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穆麟德转写:hūwaliyasun tob;鲍培转写:nayiraltu töb;西里尔字母:найралт төв),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所使用的年号。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二十日,胤禛在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去世的七天后正式登基,是为雍正皇帝,改次年(1723年)为雍正元年。使用范围以清朝统治区域为界。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雍正的:改元原因、年号释义、在位皇帝、相关事件、大事记、出生、逝世、年号纪年等介绍
雍正(穆麟德转写:hūwaliyasun tob;鲍培转写:nayiraltu töb;西里尔字母:найралт төв),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所使用的年号。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二十日,胤禛在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去世的七天后正式登基,是为雍正皇帝,改次年(1723年)为雍正元年。使用范围以清朝统治区域为界。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雍正的:改元原因、年号释义、在位皇帝、相关事件、大事记、出生、逝世、年号纪年等介绍
穆麟德转写:hūwaliyasun tob;鲍培转写:nayiraltu töb;西里尔字母:найралт төв
清朝
爱新觉罗·胤禛
1723年2月5日
1736年2月11日
出征准噶尔,推行改土归流、摊丁入亩,实行耗羡归公、设军机处等
雍正年号自1723年2月5日起使用,至1736年2月11日止,共计十三年。其中,1735年8月23日,雍正皇帝去世;1735年10月18日,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位,仍沿用“雍正”年号,直至1736年2月11日改元“乾隆”。
“雍正”年号满语寓意为“柔和、公正、正直”,汉译为雍正。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初,康熙身体不适,回到畅春园治疗。这期间,他还任命了贝子胤祹、辅国公吴尔占为满洲都统,又下诏皇四子胤禛代行祀天大典。十一月中旬,康熙皇帝病情急剧恶化,急召胤禛于斋宫,宣诏嗣位。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在畅春园离世,遗体旋即从畅春园移回紫禁城乾清宫。三日后,胤禛宣布满文本继位诏书,说康熙于临终前曾召集胤祉、隆科多等,宣布传位给自己。同年十一月二十日,胤禛在太和殿即位称帝,是为雍正皇帝,并下令改次年(1723年)为雍正元年。
胤禛即位前曾被封为雍亲王,“雍”在穆麟德转写满文中为“hūwaliyasun”,意为和气、和顺,表明胤禛为人低调的处事原则。即位后,雍正取其爵位的首字,再辅以“正”字,“正”在穆麟德转写满文为“tob”,有公正、端庄之意,表明了雍正皇帝严苛、公正的施政手段和思想。两词合在一起为“hūwaliyasun tob”,汉译为雍正。此外,“雍正”一词的满文翻译还有鲍培转写的nayiraltu töb、西里尔字母的найралт төв等几种写法。
爱新觉罗·胤禛即雍正皇帝(公元1678年—公元1735年),庙号清世宗,康熙皇帝的皇四子。
