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县(英文名:Pucheng County),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南平市下辖县,位于福建省最北端、闽浙赣三省交界处,福建的“北大门”。分别与浙江省的江山市、遂昌县、龙泉市,江西省的广丰区接壤,福建省的松溪县、南平市建阳区、武夷山市毗邻。截至2022年末,浦城县常住人口29.3万人,境内面积3383.02平方千米,为福建省第三大县。截至2023年,浦城县下辖2个街道、9个镇,8个乡。县人民政府驻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浦城县的:名称由来、历史沿革、自然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文化、风景名胜、对外交流、著名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英文名

Pucheng County

别名

南浦、柘浦

简称

面积

3383.02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地理位置

福建省最北端、闽浙赣三省交界处

地理坐标

北纬27°32′~28°19′,东经118°11′~118°50′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福建省

所属地级行政区

南平市

行政类别

下辖地区

2个街道、9个镇、8个乡(2023年)

行政区划代码

350722

人口

29.3万人(2022年常住人口)

人口密度

86.61人/平方千米(2022年)

方言

吴语、闽北语

民族

汉族、畲族等

GDP

1923690万元(2022年)

人均GDP

65655元(2022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38177元(2022年)

著名景点

浮盖山、福建匡山国家森林公园、九石渡、三山会馆、真德秀故居、仙楼山公园、中华丹桂博览园

邮政编码

353400

政府驻地

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电话区号

0599

政府官方网站

http://www.pc.gov.cn

简介

浦城县地处福建省闽西北山地丘陵区,地势由东北部和西部向中部和南部倾斜,呈马蹄形分布。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早在一万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浦城地域繁衍生息。于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置县,是福建省最早置县的五县之一。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定名浦城县至今。1934年至1935年先后为福建省第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1949年12月,浦城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浦城县是中国、福建省最早的商品粮基地县,中国十大香樟基地之一。第一产业以粮食、木竹、畜禽、烟叶、油料为五大主导产业,2011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第二产业以生物制药、林产食品、轻工轻纺、机械电子为四大产业。截至2023年,已形成以浦城工业园区、荣华山产业组团两大工业聚集区为主的工业发展布局。第三产业以旅游康养、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为主,获评第五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截至2022年,浦城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92.37亿元,居全市第一。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4:32.4:46.2。

浦城县是中国丹桂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剪纸)之乡。史称八闽望邑,为闽越文化的发源地。截至2022年,浦城县共有80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截至2019年,浦城县拥有2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4项。其中浦城土墩墓群、猫耳山遗址、云峰寺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浦城剪纸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23年,浦城县有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1个,AAA级旅游景区2个,AA级旅游景区4个。浦城县特色旅游有浮盖山、福建匡山国家森林公园、九石渡等。其中福建匡山国家森林公园被授予“全国十佳森林旅游示范区试点单位”等6块国家品牌。

名称由来

浦城县,因西汉中期东越王余善筑城临浦(濒临水边之意)得名。简称浦,旧志多称浦邑。其别名柘浦,因境内主流柘溪得名。柘溪一名南浦溪,故浦城别称南浦。

历史沿革

先秦

早在一万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新石器晚期(公元前5000~3500年)产生的牛鼻山文化,涵盖闽西北地区。夏商、周时期产生了辉煌的陶瓷文明和青铜文化。置县前,浦城地域夏、商两朝属扬州。周朝时,浦城地域属七闽地。战国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七闽为楚所灭。

秦汉至南北朝

秦朝时,取消分封制,废诸侯,立郡县。浦城地域属闽中郡。

西汉时,为闽越族活动中心。东越王馀善在境内建行宫,筑三城。其中汉阳城(今浦城县北)载入司马迁《史记》,为省内最早出现于史书之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灭闽越,徒其民,城废。

东汉时,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浦城置县,称汉兴县,属会稽郡,为福建省最早置县的五县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政区制。三国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改吴兴县,属建安郡。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属晋安郡。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改属江州。晋元康六年(公元296年)中原徒浦士族王姓数人葬在今莲塘乡吕处坞、马洋一带,比衣冠南渡早12年。在临江锦城遗址和吕处坞两晋墓群发掘出土的玉璧和墓砖所刻的铭文看,浦城在永嘉之乱(公元308年)之前就有大批中原人在此居住,比八姓入闽的时间还早。南朝梁普通六年(公元525年),属东扬州。陈永定(公元557~559年)初,属闽州,后属丰州。

隋唐至宋元

隋朝时,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郡为县,吴兴县并入建安县。

唐朝时,实行道、州、县制度。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复置县,改名为唐兴,属建州。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改名为武宁县。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为唐兴。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定名浦城县至今,当时人口是唐代福建3个紧县之一。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改郡为州,浦城仍属之。

五代时,后晋天福八年(公元943年),王延政在建州立国,号殷。南唐保大四年(公元946年),建州改为永安军,浦城属之。

宋朝时,实行路、府(州、军)、县三级政区制。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复改建州,端拱元年(公元988年),改建州为建宁军。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建宁军升为建宁府,浦城属之。宋代人口升格为望县,仅次于京畿。

元代,实行行省制度。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建宁府改为建宁路,浦城属之。

明清

明朝时,废行省,设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州、县。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由建宁路恢复建宁府后,浦城属之,清朝沿袭明制。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三月十二日至十五日,徐霞客游历浦城,作《游金斗山小记》,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八月初二至初五,再游浦城,作《游浮盖山记》。

清朝时,乾隆六十年至嘉庆二十五年间(公元1795~1820年)是清代浦城经济最兴旺的时期,被冠“小苏州”之名。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西方殖民主义的炮舰从此撞开了中国的大门。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十一月,福州正式开埠通商。从此,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以福州为跳板,逐渐深入到浦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终使浦城沦为半殖民地的社会。

中华民国时期

1912年仍属建宁府,建宁府寻改建瓯府,浦城属之。

1928年,中共崇安县委发动了闽北革命武装暴动。1932年9月建立苏维埃政府。浦城是革命老根据地,土地革命烽火燃遍边境。1933年浦城划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闽赣省,成为中央苏区范围。1933年11月至1934年1月,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浦城属延建省。1934年至1935年,先后为福建省第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1938年8月,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从浦城迁建阳。1938年日本飞机开始轰炸浦城,至1943年底,被炸房屋532间,炸死190多人。1941年浦城县中心农场培育出浦场一号和浦场二号2个优良水稻品系,1944年浦场一号定名为浦城一号,又称浦城小早。

1949年5月13日,浦城解放。1949年9月1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行政区域划分的通令,设2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其中浦城由第一专署所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浦城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950年3月14日,浦城属建瓯专区,1950年9月2日,浦城属建阳专区。1956年6月9日,建阳专区与南平专区合并,称南平专区,浦城属之。1956年11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南平市,以南平县城区和城郊5个乡为南平市的行政区域(次年1月挂牌),浦城属之。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浦城县地处福建最北部,闽、浙、赣三省交界处,地跨东经118°11′~118°49′,北纬27°32′~28°19′之间。东北部与浙江省的龙泉市、遂昌县、江山市毗连,西北部与江西省的广丰市相邻,西部、南部、东南部分别和福建省的武夷山市、建阳市、松溪县接壤。东西宽61千米,南北长87千米。距南平市220千米。总面积3383.02平方千米。

