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劳共和国(帕劳语:Beluu er a Belau;英语:Republic of Palau),简称帕劳,是位于西太平洋的岛国,距离菲律宾东南约750千米处,关岛西南约1300千米处,属加罗林群岛,为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一部分,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隔海相望,海岸线长1519千米,陆地面积459平方千米,海洋专属经济区面积约62.9万平方千米。帕劳全国分16个州,首都为梅莱凯奥克(Melekeok),2023年估算帕劳总人口为21779人,其人口约70%居住在位于科罗尔岛上的科罗尔,多属密克罗尼西亚人种。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帕劳的:名称由来、历史沿革、自然地理、行政区划、政治、对外关系、军事、人口、经济、社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等介绍

中文名

帕劳共和国

英文名

Republic of Palau

本国语言名称

Beluu er a Belau

简称

帕劳

国歌

《我们的帕劳》(Belau Rekid)

官方语言

帕劳语

成立时间

1994年10月1日

所属大洲

大洋洲

面积

459平方千米

地理位置

西太平洋,菲律宾东南约750千米处,关岛西南约1300千米处

地理坐标

北纬6°~8°,东经134°~135°

时区

UTC+9

气候类型

热带海洋气候

首都

梅莱凯奥克(Melekeok)

主要城市

科罗尔、马卡拉尔、阿拉卡贝桑

政体

总统制

国家元首

萨兰格尔·惠普斯

国家代码

PLW

国际电话区号

+680

人口

21779人(2023年估算)

族群

密克罗尼西亚人种

宗教

天主教、基督新教

GDP

2.3亿美元(2022年)

人均GDP

14530美元(2022年)

人类发展指数

0.767(2021年)

货币

美元

著名景点

洛克群岛-南部潟湖等

道路通行方向

靠右驾驶

主要机场

帕劳国际机场等

主要港口

科罗尔港

主要节日

独立日10月1日

最高峰

恩赫尔丘斯山(ngerchel),海拔214米

最长河流

Ngerdorch河

简介

帕劳由340多个火山岛和珊瑚岛组成,其中只有9个岛有常住居民,最大岛屿为巴伯尔岛(Babelthuap),该国属热带海洋气候,全年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多,5月至11月为雨季,12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帕劳扼守太平洋—印尼望加锡海峡—印度洋航道,是太平洋进入东南亚的门户之一,在1885年被西班牙占领。1898年西班牙在美西战争中战败后被出售给德国,成为德属新几内亚的一部分。一战中日本对德宣战,被日本占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联盟授权日本对帕劳进行统治。二战期间被美国在贝里琉岛战役、佩莱利乌-昂奥尔岛之战后占领帕劳。1947年,联合国将其交美国托管。1982年8月,帕劳与美国签订《自由联系条约》,帕劳于1994年10月1日结束其托管地位,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但仍与美国保持特殊关系。同年12月,帕劳加入联合国。

帕劳为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太平洋岛国论坛、太平洋共同体、各国议会联盟和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帕劳是太平洋岛国中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经济依靠外国援助,旅游业为主要支柱产业,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3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4530美元,经济增长率为–2.9%。

帕劳文化受到日本和美国等国家的文化影响,有母系文化的特征,居民擅长制作传统编织物、故事板形式的木雕以及反映帕劳传统的粘土陶器,有悠久的航海历史,帕劳群岛被评定为世界七大透明度最高的海域之一,被“国际潜水联盟”认定为全球最佳潜水者必访圣地之一,有贝里琉岛(Peleliu)、雅切隆(Ngarchelong)巨石遗址等旅游景点,其中洛克群岛-南部潟湖(Rock Islands Southern Lagoon)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名称由来

旧称帕劳区和帛琉群岛。帕劳语中岛屿的名称Belau源自帕劳语中的村庄,“Belau”一词源于帕劳语中的“aidebelau”一词,为间接回答之意,与创世神话有关。1543年西班牙人鲁·洛·德比利亚洛沃斯到此,起名为“暗礁群岛”。Panlog意即“群岛”。1686年西班牙占领后将其拼写为Palaos,以帕劳命名,西班牙人最初称这些岛屿为洛斯帕洛斯(Los Palaos),英国人将其改为佩洛群岛(The Pelew Islands),德国人称为帕劳(Palau)。

历史沿革

古代帕劳

帕劳群岛上的早期居民可能来自波利尼西亚和帝汶岛。帕劳原住民是混杂了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以及马来人和菲律宾人的人种。据对帕劳洞穴墓葬的碳测定,显示在公元前2500年~前1000年至公元1100年左右帕劳境内已有居民生活。

据记载,洛克群岛的居民早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开始进行农业生产,并发展出相当复杂的母系社会体系,土地、货币、头衔都由母系传承。大型的村落大约出现在公元700~900年。岛上发现的墓葬遗址显示,帕劳大约是整个大洋洲最早具有丧葬仪式的地方。至公元1年,早期的帕劳人已经沿河建造巨大的土方工程,如梯田等。

殖民时期

1522年,麦哲伦船队“特立尼达”号的船员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在北纬5°线附近发现了帕劳的松索罗尔岛,并将其命名为圣胡安岛(San Juan),但是这些船员没有登上岛屿。