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十月三十日,胤禛在北京紫禁城永和宫出生,因生母乌雅氏身份低微,胤禛交由康熙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胤禛被封为贝勒,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晋为和硕雍亲王。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二十日,胤禛即位,改次年为雍正元年。雍正在位的十三年间,对内通过设养廉银、打击朋党、整顿旗务、改土归流、设军机处、建立秘密立储制度等举措进行改革并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重农抑商,并通过设立会考府、实行耗羡归公、推行摊丁入亩与士民一体当差、废除贱籍、实行铜禁等举措加强财政管理;文化上崇儒尊孔,糅合儒释道三家理论维护其统治,并兴文字狱以打击朋党、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控制。对外进行多次统一战争,如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出征准噶尔等,并对日本、朝鲜等国采取恩威并施的外交政策,加强与海外的贸易往来。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于北京圆明园中突然离世,葬于易州泰陵,庙号为世宗,谥号是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关于雍正继位,有学者认为雍正是篡位自立:比如清史专家孟森认为康熙帝并非寿终正寝,雍正系篡位自立,并指出雍正能继位“内得力于隆科多,外得力于年羹尧”。王钟翰对此表示认可,认为康熙本想把皇位传给皇十四子胤祯(允禵原名),而“胤祯”和“胤禛”形似,为雍正修改遗诏提供可能性。康熙的遗诏不管满文版本还是汉文版本都是雍正继位后篡改所成,且遗诏是由“汉文本翻译成满文本的”。 学者戴逸也认为雍正继位“可能出于矫诏篡立”。
另有学者认为,雍正是合法继位。比如冯尔康认为康熙生前曾将胤禛当做太子候选人之一进行考量,在其弥留之际,为防朝堂动荡不会考虑将皇位传给远离京城的允禵,并进而推测若是康熙有意传位给十四皇子允禵,不会让他一直待在千里之外的军中。杨启樵在《雍正篡位说驳难》一书中认为学术界各种“篡位说”不能成立,雍正为合法继位。史松认为“康熙传位胤禛,实为顺理成章之事”,并认为康熙晚年时因疼爱弘历(乾隆),才最终决定将胤禛确立为继承人。
正月 以各省奏销钱粮积弊甚多,在中央设立会考府,令允祥负责稽核中央各部院的钱粮奏销,责令各地清查府库令其于三年内补清亏空。颁赐提、镇、副将大行皇帝遗物弓矢橐鞬。
二月 令皇十六弟允禄出嗣庄亲王博果铎,袭其爵。训饬贝子允禟。封辅国公延信为贝子。
三月 加封隆科多、马齐、年羹尧为太保,封年羹尧为三等公。
四月 大行皇帝梓宫安放于安享殿,命贝子允禵留护。命怡亲王允祥总理户部。设乡、会试翻译科。封皇十七弟胤礼为果郡王。晋封淳郡王胤祐为亲王。
五月 仁寿后太后逝世,奉安梓宫于宁寿宫。封贝子允禵为恂郡王。青海蒙古各部在和硕特部首领罗布藏丹津的带领下发生叛乱。
六月 加封孔子五世王爵。命旗人无田产者迁至热河垦田。青海郡王额尔得尼归附。
七月 除绍兴府游民及乞丐为民籍。命隆科多、王顼龄监修明史,徐元梦、张廷玉为总裁。
八月 常寿疏报清军已行至青海,已谕告罗卜藏丹津,罗卜藏丹津不从。诏年羹尧备兵。实行秘密立储,将关于继承人的遗诏置于锦匣中,藏于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增设彰化县。
九月 葬圣祖仁皇帝于景陵。纂修律例。任命张廷玉为户部尚书,张伯行为礼部尚书。命裕亲王保泰管理镶黄旗事务。
十月 命年羹尧、岳钟琪整军以备征讨罗布藏丹津。
十一月 赐于振等二百四十六人进及及第出身。罗布藏丹津入侵西宁,守备马有仁、参将宋可进被击败,罗布藏丹津逃遁。奏总兵杨尽信在庄浪椅子山剿灭番贼数百人。
十二月 将各省的西洋天主教士送至澳门,改教堂为公所。册嫡妃那拉氏为皇后,封年氏为贵妃,钮祜禄氏为熹妃,耿氏为裕嫔。
正月 西宁郭隆寺喇嘛起事,任命岳钟琪为奋威将军,前往镇压。在归化城建孔子庙。
二月 制圣谕广训,颁行天下。改幸学为诣学。年羹尧平定青海叛乱。
三月 封年羹尧为一等公,岳钟琪为三等公,发帑金二十万犒劳将士。
四月 召王大臣训饬廉亲王允禩。敦郡王允䄉削爵拘禁。下令在全国推行摊丁入亩。
闰四月 续修《大清会典》。任命苏丹为蒙古都统。
五月 任命那敏为满州都统。贝子苏努坐廉亲王党削爵。贝子弘春削爵。
六月 以青海平定,在太学刻写石经。降贝子允祹为镇国公。罢免李光复,以李永绍为工部尚书。
七月 御制朋党论,颁示诸臣。任命丁寿为阿尔泰驻防将军。