浦城县

气候

浦城县属温暖湿润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热,秋凉春暖,四季分明,雨热资源丰富,风小,相对湿度大。年平均气温17.4度,日极端最高气温40.8度,极端最低气温一8度;平均无霜期255天。年平均降雨量1700毫米,最多为2390.9毫米,最少1107.5毫米,年降水日数172天,日最大降水量213.6毫米,雨量充沛,但季节分配不均。春雨季(2~4月)阴雨连绵,梅雨(5~6月),正处汛期,台风雷阵雨季(7~9月),雨量少,强度大,其他季节雨日少,强度小。台风季节出现7~9月,龙卷风、冰雹等出现3~6月。由于武夷山脉和仙霞岭形成的复杂的地形条件,对大气环流运动产生较大的影响。境内气温、降水量、无霜期均有较大的差别。浦城县降水趋势由东、西部向中、北部逐渐减少,7~10月易出现干旱现象。

地质

地质

浦城县地质构造,以华夏系和新华夏系构造为主,二者形成构造的格局,是控制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和矿产分布的主要构造体系。一、华夏系构造:境内的五炭山、石陂一带属建阳虞墩——明溪——长汀华夏系沉降带的西界。武夷山脉华夏系隆起带亦延伸浦城。二、新华夏系构造:浦城——上杭新华夏系褶断带,是福建西部新华夏系隆起带3条次一级褶断线之一。在境内包括浦城梅溪——连城新泉北北东向褶断和浦城棠岭——武平桃家庄北北东向褶断。三、南北向构造:浦城富岭——永泰嵩口南北向断裂带,是福建4个次一级的南北向褶断带之一,在浦城位于东经118°30′附近,由一组平行的南北向冲断裂、挤压破碎带组成。四、东西向构造:最北一带为浦城观前——崇安东西向断裂带,是福建4个次一级断裂带中最北的一带,位于境内北纬27°157′~27°45′之间,为区域性东西向构造。在浦城的观前至光泽桥湾一带,是一组东西向压性或压扭性断裂。

地层

浦城县地层属:华南地层区——四明山武夷山底层分区——建瓯底层小区。前震旦系时期:建瓯群为浦城出露最早的地层。浦城县北部的官路、九牧、渔梁等地,西部的古楼、山下、铁场等地有大片分布;三叠系时期:属内陆山间盆地含煤沉积,局部夹多层煤层,为浦城主要含煤段。分布比较零星。主要见于西部的大路,南部的濠村、双墩等地;侏罗系时期:主要是大规模岩浆喷发所形成的火山岩系,为县境中山;白垩系:包括下统石帽山群、上统赤石群。散见于罗源、新桥等;第四系时期:一般由未成岩的粘土、泥砂、砾卵石组成,几乎为水稻田。盆地边缘残留的二级阶地,由中更新统红色网纹砂砾层和沙质壤土或粘土组成。在山坡沟有洪积物堆积。

地形地貌

浦城属福建省闽西北山地丘陵区,地势由东北部和西部向中部和南部倾斜,呈马蹄形分布。山地面积占浦城县总土地面积的79.8%,境内山脉纵横,丘陵起伏,河谷错综其间。南浦溪纵贯南北,地表径流呈树枝状,山间盆地串珠状错落。北部是武夷山脉和仙霞岭相衔接的地带,多低山丘陵;西部属武夷山脉及其支脉,为中山山地;东部为仙霞岭,主峰营盘尖海拔1664米,为浦城县最高峰;中部花岗岩低山丘陵经河流侵蚀夷平,形成许多宽广的河流河谷盆地,较大的有南浦、富岭、永兴、临江、石陂、仙阳等。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浦城县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水系发达,分别为闽江、长江和钱塘江三江源头,溪河水域资源丰富,县境内河流多,溪河总长近700千米,面积达8491公顷。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15条,其中:50~99平方千米的5条(官田溪岩步支流、富岭溪余塘支流、岩鼻河、濠村河、古楼溪),100~199平方千米的6条(官田溪原名党溪、马莲河、石陂河、富岭溪浮流支流、西乡河山下支流、盘亭溪九牧支流),200~499平方千米的1条(永平溪),500平方千米以上的3条(南浦溪、大石溪、西乡河)。

  • 南浦溪

南浦溪为浦城县主干流,纵贯全县南北,形成树枝状水系和串球状的河谷盆地,发源于忠信镇雁塘村苏州岭经忠信七井起至濠村乡濠岭出境入闽江,全长133.2千米,流经9个乡镇。多年平均径流深1041毫米,平均径流量31.23亿立方米。降水年内分配不匀,造成月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明显。多年平均4~6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58.1%,4~9月(汛期)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78.2%,其中4~7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9.2%,多年平均陆面蒸发值700~750毫米,多年平均每平方千米产水量104.07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每人占有水量9152.48立方米,每公顷耕地平均占有水量为5731立方米。

浦城县

地下水

浦城县年平均地下水为3.93亿立方米,丰水年为5.166亿立方米,平水年为3.859亿立方米,偏枯年为3.26亿立方米,枯水年为2.809亿立方米。地下水主要补给源是降水,东北境温度烊一带为南园组地层,岩性致密坚硬,地形陡,降水渗入补给地下水条件差,但降水量大,补源充足,岩层中等富水。山区植被发育,地形切割强烈,坡度较大,降水易顺坡流失,地下水径流途径短,排泄条件好,多以泉水的形式排泄。地下水径流途径较山区长,向河谷方向径流、排泄。地下水季节变化明显洪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位被抬高.枯水期、平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水。

水利

截至2019年,浦城县已建成水库85座,其中: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79座。浦城县共有小型水库79座,其中小(1)型16座、小(2)型63座;公益性水库58座(小(1)型10座,小(2)型48座)。2018~2023年间,浦城县南浦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完成投资2.3亿元,改造引水坝127座、电泵站29个、引水渠208条。

  • 王家洲水库

王家洲水库位于忠信镇雁塘村,是浦城县第一座碾压混泥土重力坝,2016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2.82亿元。建成后,该水库正常蓄水水位413米,总库容2093万立方米。王家洲水库作为综合型水库,能供给三万多亩农田灌溉,还兼顾防洪、发电等功能。

浦城县

  • 高坊水库

位于南平市浦城县大石溪上游,因地处富岭高坊村,故名高坊。1986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1991年9月竣工。设计洪水量流量五十年一遇。水库拦河大坝为抛物线型双曲砌石拱坝,坝高70.4米,坝顶长187.38米,坝顶宽3.5米,坝底厚度20米。

浦城县

土壤

浦城县全县土壤呈酸性。土壤主要为:红壤、黄壤、水稻土、紫色土、潮土、草甸土六类,十四个亚类,三十六个土属。红壤土类占总面积的82%。主要分布在海拔200~600米,最高上限达900米。黄壤土类占总面积的3.65%。主要分布在忠信、仙阳、古楼、九牧、山下和管厝等乡镇海拔1000~1400米的中山区,水平分布与红壤同属一个纬度带。草甸土土类占总面积的0.01%。分布在福罗山、营盘尖、平水王等海拔1400米以上的山顶部。紫色土土类占总面积的1.40%,自西北、西往东南断续出现。主要分布在盘亭、古楼、富岭、水北街等乡镇海拔300~400米的丘陵地,最高分布达900米(忠信乡际洋村),呈非地带性零星分布。其中,耕地土壤分布最广的是水稻田,占耕地的96.5%,平均有机质3%左右。林业土壤以红壤分布最广,占林业山地的94.2%,平均有机质含量5%左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浦城县全域面积338302公顷,截至2019年12月31日,浦城县耕地33817.09公顷,均位于年降水量800毫米(含)以上和一年三熟制地区,石陂镇、仙阳镇、富岭镇、永兴镇四个镇耕地面积较大,占浦城县耕地的41.91%;种植园用地6674.13公顷,分布面积最大的是富岭镇,占浦城县种植园用地的16.15%;林地273634.72公顷,均分布在年降水量800毫米(含)以上地区,忠信镇、水北街镇、富岭镇三个镇林地面积较大,占浦城县林地的36.86%;草地1431.47公顷,均为其他草地,主要分布在水北街镇、石陂镇、仙阳镇三个镇,占浦城县草地的35.11%;湿地415.1公顷,均为内陆滩涂,主要分布在石陂镇、忠信镇、仙阳镇、水北街镇四个镇,占浦城县湿地的54.2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607.13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923.8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384.08公顷,富岭镇、石陂镇、忠信镇三个镇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较大,占浦城县水域的33.16%。