1696年12月28日,捷克传教士克莱因( Klein's)在菲律宾萨马岛采访了几位遭遇海难后的帕劳人,并根据描述绘制了一幅帕劳地图。1700年、1708年和1709年,耶稣会信徒先后3次从菲律宾出发前往帕劳,均以失败告终。1710年11月30日,耶稣会探险队在西班牙人弗朗西斯科·帕迪拉(Francisco Padilla)的带领下登上了帕劳岛屿。此后,直至18世纪末欧洲人才开始重新涉足帕劳。1783年,英国船长亨利·威尔逊(Captain Henry Wilson)带领的“安蒂洛普”号行驶至帕劳群岛的科罗尔附近时发生触礁,在帕劳西部的珊瑚礁上搁浅,在帕劳南部岛屿科罗尔大酋长伊贝杜尔的帮助下,历时3个月重新建造了一艘单桅帆船。威尔逊返回英国时把科罗尔大酋长的儿子里布(Leeboo)带到了伦敦,这激起了许多英国人对帕劳的兴趣。此后的近一个世纪,帕劳的对外贸易一直由英国主导。

帕劳

1839年法国探险队乘坐星盘号和泽利号对帕劳进行了探险。1885年,帕劳被西班牙占领。此后西班牙将其纳入以菲律宾为中心的西属东印度群岛管理。在西班牙统治帕劳期间,西班牙传教士首次把基督教传到帕劳,基督教逐渐成为帕劳的主要宗教,这一时期字母文字传入帕劳,大量帕劳人死于欧洲殖民者带入的天花、流感和麻风病等疾病。

帕劳

1898年,帕劳以帕拉欧斯(Palaos)的名义参加了菲律宾马洛洛斯会议,为加罗林群岛中唯一有权派出代表的地区,会议决定支持帕劳的自决权。次年西班牙在美西战争中战败,西班牙从太平洋地区撤退,在《德西条约》中,帕劳作为加罗林群岛中的一部分被西班牙出售给德意志帝国,成为德属新几内亚的一部分,德国强迫帕劳人进行农业开发,进行椰子与树薯种植,这一时期帕劳椰子干的产量不断增加,安加尔地区的磷酸盐也得到开采。

帕劳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对德宣战,从德国手中夺得了帕劳等太平洋岛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联盟授权日本对帕劳进行统治。1922年,日本在科罗尔成立了日本殖民政府——南海政府,管理包括帕劳在内的密克罗尼西亚诸岛,科罗尔成为日本殖民政府的行政中心。

帕劳

日本占领期间日本移民涌入帕劳,至1928年居住在帕劳的日本人约为15000人,约占帕劳人口的70%。日本开始建设学校、医院与道路等设施,开采帕劳的矿藏和各种资源,发展种植园农业和进行商业捕鱼活动,并仿照日本国内的教育体制在帕劳推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开设日语课程,强制帕劳儿童接受日语教学。此后日本于1933年退出国际联盟,摆脱了国际联盟“托管领土内不得建造军事设施”的规则的限制,在帕劳各地建造海军设施,成为1941年日本入侵菲律宾的前进基地,是日本第31军总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帕劳作为日本在太平洋上的重要军事基地,成为太平洋战争中最主要的战场之一。其中1944年9月15日开始并持续了3个月之久的贝里琉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最惨烈的战役之一,美军取得战役胜利,随之在境内发生了佩莱利乌-昂奥尔岛之战,美军占领帕劳,由美国海军部负责在帕劳实施统治。

帕劳

1947年,联合国通过联合国安理会21号决议授权美国以太平洋群岛托管地进行托管,帕劳与马绍尔群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构成太平洋岛屿托管地的4个政治实体,托管期为40年。 美国占领时期,帕劳成立了市政当局,并建立了1所公立学校和几所中学。

帕劳自1969年起就帕劳的未来政治地位同美国谈判。1977年5月,美国同意于1981年中止与帕劳的托管协议。1979年1月28日,帕劳召开制宪会议,并于4月2日制定了帕劳的第一部宪法。1982年8月,帕劳与美国草签了帕美《自由联系条约》。根据条约规定,结束托管后,帕劳有权治理内政外交,防务和安全仍由美国负责50年。美国于1986年4月9日批准了该条约,于同年11月宣布该条约生效。经过了8次全民公投,帕劳在1993年11月9日才批准了该条约。在此期间,帕劳于1992年对其宪法进行了修改。在1994年5月21日举行的联合国托管理事会第61届会议上,帕劳和美国政府的代表宣布,帕美《自由联系条约》自同年10月1日起生效。

独立后

1994年10月1日帕劳结束托管地位,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科罗尔被选定为首都和行政中心,但仍与美国保持特殊关系。11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956号决议宣布结束帕劳的托管地位,帕劳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同年12月,帕劳加入联合国。2004年和2008年帕劳两度修改宪法。2006年10月1日,帕劳首都从科罗尔迁往梅莱凯奥克。独立后的帕劳经济依然严重依赖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的经济援助。2017年,帕劳签署了《联合国禁止核武器条约》。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帕劳位于西太平洋,位于菲律宾东南约750千米处,关岛西南约1300千米处,经纬度范围为北纬6°~8°,东经134°~135°之间,由340多个火山岛和珊瑚岛组成,分为帕劳群岛、松索罗尔群岛、托比岛三部分,帕劳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接壤,海岸线长1519千米,陆地面积459平方千米,海洋专属经济区面积约62.9万平方千米。