八月 命乡、会试回避士子一体考试,另派大臣阅取。任命田文镜为河南巡抚。
九月 在山西试行“摊丁入地”政策。
十月 设直隶布政司、按察司,巡抚李维钧为总督。
十一月 平定仲苗叛乱。定称孝庄文皇后山陵为昭西陵。
十二月 废太子允礽薨,封理亲王,谥曰密。设湖南学政。
正月 下令改固安官地二百顷为井田,派遣八旗闲散人员耕作。任命蔡珽为左都御史。任命阿齐图为步军统领。
二月 鄂伦岱坐廉亲王党夺职削爵。召廷臣宣示允禟罪状,并及允禩、允䄉、允禵。
三月 设安徽学政。年羹尧上表贺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将“朝乾夕惕”写作“夕惕朝乾”。总理王大臣、怡亲王允祥予一子郡王,隆科多、马齐加以世职。不给予廉亲王允禩任何封赏,并严诏训责之。
四月 调年羹尧为杭州将军,岳钟琪为川陕总督。云南与安南定界。
五月 任命左都御史尹泰为盛京礼部侍郎,兼理奉天府尹。
六月 剥夺年羹尧之子年富、年兴,隆科多之子玉柱的职务。削夺年羹尧太保职及一等公位。
七月 削夺隆科多太保职。任命张廷玉为大学士。调隆科多往阿兰善山修城。贝子允禟削爵。
八月 任命李绂为直隶总督。
九月 任命蔡珽为吏部尚书,兼管兵部、都察院事。逮捕年羹尧下狱。
十月 封恒亲王允祺子弘晊为辅国公。任命杨名时为云贵总督,鄂尔泰为云南巡抚。
十一月 任命噶尔弼为奉天将军。
十二月 降郡王允禵为贝子。赐死年羹尧,斩杀年富,余子充军。汪景祺因诗狱一案处斩。
正月 宣允禟罪状,允禩削籍除宗,敕令易名为阿其那。削隆科多职。
二月 张廷玉为大学士,蒋廷锡为户部尚书。
三月 侍讲钱名世因赠诗而受年羹尧案株连,被革去职衔,雍正亲书“名教罪人”匾额,悬其大门口,命诸文臣写诗文声讨其“劣迹罪行”。
四月 任命范时绎为两江总督。
五月 禁锢允禵及其子于寿皇殿侧,敕令允禟易名为塞思黑。
六月 任命查弼纳为兵部尚书。
七月 任命查弼纳、杨名时为吏部尚书。设立保甲法。
八月 允禟逝世。
九月 允禩逝世。侍郎查嗣庭因文字狱被捕下狱。
十月 设浙江观风整俗使。裕亲王广宁削爵,永锢宗人府。任命鄂尔泰为云贵总督。
十一月 富宁安因守边有功,赐封一等侯。
十二月 河南、陕西、四川实行“摊丁入地”。
正月 赦年羹尧之子戍边。加文武官一级。敕八旗交纳铜器,三年限满,隐匿者以罪论。任命孙柱署为大学士。任命沈近思为左都御史兼吏部侍郎。
二月 广州驻防兵丁滋事,将军李杕以包庇罪论死。命李绂前往广西擒捕逃犯罗文纲。罗文纲自首。
三月 举办会试。福建省禁止海外贸易。
闰三月 乌蒙、镇雄两土府改设流官。弘昇削爵。
四月 任命福敏为吏部尚书。
五月 任命拉锡为满州都统。查嗣庭在狱中死亡,其后被戮尸。
六月 封诚亲王允祉子弘景为镇国公。隆科多以罪削爵。
七月 任命富宁安为汉军都统。任命黄国材为工部尚书,为田文镜加尚书衔,并任命为河南总督。任命夸岱为工部尚书。晋封辅国公弘晊、鄂齐、熙良为镇国公。已革贝勒苏努涂抹圣祖朱谕,暂免其死,照前禁锢。
八月 中俄签订《布连斯奇条约》。
九月 花苗叛乱。蔡珽被执行斩监候,其妻与子入辛者库。
十月 圈禁大臣隆科多。
十一月 遣官清丈四川地亩。
十二月 任命苏图为黑龙江将军。
正月 晋封贝勒球琳为惠郡王,镇国公弘春为贝子。任命杭奕䘵、任兰枝出使安南。
二月 晋封果郡王允礼为亲王。
三月 进藏官兵入驻西宁。
四月 任命陈泰为满州都统。
五月 任命郭沭为广西巡抚。削富宁安侯爵,仍为大学士。任命田文镜为河东总督,兼辖山东。任命联化祚为汉军都统。
六月 降诚亲王允祉为郡王。隆科多死于禁所。
七月 任命李卫兼理江苏缉捕。鄂尔泰奏剿平川境米贴逆苗。岳钟琪奏西藏平定。任命纪成斌为固原提督。大学士富宁安去世。
八月 恢复浙江乡会试。
九月 清军进藏剿杀阿尔布巴等。
十月 以鄂尔泰剿平广西八达寨逆苗,兼督云、贵、川三省,发帑银十万犒赏滇兵、黔兵。任命石文焯为礼部尚书,路振扬为兵部尚书。任命蔡仕舢为浙江观风整俗使。
十一月 设咸安宫宫学。
十二月 免四川崇庆州七年额赋。编撰完成《大清律集解附例》
正月 任命陈元龙、尹泰为大学士。恢复蒙古恩格德尔侯爵三等公爵位,以其曾孙噶尔萨袭。蒙古二等伯明安晋封一等侯,由其孙马兰泰袭。令侍郎法保等察修直隶至江南大道。
二月 任命尹继善为河道总督。任命多索礼为奉天将军。设直隶巡农御史。任命李杕为汉军都统。
三月 噶尔丹策零进犯伊犁,命傅尔丹、岳钟琪率兵往征。任命鄂善、莽鹄立为蒙古都统。
四月 四川天全土司改流设州。
五月 湖南保靖、桑植、永顺三土司改流设府县。岳钟琪告发曾静、张熙意图起兵兴汉。