矿产资源

截至2023年7月统计,浦城县现已发现矿产36种,经勘查已探求一定资源储量的矿产有:萤石、硫铁矿、铅、锌、银、钼、铜、饰面用花岗岩、蛇纹岩、叶蜡石等11种。具较大优势矿种主要有萤石、硫铁矿等矿种。截至2020年底,浦城县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区(床)数39个,其中,2个储量规模达大型(浦城县羊角尾矿区萤石矿、浦城县龙堂寺萤石矿)、3个大中型(浦城县旱塘坞萤石矿区、浦城县屏峰硫铅锌矿、浦城县九里钼矿)。

浦城县大体可划分为两个成矿带:浦城——南平新华夏系铜矿——稀有金属矿带。从官路、忠信经仙阳、古楼、永兴到临江、山下、石陂,呈北东向纵贯浦城延至南乎。已发现主要的有管查铜矿、银场铅锌矿、屏峰硫铁矿;鸡蛋岗华夏系钨——多金属矿带。位于东境富岭及水北街一带,跨越闽浙两省,面积约400平方千米,与北东向新华夏系交汇:主要矿点有观音尖、溪源钨矿及铜坑、双坑等多金属矿点。找矿远景区有:古楼——管查铜矿远景区;银场——屏峰多金属远景区;溪源——鹅公嘴——黄泥湾钨矿远景区;双坑——五雷蛇——员盘多金属矿远景区。截至2023年7月统计,其中硫铁矿储量10473.73矿石千吨,普通萤石4139.35CaF2千吨,钼矿19617.55金属吨,铜矿16028.30金属吨,铅矿107779.98金属吨,锌矿231549.92金属吨,饰面用花岗岩5691.25荒料千立方米等。

水资源

截至2021年,浦城县地表水资源37.92亿立方米,其中浅层地下水动态水资源量9.06亿立方米。2021年浦城县平均降水量1921.3毫米,折合水量64.94亿立方米。年平均地下水为3.93亿立方米,丰水年为5.166亿立方米,平水年为3.859亿立方米,偏枯年为3.26亿立方米,枯水年为2.809亿立方米。

森林资源

浦城是中国南方林业重点县,截至2019年12月31日,林业用地面积410.45万亩,其中,乔木林地291.75万亩,占71.08%;竹林地86.33万亩,占21.03%;灌木林地1.88万亩,占0.46%;其他林地30.49万亩,占7.43%。森林面积390.3万亩,森林覆盖率76.99%,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102.46万亩,商品林256.17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1164.8368万立方米,毛竹70万亩,茶果等经济林22万亩,年采伐量约10万立方米。有3个国有林场,4个国有林业采育场,2个县办林场,一个国有林经营所。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截至2022年,浦城县常见的野生动物共30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5种;哺乳动物7种,鸟类21种,水生类1种,两栖类1种;底栖动物主要有:水生寡毛类的水蚯蚓,水生甲壳类的丰年虫,枝角类、挠足类、米虾、青虾、溪蟹等;软体动物主要有:螺、蚌、贝、河蚬和水生昆虫等。两栖动物:主要有沼蛙、虎纹蛙、黑斑蛙、树蛙、棘胸蛙、大鲵、小鲵等。爬行动物:主要有中华鳖、草龟、鹰嘴龟、平胸龟、泥蛇、蝾螈等。国家一级保护物种有:穿山甲、云豹、小灵猫、黑麂、黄腹角雉。国家二级保护物种有:猕猴、松雀鹰、小天鹅、游隼、娃娃鱼、虎纹蛙等。

穿山甲

浦城县

浦城县

浦城县

自然保护区

  • 南浦溪半刺厚唇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南浦溪半刺厚唇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区总面积4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42公顷,实验区面积258公顷。特别保护期为每年的4月11日~6月30日。保护区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南浦溪,保护区起点为水北街镇黄碧村村口太平桥断面,终点为水北街镇桥亭村溪口自然村转弯坞河段,保护区河段全长20千米。地理坐标范围在东经118°31′07″~118°34′51″,北纬27°41′47″~27°47′15″之间。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半刺厚唇鱼,其他保护物种包括温州厚唇鱼、黄颡鱼、黑脊倒刺鲃、翘嘴红鲌、花鳗鲡等。

浦城县

自然灾害

浦城境内雨热同期,降水量集中,高温季节同植物生长期基本一致,但雨量的季节分配过于集中,易爆发山洪、干旱等自然灾害,并有秋寒和冬季寒潮、霜冻、雪压等现象发生。台风季节出现7~9月,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灾害天气出现3~6月。

2018年1~7月,浦城县降水与近30年同期相比偏少4成,全县不同程度出现旱情。据统计,有25万亩作物缺水,19.5万亩作物受旱,一些稻田还出现龟裂,水稻晒白、枯苗、死苗。

2019年,福建浦城遭遇特大洪灾,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受灾人口9.88万人(其中受灾贫困户345户944人),紧急转移安置2.38万人,损坏房屋1530户2353间,全县直接经济损失7.59亿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浦城县下辖2个街道,9个镇,8个乡。县人民政府驻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浦城县行政区划

类型

数量

名称

街道

2

南浦街道、河滨街道

9

富岭镇、石陂镇、临江镇、仙阳镇、水北街镇、永兴镇、忠信镇、莲塘镇、九牧镇

8

万安乡、古楼乡、山下乡、枫溪乡、濠村乡、管厝乡、盘亭乡、官路乡

统计时间:2023年3月14日

参考资料:

政治

浦城县主要领导班子

部门/机构

职务

姓名

中国共产党浦城县委员会

书记

沈晓文

浦城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吴斌

浦城县人民政府

县长

李江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浦城县委员会

主席

郑辉

统计时间:2023年10月14日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浦城县常住人口数29.3万人,比2021年末减少0.3万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浦城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50898人,占50.68%;女性人口为146821人,占49.32%。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78。浦城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51222人,占17.20%;15~59岁人口为171799人,占57.71%;60岁及以上人口为74698人,占25.0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5091人,占18.50%。浦城县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43301人,占48.1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54418人,占51.8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4970人,乡村人口减少20717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5.63个百分点。

民族

浦城县的主要民族是汉族,截至2000年11月,汉族人口31万8244人,占99.06%;其他民族人口3028人。截至2011年,全县有少数民族25个,以畲族为主,还有苗族、回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人口有4128人,民族行政村有6个:古楼乡大洋村、古楼乡坑口村、肖家村、村溪村、余塘村等。

语言

浦城通行的吴方言,俗称浦城话。与原衢州、信州的吴方言大体相通,与闽北诸县则不相通。这就是旧志所说的独浦城一邑别有土音与六邑迥不相通。浦城话以县城南浦镇口音为代表,北部忠信、管厝、岩步一带(俗称大北、小北)口音与南浦镇有别,主要是声调上差异。浦城通行的闽北方言,俗称南乡话,以石陂话为代表,和闽北方言、建瓯片的水吉口音十分相近。和南浦镇相近的临江和水北街乡的观前一带杂有浦城话的成份。这就是旧志所云南乡观前、临江等村半与瓯宁土音相似,至石陂街则与瓯宁音无少异矣。浦城方言连读变调亦比较简单,着意读词表均可不变调,快说时有明显变调,如:菠萝pou luo、书本cye pei