帕劳

气候

帕劳属热带海洋气候,全年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多,5月至11月为雨季,12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年均降水量3000毫米以上,月均降雨量为316毫米,降雨最高在6月中旬至8月,历史最高日降雨量为1979年4月的430毫米,年均降雨日263天。年均气温为27.6℃,年均最高气温30.9℃,年均最低气温24.2℃,历史最低气温为1998年1月的20.6℃,历史最高温度为1976年6月的35℃,年约72天温度超过32.2℃。帕劳的日照水平适中,正常相对湿度平均为85%。盛行风为东北风,平均风速为9.65千米/小时。

地质

帕劳有火山岛、高石灰岩岛、低珊瑚平台岛和环礁4种岛屿类型,其中科罗尔由上升的珊瑚礁形成的石灰岩组成,高度风化的巴伯尔岛(Babelthuap)是近7000万年前由火山活动形成,安加尔岛(Angaur)和贝里琉岛(Peleliu)为低平台岛屿。卡扬格尔和海伦礁是环礁。主岛群周围的堡礁平均值岛屿西侧宽2.5千米。巴伯尔岛(Babelthuap)由凝灰岩和角砾岩组成的凸起火山物质形成,石灰石来自珊瑚礁和海洋阶地,该岛由深风化玄武岩和安山岩的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喷发沉积于5800万至2250万年前,厚度达609.6米,在地势较低的地区,基岩覆盖了高达45.7米的粘土,来源于海拔较高的高度风化角砾岩沉积于2250万至200万年前。

地形地貌

帕劳属加罗林群岛,由300多个火山岛和珊瑚岛组成,分布在南北长640千米的海面上,分为帕劳群岛、松索罗尔群岛、托比岛三部分组成,其中只有9个岛有常住居民。最大岛屿为巴伯尔岛(Babelthuap),面积334平方千米。帕劳的16个州中有10个位于该岛上,以南是科罗尔岛,是共和国的中心商业场所和前首都。科罗尔以南绵延45千米的是数百个蘑菇状的小岛,为岩石群岛,南部边界是贝里琉岛(Peleliu)。以南11千米处是1个有人居住的低地岛屿安佳岛(Angaur),科罗尔西南部60千米是帕劳的另外两个州,哈托博海伊州(Hatohobei)和松索罗尔州(Sonsorol)由几组小平台岛和环礁组成。帕劳最高点为恩赫尔丘斯山(ngerchel),海拔214米,最低点为太平洋,巴伯尔岛(Babeldob)和科罗尔(Koror)有起伏的高地和山脊、悬崖、冲积区,海岸线由珊瑚和沙滩组成,沿着红树林沼泽有大量岩石,沼泽地主要分布在北部的火山岛。

帕劳

水文

帕劳境内河流和溪流较多,但流量很小,大部分在旱季干涸,最大的河流是Ngerdorch河,该河位于巴伯尔岛(Babelthuap),河流长10千米,流域面积约46平方千米,排入Ngaremeduu湾。Ngerdorch河北叉的上端,是群岛上最大的湖泊Ngardok,该湖长730米,宽度180米,蓄水量56700立方米。

帕劳

帕劳境内有大量潟湖中集中在南部,最大区域为南部潟湖(Ngertachebeab),最大深度为80米,潟湖区长40千米,宽12.5千米,面积500平方千米,潟湖的东部和北部被一组几乎连续的岛屿所包围,这些岛屿被几条狭窄的通道隔开,西部和南部是86千米长的堡礁(Ngerdiluches),平均宽1.5千米,深1.5米,南部潟湖包含683个团块礁和491个小岛。

帕劳

土壤

帕劳境内大部分土壤为高度风化的火山岩土壤,呈酸性,铝含量高,营养物质和有机质含量低,易被侵蚀,由于土壤质量差,农业无法满足自足。近海环境中上坡沉积物堆积形成的海洋阶地并形成层状海洋粘土。阶地常被溪流侵蚀,雅庞州(Ngatpang)和Tabecheding地区底层土壤为矿物土壤,Ngerikiil东南部的山丘上有石灰岩上发育的小面积土壤。在Oikull半岛的南端,有小块沙质区域,主要为冲积层中由水和风沉积的珊瑚砂形成的土壤。巴伯尔岛(Babeldaob)的大部分土壤为风化火山土壤。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帕劳大部分岛屿属岩溶含水层,年地表径流量为11亿立方米。科罗尔处理厂(Koror/Airai Water) 每天从Ngerimel大坝抽取3700立方米水,其余部分依靠地下水资源和降雨。贝里琉岛(Peleliu)有最大的淡水工厂,每天产生3785立方米的淡水。

渔业资源

帕劳海域处于赤道无风带附近,海域为63.9万平方千米,200米等深线长430千米,领海宽度3海里。1979年实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该海域处于西太平洋金枪鱼场中心地带,渔场资源密度大,范围广,主要有鲣鱼、黄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旗鱼、剑鱼和鲨鱼等鱼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南太平洋委员会的调查统计,西太平洋金枪鱼资源量约占世界金枪鱼资源量的50%,估计黄鳍金枪鱼资源量60万吨,鲣鱼资源量340万吨,而且每月以16%的生殖率繁殖。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帕劳约有1200种植物,主要植物有木麻黄树、棕榈树、肯氏蒲桃等,其中约163个种是帕劳或密克罗尼西亚特有的,约占14%,有23种特有兰花,以藤本植物为主的167种入侵植物威胁境内原生植物。帕劳约80%的地区被森林覆盖,有9种类型的森林,主要为高地森林和红树林。高地森林是密克罗尼西亚物种种类最多的森林,有6种本地棕榈树种,分布在森林的林下或树冠中间层,林下物种包括露兜树(Pandanus aimiriikensis)、洋红龙船花(Ixora casei)等。沼泽森林分布在低洼地区,红树林分布在河流的下游、沿海泥滩和一些近海小岛上,石灰岩森林分布在贝里琉岛、安高尔岛和罗克群岛的珊瑚岛上,岩岛森林是石灰岩森林的一个亚型,露兜树属和龙血树是常见的林下植物。