六月 设置军机房。
七月 都匀生苗及侬、仲生苗归附。以果亲王胤礼管工部,庄亲王胤禄管满洲都统。
八月 任命王釴为京口将军。
九月 改广西镇安为流。
十月 加封张廷玉、傅尔丹、岳钟琪、鄂尔泰为少保。
十一月 发帑金百万两修高家堰石工。任命马会伯为兵部尚书。免除功臣子孙施世骅的五十余万赃银,以内库银填补,其应得遣戍、监追、籍没及妻子入官等罪,皆赦除。
十二月 设广东观风整俗使及肇高学政。
正月 任命领侍卫内大臣尚崇廙为盛京五部尚书。任命那苏图为奉天将军,常德为宁古塔将军,卓尔海为黑龙江将军。任命庆复为汉军都统。
二月 复诚郡王允祉为诚亲王,贝勒允烜为愉郡王,贝子允祎为贝勒,皇二十一弟允禧、皇二十二弟允祜为贝子,皇二十三弟允祁为镇国公。南掌国(今老挝)遣使来贡,并请定贡期。
三月 令张廷玉、蔡廷锡管理三库事务。颁行圣祖御纂的《书经传说》。
四月 淳亲王允祐逝世,以子弘暻袭郡王。赐周澍等三百九十九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定大学士为正一品,左都御史为从一品。任命嵇曾筠为江南河道总督,田文镜兼东河总督。
五月 怡亲王允祥逝世。
六月 追谥怡贤亲王“忠敬诚直勤慎廉明”。黎平、都匀生苗归附。
七月 建贤良祠。遣官赈江南、湖南、直隶、山东等省水灾。
八月 命怡贤亲王子弘晓袭封亲王,弘晈别封郡王,均世袭。京师地震。
九月 高其倬因勘察太平峪吉地,予世职。猛弄白氏、孟连、怒子归附。
十月 重定百官帽顶品阶。平乌蒙苗民叛乱。
十一月 设孔庙执事官。
十二月 命傅尔丹、岳钟琪各回本军。总兵樊廷因大败准噶尔贼犯,予世职,赏银一万两,其张朝佐等并予世职。
正月 开谷放粮,赈济上一年受水灾的邳、宿两地灾民。
二月 设四川总督。
三月 任命三泰为礼部尚书,鄂尔奇为左都御史。
四月 命史贻直、杭奕禄前往陕西宣谕化导。琼山、儋州生黎归附。
五月 任命石云倬为西路副将军。
六月 大小策凌敦多布集重兵于额尔齐斯河源,诱傅尔丹来攻,大败清军于和通淖尔附近。
七月 任命高其倬为云贵总督,尹继善为两江总督。奏报傅尔丹出击准噶尔时弃军先退,导致大败,副将军查弼纳、公巴赛、参赞公达战死。任命马尔赛为抚远大将军。
八月 任命鄂弥达为青州大将军。晋封锡保为顺承亲王。
九月 皇后那拉氏逝世,册谥为“孝敬皇后”。
十月 岳钟琪与傅尔丹分兵两路征讨噶尔丹策凌。准噶尔入侵克鲁伦,亲王津多尔济、额驸策凌合力驱敌。
十一月 任命顺承亲王锡保为靖边大将军,降傅尔丹为振武将军,降马尔赛为绥远将军。任命康亲王崇安摄抚远大将军。任命史贻直为兵部尚书,彭维新为左都御史。
十二月 《圣祖仁皇帝圣训》《圣祖仁皇帝实录》编撰完成。
正月 孟春享太庙,皇四子弘历行礼。任命鄂尔泰为大学士。任命军前统领达尔济为建勋将军,驻兵白格尔。
二月 封鄂尔泰为一等伯,世袭。
三月 改军机房为军机处。大学士等弹劾岳钟琪奏报不实。
四月 置贵州古州镇、清江镇总兵各一名。任命海寿为户部尚书,性桂为刑部尚书。降三等公岳钟琪为三等侯,仍护大将军。任命张大有为礼部尚书,范时绎为工部尚书。诏修云南嵩明州、寻甸州水利。
五月 任命武格为扬威将军,刘世明为副。
闰五月 恒亲王允祺逝世,谥号为温,其子弘晊袭恒亲王。平台湾北路西番滋事。任命李卫为刑部尚书。
六月 设立军机大臣。清军于光显寺彻底击败噶尔丹策零的叛乱。
七月 李卫任直隶总督。准噶尔入犯乌孙珠尔。
八月 小策凌敦多布领兵三万劫掠察罕瘦尔、克鲁伦、塔密尔等地,被额驸策凌截击,败奔额尔德尼昭。再战,复败。精锐尽失,被迫遣使求和。
九月 傅尔丹削爵职。
十月 岳钟琪被夺职、交兵部拘禁。
十一月 任命常德为靖边左副将军。封吐鲁番额敏和卓为辅国公。
十二月 吕留良案完结,吕留良及其儿子吕葆中、严鸿逵被戮尸,吕毅中被斩,吕留良的孙辈皆被发往宁古塔为奴。
正月 修范公堤。任命高其倬为两江总督,尹继善为云贵总督。命鄂尔泰巡阅北路军务。
二月 任命保明、查尔泰、伊勒慎为满州都统。封皇四子弘历为宝亲王。皇五子弘昼为和亲王。
四月 赐陈倓等三百二十八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任命嵇曾筠为大学士,仍管河督。任命刘于义为吏部尚书,涂天相为刑部尚书,张照为左都御史。
五月 云南普思土司刀兴国等起事,被镇压。《续修大清会典》完成。特门、奇图山等岛六族归附。
六月 平定九股苗民叛乱。
七月 顺承亲王锡保削爵。任命平郡王福彭为定边大将军。
八月 设置顺天府四路捕盗同知。