宗教信仰

浦城县主要传播的宗教有道教、佛教、基督教。

  • 道教

据《寰宇记》载,秦汉时期,淮南道人华子期居住浦城境内的株林山修炼,清光绪《续修浦城县志》载:东汉道人张衡到浦城活动。至清末,浦城县共有观、院、宫、殿14座。民国期间,道教逐渐衰弱而消失,观、院、宫、殿先后改作他用。

  • 佛教

南朝(公元420~589年)时,浦城县就有佛教活动。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统计,浦城县有寺庵393座。至1949年,佛教基督教徒有280多人。1951年,浦城县正式成立县佛教协会。1987~1988年,先后有僧6人、尼11人分别到闽侯雪峰寺和福州崇福寺、涌泉寺受戒。至1988年,浦城县有开放寺4座、活动点5处,有僧16人、尼23人、优婆塞9人、优婆夷23人。

  • 基督教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基督新教势力进入浦城县境,在浦城境内设布道施医所、戒烟所、教堂,民国六年至十五年(公元1917~1926年)开办了陶英女子小学、培智小学等,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开办汉英中学。1951年3月,基督教徒到县人民政府登记,割断与帝国主义的关系,建立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教会,并成立三自革新运动委员会。1988年,全县有牧师1人、传道2人、教徒387人,城关254人、仙阳100人、富岭33人。

经济

概述

浦城县是中国、福建省最早的商品粮基地县。第一产业以粮食、木竹、畜禽、烟叶、油料为五大主导产业,2011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第二产业以生物制药、林产食品、轻工轻纺、机械电子为四大产业。截至2023年,已形成以浦城工业园区、荣华山产业组团两大工业聚集区为主的工业发展布局。拥有绿康生化、正大生化、蒙正生物等一批细分领域企业,为福建省千亿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重要集聚区。浦城县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1家,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35家,纳税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1家。第三产业以旅游康养、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为主,获评第五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电子物流方面,2019年浦城县荣获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此为契机完成县电商仓储物流中心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逐步完善。根据南平市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结果,截至2022年浦城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92.37亿元,居全市第一。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1.18亿元,居全市第十;第二产业增加值62.41亿元,居全市第一;第三产业增加值88.78亿元,居全市第五。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4:32.4:46.2,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177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9891元。

第一产业

浦城县第一产业以粮食、木竹、畜禽、烟叶、油料为五大主导产业,其中丹桂、薏米、灵芝是浦城县三大特色农产品。截至2022年,粮食总产量211865吨,全部木材产量256200立方米,肉蛋奶总产量272585.47吨,肉类总产量241696.44吨,烟叶4092吨,油料产量1923吨。截至2023年,“浦城大米”品牌价值达360.52亿元。特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年生猪出栏15.7万头,圣农肉鸡出栏1.6亿羽,实现烟叶税2820万元等。2011年荣获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首次表彰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2022年入选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浦城灵芝

浦城县工业发展以生物制药、林产食品、轻工轻纺、机械电子为四大产业。形成以浦城工业园区、荣华山产业组团两大工业聚集区为主的工业发展布局。浦潭生物专业园(属浦城工业园区)重点布局生物、制药、化工等产业,现已集聚正大生化、绿康生化、蒙正生物制药、永芳香料等一批优势企业,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通过农业部兽药GMP认证企业2家。2022年,浦城县62家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突破百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家,工业投资增幅和技改投资增幅均位居全市前列。深入开展园区建设年活动,集中实施14个总投资11.3亿元的基础设施项目,浦城工业园化工集中区通过省级安全风险排查和分级评估,列入省级化学原料药产业集群重点建设园区。

截至2022年,浦城县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浦城县规模以上工业3+4+5主导产业中,食品产业产值比去年增长3.9%,林产工业产业产值较去年增长-19.6%,机电产业产值比去年下降27.1%,新型轻纺产业产值比去年增长13.5%,氟新材料行业产值比去年增长55.4%,生物医药产业产值比去年下降9.5%,新能源产业产值比去年下降1.6%。全年浦城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5.89亿元,增长10.7%。实现利润总额6.54亿元,增长16.5%。

第三产业

浦城县,围绕服务业发展新趋势、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特色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旅游方面,围绕打造全域旅游,着力打造中药康养调理游、研学旅游、红色回忆主题游、体育休闲游、闽越农耕文化体验游等五大康养旅游业态;文旅产业方面,加快梦笔文化产业园、有声城市和喜马拉雅大学项目建设,打造全国首家声音互联网县域城市文化名片,提升诗画浦城影响力;电子物流方面,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完成县电商仓储物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育一批电商经营主体,拓宽农产品销路。加快推进荣华山物流园和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建设,引导设立村级物流服务网点,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

截至2022年,浦城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6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38亿元,增长18.7%,限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58亿元,增长2.0%。从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36.60亿元,增长20.5%;零售业实现销售额67.12亿元,增长7.6%;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78亿元,增长5.7%;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2.98亿元,增长11.5%。

经济功能区

浦城工业园

浦城工业园区是省级开发区,总规划面积3.5万亩,截至2023年现已开发6000亩,下设南浦生态工业园、浦潭产业园(化工集中区)、食品产业园和竹木产业园。南浦生态工业园规划面积5715亩,截至2023年开发1700亩,重点布局轻工轻纺、轻工电子、食品加工、竹木加工等产业;浦潭产业园(化工集中区),规划面积2万亩,截至2023年开发4132亩,重点布局生物、制药、化工等产业;食品产业园规划面积6630亩,发展以圣农食品产业链为主体的食品加工产业。

浦城县

荣华山产业园

南平市荣华山产业组团于2007年6月经南平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南平市委、市政府重点开发建设的三大工业园区之一。组团位于浦城县城以北,距县城约5.5千米,规划面积60平方千米,一期开发18.13平方千米,初步建成以新型轻纺为主,食品及农副产品、机械电子为辅的三个专业园。园区建成15条约30千米园区道路、2座自来水厂、1座污水处理厂、1座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1座LNG供气站,2座变电站及物流、学校、休闲公园等生产生活配套。截至2021年园区内入驻企业96家,其中制造业企业54家,规模工业企业31家。2014年被中国轻工协会、中国塑料工业加工协会授予中国环境友好型合成革产业基地;被福建省安委会确定为省级安全园区;被福建省知识产权局授予为省级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2015年被福建省经信委和财政厅评定新型轻纺产业基地为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2017年被福建省经信委确定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2019年被省经信厅认定为福建省第二批省级绿色园区。

浦城县

重要企业

绿康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绿康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福建省浦城县园区大道6号。该公司专注于微生物制造,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于2017年5月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预混剂产品被中国农业部批准为五类新兽药;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可溶性粉被中国农业部批准为二类新兽药;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生产线通过美国GMP现场检查;纳他霉素产品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国际清真认证(HALAL)以及国际犹太认证(KOSHER)等。

浦城县

浦城正大生化有限公司

浦城正大生化有限公司位于浦城县万安乡浦潭村大石溪56号,是由正大集团和浦城县生化厂共同出资成立的一家微生物兽药制造企业。厂区占地约230亩,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研发知识产权专利30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曾获得“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福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福建省创新型企业”“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等称号,产品曾荣获“法国巴黎第12届国际欧共体质量奖”“福建省名牌产品”等荣誉。

