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是由井冈山大学在2004年酝酿创作的以井冈山斗争史为主要内容、井冈山精神为主题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2005年9月,井冈山干部学院、同济大学先后加盟。2006年3月,正式演出。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井冈山的:演出内容、主要成就、作用影响等介绍

演出内容

《井冈山》,自2006年3月开始第一场公演,已演出200多场,观众20余万次。参与演出人员100多名,多数为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和学生。

整台节目分为《序》、《引兵井冈》、《星火燎原》、《伟大创举》、《尾声》5个部分,共20多个节目组成,历时90分钟。

采用舞蹈、声乐、戏剧、朗诵、情景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全景展示了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艺术再现了井冈山斗争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经典演绎了广为流传的井冈山红色歌谣,深情颂扬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主要成就

荣获省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7年11月,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80周年之际,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完整播出。

2010年7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向井冈山大学授予了“教育部机关党校井冈山培训基地”牌匾。

作用影响

《井冈山》已成为对青年学生、部队官兵、领导干部以及广大群众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鲜活教材,并作为江西省高雅艺术进校园精品剧目,成为了以艺术形式在全社会弘扬井冈山精神的典型范例,是江西省红色教育资源走出江西、辐射全中国的有益尝试和成功探索,是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和谐统一,可以说是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的演出作品之一。

井冈山大学将继续在各方支持下对节目进行改进、升级和完善,努力将其打造为以艺术形式弘扬井冈山精神的精品。同时,学校也会将继续坚持以井冈山精神办学育人的理念,不断创新方式与手段,把弘扬井冈山精神融入办学育人全过程,实现江西在弘扬井冈山精神上走在全国前列作出新的努力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