九月 鄂尔奇革职查讯。任命庆复为户部尚书,鄂长为步军统领。
十月 任命扣娄为蒙古都统。
十一月 命果毅公讷亲在办理军机处行走。
十二月 任命史贻直为户部尚书,张照为刑部尚书,徐本为左都御史。任命高斌为江南河道总督。
正月 侍郎查克旦办理车臣汗部落诸务得宜,加尚书衔,赐银五千催,入官房地人口给还。
二月 晋封贝子允祜为贝勒。命侍读春山、给事中李学裕册封安南国王。命额驸策凌总理前敌军务。坡东、坡西苗寨归附。
三月 免除工部尚书范时绎职。河南学政俞鸿图以婪赃处斩,其父侍郎俞兆晟禠职。
四月 湖广容美土司改土归流。
五月 施南宣抚司改设流官。任命李禧为汉军都统。
六月 湖广忠峒等十五土司改设流官。
七月 命果亲王允礼经理达赖喇嘛驻藏,并至直隶、山西、陕西、四川阅兵。
八月 遣傅鼐、阿克敦前往准噶尔宣谕。降贝子允袆为公,泰郡王弘春降为贝子。
九月 命侍郎吕耀曾、卿德福前往贵州宣谕。
十月 任命鄂弥达为天津都统,阿里衮为青州将军,傅森为杭州将军。任命郝玉麟为浙闽总督。景陵瑞芝生。
十一月 敕续修皇清文颖。封理密亲王子弘晁为辅国公。
十二月 敕广西归广东总督兼辖。任命魏廷珍为兵部尚书,顾琮为漕运总督,朱藻为直隶河道总督,白钟山为河东河道总督,高斌为江南河道总督。
正月 任命觉罗柏修为盛京将军,那苏图为黑龙江将军,赫星为宁夏将军。
二月 任命魏廷珍为礼部尚书。任命巴泰协办大学士。
三月 雍正帝亲耕耤田。
四月 《圣祖文集》编纂完成。
闰四月 准噶尔遣使进贡。敕令定界。建先蚕坛于北郊。
五月 任命哈元生为扬威将军,统领四省官兵征讨叛乱苗民。任命果亲王、皇四子、皇五子、鄂尔泰、张廷玉等办理苗疆事务。
七月 鄂尔泰请辞。
八月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逝世,临终前宣旨传位于皇四子宝亲王弘历。
九月 皇四子宝亲王弘历即位,是为高宗纯皇帝,次年改元乾隆。
人名 | 出生时间 | 简介 |
梁同书 | 1723年 | 字元颖,号山舟,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书法家。梁同书工于楷、行书,其书大字结体紧严,小楷秀逸,尤为精到。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清四大家”。著有《频罗庵遗集》《频罗庵论书》等。 |
纪昀 | 1724年 | 字晓岚,号石云,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清代学者、文学家、官员。纪昀24岁中举,31岁进士及第,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历任侍读学士、学政、知府等。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谪戍乌鲁木齐,48岁遇赦返京。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纪昀受命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嘉庆十年(1805年)逝世。纪昀著作有《纪文达公遗集》32卷、《史通削繁》《镜烟堂十种》《唐人诗律说》《河源纪略》等学术著作、志怪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等。 |
蒋士铨 | 1725年 | 字心余,号定甫,江西铅山人。清代戏曲家、文学家。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汪轫、杨垕、赵由仪并称“江西四才子”,又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左三大家”。创作杂剧、传奇六十种,其中《四弦秋》《一片石》《雪中人》《临川梦》《冬青树》等九种合称为《藏园九种曲》 |
王杰 | 1725年 | 字伟人,号惺国、惺园,别号畏掌,亦号畏堂,晚年号葆醇(又作葆淳)。清代名臣,乾隆、嘉庆两朝军机大臣。曾为两江总督尹继善、陕西总督陈宏谋的幕僚。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点作状元,五次升迁至内阁学士,后历任工部、刑部、礼部、吏部等职,充任《四库全书》馆和国史馆副总裁,参与明史修撰。后因平定台湾、廓尔喀(今尼泊尔)中有功,加封太子太保。嘉庆七年(1802年),因病致仕。嘉庆十年(1805年)逝世。嘉庆赐其享祀贤良祠。王杰以书文见长,又工于书法,有《葆淳阁集》24卷以及行书、楷书等多个书法作品留世。 |
