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达鲁萨兰国(马来语:Negara Brunei Darussalam,英语:Brunei Darussalam),简称文莱,是位于东南亚加里曼丹岛西北部的马来伊斯兰君主制国家。其国土被分隔为不相连的东西两部分,总面积为5765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总人口为445400人,其中马来人占73.5%。文莱国语是马来语,通用语为英语。文莱有6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属逊尼派。全境划分为4个区,首都为斯里巴加湾市(Bandar Seri Begawan)。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文莱的:名称、历史沿革、自然地理、行政区划、政治、国际关系、军事、人口、经济、社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等介绍

中文名

文莱达鲁萨兰国

英文名

Brunei Darussalam

简称

文莱

国歌

《真主保佑文莱》

官方语言

马来语

国庆日

2月23日

所属大洲

亚洲

面积

5765平方千米

地理位置

东南亚加里曼丹岛的西北部

地理坐标

北纬4°2′~5°5′,东经114°20′~115°22′

时区

UTC+8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首都

斯里巴加湾市(Bandar Seri Begawan)

主要城市

诗里亚(Seria)、都东(Tutong)、瓜拉马来奕(Kuala Belait)等

政体

马来伊斯兰君主制

国家元首

哈吉·哈桑纳尔·博尔基亚·穆伊扎丁·瓦达乌拉(Sultan Haji Hassanal Bolkiah Mu'izzaddin Waddaulah)

国家代码

096

国际电话区号

00673

人口

445400人(2022年)

人口密度

85人/每平方千米(2021年)

族群

马来人(Brunei Malay)等

宗教

伊斯兰教等

GDP

186.9亿文元(2022年)

人均GDP

37152.5美元(2022年)

人类发展指数

0.829

货币

文莱元

著名景点

文莱王宫(Istana Nurul Iman)、哈桑纳尔·博尔基亚清真寺(Jame' Asr Hassanil Bolkiah Mosque)、文莱水村(Water Village)等

主要机场

文莱国际机场(Brunei International Airport,代码BWN)

主要港口

摩拉港、马来奕港等

主要节日

苏丹诞辰日、开斋节等

国花

辛波尔花(Simpor flower)

最高峰

巴贡山

简介

文莱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地势东高西低,沿海多为沼泽平原,内地多为山地。境内拥有文莱河、都东河、马来奕河和淡布隆河四大河流。截至2020年底,文莱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1亿桶,占全球总量的0.1%;天然气储量为3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总量的0.1%。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文莱地区参与了海上丝绸之路。7世纪,文莱成为室利佛逝的附属国。到了15世纪,文莱在满剌加国的帮助下,成为婆罗洲第一个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国家。到第5世苏丹博尔基亚(Bolkiah)统治时期,文莱国力达到鼎盛。16世纪初,受到西班牙侵扰。1847年,文莱成为英国的半殖民地。1906年,完全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日本于1941年占领文莱。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再次从日本手中接管文莱。1953年,第28世苏丹奥玛尔·阿里·赛里夫汀在文莱进行宪政改革,于1959年制定了第一部文莱宪法。1971年,文莱与英国签署协议,文莱开始享有完全的内部自治。1979年两国又签署了《文莱英国友好合作条约》,该条约授予文莱作为一个独立国家承担国际责任。1984年,文莱正式独立。

2010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文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五。2021年文莱的人类发展指数在东南亚国家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新加坡。文莱是一个工业化国家,以石油天然气产业为支柱,非油气产业均不发达,其他产业主要有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及农、林、渔业等。文莱2022年GDP为186.9亿文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1:32:66.9。受伊斯兰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影响,文莱在舞蹈、乐器等方面较有特色。境内有文莱王宫(Istana Nurul Iman)、哈桑纳尔·博尔基亚清真寺(Jame' Asr Hassanil Bolkiah Mosque)、文莱水村(Water Village)—甘榜亚逸(Kampung Ayer)等景点。

文莱将东盟作为其外交基石,主张通过东盟实现其地区稳定、繁荣与团结,并重视同中国、美国、日本等大国的关系。同时文莱积极发展同伊斯兰国家的关系。文莱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维持了紧密的军事关系,通常是通过双边的方式与这些国家进行军事演练。文莱还是东盟(ASEAN)、联合国、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伊斯兰会议组织、伊斯兰合作组织(OI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国际组织的成员国。

名称

对于文莱历史的最早文字记载主要来源于中国。早在公元五六世纪,中国史书就开始对文莱早期历史有所记载。中国当时称文莱为 “婆黎”。自公元977年后,中国改称 “婆黎” 为 “渤泥” 。

文莱由阿旺·阿拉克·贝塔塔尔(Awang Alak Betatar)建立,他从淡布隆区(Temburong District)的加朗(Garang)迁至文莱河口,发现了文莱。据传说,他在着陆时大喊“Baru nah”(大致翻译为“就是这样!”或“那里”),“文莱”这个名字就是由此而来。