浦城县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2年,浦城县共有学校97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完全中学4所,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13所,小学26所(教学点28个),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46所,附设幼儿班37个。中等职业学校招生359人,在校生967人,毕业生318人;普通高中招生2207人,在校生6248人,毕业生1790人;初中招生3979人,在校生13077人,毕业生4609人;普通小学招生2421人,在校生17869人,毕业生3910人;浦城县各级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352人。

浦城县主要学校

学校名称

简介

福建省浦城第一中学

始创于1921年9月。校内为明正德十六年迁建的文庙原址,是一所省一级达标高中。学校现有两个校区,皇华校区和育贤校区。截至2022年皇华校区有高中教学班42个,学生2110人,初中教学班10个,学生493人,育贤校区于2023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学校现有教职工212人,专任教师192人,其中高级教师94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南平市名校长1人,市教学名师1人,市学科带头人8人,市骨干教师26人

福建省浦城县荣华实验学校

福建省浦城县荣华实验学校是一所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一贯制的全日制、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的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08亩,2010年,由江西省上饶市开来办学集团投资兴建的。该集团有20多年办学经验,办学成绩突出。学校现有教学班43个,学生数2100多人,教职工200多人

注:上表仅列举高中及其以上级别院校

统计时间:2023年10月14日

浦城县

浦城县

卫生健康

2022年末,浦城县共有县级医院5家、疾控中心2家、民营医院3家、19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类诊所22家。执业(助理)医师605人,注册护士710人。实际开放床位数1776家。

主要医院

等级

通讯地址

参考资料

浦城县医院

二级甲等

浦城县五一三路108号

浦城县中医医院

二级甲等

浦城县梦笔大道322号

浦城中山医院

一级

浦城县兴华路112号

统计时间:2023年10月14日

  • 浦城县医院

浦城县医院创建于1936年,是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急救为一体的二级甲等公立综合性医院。系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闽北卫校的教学医院和福建省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医联体及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的成员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专科联盟单位。2022年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2022年以来分别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等国家级、省级、市级医院建立10个名医工作室。浦城县医院承担着全县及部分周边县人口的医疗服务、卫生保健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浦城县

科技

2022年,浦城县新增7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绿康、正大通过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复核,铭塔玩具、永芳香料成为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典型应用案例企业,4家企业获批专利质押贷款5375万元。新引进确认省市高层次人才7人,选派省级科技特派29名,新发放科特贷19笔1175万元。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浦城县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2个,公共图书馆1个,年末藏书达23.02万部,文化馆1个,乡文化站19个。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大剧院建成投入使用,美术馆、图书馆基本建成,城市功能更趋完善。举办抖拍浦城新城短视频大赛,参赛视频总浏览量超600万次。

2022年,由中共浦城县委宣传部、浦城县住建局主办的“DOU拍浦城新城”短视频大赛正式启动。截至2022年12月,参赛视频总浏览量超600万次。

浦城县

2023年,由中共浦城县委宣传部和浦城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玉兔迎福,福聚浦城”文艺演出。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惠及线上群众3万余人。

浦城县

2023年,以“诗画浦城、福气仙芝”为主题的2023年仙芝文化节文艺晚会在浦城县体育馆举行。

浦城县

2023年,由浦城县委、县政府谋划创作排演的大型情景音画《梦笔生花的地方》在浦城大剧院盛大开演。

浦城县

单位

地址

备注

浦城县博物馆

浦城县交通路6号

免费开放

浦城县美术馆

浦城县梦笔山西麓

每周一休馆,其余时间免费开放

浦城县图书馆

浦城县丹桂河北路36号

免费开放

资料来源:

美术馆

截至2022年末,浦城县共有体育场2个,乒乓球房8个,游泳池3个,有固定看台灯光球场2个。人员方面,共有专职教练员3名,国家级裁判1名,国家二级运动员13名,国家一级运动员3名。浦城县全民健身中心为2022年福建省运会的分赛馆。

设施名称

地址

服务项目

管理单位

浦城县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

浦城县体育中心(兴浦路北100米)

体育场、综合比赛馆、游泳馆以及少体校,其中综合比赛馆含羽毛球馆、乒乓球馆、跆拳道馆、瑜伽馆、武术馆、举重馆等

浦城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资料来源:

2022年8月14日,福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青少年柔道比赛在南平市浦城县全民健身中心综合馆拉开帷幕。此次比赛,设有男子甲乙组和女子甲乙组4个竞赛组别,来自全省各地市的8支代表队共150名青少年柔道运动员参赛,最终将按组别项目决出16枚金牌。在8月14日首日的比赛中,南平队队员任可鑫一路过关斩将,拿下女子甲组70公斤级金牌。

人居环境

截至2022年,浦城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3%,6项污染物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县乡两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国控和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均达100%。植树造林1.33万亩,森林抚育5.84万亩,封山育林1.4万亩。推进丹桂河周边污水系统改建、马莲河口至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改造、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城区生活垃圾中型转运站等工程建设,完成城区高水高排项目建设,全面增强城市排洪防涝能力。各级河长累计巡河10.81万次、解决河道问题4152处,成功入选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社会保障

2022全年,浦城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保196977人,已参保196249人,参保率99.63%;浦城县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2895户,参保人数达33795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34194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31458人;生育保险15734人;浦城县工伤保险参保2685户,参保职工32195人;失业保险人数23173人。年末领取失业金1483人次,比2021年末增加252人次。

2018年,浦城县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完成市残联就业创业指标75名,扶持资金37.5万元,居家托养指标177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扶持资金35.4万元,利用自有资金扶持10名贫困残疾人就业创业。2016年至2022年,浦城县慈善总会共募集1157万元、发放慈善款物1399万元,救助困难群众超过2.7万人次。2023年1~6月,浦城县累计救助总户数652人次,总支出152.88万。保障城乡低保133人次,救助金额43.66万元;重大疾病救助505人次,金额129.3万;教育救助8人次,金额1.53万元;意外事件救助33人次,金额10.44万元等。

交通

综述

浦城县是闽北山城,地形迂回、四面环山、岗峦罗列。在其它交通方式不够完善的条件下,公路交通尤为重要。浦城县经过多次大规模道路交通建设,在综合交通体系的总体规模、运网结构和空间布局、对外通道数量和能力等方面有显著提升,主要的高速公路为浦南高速、龙浦高速,拥有国道205线、322线、353线等。

公路

截至2022年末,浦城县公路总里程为2761.40千米,其中高速线路126.94千米、国道194.54千米、县道247.31千米、乡村线路2184.90千米。其中水泥路面1977.81千米;黑色路面160.98千米;通车的行政村共有285个;境内2条高速公路浦南高速、龙浦高速总长120多千米;3条国道205线、322线、353线总长近200千米;14条县道总长256千米;195条乡道总长700多千米。2016年9月通车的龙浦高速,完善了福建和浙江两省高速公路主骨架网,形成长三角通往珠三角最快速的通道。

公共交通

2020~2023年,浦城县共实施“四好农村公路”总里程202千米,涉及浦城县全县19个乡镇(街道),共73条,总投资4.6亿元。已基本实现水泥砼路面全覆盖,安防设备齐全,行车环境良好。2022年,建成“四好农村公路”25千米,改造危桥4座,投入5000万元整治提升国、省道沿线“穿村过镇”“平交路口”等道路交通安全问题,205国道沿线增设26个公交停靠站。初步形成主要中心镇“半小时交通圈”的框架