王尔烈 | 1726年 | 字君武,号瑶峰。辽阳人。《辽阳县志》称其“词翰书法著名当世者,清代第一人”。王尔烈自幼聪颖好学,乾隆三十年 (1765)中举,乾隆三十二年(1767)任顺天府平谷县教谕,国子监教习,四年后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参与纂修《四库全书》。后历任陕西道监察御使、顺天府府丞、内阁侍读学士、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等职。嘉庆四年 (1799)致仕,两年后病故。 |
赵翼 | 1727年 | 字耘松,号瓯北,常州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清朝史学家、诗人、文学家。嘉庆十五年(1810年),赏三品顶戴。嘉庆十九年(1814年)逝世。赵翼史学著作《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赵翼余著还有《陔余丛考》《檐曝杂记》《皇朝武功纪盛》《平定台湾述略》《古诗十九首》《闲居读书六首》等。 |
钱大昕 | 1728年 | 字晓徵,号辛楣。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嘉定区 )人。清代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乾隆十六年(1751年),授内阁中书学习行走。乾隆十九年(1754年)三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右春坊右赞善、武英殿纂修官、功臣馆纂修官、詹事府少詹事,提督广东学政等职。嘉庆九年(1804年)逝世。钱大昕在史学、经学、小学、算学、校勘学及金石学等学术领域均有建树,曾奉旨修《热河志》《续文献通考》《续通志》等,著有《唐石经考异》《经典文字考异》《诸史拾遗》《十驾斋养新录》等。 |
朱筠 | 1729年 | 字竹君,又字美叔,号笥河,大兴县人。清代文献学家、藏书家、学者。朱筠为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初授编修,后历任侍读学士、顺天乡试同考官、督安徽学政等职。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任《四库全书》纂修官。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病故。朱筠博于经学宗汉儒、诸史百家,精通金石文学。现存作品《笥河文集》四卷。 |
毕沅 | 1730年 | 字纕蘅,又字秋帆。江南镇洋人(今江苏太仓)。中国清朝乾嘉时期官员、学者。乾隆十八年(1753年)中举后授内阁中书。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授翰林院修撰。历任翰林侍读学士、太子左庶子、巩秦阶道道台、安肃道道台、陕西按察使、陕西巡抚、河南巡抚、湖广总督等职。乾隆六十年(1795年)授湖广总督兼署巡抚。石三保起义后赏轻车都尉世职。嘉庆二年(1797年)逝世,死后获赠太子太保,后受和珅案牵连革除世职。著有《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西安府志》《中州金石记》《续资治通鉴》《灵岩山人诗集》等作品。 |
朱珪 | 1731年 | 字石君,号南崖(一作南厓),顺天大兴人。清朝乾隆、嘉庆时期重臣、学者。 乾隆十二年(1747年),朱珪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历福建粮道、福建按察使、湖北按察使、福建学政、内阁学士、礼部侍郎、两广总督以及吏、兵、户部尚书等职。嘉庆帝亲政后,官至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工部事务,加太子太傅。嘉庆十一年十二月(1807年1月)逝世,追赠太傅,赐谥“文正”,入祀贤良祠。朱珪曾任《四库全书》总阅、实录馆总裁、国史馆正总裁、会典馆正总裁,总修成《清高宗实录》。有《知不足斋诗文集》传世。 |