14世纪,可能是受到梵文单词“ varuṇ ”(वरुण)的影响,文莱被重新命名为“Barunai”,意思是“海员”,与“婆罗洲”一词同源。同时,在该国的全名中,Negara Brunei Darussalam,Darussalam(阿拉伯语:Darassalam)的意思是“和平之地”,而Negara在马来语中的意思是“国家” 。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文莱地区参与了海上丝绸之路。

7世纪,室利佛逝(Sri Vijaya)兴起成为东南亚的海上强国,婆黎(今文莱)成为室利佛逝的附属国。8世纪,穆萨王国(kingdom of Musa,即古文莱)和迈德王国(kingdom of Mayd)结盟对抗处于唐朝时期的中国。1025年,渤泥(今文莱)趁印度朱罗(Indian Chola)入侵室利佛逝,摆脱了室利佛逝的控制,恢复了独立。到1225年,渤泥成为拥有100艘战船保护其贸易的海上强国。此时,其统治范围包括了砂拉越、沙巴以及苏禄王国(Sulu)等。

1293年,室利佛逝末代国王格尔达尼拉的女婿威查亚建立了满者伯夷(Majapahit)王朝。1369年,文莱遭到了苏禄王国的进攻,大量财富被掠夺。尽管满者伯夷帮助文莱赶走了苏禄人,但文莱国力因此衰微,再次沦为满者伯夷的附属国。

到了15世纪,为了摆脱这种局面,文莱国王阿旺·阿拉克·贝塔塔尔开始寻求满剌加国的帮助。1414年,贝塔塔尔国王与马六甲苏丹的女儿结婚,马六甲苏丹授予其“文莱苏丹”的头衔。从此,文莱的国王都被称为“苏丹”。同时在满剌加国的影响下,伊斯兰教自上而下传入文莱,逐渐被皇家贵族和发展程度较高的沿海地区民众所接受,文莱成为婆罗洲第一个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国家。同时,中国航海家郑和(Cheng Ho)访问了文莱,并发现了一个贸易港口,当地的中国商人由此开启与中国国内的贸易。

此后,通婚成为文莱扩大影响力的常见策略,直到第五世苏丹博尔基亚(Bolkiah)统治时期,文莱国力达到鼎盛。博尔基亚亲率舰队征伐临近诸国,先后征服婆罗洲本岛各土邦、苏禄群岛、菲律宾群岛南部。博尔基亚统治期间还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促进民族团结。引进中国水稻种植技术,使当地水稻产量提高一倍以上。在对外方面,除继续同中国、印度、阿拉伯及其他东南亚国家交往外,还开始同最早进入该地区的葡萄牙人交往。此时,中国货船从东南亚贩运香料、燕窝、鱼翅以及其他海产品,使文莱成为这些商品的集散地和中转港,由此推动了文莱的发展。

与此同时,文莱在婆罗洲本岛还面临着印度人创立的库泰(Kutai)国家的威胁,文莱成功压制了库泰国家,但并未将其完全摧毁。此外,文莱在菲律宾的统治地位也受到了两个印度化王国——宿务(Cebu)和布图安(Butuan)的挑战。这两个王国与库泰国家结盟,并与文莱的附属国苏禄、马尼拉以及马圭南达瑙苏丹国(Sultanate of Maguindanao)交战。由于经常受到马圭南达瑙苏丹国和特内特(Ternate)国家穆斯林攻击,马达阿斯( Madja-as)和达皮坦(Dapitan)凯达图安国家也对文莱怀有敌意。到了16世纪,伊斯兰教在文莱已经扎根深厚,其修建了最大的清真寺,清真寺建在水上,高达五层。

与西班牙的战争和衰落

16世纪初,随着葡萄牙人对马六甲的侵占,马六甲的穆斯林商人纷纷来到文莱,从而不仅使文莱迅速成为伊斯兰教传播的新中心,而且也促使文莱成为当时东南亚东部群岛地区的一个新兴的穆斯林商港,并为这一地区的商人提供了一个贸易聚散地。随后,文莱苏丹介入菲律宾印度教通多和马尼拉穆斯林之间的领土冲突,其任命马尼拉的文莱后裔拉贾·阿奇(Rajah Ache)为文莱海军上将,并作为文莱在菲律宾利益的执行者,与通多交战。此时,奥斯曼哈里发国(Ottoman Caliphate)将亚齐设为保护国,并派出远征队增援、训练和装备当地的军队,以此援助陷入困境的东南亚苏丹国。

随后,葡萄牙人开始侵入文莱,西班牙人也相继而至。1578年,西班牙军队在两位文莱贵族彭吉兰·斯里·莱拉(Pengiran Seri Lela )和彭吉兰·斯里·拉特纳( Pengiran Seri Ratna)的帮助下,占领了文莱当时的首都哥打巴都(Kota Batu),还烧毁了文莱的水上清真寺,文莱苏丹被迫退到内地继续对抗。但由于西班牙士兵染上了疾病,西班牙总督只能下令回师马尼拉。

在击退西班牙人之后不久,文莱九世苏丹穆哈默德·哈桑继位,他加强了文莱对苏禄的控制,并派十世苏丹的弟弟邦素(Raja Bongsu)前往苏禄。但西班牙人又于16世纪30年代夺取了苏禄。40年代西班牙从苏禄撤走后,苏禄最终也建立起能与文莱匹敌竞争的国家。