帕劳

帕劳

帕劳

动物

帕劳境内动物种类有昆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淡水鱼和鸟类,有特有的密克罗尼西亚冢雉,2020年统计境内共168个鸟类种类,其中45种是留鸟,72种是正常迁徙候鸟, 4种由人类引入,有10个特有物种和8个特有物种亚种,特有鸟类有白胸林燕、帕劳扇尾鸟、帕劳果鸠、锈冠翠鸟等,其中濒危物种有太平洋黑鸭(Anas superciliosa)、密克罗尼西亚冢雉(Megapodius laperouse)、尼柯巴鸠(Caloenas nicobarica)、帕劳地鸠(Gallicolumba canifrons)、帕劳角鸮(Otus podarginus)、帕劳扇尾鸮(Rhipidura lepida)、蓝脸鹦雀(Erythrura trichroa) 和燕鵙(Artamus)等。境内唯一的本土哺乳动物是果蝠,其他的哺乳动物有狗、猫、老鼠、牛、猪、马和山羊等,其中老鼠和猫对现有的鸟类种群和其他脆弱物种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境内的水母湖(Jellyfish Lake)生活着海月水母(Aurelia sp.)和黄金水母(Mastigias sp.)2种全球特有水母。帕劳位于全球重要的珊瑚多样性热点地区,有超过600种已鉴定的硬珊瑚和软珊瑚物种,境内海域有超过1350种鱼类,是密克罗尼西亚最丰富的鱼类动物群,主要有奥利韦里鲷(Osmoxylon oliveri)、鸢尾鲷(Manilkara udoido)、鲈鱼(Cyathea lunulata)等,极度濒危物种为玳瑁(Hawksbill turtle),其余动物有湾鳄(Crocodylus porosus)等。

帕劳

帕劳

帕劳

自然保护地

1956年建立的恩格鲁克维德群岛野生动物保护区(Ngerukewid Islands Wildlife Preserve)保护区域涉及帕劳境内恩格鲁克维德群岛(Ngerukewid Islands)。2011年,帕劳禁止商业捕鲨,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鲨鱼保护区。2012年,帕劳获得了世界未来理事会颁发的未来政策奖。2017年,帕劳开始要求入境游客签署环保承诺,提醒游客以对生态和文化负责的方式行事。2020年,帕劳成为第一个禁止已知或怀疑对珊瑚礁有毒的防晒霜的国家,并将禁渔范围扩大到包括其专属经济区的80%。

帕劳设有帕劳热带潮湿森林生态区(Palau tropical moist forests),为热带和亚热带湿润阔叶林生态区,范围为帕劳全国,共有13种特有的鸟种,主要为灰额鸡鸠、密克皇鸠、日本叉尾海燕、大杓鹬、大滨鹬、尖尾滨鹬等,其中密克罗尼西亚冢雉是特有亚种。

帕劳

自然灾害

帕劳主要自然灾害有暴雨和台风,此外台风常伴随暴雨引发轻微泥石流灾害。帕劳由于位于台风带的边缘,周边海域为台风起源地,帕劳境内常年遭受台风袭击,通常发生在6月至12月之间。2012年至2022年,先后有宝霞(2012年)、舒力基(2021年)等台风登录境内造成重大伤亡和经济损失。帕劳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岛国之一,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帕劳30%的珊瑚礁在某些地区和极端情况下褪色,100%的珊瑚白化。

行政区划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末,帕劳全国分16个州,分别是艾梅利克州(Aimeliik)、爱莱州(Airai)、安加尔州(Angaur)、哈托博海伊州(Hatohobei)、卡扬埃尔州(Kayangel)、科罗尔州(Koror)、梅莱凯奥克州(Melekeok)、雅拉尔德州(Ngaraard)、雅切隆州(Ngarchelong)、雅德马乌州(Ngardmau)、雅庞州(Ngatpang)、恩切萨尔州(Ngchesar)、宜瓦尔州(Ngiwal)、松索罗尔州(Sonsorol)、贝里琉(Peleliu)、埃雷姆伦维州(Ngeremlengui)。

帕劳

主要城市

  • 梅莱凯奥克

梅莱凯奥克(Melekeok)为帕劳首都,2006年10月1日自科罗尔(Koror)迁至此,2018年统计人口为277人,该地位于位于巴伯尔岛(Babeldaob)的中部东海岸,面积约25平方千米,境内有帕劳最大的淡水湖和保护区Ngardok湖。

帕劳

  • 科罗尔

科罗尔(Koror)有超过11000名居民,是帕劳人口最多的城市,从1994年到2006年,该地为帕劳首都,科罗尔是帕劳的主要商业中心。

帕劳

政治

政体

帕劳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部长由总统任命。大酋长委员会(Council of Chiefs)参政议政。全国分成16个州,各州自行立宪。2013年1月,小汤米·雷门格绍(Ommy Esang Remengesau Jr.)就任总统,后于2016年11月的大选中获胜连任。2020年11月举行大选,萨兰格尔·惠普斯(Surangel Whipps Jr.)当选总统。