姚鼐 | 1732年 | 字姬传,一字梦谷。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清代散文家。嘉庆二十年(1815年)逝世。姚鼐在重义理、长辞章的基础上,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著有《惜抱轩诗文集》《九经说》《庄子章义》,选编有《古文辞类纂》等。 |
吴骞 | 1733年 | 字槎客,号揆礼。浙江海宁(今属浙江)人。清代藏书家、诗文家。嘉庆十八年(1813年)逝世。著有《愚谷文存》《拜经楼诗集》《拜经楼诗话》等作品。 |
翁方纲 | 1733年 | 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词章,创“肌理说”,与永瑆、铁保、刘墉并称清代四大书法家。参与《四库全书》编纂,著有《粤东金石略》《苏米斋兰亭考》《复初斋全集》《小石帆亭著录》《两汉金石记》等作品。 |
姓名 | 去世时间 | 简介 |
年羹尧 | 1726年 | 字亮工,号双峰,祖籍安徽怀远,隶属汉军镶黄旗,清世宗敦肃皇贵妃之兄。清朝名将。 年羹尧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后官至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后加封太保、一等公。其任职期间,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雍正二年(1724年)因骄纵无礼,渐失圣心;翌年十二月,被雍正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日(1726年1月13日),雍正赐年羹尧自尽。年羹尧所著兵法《治平胜算全书》流传于世多年。 |
查嗣庭 | 1726年 | 字润木,号横浦。浙江海宁人。清朝大臣、书法家。查嗣庭为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进士,后任翰林院编修,庶吉士。后历任内阁学士、礼部左侍郎等职。雍正四年(1726年),查嗣庭任江西正考官时,被人告发试题“维止”二字,意在取“雍正”二字去其首,为大不敬,获死罪。雍正五年(1727年),查嗣庭被戮尸枭示,亲属等也受株连。 |
查慎行 | 1727年 | 原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杭州府海宁人。清代诗人、文学家。查慎行为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举人,后授翰林院编修,之后从军。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乞休归里,潜心著述。雍正四年(1726年),受弟弟查嗣庭牵连被逮入京,次年放归后不久便去世。 查慎行是诗坛“清初六家”之一,在诗歌创作、诗歌艺术研究和诗学理论研究均有建树。其诗兼采唐宋而以宋为长,艺术上以白描著称。主要作品有诗歌集《敬业堂诗集》《查初白诗评十二种》等。 |
隆科多 | 1728年 | 字竹筠。满洲镶黄旗人。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一等公佟国维第三子,清朝中期的重臣。先后担任步军统领,礼部尚书,世袭一等公。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授一等侍卫,擢銮仪使,兼正蓝旗蒙古副都统。康熙年间,隆科多受到康熙宠幸,不断升迁,康熙六十一年(1722)时,已升任理籓院尚书兼步军统领。雍正皇帝即位之初,隆科多承袭一等公爵位,授吏部尚书。雍正稳固朝廷后,逐渐削减了隆科多的权势,并于雍正五年(1727年)被革职圈禁,次年六月离世。 |
