处。克山县烈士陵园是克山县党员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于2005年12月被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年6月被国家和黑龙江省老促会命名为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教育示范基地。

克山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6月,克山县有1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为抬杆舞和土豆片烹饪技艺。

克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

名称

类型

级别

批次

年份

抬杆舞

传统舞蹈

省级

第三批

2011年

土豆片烹饪技艺

传统技艺

省级

第六批

2019年

更新时间:2023.11.14,参考来源:

  • 抬杆舞

抬杆舞是以击打乐为主的一种汉族民间舞。流行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克山一带的抬杆舞,鼓点粗犷奔放,节奏韵律强烈。伴奏乐器有大鼓、小鼓、大锣、小锣、铙钹、大镲等。表演风格独特,既有杂技式的惊险,又有舞蹈化的优美,体现出动与静的完美结合。

克山县

  • 土豆片烹饪技艺

克山烹土豆片为克山独有,已经入选“全国十大名小吃”,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克山县

习俗

克山县地方习俗有带奶、缠面条等。

  • 带奶

克山县有带奶风俗。汉族产妇未满月时,邻里亲属一般不能到产房中作客。否则认为会将产妇的奶汁带走。特别禁忌身带钥匙或筐、篮、袋子,亲戚邻里到产妇家作客,更不准借东西。如果有人无意中误入产房,走后产妇偶然缺奶,误入产房的人便要给送奶,送奶方式是必须给产妇送精美的滋补品,如一碗鸡汤,或一碗荷包蛋,产妇吃后。才算解脱责任。

  • 缠面条

克山县有缠面条风俗。旧时汉族育儿风俗,是一种祈求小儿健康的活动。夏历正月初七日(俗为人日子),民间家家户户煮面条吃,并将面条缠于小儿手腕、脚脖上,以析愿孩子健康成长。

艺术

克山县的文化艺术主要为戏剧与曲艺。

  • 戏剧

民国和东北沦陷时期,克山县内剧种较多,有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著名评剧演员倪俊声(评剧小生创始人,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黑龙江省分会副主席)主持的评剧班,先后有国内著名评剧演员金开芳、李中、张凤楼、夏青等人演出。京剧演员李三胜、李永超,河北梆子演员金钢钻、溜溜蛋等。1958年以后,克山县戏剧演出事业较为繁荣兴盛,除河北梆子剧团外,又相继成立了克山县评剧团、话剧团、豫刷团、歌剧团。1958年12月16日。克山县被省政府命名为文化县。1960年,创作并演出了地方新剧种“克山戏”。

  • 曲艺

1956年春,在原民间艺术队基础上建起克山县民间艺术剧团,属县办大集体单位,以演出“二人转”为主。演出剧目主要有《马前泼水》《双锁山》《王二姐思夫》等。此外还有说唱评书、大鼓以及皮影戏等。

物产

克山县素有“北国粮仓”“大豆之乡”之称,特色产品有克山马铃薯、克山大豆、克山玉米、克山县甜菜等。

  • 克山马铃薯

克山县地处北纬47度,境内土壤以黑钙土为主,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极其适合马铃薯的生长特性,是马铃薯最佳育种带。克山县生产的马铃薯茎大饱满、薯形整齐、耐储耐运,是育种、鲜食和加工等各种需求的最佳首选。1934年,国家级马铃薯改良中心和亚洲最大的基因库——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分院在克山县成立。克山县研发培育的“克”字号系列品种在中国应用面积达三分之一以上。截至2018年7月,克山县已申请注册全面、立涛、仁发、华彩等马铃薯著名商标6个,“克山马铃薯”已成功申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0年克山县被命名为“中国马铃薯种薯之乡”。

克山县

  • 克山大豆

克山县是中国高蛋白大豆之乡。克山1号大豆被农业农村部列入2022年粮油生产主导品种。2023年8月17日,克山县荣获“中国大豆之乡”称号。克山县大豆全部为非转基因高油、高蛋白专用品种,大豆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高达22%和42%。2015年“克山大豆”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16年被确定为中国唯一的“全国重要农产品(大豆)生产保护区”。

克山县

  • 克山玉米

克山县种植鲜食玉米面积常年保持在10万亩左右,亩产为2800斤—3500斤,鲜食玉米总产量约为13.3万吨。选用“脆王”“米哥”“奥弗兰”3个品牌作为主栽品种,同时拥有“利合228”“龙育10”“克玉19”等其他玉米品种。2018年克山县被确定为全国鲜食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

克山县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1年1月,克山县境内无国家A级旅游景区。克山县有涌泉林场、东山植物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景区。

重要景区

  •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克山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园区,建于2019年,该园区位于克山县古城镇新隆村,克西公路南侧。园区总面积1160亩,规划为“一区三园”,其中农业综合示范园总面积300亩,共设10个区,展示特色蔬菜、中草药、花卉、玉米(鲜食玉米)、高粱、谷糜、芸豆等新品种(系)212个。园区有孔雀䓍、小丽花、红运萱䓍、鸡冠花、鼠尾䓍、熏衣䓍、鸢尾花、金叶玉簪等几十种花卉以及各种特色蔬菜,如柿子、黄瓜、丝瓜、秋葵等。

克山县

  • 东山植物园

东山植物园位于克山县城东六七里的新民村,古称察霍勒屯,为克山县发祥之地。2015年河北乡投资扩建,名为东山植物园,植杨柳、松、榆、柞、桦于其上,占地近百余亩,树下种草、栽花,山上建阁,山下修亭,间以小路或石或木。建有东山阁,一楼以克山县历史文化、自然地理为题材制作木版画十三幅,二楼里侧为《东山阁记》,外侧为春秋战国七位著名思想家即孔子、老子、孟子、荀子、庄子、墨子、韩非子,三楼顶棚为中华民族创世纪与上古传说即盘古开天、燧人氏钻燧取火、伏羲教民渔猎、女娲补天、炎黄联盟、颛顼帝喾、尧舜禅让、大禹治水。东山植物园是集文化、旅游、餐饮、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旅游景点。

克山县

  • 涌泉林场

位于向华乡境内的涌泉林场处于乌裕尔河、讷漠尔河汇水区,距县城26千米,其东北方向即为五大连池市风景区,有林地面积5999公顷,拥有天然林、人工林、各类灌木、中草药、山野菜等,野生动物有狍子、狐狸、野猪等,另有鱼塘一处,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是集野外露营、森林探险、山野产品采摘、垂钓、森林氧吧等为一体的休闲度假自驾游的景区。

克山县

对外交流

2014年11月14日,克山县考察团到克东县进行考察。

2023年4月16日,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到克山县调研并召开座谈会。

著名人物

姓名

介绍

史克信

(1928年—)

黑龙江克山人,原黑龙江军区县大队指导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炮兵师政治部副股长,团干部处副处长。《人民炮兵》院校版主编,曾任第二炮兵副政治委员

李巍

(1931年7月—)

黑龙江克山人,擅长油画、中国画,195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作品有油画《解放》《修复》,中国画《雪雁》

释德建

(1963年11月—)

黑龙江省克山人,少林寺永化堂第十九代禅武医传人,是少林绝学“心意把”的传人,法名德建,法号合一,俗名丁宏本

重要荣誉

时间

荣誉

颁发机构

2017年1月

第一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农业部

2018年9月

全国十大马铃薯主食化示范基地县

农业农村部

2019年12月

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农业农村部

2020年1月

2019全国绿色农业十佳蔬菜地标品牌

中国绿色农业联盟、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报告编委会

2020年5月

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教育部

2020年6月

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

2020年10月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退役军人事务部、解放军总政治部

2021年9月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

国家能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