文化

概述

浦城史称八闽望邑,有着约5000年的文明史、1800多年的建县史,为闽越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丹桂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剪纸)之乡。截至2022年,浦城县共有80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截至2019年,浦城县拥有2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4项。其中浦城土墩墓群、猫耳山遗址、云峰寺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浦城剪纸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饮食

浦城县,以稻米为主食。解放前,农家以青菜为主,因缺食油,多系清蒸清炖现油料增多,多喜煎炒炸。农村冬季腌青菜、白菜、萝卜,制豆腐乳、豆豉,供缺青菜时食用。还有制腊肉(冬天,将生肉挂灶门上方熏烤,又称熏。浦城县的特色美食有:珍珠粿、灯盏糕、临江大饼、铁炉粉干等,这些都是以浦城大米为食材加工制作的小吃。小密包酒的原材料也是浦城大米。而豆腐丸、桂花茶(丹桂茶)、酸枣糕并称浦城三大名吃。肉燕则是浦城宴请宾客不能缺少的第一道菜,俗称为头碗燕丸。

  • 肉燕

南浦肉燕,是浦城著名传统食品的头碗菜。肉燕是以猪的新鲜瘦肉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细致不腻、柔而脆嫩、味鲜适口。浦城肉燕是浦城宴客不能缺少的第一道菜,称为头碗燕丸。肉燕这道菜,先必须加工燕皮。相传,燕皮的制作工艺是由南宋浦城人徐小春偶然发现的,后经理学家真德秀(浦城人)的随行厨师林阿荣(福州人)传入福州。此后,浦城、福州两地相传仿制。现今福州、闽清生产的燕皮挂牌浦城上白燕皮或清水肉燕皮,省外出产的则称福建燕皮。

  • 豆腐丸

浦城豆腐丸历史悠久,是浦城特有的、代表性的地方风味小吃之一,制作技艺为浦城人独创,2012年浦城豆腐丸制作技艺被列入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代表性项目名录。在浦城,做豆腐丸,也叫打豆腐丸。制作时,把腌制好的肉粒放进装有豆腐泥的泥钵中,用汤匙舀起适量的豆腐泥,将肉粒包裹其中,在一阵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肉粒裹进了豆腐心里,待到初步成橄榄形后,再放进面粉碗中滚动定型,随后,把橄榄形的豆腐丸倒入沸水中,用中小火煮到豆腐丸浮上水面,就新鲜出炉了。

  • 浦城酸枣糕

酸枣糕作为福建省浦城县传统特产,以天然野酸枣为原料精制而成。呈现淡淡的橘黄色,色泽透明,形状比铜板稍大一些,嫩糯细腻,酸甜适中,口感独特。据《神农本草经》记载,野酸枣有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久服安五脏的功效,并且它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尤其是丰富的维C含量,被誉为维C之王。

丹桂茶

婚庆习俗

浦城旧时婚姻缔结过程,基本上按六礼进行,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等六个程序。亲迎形式热闹,隆重,亦很繁琐。结婚前一天,男方设宴请至亲,称开鼓。结婚那天上午,女家要送全副嫁妆到男家,称送大铺。女家中午宴客,称花粉酒、还亲酒。男子迎亲时,富户由鹅代雁,用特别的木笼抬一对鹅,新郎(浦城称新客)坐客轿,押着花轿到女家亲迎,称为拜门奠雁。新娘头戴花髻,身披霞帔蟒袍,告别长辈和亲友,由喜娘(浦城称送嫁婆)伴着,由父亲或胞兄抱上轿。离家时,放鞭炮,一路吹吹打打,到达男家,放鞭炮迎接。由少女接引,进入洞房(浦城称新娘房间)。新郎、新娘同坐在床上,由新郎挑去新娘头盖,然后对坐饮交杯酒,再引出拜堂。拜堂是婚礼最为隆重的礼俗,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礼成,新人就成名正言顺的夫妻。婚礼中最精彩的一幕,叫做闹洞房。浦城称闹新娘房间。亲朋好友聚集洞房,边出点子,戏弄新人,强令新娘、新郎做各种亲昵花招,表演节目;一边说祝词,愿新婚夫妇百年偕老,幸福美满。气氛热烈,笑语满屋。闹房至深夜,客人不肯离去。更有戏谑的人,趁新人入睡,偷取衣物,第二天要用糖果方能赎回。

现代婚姻礼仪除了合婚及拜天地渐为淡化外,大部分礼仪仍保留下来。其仪式简化六礼为纳采、纳吉、亲迎三项,名称也改为议婚、订婚、结婚。大多由男女双方自由恋爱,或通过介绍人或婚姻介绍所介绍,相定见面日期,互相了解并合意后,商定婚事,告诉家长,获得长辈支持,即可确定。

中元节

中元节,浦城人俗称七月半,即农历七月十五日,又称为鬼节。原为宗教节日,道教认为是日地官下降,定人间善恶,作斋醮荐福;佛教则作孟兰盆会以追荐祖先,说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曾设百味果,供养十方僧众,救母于倒悬之中。后来,便衍变为民间祭祖日,家家追荐祖先亡灵。有以下习俗:放河灯、烧孤衣、祭祖。七月半要做珍珠棵(糯米磨粉做坯,朱砂、糖或肉为馅的一种食品),还有油棵(即麻糍做成饼状油炸)。九牧、吴墩一带一定要做具有特色的花糕。七月十五早上吃斋,晚上全家要会宴(有的七月十四或七月十三),酒席丰盛,在香案上写祖宗名字,对号入座;在外面摆1~2个鬼节客人位置,放些饭菜。

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这天夜晚,天上明月高挂,地上悬灯结彩。各家设宴团聚,共进晚餐。浦城谚称元宵要消,就是说要把正月剩下的菜肴都在这天吃完。石陂、濠村、山下等乡镇,在元宵团聚这天一定要吃蹄膀。前一年腊八以后就会买蹄膀,挂在灶头上面烟熏。元宵这天取下煮,要煮烂,以筷子能插下为准。元宵晚上,由家庭主妇撕下一些分给大家吃,其余要留下待客。从除夕开始,城区靠街大家小户,门口都挂灯结彩,供人观赏。到元宵这天晚上,灯彩更是花协团锦簇,灯花辉煌。花灯式样繁多,有儿童提在手上玩耍的,制作比较简单,体积小而轻,如莲花灯、兔子灯。有体积较大的,制作工艺比较精细,挂于门市的,如宫灯、方斗灯、走马灯,多以亭台楼阁为外部造型,灯内装饰人物、山水、花卉,灯的四周镶嵌花边,碧瓦飞檐,流苏缤纷。还有悬灯谜,供群众猜测为乐。更以玩龙灯、鱼灯,扮戏装踩高跷、仪台座、划花船等形式开展民间文娱活动,旧时,在三山会馆还扎鳌山,放焰火。从添灯下起,前街、后街都属西方,社庙里摆的更华丽。最多的年份,龙灯有近百支。火炮连天,笙笛悦耳,有十数人聚众以串堂形式打十番,环街悠游吹打。还有年轻人放小老鼠,其状如鞭炮,每个串以细篾,执篾燃放,一道火光直凌九霄。是夜,鱼龙百戏,曼衍往来,火炮连天,彻夜欢乐,堪称火树不夜天。

地区象征

浦城人民将桂花定为县花。2007年1月,浦城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丹桂之乡”。

浦城县

浦城县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浦城县文物保护中心公布80处文物公共文化信息,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

浦城县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部分)

文物单位名称

时代

级别

地址

参考资料

云峰寺(木构建筑)

明-清

国家级

浦城县水北街镇曹村

浦城土墩墓群

夏商

国家级

浦城县仙阳镇管九村

猫耳山遗址

商代

国家级

浦城县仙阳镇下洋村猫耳弄山

三山会馆(木构建筑)