  • 大酋长委员会

大酋长委员会(Council of Chiefs)参政议政,大酋长会议由共和国各州的一名传统领导人组成,在帕政治中发挥较大影响,两位最高酋长分别称作Ibedul和Reklai,享有与总统相当的声望。

议会

帕劳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院较众议院权力大,具有对总统候选人提出建议和表决的权力。参院有13名参议员,众院有16名众议员,任期均为四年。两院均设正副议长职位。本届议会于2020年11月大选产生。参议长霍肯斯·鲍勒斯(Hokkons Baules),众议长萨比诺·阿纳斯塔西奥(Sabino Anastacio)。

政府

总统和副总统经普选产生,任期四年。萨兰格尔·惠普斯2021年1月就任总统后,对政府部门进行较大调整,成立人力资源、旅游、文化、发展部。目前内阁成员共9名。16个州中分别有自己的地方政府,由地方立法者、州长、传统酋长、长老和高级氏族组成。

司法

帕劳设最高法院、全国法院和下属法院等三级法院及土地法院。高法大法官为亚瑟·恩吉拉克尔松(Arthur Ngiraklsong),1992年就职,终身制。

宪法

1980年7月9日通过,1981年1月1日生效。宪法规定帕劳是一个无核国家,禁止使用、储存和处置核武器、有毒化学品、毒气和生物武器。

政要

帕劳内阁成员

职务

姓名

总统

萨兰格尔·惠普斯(Surangel Whipps Jr.)

副总统兼司法部长

尤杜·森尼奥(Jerrlyn Uduch Sengebau Senior)

国务部长

古斯塔夫·艾塔洛(Gustav Aitaro)

财政部长

卡莱布·乌杜(Kaleb Udui Jr.)

基础设施和工商部长

查尔斯·奥比昌(Charles Obichang)

人力资源、旅游、文化、和发展部长

尼莱贝勒斯·莫图勒(Ngiraibelas Tmetuchl)

农渔业和环境部长

史蒂芬·维克托(Steven Victor)

卫生和人力服务部长

加法尔·乌尔伯劳(Gaafar J. Uherbelau)

教育部长

戴尔·詹金斯(Dale Jenkins)

资料来源:表格统计截至2023年10月28日

  • 萨兰格尔·惠普斯

萨兰格尔·惠普斯(Surangel Whipps Jr.),总统。1968年8月生于美国,毕业于美国安德鲁斯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长期经商。2008年至2016年担任帕劳第八、第九届参议员。2020年11月当选帕劳第十一任总统,2021年1月就职。

帕劳

对外关系

综述

帕劳致力于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重视加强同亚太地区国家合作,积极参与地区事务,为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太平洋岛国论坛、太平洋共同体、各国议会联盟和世界卫生组织成员。截至2023年7月,帕劳与60个国家建交,在联合国派大使级常驻代表,在荷兰派名誉领事。

与中国的关系

中国与帕劳无外交关系,帕劳实行落地签证制度。外国人需持有效期6个月以上的护照并出示离帕机票,均可入境停留30天,入境后如需延长停留期,需提前至少7天向移民局申请延期,最多可延期两次,每次30天。2008年,帕体育代表团参加北京奥运会。2010年,帕劳同其他太平洋岛国以太平洋联合馆形式参加上海世博会。2022年,中帕贸易额为5432.1万美元,同比增长49.1%。其中中方出口额为5416.5万美元,同比增长48.98%;进口额15.6万美元,同比增长82.76%。

与美国的关系

帕美互设使馆。美国在帕劳设有外交代表团和大使馆,有驻关岛总领馆、驻夏威夷领馆、驻塞班领馆等,事务由美国内政部岛屿事务办公室负责,帕劳是在联合国与美国投票重合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帕美《自由联系条约》于1994年10月1日生效,有效期50年。根据该条约,帕劳有内政、外交自主权,美国负责其国防及战略安全事务,提供天气预报、医疗和自然灾害救助等,并对帕航道具有独家使用权。2010年,美向帕派出首任常驻大使。2019年5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见时任帕劳总统雷门格绍。2020年8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访问帕劳,会见时任帕劳总统雷门格绍。2021年8月,帕劳总统惠普斯访美并会见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2022年9月,帕劳总统惠普斯赴美国出席首次美国—太平洋岛国领导人峰会。 2022年,帕美贸易中,美方出口额为2450万美元,进口额70万美元。

与日本的关系

日本是帕劳第二大援助国,是帕劳金枪鱼和鲭鱼主要出口市场,双方签订有技术合作协定。1994年10月1日,日本承认帕劳共和国。同年11月2日,与日本建交。1999年,帕劳日本互设使馆,帕劳向日本派驻大使,日本于2010年3月向帕劳派常驻大使。2022年5月,日本外相林芳正访问帕劳。

与澳大利亚的关系

1994年10月1日,帕与澳大利亚建交。澳驻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大使兼驻帕大使。2018年6月,澳外长毕晓普访帕。2022年12月,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访帕。 

军事

根据帕美《自由联系条约》,1994-2044年,帕劳国防由美国负责。美国海岸警卫队负责巡逻帕劳海域。帕劳为无核区。2016年,美国提出继续将帕劳纳入美国的“太平洋伙伴关系项目”,并增加训练海军预备人员的项目。2017年8月,美国国防部与帕劳政府达成协议,计划在帕劳安装雷达系统,以提高美国在西太平洋的监视能力。约有500名帕劳人在美国军队中服役。自2018年开始,澳大利亚和日本分别向帕劳海洋执法部门提供了巡逻艇。