十世苏丹死后,其两个儿子为争夺苏丹王位展开了内斗。十世苏丹的次子腾嘎(Raja Tebgah)杀死了即位不久的十一世苏丹即位。1642年,腾嘎去世,十二世苏丹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即位。1662年,穆罕默德·阿里杀死了首席大臣阿普杜尔·穆宾(Abdul Mubin)的儿子,穆宾闯进王宫复仇杀死了十二世苏丹穆罕默德·阿里,自立为苏丹。为了安抚已故苏丹家族,穆宾指派阿里的一个侄子穆海丁(Muhyiddin)为首席大臣,穆海丁一直在等待机会复仇夺回苏丹王位。因为害怕穆海丁复仇,穆宾逃到了文莱河口的雷明克岛,穆海丁就在旧都自立为苏丹。而穆宾在雷明克岛争取到了该岛王公贵族的支持,发起了与穆海丁苏丹之间的内战。这场内战持续了12年,穆海丁在苏禄王国的支持下打败了穆宾。内战结束后,穆海丁把文莱湾北部地区割让给了苏禄王国作为报答。

沦为英国殖民地

1775年,英国与文莱签署条约,规定英国为文莱提供保护,文莱可以获得胡椒的“专种权”,但作为交换条件,文莱同意把纳闽岛给英国东印度公司修建据点,但东印度公司后来因故放弃了纳闽岛。1824年,文莱首席大臣,同时是亲英派的穆达·哈西姆(Muda Hassim)被派驻沙捞越担任省都。他强迫达雅克人在他开办的锑矿中做苦力,但只支付微薄的报酬,他还垄断了当地锑的生产以及和达雅克人之间的贸易。达雅克人揭竿而起,反对哈西姆的统治。1840年,英国冒险家詹姆士·布鲁克来到沙捞越,哈西姆请求詹姆士·布鲁克帮助镇压起义。1842年,文莱苏丹正式确认詹姆士·布鲁克为沙捞越的省都。次年,詹姆士·布鲁克以沙捞越遭到海盗袭击为由召来英国军舰剿灭了萨里巴斯的海上达雅克部族。此后,他又来到文莱首都,逼迫苏丹签署协议。文莱苏丹允诺开放贸易,只与英国结盟,同时同意布鲁克的后人可以继承其在沙捞越省都的统治权,而且该继承权可以一直延续。

1843年10月,布鲁克把哈西姆送回了文莱,并用枪炮逼迫苏丹让哈西姆官复文莱首席大臣之职,并允诺把富含煤矿的纳闽岛割让给英国。此时,文莱推举乌萨普为首领,形成了一个反英集团。1845年底,文莱苏丹下令诛杀哈西姆及其家族。哈西姆负伤逃脱,最后自杀身亡。随后,詹姆士·布鲁克动用英国远东舰队讨伐文莱,拿下文莱首都。1846年12月18日,文莱苏丹和詹姆士·布鲁克签署了一项正式条约,正式把纳闽岛割让给英国。次年5月,在英国政府的授权下,詹姆士·布鲁克迫使文莱苏丹签订了一项不平等条约《英国—文莱友好通商条约》,其中规定文莱苏丹“未经英国同意不得将任何领土割让或租借给其他外国势力”。该条约使文莱从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沦为半独立的国家,成为英国的半殖民地。然而,詹姆士·布鲁克并不满足于条约规定的利益。他和侄子查理士·布鲁克在英国政府的默许下,不断扩张沙捞越的领地,扩大自己的统治面积,先后吞并了穆卡、民都鲁、巴兰、林梦等差不多文莱半数的领土,这些地方都被纳入了沙捞越的版图。当文莱想通过外交途径向英国政府控诉布鲁克家族的野心,保住文莱的领土时,英国政府置之不理。

1879年,英国人登特开始独自经营沙巴。1881年11月,英国政府给登特颁发“英国北婆罗洲公司”的特许授权书。1882年,文莱苏丹又被迫把巴兰租借给了查理士·布鲁克。此后,除了布鲁克家族与“英国北婆罗洲公司”在文莱继续争夺领土,文莱内部也竞相对外租卖土地。哈什姆苏丹于1885年和1887年分别批准了将桑楚割让给沙捞越和将巴打斯割让给“英国北婆罗洲公司”。

1888年9月17日,文莱与英国签署了保护协定。协定虽然规定英国政府无权干涉文莱的内政,但其外交则由英国政府代管。该协定还正式把沙捞越和沙巴列为独立的国家。查理士·布鲁克又于1890年强制占领了林梦,由此文莱被分为了东西两个部分。