清代

省级

浦城县河滨建设社区

镇安桥(木构建筑)

清光绪

省级

浦城县临江镇本街

大口窑窑址

宋代

省级

浦城县水北街镇黄碧村

西山故居(木构建筑)

清代

省级

浦城县仙阳镇

锦城遗址

汉代

省级

浦城县临江镇锦城村

牛鼻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

省级

浦城县管厝乡党溪村

梨岭关

唐代

省级

浦城县九牧镇九牧村

统计时间:2023年10月14日

  • 云峰寺

云峰寺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水北街镇曹村,云峰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曾被唐太宗李世民御封为安禅奉佛祝圣道场。大殿的木构架属殿阁式抬梁造,为前后七檩,殿身分心槽加副阶周匝类型。同时大殿之中还有许多唐、宋时期的建筑手法的遗留,如在阑额、柱头之上置普柏枋,普柏枋上放栌斗,上檐柱根立于栌斗之上等。此外,还有体现地方特色的建筑手法,是为数不多的具有鲜明特征的福建明代建筑之一。大殿之中,有保存完好的《云峰禅寺碑记》《上原里云峰寺记》及柱础题刻、额枋墨书等,不仅记述了云峰寺的地理环境、庙宇兴废修葺、主持僧的师承来历、捐舍人的公益行为等,还记载了寺庙的田产四至、庙产收益等,对闽浙古代寺院经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01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云峰寺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浦城县

  • 猫耳山遗址

猫耳山商周窑址群,位于浦城县仙阳镇下洋村,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至2006年,共揭露面积2250平方米,发现商代早期陶窑9座,新石器时代墓葬2座、商代墓葬21座,以及灰坑等遗迹和大量石器、陶器、陶片等遗物。遗址内发掘的2座斜坡式长条形窑(龙窑)结构保存完好,同浙江上虞李家山商代龙窑相似,而时代更早,具有一定原始性,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商代早期原始龙窑。该处窑址分布集中、规模较大、窑型多样,其间还有叠压、打破关系,为研究我国早期窑炉,特别是龙窑的起源和发展演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获评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入选首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猫耳山窑址群中发掘的龙窑,年代约在商代早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整、年代最早的龙窑。猫耳山夏商窑群,是首次发现的以生产黑衣陶器为主的窑群。它的发现,为研究黑衣陶类型的年代、分期、产地、窑炉构造、装烧工艺等学术问题提供了珍贵实物依据。猫耳山窑群有望成为闽浙赣地区夏商时期窑业研究中心、中国南方早期陶瓷的研究中心之一。

浦城县

浦城县

浦城县

  • 浦城土墩墓群

浦城土墩墓群考古发现,不仅弥补了福建地区考古学时代序列中夏商周时期的缺环,还把福建文明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考古出土的文物中,有一把剑柄两边各有一耳的青銅剑(现为福建博物院馆藏),全長35厘米,剑身和剑柄处雕刻有精美的云紋、云雷紋、曲尺紋等,镂空、透雕工艺十分精湛。与一同出土的矛对比,青銅剑的工艺及用料高出一筹,出土时矛已腐蚀长锈,青铜剑缺完好无损,剑上的紋路仍然清晰可辨。原因是青铜剑采用失蜡法铸造,即便在地下埋藏3000多年,剑刃仍十分锋利。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作为当时闽越的部族方国,中原先进文化已影响带动了当地社会初级文明的发展。

浦城县

浦城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18年,浦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共29项,其中国家级非遗1项、省级非遗4项、市级非遗3项,县级非遗21项,省级、县级非遗传承人112位。

浦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备注:此表仅列出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称

类别

级别

公布批次

参考资料

浦城剪纸

传统美术

国家级

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浦城闽派古琴

传统音乐

省级

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

丹桂茶的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省级

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

提线木偶戏

传统戏剧

省级

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

浦城包酒酿造技艺

传统技艺

省级

福建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统计时间:2023年10月14日

  • 浦城剪纸

浦城剪纸,开中国民间剪纸“礼品花”之先河,对江南乃至全国的“礼品花”剪纸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以单色剪纸为主,经墨腊拓样、纸捻固定、手工剪雕而成。构图大都“字画结合”,通过锯齿纹、月牙纹等各种纹样构成形象内容。2014年浦城剪纸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浦城县

  • 浦城闽派古琴

闽派古琴于清道光年间形成,其风格以恬逸幽静见长,因其起源自浦城,一度也被称作“浦城派”。据《中国音乐词典》定义,闽派以浦城人祝凤喈(字桐君)为代表,其特点为指法精细、旋律分明、虚实相含、发言连贯。初学者,使用减字旁注工尺谱,和弹奏配合,唱出工尺的发音音调,由指法产生的腔调也可以唱出来,这是区别其他派别的地方。闽派古琴的书籍有《酉山琴谱》《自远堂琴谱》《春草堂琴谱》《与古斋琴谱》《琴学入门》《琴学初津》等。2020年,浦城闽派古琴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

浦城县

  • 提线木偶戏

提线木偶戏(原名:传子木偶)为浦城文人创造,始于清顺治年间。演出节目自隋朝开始,一朝一朝按次序传演,直到明朝为止,内容为每朝历史故事,故称“传子”。提线木偶戏节目繁多,按朝代分期,节目内容基本分三大类,一是上天类,神仙佛祖故事;二是宫廷类,帝王将相故事;三是民间类,渔樵耕读故事。唱腔为江西弋阳赣剧高腔,同时又唱歌谣,称歌谣腔。歌谣18首,男女声歌谣各9首,用渗有浦城方言的“官腔”演唱。唱词由清顺治时浦城绅士王明秀编写为四言八字,其道白用渗有浦城方言的“官腔”,惟“郭公”上场用浦城方言。提线木偶戏班艺人4至5人,其中主台1人兼报幕,上手1人操器乐,鼓师1人,提线1至2人,每人均要会唱。2009年,提线木偶戏(浦城)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浦城县

特色产品

浦城大米

浦城土壤肥沃,土质多为黑土,土层深厚,无环境污染,水源充足,光、温互补,昼夜温差大,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优质稻米生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浦城历史上曾是盛产贡米之地,久负闽北粮仓的盛名。清乾隆嘉庆间,九牧镇黄碧洋的汪处村种植的浦城当地品种清流早粒大、韧性强、味香,曾被选为贡米。浦城大米先后荣获2020年国际大米品牌十大潜力奖3A级活力地理标志产品年度生态保护奖2021年度福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

浦城县

浦城薏米

福建仅有三个县种植薏米(又称薏苡仁、米仁),浦城种植薏米2万亩,是福建薏米生产的第一大县。《本草纲目》载:薏苡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之功效。2008年,浦城薏米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浦城县

浦城丹桂茶(桂花茶)

浦城丹桂之所以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是由于浦城丹桂是一种古老的闽越文化,浦城人除了把丹桂作为观赏外还把丹桂发展成为饮食文化,浦城人待客不是茶,而是泡一杯糖桂花,杯子是无色的,滚烫的开水刷地冲下去,桂花瞬间全散开,花香沁人心胸。丹桂茶制作技艺为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

浦城县

浦城包酒

包酒,属酿造发酵黄酒。明万历《浦城县志》有明确记载:色似琥珀,其味醇浓。早先,浦城人酿酒都以酿造糯米发酵的米酒和稻谷蒸馏的谷烧酒为主,后来人们发现,用谷烧酒兑入米酒,酒不容易变质,于是形成一种特定的包酒酿制技艺代代相传。