人口

人口数量

据2015年数据统计帕劳总人口为21779人,其人口约70%居住在位于科罗尔岛上的科罗尔,2023年估算城市化率为82.4%。2023年估算人口增长率为0.39%。2005年帕劳全国人口统计显示,境内居民24%是老年人和14岁以下,14-65岁占70%,65岁以上占6%。

族群

帕劳多属密克罗尼西亚人种,境内居民只有13000人是帕劳人(Rechad er Belau),其余的7000人是外国移民及后代,据2020年数据统计,美国人占比约1.2%,亚洲人占比约26.5%,其他占比约1.7%。

帕劳

语言

帕劳官方语言为帕劳语,通用英语,据2015年数据统计居民使用帕劳语的人数占比约65.2%,使用其他密克罗尼西亚语的人数占比约1.9%,使用英语的人数占比约19.1%,使用菲律宾语的人数占比约9.9%,使用中文的人数占比约1.2%,使用其他语言的人数占比约2.8%。

  • 帕劳语

帕劳语是巽他-苏拉威西分支的南岛语系,主要在在帕劳、关岛和北马里亚纳群岛使用,据2015年数据统计约有21000人使用这种语言。在日本和美国统治期间,日本假名和罗马字母被采用为帕劳语的音标,许多帕劳语单词采用了日语、德语单词。1972年,帕劳语言法委员会与夏威夷大学语言学家基于拉丁字母设计了一套书写系统,有12个本土辅音字母,6个借词辅音字母和10个元音字母。

宗教

帕劳主要宗教有天主教、基督教新教、摩德肯基教、伊斯兰教。截至2023年7月,帕劳全国73%居民信奉基督教,其中41.6%信奉天主教,28.3%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均为西方殖民时期传入,日本统治时期大乘佛教和神道教传入帕劳,日本投降后,信众改信基督教。帕劳境内有少部分居民信奉摩德肯基教(Modekngei),信仰人数占比5.1%,其他宗教信众占比12.3%。

  • 摩德肯基教

摩德肯基教于1914年左右创立,为帕劳人特穆戴德(Tamadad)所创。该教是古代帕劳习俗和基督教的混合体,摩德肯基教信仰的追随者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世主,但也遵守土著仪式和传统神灵的习俗,做法包括过一种基于纯洁的生活方式,对家庭和社区有强烈的依恋。宗教禁止酗酒和吸毒,境内设有1座寄宿制宗教学校摩德肯基教寄宿学校(Belau Modekngei School)。

经济

综述

帕劳是太平洋岛国中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主要产业为旅游业、渔业、自给农业,经济依靠外国援助,旅游业发展较快,服务业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超过80%,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总数的一半。2010年,政府修订外来投资法,在能源、旅游和民用航空等领域引进外资,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3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4530美元,经济增长率为–2.9%,货币使用美元。

第一产业

帕劳有部分渔业和小规模的自给农业,农业主要是自给性质,2005年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统计其农业劳动人口占全部劳动力的25%,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贡献份额为3.1%,主要作物为椰子、块根作物和香蕉,主要农产品有鸡蛋、水果、蔬菜、猪肉、槟榔果等。年捕鱼量为6万至7万吨。

帕劳盛产金枪鱼,是《瑙鲁渔业管理协定》的创始成员国,帕劳渔业多在潟湖和外部岩礁斜坡进行捕捞作业,从事维持生计或半维持生计性质的渔业为主,部分渔获物在首都市场出售,渔业主要采用人工采捕、钓具、网具、水下标枪和曳绳钓等,捕捞渔船以小型渔船为主。

帕劳

第二产业

帕劳的第二产业主要为建筑业,占生产总值的9%以上。1996年代末,帕劳政府进行了重建连接科罗尔岛和巴贝尔道布岛的桥梁,及在巴贝尔道布岛边缘修建高速公路等重大建设项目。

第三产业

旅游业是帕劳支柱产业之一,占国内生产总值约50%,境内洛克群岛-南部潟湖(Rock Islands Southern Lagoon)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2022年入境游客为9247人,主要来自韩国、日本、中国(含台湾地区)、美国、加拿大和欧洲。

帕劳主要进口机械、汽车、燃油、工业制成品、食品等,出口贝类、金枪鱼和椰干。2021年,帕劳出口总值0.12亿美元,出口主要贸易伙伴为日本、中国台湾、土耳其、意大利、美国;进口总值1.8亿美元,进口主要贸易伙伴为中国、美国、韩国 、日本、中国台湾地区。

外国援助

根据帕美《自由联系条约》,美国向帕劳提供大量援助。美以租金形式在条约生效的前15年内(1994-2009年)向帕提供超过8亿美元的援助,其中7000万美元存入帕信托基金。该基金已超过1.44亿美元,供帕美条约结束后补贴帕财政之用。美还将在2010-2024年向帕提供2.29亿美元的援助。美援款约占帕国内生产总值20%。日本为帕劳第二大援助国。

社会

医疗

截至2023年7月,帕劳有1所医院和13所诊疗所。约有医生20名,人口平均寿命约为70岁。其中科罗尔有四家私人医疗诊所和1家公立医院,即贝劳国立医院,在巴伯尔岛(Babeldaob)、贝里琉岛(Peleliu)、安加尔岛(Angaur)和喀扬埃尔(Kayangel)设有卫生部药房。