1903年,文莱发现了石油,这使文莱的地位和重要性急骤上升。为了不让石油的开采权落入第三国之手,英国政府决定不能再让沙捞越兼并文莱剩余的领土和油田,而要把文莱直接置于英国政府的控制之下。1905年12月3日,英国驻文莱总领事和文莱苏丹订立条约。条约规定:文莱接受英国的全面保护,英国派驻一名驻扎官管理文莱的内政和外交事务,同时保留苏丹的王朝制度不变。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附加议定书,就文莱苏丹及大臣们所享受的待遇和赔偿做了详细规定。1906年1月,条约正式生效。驻扎官制度的确立文莱的内政、外交权利完全沦落到了英国人之手,文莱彻底丧失了主权,完全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1926年末,FF Marriot和TG Cochrane两个人在诗里亚河附近闻到了石油的味道。两人通知了一位地球物理学家对那里进行了一项调查。次年,该地区又报告有天然气泄漏。1928年7月12日开始对诗里亚1号井(S-1)进行钻探。1929年4月5日在陆地下297米处开采石油。诗里亚2号井(S-2)是于1929年8月19日开始钻探。20世纪30年代,随着更多油田的开发,石油产量大幅增加。1940年,石油产量超过600万桶。

日本占领时期

1941年9月,英国旁遮普团(Punjab Regiment)的部队用混凝土填充了诗里亚油田的油井,以阻止日军的使用。日本于1941年12月16日入侵文莱,他们让川口支队的一万名士兵从马来奕的金兰湾登陆。该地区唯一的盟军部队是驻扎在砂拉越古晋的第15旁遮普团第2营。经过六天的战斗,日本占领了文莱整个国家。日本占领文莱后,与苏丹艾哈迈德达朱丁就治理国家达成协议。文莱苏丹保住了王位,并获得日本人的抚恤金和荣誉。文莱政府重组为四个府,包括巴南府、纳闽府、老越府和林梦府。

在日本占领期间,日本人在文莱学校教授学生日语,文莱政府官员也被要求学习日语。当地货币被香蕉钱(duit pisang)所取代,从1943年开始,恶性通货膨胀导致货币变得一文不值。盟军对航运的攻击最终也导致文莱的贸易停止。食品和药品供应短缺,文莱人民遭受饥荒和疾病之苦。但机场跑道是日本占领期间建造的, 此时日本海军部队驻扎在文莱湾和纳闽。1944年,盟军开始对日本人进行轰炸,摧毁了文莱镇和马来奕的大部分地区,但没有轰炸甘榜亚逸 ( Kampong Ayer)。

1945年6月10日,澳大利亚得到美国空军和海军部队的支持,从日本手中夺回婆罗洲。但文莱城镇遭到大面积轰炸,经过三天激战才被夺回,许多建筑物包括清真寺被毁,但机场跑道幸存下来。1945年9月10日,驻文莱、婆罗洲和沙捞越的日军在巴巴正男中将的领导下,在纳闽正式投降。英国军事管理局从日本手中接管文莱。

英国卷土重来

打败了日军后,英国在文莱设立了英国军事管理局(BMA),负责对流离失所的人提供救济,并对文莱进行军事管制。1946年6月,英国文职政府正式成立。在庆祝从日本统治之下解放一周年时,文莱苏丹向英国国王表示,将效忠于英国。同年9月6日,在驻扎官制度完全恢复之时,文莱苏丹再次承诺,他和他的国民将与新的驻扎官合作,效忠于英国。至此,英国又完全恢复了对文莱的控制。驻扎官制度恢复后,英国殖民者着手文莱城市的重建,1947年开始重建文莱都城。

1948年英国就开始筹划把沙捞越、沙巴和文莱融为一体,建立一个婆罗洲联邦,巩固自己的殖民统治。1950年,奥马尔·阿里·赛里夫汀三世继承王位,成为文莱第28世苏丹。他明确表示反对英国提出的建立婆罗洲联邦计划。苏丹奥马尔·阿里·赛里夫汀三世主张文莱实行内部自治和一定程度上的议会民主,把权力从英国人手中收复回来。1953年,奥玛尔·阿里·赛里夫汀宣布要在文莱进行宪政改革,制定第一部文莱宪法。他随即建立了一个由7名文莱人组成的咨询委员会负责调查国内的民意,研究国外的宪法体制,以便为文莱宪法的起草提供依据和经验启示。同年,苏丹在各个区设立了区议事会,其成员由苏丹任命。各个区的议事会可以派员参加国务会议,反映当地的民意。1959年3月,文莱苏丹率代表团前往伦敦与英国政府就文莱宪法的制定、文莱的自治问题进行谈判。对于苏丹提出的宪法草案,大部分都被英国政府所接受。不久,文莱和英国签署了《宪法协定》。根据协定,英国给予文莱自治,但外交、国防和内部治安事务仍由英国管理。英国废除了驻扎官制度,任命一名英国高级专员为文莱苏丹政府充当顾问。9月,文莱第一部成文宪法诞生。