爱新觉罗·胤祥 | 1730年 | 清朝满洲正蓝旗人,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年少时才能精妙、性情率真,极受康熙宠爱与看重。后因一废太子事件中受牵连,遭康熙下令圈禁失宠,革去爵位。因与四阿哥胤禛感情深厚。雍正帝即位后,极其信任与宠信他,任命其为四位总理事务大臣之一,受封和硕怡亲王,王爵世袭,为有清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胤祥在任八年,辅佐雍正治理国家,主管户部、总理直隶营田等宫中大小事务,并兼议政、军机大臣,又代雍正帝联络官僚等,为雍正整肃吏治、清缴钱粮亏空、水利营治等奠定基础。胤祥去世后,雍正为其破例厚葬、配享太庙等。 |
查弼纳 | 1731年 | 完颜氏,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大臣。初任佐领,后任兵部侍郎、两江总督。雍正四年(1726年),调任吏部尚书。雍正八年(1730年)任北路军营副将军,次年战死于和通泊。 |
蒋廷锡 | 1732年 | 字酉君、扬孙,号南沙、西谷、青桐居士。江苏常熟人,清朝康雍时期官员、画家、文献学家、藏书家。蒋廷锡初以举人供奉内廷,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考中进士,授翰林编修。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侍郎、户部尚书等职。雍正六年(1728年)拜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理户部事。雍正七年(1729年)加太子太傅,累封一等阿达哈哈番,并相继任《古今图书集成》总裁、《大清会典》副总裁与《圣祖仁皇帝实录》总裁等务。雍正十年(1732年)逝世,谥号“文肃”。蒋廷锡工诗善画,被视为“蒋派”花鸟画的开创者。其代表画作有《岁寒三友图》《岁朝图》《幽兰丛竹图》等,诗文著述有《青桐轩集》等。 |
年号纪年 | 公元纪年 | 干支 | 越南年号 | 日本年号 | 李氏朝鲜 |
雍正元年 | 1723年 | 癸卯年 | 保泰四年 | 享保八年 | 景宗三年 |
雍正二年 | 1724年 | 甲辰年 | 保泰五年 | 享保九年 | 景宗四年 |
雍正三年 | 1725年 | 乙巳年 | 保泰六年 | 享保十年 | 英祖元年 |
雍正四年 | 1726年 | 丙午年 | 保泰七年 | 享保十一年 | 英祖二年 |
雍正五年 | 1727年 | 丁未年 | 保泰八年 | 享保十二年 | 英祖三年 |
雍正六年 | 1728年 | 戊申年 | 保泰九年 | 享保十三年 | 英祖四年 |
雍正七年 | 1729年 | 己酉年 | 保泰十年、永庆元年 | 享保十四年 | 英祖五年 |
雍正八年 | 1730年 | 庚戌年 | 永庆二年 | 享保十五年 | 英祖六年 |
雍正九年 | 1731年 | 辛亥年 | 永庆三年 | 享保十六年 | 英祖七年 |
雍正十年 | 1732年 | 壬子年 | 永庆四年、龙德元年 | 享保十七年 | 英祖八年 |
雍正十一年 | 1733年 | 癸丑年 | 龙德二年 | 享保十八年 | 英祖九年 |
雍正十二年 | 1734年 | 甲寅年 | 龙德三年 | 享保十九年 | 英祖十年 |
雍正十三年 | 1735年 | 乙卯年 | 龙德四年 | 享保二十年 | 英祖十一年 |
清朝皇室规定,皇子夭折则不参加排序,胤禛出生前,康熙已有10个儿子,健康生存的皇子当中有三个年长于胤禛。
新亚洲娱乐(英文名:ASIA ENTERTAINMENT GROUP LIMITED,全称:新亚洲娱乐联盟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从事戏剧制作人及杂项戏剧服务为主的企业,成立于1999年,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旗下分公司包括虎威艺能创作有限公司(TGS HK)、稻草人娱乐创作社(Scarecrow Entertainment)、虎威王朝音乐创作股份有限公司(TGS Music)、虎威活力娱乐传播有限公司(TGS Taiwan)、AK Entertainment(Korea)以及AEG Korea等。
印度孟买SENSEX30指数(又称孟买敏感指数)为印度最被广泛使用的指数,为投资印度的重要参考指标,是由孟买证券交易所发行。由于各类媒体提到的“印度股市”,实际上都是孟买股票交易所,因此,该交易所的SENSEX-30指数几乎成了印度股市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