教育

截至2023年7月,帕劳有小学25所,中学6所,大专1所,即帕劳社区学院( Palau Community College) 。帕劳教育体系为美国K-12教育体系,约有20所公立学校分散在村庄和岛屿上,初等教育学制为6年,中学教育学制为2年,约2/3的学生就读于2所公立高中中的一所,其余就读于几所私立高中,可获得高中文凭、职业文凭或个性化文凭,基于学分毕业。帕劳职业教育由帕劳中学( Palau High School) 和帕劳社区学院( Palau Community College) 承担。除通过南太平洋大学和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进行远程学习外,帕劳没有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

  • 帕劳社区学院

帕劳社区学院是帕劳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等专科院校,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27年日本占领时期建立的职业技术学校。1993年4月,帕劳社区学院正式成立,帕劳社区学院授予的副学士学位( 专科) 主要有4个副学士学位,有21个职业技术教育项目,该校获得西部学校与学院教育联盟 “社区学院和专科院校认证委员会 ”( Accrediting Commission for Community and JuniorColleges) 的认证,每年都有来自密克罗尼西亚地区和其他国家的国际留学生到帕劳社区学院学习, 年毕业人数100人。

媒体

截至2023年7月,帕劳主要报纸有一周双刊报纸《帕劳报》(TiaBelau)和《岛屿时报》(IslandTimes)。有两家广播电台。有卫星地面接收站和有线电视台,可接收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等节目。

文化

截至2022年末,帕劳建有3座博物馆,主要博物馆为帕劳国家博物馆、埃皮森博物馆。

  • 帕劳国家博物馆

帕劳国家博物馆(Belau National Museum,BNM)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半自治机构,成立于1955年,是密克罗尼西亚最古老的博物馆。博物馆最初位于警察局附近的一座日本时代小建筑中,1955年搬迁至原日本政府气象局一楼。2005年,其新的永久住所开业。博物馆展出有当地信仰和习俗、结构、 武器和工具、容器和器皿,帕劳历史文物等展品。

体育

棒球是帕劳居民主要的体育运动,设有帕劳棒球联合会(BBF)、帕劳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PSF),举办有帕劳全国运动会(Belau National Games),培养了布莱·约翰·马德里斯(Bligh John Madris)等棒球运动员,组建有帕劳国家棒球队(Palau national baseball team)。2008年,帕劳体育代表团参加北京奥运会。截至2023年10月,帕劳从未获得过奥运奖牌,最好成绩是2012年由斯蒂维克·帕特里斯(Stevick Patris)在男子羽量级举重比赛中获得第13名。

交通

综述

帕劳地处西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群岛,扼守太平洋—印尼望加锡海峡—印度洋航道,是太平洋进入东南亚的门户之一。截至2023年7月,帕劳境内无铁路,有机场、港口和卫星通信系统。

公路

截至2023年7月,帕劳境内公路总长61千米,无公共交通设施,有柏油公路,陆路交通主要靠自驾车或出租车。科罗尔岛和巴伯尔岛(Babelthuap)两个主要岛屿由日本-帕劳友谊大桥连接,1条封闭的高速公路从东西两侧环绕巴伯尔岛,一直延伸到恩格切隆州的顶端。

帕劳

航运

科罗尔港为境内主要港口,也是国际港口,帕劳有航运公司经营岛屿之间的水路运输或包船业务,有3艘岛间渡轮服务于贝里琉岛和安加尔岛和西南部的松索罗尔岛、梅里尔岛、安娜岛和哈托博海伊岛。

帕劳

航空

截至2023年7月,帕劳共有3个机场,美国、日本、韩国、菲律宾、关岛、中国台湾地区有定期航班往返,帕劳国营航空公司(Belau Air)经营国内岛屿之间的定期航线服务。

  • 帕劳国际机场

帕劳国际机场(英文:Palau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代码:ROR;ICAO代码:PTRO),也称罗曼·莫图国际机场(英文:Roman Tmetuchl International Airport),又名巴伯尔图阿普/科罗尔机场(Babeldaob/Koror Airport)或埃拉伊机场(Airai Airport),是帕劳的主要机场,位于艾拉伊州内,距离主城区科罗尔约4千米。截至2023年10月,机场有2个航站楼,有美国联合航空、中国台湾中华航空、新几内亚航空3家运营航司,主要执飞关岛、马尼拉等航线。

帕劳

人文

综述

帕劳文化受到日本和美国等国家的多元文化影响,传统文化带有母系文化的特征,该传统塑造了帕劳习俗、亲属关系,妇女有对土地的传统权力,并负责监督氏族财务,参与酋长的选拔和罢免,传统信仰强调尊重自然,有特有的神话、传说和历史记载,居民擅长制作传统编织物、故事板形式的木雕以及反映帕劳传统的粘土陶器,有悠久的航海历史。

帕劳

习俗

美国对帕劳托管导致美国文化渗入帕劳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英语成为帕劳的官方语言,大部分帕劳人使用英语名字,采用与美 国相似的人名结构,即教名+自选名+姓氏。帕劳人也承袭了美国 “子承父姓,妻随夫姓”的习俗。