在英国的支持下1961年,马来亚总理拉赫曼提出建立一个包括新加坡、文莱、沙捞越和沙巴在内的马来西亚联邦的建议。 这一建议得到了文莱苏丹的欢迎,但却遭到了文莱人民党的反对,他们认为马来亚政府的动机是想支配文莱,使文莱殖民地化。随着双方矛盾激化,人民党于1962年发动了政变,政变被英国镇压。然而,在随后的几轮谈判中,针对文莱苏丹在马来西亚联邦中的地位问题、文莱的石油收入等问题,文莱苏丹和马来亚政府无法达成一致,谈判陷入僵局。文莱苏丹表示,如果没有更好的条件,文莱将无限期延长加入马来西亚联邦的时间。最终,在马来西亚联邦协定签字的日期到来时,文莱拒绝出席签字仪式,没有加入马来西亚联邦,保留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地位。而沙捞越和沙巴最终加入了马来西亚联邦,与文莱彻底分离。文莱开始了建立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的历程。1968年12月,29世苏丹哈桑纳尔·博尔基亚赴伦敦与英方举行谈判,双方达成协议,解决了廓尔喀部队继续驻留文莱的问题。

文莱的独立

1971年11月23日,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博尔基亚与英国外交及联邦事务政务次官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斯里巴加湾签署了《文莱国苏丹和元首殿下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陛下关于修订1959年协议的友好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文莱的对外事务继续由英国负责,而国防和安全则由双方共同负责,文莱享有完全的内部自治。1972年7月6日,文莱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关于在文莱英国军队地位问题的协定。1979年1月7日,苏丹和英国外交及联邦事务大臣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文莱英国友好合作条约》,该条约授予文莱作为一个独立国家承担国际责任以及英国同意在外交事务上协助文莱。1984年1月1日,文莱苏丹在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举行的仪式上向全国宣读了独立宣言。同年1月7日文莱正式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9月加入联合国,为第159个会员国。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文莱位于东南亚加里曼丹岛的西北部,北濒南中国海,东南西三面与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接壤,被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的林梦县分隔为不相连的东西两部分,两国陆地边界线长381千米。文莱国土面积5765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162千米,共有33个岛屿。

文莱

气候

文莱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影响气候变化,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2—4月为旱季,气候闷热;5—6月和9月至次年1月为雨季,其中12月降雨量最大。全年温差不大,年平均温度为27.9℃,白天一般为30℃,晚上通常也高于20℃。雨量充沛,靠海岸地区的年均降雨量为2540毫米,而内地的降雨量更大,有些地方的年降雨量达5100毫米,全国可分为三个降雨带,一个是东部的淡布隆区,年均降雨量为4000毫米;另一个包括文莱一摩拉、马来奕和都东的大部分地区,年均降雨量为2900毫米;第三个是从杰鲁东到中都东谷地的一小块地方,降雨量相对较少,年平均2400毫米。文莱的湿度很大,全年平均在67%一91%之间波动。

地质

文莱的地质构造主要受中新世以来演化的三角洲系统控制,有梅利根三角洲、Champion三角洲、Meligan三角洲和巴南三角洲。这些三角洲杂岩中最古老的是梅利根三角洲,它形成于古近纪。属于Champion三角洲的中新世中晚期矿床通过显著的区域不整合面与Meligan三角洲分开。巴南三角洲是这四个三角洲中最年轻的,发生于上新世早期至近代。这些三角洲系统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婆罗洲自中生代以来就活跃的地质历史。在新生代,菲律宾海板块的顺时针旋转导致了板块边界的变化,形成目前(截至2021年)在东南亚观察到的构造模式。婆罗洲在新近纪开始逆时针旋转,在此期间,岛屿周围盆地的沉积也发生了变化。大约20Ma开始,岛屿逆时针旋转不超过25°,这归因于澳大利亚在那段时间的向北运动,同时发生的是西苏拉威西岛和邻近巽他地块的逆时针旋转。由于新近纪的挤压力,婆罗洲被抬升,导致三角洲快速进积,导致沉积物产量增加。婆罗洲中部山脉的侵蚀导致更多沉积物进入包括巴南盆地在内的周围盆地。

文莱的地层主要由覆盖婆罗洲岛较深层岩石单元的新生代岩石组成。从渐新世到全新世的岩石厚度可达15千米。最古老的岩石分布在东部梅利甘地层和淡布伦地层,是洪泛区沉积物的变形残余物。不整合面将较古老的岩石与较年轻的中中新世和上新世岩石分开。这些厚沉积岩中发育的断层有助于捕获石油和天然气。文莱的碳氢化合物归因于Champion三角洲的沉积物。在新近纪沉积物中,地质学家区分了Setap、Belait、Miri、Seria和Liang组。Setap组是海相页岩,而Belait组则包括厚砂岩和一些礁石石灰岩,同时Belait 组以原位煤层或具有分散有机质的海洋沉积物的形式容纳了富含有机物的沉积物。Miri组和Seria组都含有砂岩和页岩,Liang组则保存着咸水沉积物和卵石,以及腹足动物和甲壳类动物化石。在Miri组和Liang组地层中发现了煤炭,以及阶地沉积物中存在木材颗粒,类似于其他地层中存在的褐煤。

地形地貌

文莱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和沼泽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马来奕河流域、都东河流域以及文莱—摩拉区或沿海地区;丘陵、山地多分布在东部的淡布伦地区或内陆地区。其东南与沙捞越交界处的巴贡山(有的称阿干山)为文莱最高峰,海拔1808米。沿海部分,大陆架宽50—80千米,包含水下沙洲、露头岩石和斑块礁。