浦城包酒酿造工艺复杂,用料相当讲究。酿酒原料首选本地单季大冬糯(米),淀粉含量足,出酒率高。糯米首选浦城小密村、九牧镇、忠信镇等地出产,选用优质糯米后还要用山泉水进行浸泡,浸泡的时长因季节、气温等不同灵活掌握。制作包酒时,按照比例在水酒中兑入谷烧后,还要进行窑藏陈化,窑藏时间越长,陈化得越充分,酒的品质越好。小密酒业共有6个酒窖,包酒的基酒窖存18个月,窖内温度不能超过30摄氏度。采用传承千年的传统酿酒工艺,使小密包酒成为黄酒产品的佼佼者。2017年,浦城包酒酿造技艺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浦城县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3年,浦城县有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1个,AAA级旅游景区2个,AA级旅游景区4个。旅游特色有福建匡山国家森林公园、三山会馆、真德秀故居、仙楼山公园、浮盖山、中华丹桂博览园、临江镇安桥、山下情人谷、万安浮桥、浦城观前老鼠谭等。

浦城县旅游景区名录

景点名称

等级

地址

资料来源

浦城县中国包酒文化博览园景区

国家AAAA级

南平市荣华山产业组团一期工业平台

浦城际岭绿乐园

国家AAA级

浦城县际岭村

浦城十里莲塘景区

国家AAA级

浦城县莲塘镇山桥村

浦城县仙楼山红色文化森林公园

国家AAA级

浦城县正大路305号

浦城樱园山庄

国家AA级

浦城县仙阳镇阳墩村遣元村32号

大水口无忧花谷景区

国家AA级

浦城县富岭镇大水口村

中国灵芝博览园景区

国家AA级

福建省浦城县荣华山大道35号

福建匡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森林公园

浦城县富岭镇双同村

注:上表仅列出部分重要景点

统计时间:2023年10月14日

重要景点

中国包酒文化博览园景区

中国包酒文化博览园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福建省首批观光工厂,该园以包酒为媒,融贯农耕文化、酿酒工艺、美景诗意于一身,实现一产连二产接三产,直接把工厂变成旅游区。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包酒的酿造制作过程,领略浦城的风土人情。占地面积100亩的包酒文化博览园,包酒主题公园、399米的观光通道、仿古城墙、百竹廊、粮仓式建筑小密包特色民宿区、还有小密古村落一条街、黄家大院四合院、占地面积10亩的天鹅湖、木制廊桥醉仙桥、梅林花海、青翠杏林。

浦城县

浦城县

浦城县

浦城县

展开

福建匡山国家森林公园

匡山景区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位于浦城县富岭镇双同村,因其山形四周奋起,而中窊下,形似匡庐而得名,景区面积约42平方千米。景区内植被茂密,分布有成片的香榧群落、黄山松群落、青钱柳群落等,2009年获批为国家森林公园,定名为福建匡山国家森林公园。同时,景区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人刘伯温、宋濂、章溢等曾在此隐居,留下著名的《苦斋记》《看松庵记》等文学作品,山中至今仍留有苦斋遗址等历史文化遗迹。匡山景区以自然+人文的模式,致力将景区打造为集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隐逸文化旅游区、福建省地质公园等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截至2021年已拥有国家级生态村、全国十佳森林旅游示范区试点单位、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6个国家级品牌。

浦城县

浦城县

浦城县

浦城县

浮盖山

浮盖山又名盖仙山,地处浦城县北部边境的盘亭、官路、九牧两乡一镇之间,距县城约40千米,面积25平方千米,犹如一条尾摆西北、首向东南的巨龙,雄踞闽浙边境。主峰碧狮峰海拔1146米,其最大的特色是峰奇、石怪、洞多、寺古,堪称华东第一垒石洞群。明朝旅行家徐霞客五次入闽,曾两次遍游山中诸景,并在山中大云寺写下《游浮盖山记》,盛赞浮盖山石痕竹影,娟然可爱。峰峦环列,此真独胜。1998年7月被福建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浦城县

浦城县

浦城县

无忧花谷

浦城县富岭镇大水口村的无忧花谷于2021年被评为福建省美丽庭院示范户,森林覆盖率约94%。浦城县通过“回归工程”引进乡贤回乡投资建设大水口旅游度假区项目,打造以山林养生环境为依托,兼有生态景区、度假酒店、乡村民宿、创意田园功能等为一体的综合型乡村旅游度假区。种有月季、绣球花、山茶花等3000余种花卉的“无忧花谷”以花串联天师流瀑布、古树群公园等景点,结合当下流行元素,打造网红桥、喊泉、莲池、山谷游泳池等网红打卡地,通过发展“夜间经济”“直播经济”等新业态,塑造起“共聚水口·留恋花谷”的浪漫乡村旅游形象。

浦城县

浦城县

浦城县

对外交流

浦城县友好城市

城市名

缔结情况

参考资料

福清、长乐

签订友好侨联合作关系协议

厦门市湖里区

签订《2023年湖里区—浦城县对口协作协议》

注:上表仅列出部分代表性城市

统计时间:2023年10月14日

著名人物

人物名

生卒年

简介

章仔钧

681年~941年

字仲举,号彰良,浦城人。屯戍浦城一方30余年,地方得以安宁。累加光禄大夫、持节高州诸军事。卒后赠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武宁郡开国伯、忠宪王

练隽

873年~952年

唐封渤海郡君,贤德夫人,世称练夫人,浦城石鼻(又名练湖,今仙阳练村)人。后晋天福八年(公元943年),练夫人阻止了浦城屠城,百姓深感练氏活命之德

章得象

978年~1048年

字希言,浦城城关人,宋代福建籍宰相的第一人

真德秀

1178年~1935年

字景元,更字希元,号西山,浦城长乐里(今仙阳镇)。南宋著名理学家,两知泉州,官至户部尚书、参知政事、资政殿学士,卒谥文忠。其为宋代大儒,道德、政绩和文章声蜚当世。《宋史》《弘简录》《福建通志》《泉州府志》等皆为之立传

吴育

1004年~1058年

字春卿,浦城盘亭秀里人。宋景德元年(1004)生。父吴待问,字子礼,咸平三年(1000)进士,累官光禄卿,以礼部侍郎致仕,72岁卒,累赠太师、崇国公。吴育于宋天圣五年(1027)试礼部第一,中甲科,与胞弟吴方、吴京为同榜进士

吴充

1021年~1080年

字冲卿,吴育弟,浦城盘亭秀里人。与其父(吴待问)、兄(吴育),世称浦城吴氏三贤。历知陕州、京西、淮南、河东转运使。英宗即位,被召入朝为盐铁副使。熙宁元年(1068)神宗即位,吴充知制诰,不久改同知谏院,熙宁八年,拜工部侍郎、枢密使。熙宁九年王安石罢相,任命吴充代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

注:上表仅列出部分著名人物

以上资料来源:

重要荣誉

获得时间

荣誉称号

授予单位

参考资料

2022年12月

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水利部

2022年12月

全国第七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农业农村部

2021年10月

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生态环境部

2021年

浦城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获批注册、先后荣获2020年国际大米品牌十大潜力奖、3A级活力地理标志产品年度生态保护奖2021年度福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国家知识产权局、福建省著名农业品牌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7月

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水利部

2011~2014年

匡山国家森林公园,被授予全国十佳森林旅游示范区试点单位、国家级生态村、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国家级生态文化村等共获得6块国字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019年8月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国务院扶贫办

2016年2月

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教育部

2008年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剪纸)之乡

文化部

注:上表仅列举出部分省级、国家级荣誉

统计时间:2023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