  • 女子沐浴礼

女子沐浴礼是帕劳女子在生完第一胎之后举行的庆典仪式,又称初生礼。仪式以沐浴礼揭开序幕,需要5~10天,以各宗族的等级而不同。沐浴礼由家族的一位了解草药知识的女性指导,在一个专为沐浴礼搭建的小屋,宾客和长辈会用由椰子油、黄姜汁及当地药草混合而成的金黄色药草油,涂满新妈妈全身。过程中举行舞蹈、歌唱、包红包、招待宾客活动。最后的一次沐浴,新妈妈坐在一个桶内,享受药草蒸气浴。沐浴礼结束后,新妈妈会由娘家的亲戚帮忙换装。头髻往后梳,用花、玳瑁壳或鸟的尾羽来装戴,穿上染成娘家族代表色的树皮裙子。家族成员在屋外集结,迎接男方亲戚的到来。

帕劳

建筑

男人会馆(Palauan Bai)是帕劳的传统建筑,为男性氏族成员开会的议事厅,也是部落长老开会议事及接待其他州贵宾的地方,是帕劳州政府之间社交的场所。过去,男人会馆也是男孩学习划船捕鱼及成长的地方。男人会馆保留传统的亚拜伊三角状屋顶建筑风格,主要由厚木构筑而成,使用三角钉子固定,顶部覆盖椰子叶。屋子的支柱及屋内的墙壁上绘有图像,其中描绘女人的图案展示了女人在古代的统治地位,许多图案与船有关,这是帕劳人的生存工具。屋子的外墙上展现有描述帕劳传说的绘画和雕刻。

帕劳

饮食

帕劳饮食受菲律宾、日本、美国影响,主要饮食以当地出产农产品为主,包含木薯、芋头、山药、土豆、鱼和猪肉等,居民喜食名为多玛(tama)的甜点,有水果蝙蝠汤(Fruit Bat Soup)、Ulkoy、Taro Rösti、帕劳乌冬面等特色饮食。

帕劳

  • 帕劳乌冬面

帕劳乌冬面源自日本移民,由酱油汤和意大利面制成,汤汁比日本乌冬面少,类似于冲绳荞麦面。

  • 多玛

多玛(tama)是帕劳特产,由鸡蛋、牛奶、面粉、糖、发酵粉和盐制成,面糊常用香草调味,在热油中油炸至褐色,油条呈球形,其特点是味道甜美,内部柔软海绵状,外层松脆酥脆。

帕劳

  • 水果蝙蝠汤

水果蝙蝠汤(Fruit Bat Soup)是帕劳的特色饮食,由居住在树顶森林地区的小型果蝠制成,这类果蝠食用花蜜、鲜花和野果,制作方法为将洗净的蝙蝠在水中煮沸,用生姜、椰奶和各种香料(通常是蔬菜)烹制。

节日

帕劳的主要节日有独立日和宪法日,其中独立日为10月1日,宪法日为7月9日。

国家标志

国旗

帕劳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8∶5。旗地为蓝色,中间偏左处有一轮金色圆月,象征民族团结和结束外国统治。

帕劳

国徽

帕劳国徽呈圆形,中间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房屋,下端刻有“1981”字样,表明1981年宪法生效,帕劳共和国成立(当时为自治共和国)。圆环下方写着“帕劳共和国”。

帕劳

国歌

帕劳的国歌是《我们的帕劳》(Belau Rekid),由Ymesei O. Ezekiel作曲。

风景名胜

综述

帕劳有世界透明度最高的海域之一,被“国际潜水联盟”认定为全球最佳潜水者必访圣地之一,有贝里琉岛(Peleliu)、雅切隆(Ngarchelong)巨石遗址等旅游景点,其中洛克群岛-南部潟湖(Rock Islands Southern Lagoon)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主要景点

洛克群岛-南部潟湖

洛克群岛-南部潟湖(Rock Islands Southern Lagoon)由于其独特的海湖和珊瑚礁系统,以及存在大量的洞穴沉积物、墓葬、岩画、石砌村庄和废弃遗迹,具有生物和海洋栖息地多样性及特有文化价值,在201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潟湖位于帕劳科罗尔州,占地100200公顷,包括445个无人居住的火山石灰岩岛屿,在被珊瑚礁包围的绿松石呈现独特的蘑菇状,有超过385种珊瑚物种和不同类型的栖息地,养育着种类繁多的植物、鸟类和海洋生物,包括儒艮和至少17种鲨鱼,其中水母湖(Jellyfish Lake)生活着海月水母(Aurelia sp.)和黄金水母(Mastigias sp.)2种全球特有水母。

帕劳

雅切隆巨石遗址

雅切隆巨石遗址位于帕劳最北端的雅切隆州(Ngarchelong),位于被梯田环绕的稀树草原地区,包含石块和雕刻面孔广场,该遗址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61年,是帕劳有史以来最大的会议厅的遗迹。

帕劳

帕劳水族馆

帕劳水族馆成立于2001年,也称帕劳国际珊瑚礁中心,位于科罗尔,设有海洋、红树林和水族馆展品和研究船,有5个水族箱,展示了帕劳五个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

帕劳

贝里琉岛

贝里琉岛(Peleliu)是帕劳的一个岛屿,贝里琉及其东北部的2个小岛组成了帕劳十六个州之一,该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贝里琉战役的发生地,该战役是二战太平洋战区最血腥的战役之一,岛上设有美国陆军第323步兵纪念碑和瞭望台、二战纪念馆、日本军事总部大楼等景点。

帕劳

注释

[a]

此前一直为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