文莱

水文水利

水文

境内拥有四大河流文莱河(Brunei River)、都东河(Tutong River)、马来奕河(Belait River)和淡布隆河(Temburong River),其中文莱河、淡布隆河汇入文莱湾,与南中国海汇成一体。

文莱

  • 马来奕河

马来奕河为文莱第一大河,全长32千米,发源于文莱与马来西亚沙捞越交界的山区,由东南流向西北,纵贯马来奕区全境,最后注入南中国海。

文莱

  • 都东河

都东河由南往北流经都东区境内,注入南中国海。

文莱

  • 淡布伦河

淡布伦河发源于淡布隆区南部与马来西亚沙捞越的交界处,由东南流向西北,纵贯淡布隆区,最后流入汶莱湾。

文莱

  • 文莱河

文莱河由南往北流向,经过文莱—摩拉区,在斯里巴加湾市附近流入大海。

文莱

水利

文莱有三个主要的供水系统,分别是文莱—摩拉和都东、马来奕和淡布隆供水系统,以及8个水处理厂和3815千米的供水管道。文莱还建有孟库保水坝(Mengkubau Dam)、塔塞克水坝(Tasek Dam)、贝努坦水坝(Benutan Dam)、卡尔古水坝(Kargu Dam)以及乌鲁都东水坝(Ulu Tutong Dam)。其中,贝努坦水坝、乌鲁都东水坝和卡尔古水坝是用来调节文莱—摩拉和都东地区河流的蓄水库,总储水量为1.34亿立方米。贝努坦水坝是总储水量为45百万立方米,集水面积为28.6平方千米。孟库保水坝的蓄水量为1680万立方米,为文莱—摩拉地区的人口供水。塔塞克水坝也是用于供水的蓄水库,总容量为13000立方米,集水面积为2.8平方千米。乌鲁都东水坝于2018年7月更名为乌鲁都东金禧大坝(Ulu Tutong Golden Jubilee Dam),该水坝是文莱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旨在将文莱摩拉县和都东地区的供水量增加到每天6亿升以及在水量较低时调节水量并将其排入都东河,从而减少干旱期间缺水的风险。该水坝有440米长、42米高,泄流量为850立方米/秒,耗资8550万美元。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文莱的径流系数估计为1.5米/年,相应的地表径流量为8.5立方千米。此外,文莱总地下水资源估计为0.1立方千米/年,全部被河流排出。在马来奕区的梁(Liang)和诗里亚地区以及文莱—摩拉区的贝拉卡斯(Berakas)地区发现了有限的地下水储备,安全产量估计为17.3百万立方米/年,主要存在于松散胶结砂岩和沿现有岩层的裂缝中,补给率可能达800毫米/年,地下水深度在地面以下10至20米。2009年,文莱每位居民的实际可再生水资源约为21684立方米/年。

土地资源

文莱可耕种面积估计为130平方千米,约占总土地面积的2.5%。截至2009年,耕种面积估计为80平方千米,约占可耕种面积的61.5%。其中,约有50平方千米用于种植永久性作物,剩余的30平方千米用于年度耕种。此外,截至2020年,文莱森林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72.1%,文莱的土地总面积中约一半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婆罗洲之心”倡议下的受保护森林,该倡议旨在保护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达鲁萨兰国的原始雨林。

矿产资源

文莱油气资源丰富。截至2020年底,文莱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1亿桶,占全球总量的0.1%;天然气储量为3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总量的0.1%。2021年,文莱石油日产量10.7万桶;液化天然气日产量8000桶;天然气年产量115亿立方米。除陆地油田外,截至2021年,文莱有冠军号(Champion)、西南艾姆巴(Southwest Amba)、费尔里(Fairly)、费尔里—巴拉姆(Fairly-Baram)(与马来西亚共管)、迈格帕(Magpei)、甘纳特(Gannet)和铁公爵(Iron Duke)7个海上油田。文莱90%的石油和商用天然气几乎全部产自这些海上油田。除此之外,文莱还有金、汞、锑、铅、煤矿、石灰石和硅砂等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

截至2021年,文莱森林覆盖率达72%。文莱的森林全部是国有林,分为防护林、生产林、游憩林、保护林、自然保护区和科研林。有14个森林保护区,面积为2355.19平方千米,占土地面积的41%,86%的森林保护区为原始森林。文莱还有14个森林保留区,其中供商业用途的森林生产区占2000平方千米,国家公园及野生动物保护区占500平方千米。其中,淡布隆区是文莱原始森林的集中地区,区内巴都阿波附近的森林保护区面积有500平方千米。

海洋资源

文莱沿海岸线地区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沿海一带海水含盐量较少,温度为29.5℃,河水排出的营养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使海边成为富有的海生动物养殖场。已发现大约有500种鱼和12种虾。每年2—4月是捕鱼虾的最好季节。据文莱渔业局统计,文莱海域最大可捕捞量约21300吨,其中沿岸资源3800吨,底层资源12500吨,浮游资源5000吨。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文莱拥有121种哺乳动物、474种鸟类、182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以及500种海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文莱森林中和一些不宜进入的沼泽地还有各种昆虫、蟹类、爬虫类、鱼虾、水濑、乌龟、蜥蜴、蝙蝠和狐蝠,例如翠鸟、猴子(包括稀有的长鼻猴),以及鳄鱼等动物(河口鳄和马来鳄)。文莱特有物种包括长鼻猴(proboscis monkey)和地松鼠(Rheithrosciurus Macrotis)。

文莱

文莱

文莱

植物

在植物资源方面,文莱以木本植物居多,超过5000多种,树种也有2000多种,有红树、石南树等。其中红树林生长在与海平面差不多的低地,文莱的红树有88种是开花的,有33种是有藤类植物。另外常青灌木石南树通常生长在海拔不到一百米的泥沙冲击土壤上,但在地势较高的淡布隆的沙石山坡上也有一些石南树。泥炭沼泽林沿主要河流两岸的低地上生长,它们被海边的红树和石南树分割开。混合林紧挨着泥炭沼泽林,一直延伸到海拔约150米的山上。山地林则生长在海拔约150米以上的淡布隆国家森林公园中,以龙脑香属望天树为优势树种。淡布隆国家森林中其他常见的品种有生姜、秋海棠、苦菊、天南星、龙船花。沿着森林河道,植物种类有棕榈树、蕨类植物、苔藓和地衣。

文莱

自然保护区

  • 淡布隆国家森林公园(Temburong National Park)

淡布隆国家森林公园是文莱诸多森林保护公园中最大的天然公园,占地面积488.59平方千米,位于淡布隆区巴都阿波附近的森林保护区内。整个森林保护区面积达500平方千米。森林公园内有菩提树等世界名贵树木,还有多种珍稀动物,总共有180多种树木、35种蛙类、180多种蝴蝶、200多种鸟类及在一棵树上可同时栖息的400多种不同类型的甲虫。1991年,该公园内建了一个贝拉隆野外研究中心,作为热带雨林的一个国际科研基地。

文莱

  • 马来奕沼泽森林保护区(Belait Swamp Forest)

马来奕沼泽森林保护区位于婆罗洲西北部文莱马来奕区,占地25000公顷。它已被国际鸟类联盟认定为重要鸟类保护区(IBA),栖息着大量的各种受威胁鸟类,包括黑鹧鸪(black partridges)、婆罗洲无冠火背鸟(Bornean crestless firebacks)、大型绿鸽(large green pigeons)、暴风鹳(Storm's storks)、华莱士鹰雕(Wallace's hawk-eagles)、皱纹犀鸟(wrinkled hornbills)、马来蓝带翠鸟(Malay blue-banded kingfishers)、蓝头八色鸫(blue-headed and fairy pittas)、仙八色鸫(fairy pittas)、婆罗洲刚头鸫(Bornean bristleheads)、钩嘴鹎和草头鹎(hook-billed and straw-headed bulbuls)以及大嘴蓝鹟(large-billed blue-flycatchers)。这里还有泥炭沼泽、混合龙脑香树和热带石南林。

文莱

自然灾害

文莱不直接处于经过南中海的热带风暴、旋风和台风的途中,但受风浪影响较大。在文莱,没有台风、地震和洪水等严重自然灾害。

行政区划

政区

文莱全国划分为4个区:文莱—摩拉区(Brunei/Muara District)、马来奕区(Belait District)、都东区(Tutong District)、淡布隆区(Temburong District)。

  • 文莱—摩拉区

文莱—摩拉区东濒文莱湾,北临南中国海,南与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接壤,西与都东区为邻。面积570平方千米,地势低平。截至2022年,全区人口为322400人,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和最大港口摩拉港都位于区境内,是文莱政治、商业、文化和宗教中心。

  • 马来奕区

马来奕区北临南中国海,西面和南面都与马来西亚沙捞越州接壤,东邻都东区。面积2774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人口为66100人。该区由号称“石油城”的诗里亚和瓜拉马来奕组成,是文莱经济中心。文莱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和生产均集中在这个区。

  • 都东区

都东区北濒南中国海,南与沙捞越州接壤,东面和西面分别与文莱—摩拉区和马来奕区为邻。面积1166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人口为47400人,是文莱土著民族的居住区,出产水稻和蔬菜,畜牧业比较发达。

  • 淡布隆区

淡布隆区位于文莱东部,它被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的林梦县隔开,不能与文莱其他区直接接壤,其北部隔文莱湾与文莱—摩拉区相望。面积为1304平方千米。人口较少,截至2022年,人口为9500人。淡布隆区是文莱原始森林集中的地区,文莱国家森林公园就在区境内。从公路乘车要经过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的林梦县才可到达文莱首都,费时较多。

主要城市

  • 斯里巴加湾市(Bandar Seri Begawan)

斯里巴加湾市是文莱的首都,位于文莱—摩拉区,面积100.36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7月,人口约24万。从17世纪起成为文莱首都,原名文莱镇,是文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马来语中, “斯里巴加湾” 意为 “受尊敬的高贵的人” 。这位 “高贵的人” 即是第28世苏丹奥马尔·阿里·赛里夫汀, “斯里巴加湾” 是这位苏丹的封号。1970年10月4日,现任苏丹哈桑纳尔 · 博尔基亚为表彰其父王的建国业绩,将文莱镇正式改名为斯里巴加湾市。斯里巴加湾市分为旧城区和新城区两个部分。旧城区为 “水村” ,素有 “东方威尼斯” 之称。新城区建筑多为二层楼房,街道两旁有现代化的医院、商行和英国式的政府办公大楼及豪华公寓。

文莱

  • 诗里亚(Seria)

位于文莱的西南部,北临南中国海。市区沿海岸分布,是一座石油城。1923年英国人在这里发现石油, 1929年他们开采出当时大英帝国所有油田中最大的一个—诗里亚油田。诗里亚市区内石油井架林立,是文莱陆上石油主要产地,其附近有卢穆特炼油厂和大型液化气天然气厂。这里开采的原油一部分直接装船出口,一部分输送至卢穆特炼油厂提炼,还有一部分经输油管道输送到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罗东的炼油厂提炼。此外,10亿桶石油纪念碑是该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 都东(Tutong)

地处都东河入海口附近,在首都斯里巴加湾市西面39千米处,是都东区的首府。都东南部边境地势较高,其余地区低平,都东河由南往北穿过县境。该地主要生产水稻和蔬菜,畜牧业较发达,有锯木等小型企业。都东还有东南亚岛国特有的海滩—斯里克纳干海滩。

文莱

  • 瓜拉马来奕(Kuala Belait)

瓜拉马来奕地处文莱西部,北临南中国海,南面、西面紧邻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是马来奕区的首府。面积2727平方,它是一个港口城市,港区水浅,有两座一百余米长的码头。瓜拉马来奕主要作物有水稻、胡椒、硕莪等,设有造船、木材、家具等厂。沿海公路向东通往诗里亚、都东、斯里巴加湾等地,向西经马来奕大桥可达沙捞越的淡南港、罗东和米里等地。

文莱

政治

政体

文莱自1984年1月1日独立之日起即正式宣布“马来伊斯兰君主制(MIB)”为国家纲领。其内涵为国家维护马来语言、文化和风俗主体地位,在全国推行伊斯兰法律和价值观,王室地位至高无上。该纲领将伊斯兰教确认为文莱国教,反对政教分离。

议会

1959年,文莱宪法规定设立立法委员会实施审议立法的权力,定期举行议会选举。1965年,28世苏丹取消立法会选举,自己任命议员。1984年,苏丹宣布中止立法会,以圣训方式颁布法律。2004年,苏丹宣布恢复立法会,任命议长和包括自己在内的21名议员。2005年9月,苏丹解散立法会,重新任命议长和30名议员。2011年6月任命新一届立法会议员。2015年,苏丹任命拉赫曼为立法会新任议长。2017年1月,苏丹任命本届立法会议员。议长拉赫曼获得连任,议员包括苏丹、王储兼首相府高级部长比拉等内阁成员、各区县代表及社会贤达共35人。2018年1月,因内阁改组增加3名内阁部长,议员人数增至38人。

司法

司法体系以英国习惯法为基础,享有独立权。一般刑事案件在推事庭或中级法院审理,较严重的案件由高级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最终可上诉至英国枢密院。最高法院由上诉法院和高级法院组成,现任首席大法官张惠安(Dato Paduka Steven Chong Wan Oon),是文莱首位本土华裔大法官。另设伊斯兰法庭,处理违反伊斯兰教义的案件,现任伊斯兰法庭首席法官为哈吉·萨里姆(Dato Paduka Seri Setia Ustaz Awang Haji Salim Bin Awang Haji Besar)。

文莱有死刑,但苏丹拥有赦免权。文莱政府于2013年10月22日颁布《伊斯兰刑法》。2014年5月1日起,该法第一阶段生效。2019年4月3日起,该法第二、三阶段生效。根据《伊斯兰刑法》,偷盗罪、通奸、强奸、同性性行为、伤害、谋杀罪,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被判鞭刑、肉刑、石刑乃至死刑。上述刑罚主要针对穆斯林。如非穆斯林与穆斯林女性未婚发生性关系或发生婚外性关系,或引诱穆斯林女性私奔,亦会依据伊斯兰刑法被判刑。《伊斯兰刑法》第二、三阶段的生效引起西方舆论哗然。迫于压力,苏丹于 2019年5月5日宣布,《伊斯兰刑法》中与死刑相关的法令暂缓实施。

宪法

1959年9月29日,文莱颁布第一部宪法。国家独立后,宪法的基本条款继续有效,并于1971年、1984年、2004年和2021年进行重要修改。修宪后,“马来伊斯兰君主制”三位一体的政治制度进一步加强。2004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内容涉及司法、宗教、民俗等多个方面,共13项内容,包括赋予苏丹无须经立法院同意而自行颁布紧急法令等权利;制定选举法令,让人民参选从政;增加立法院议员人数;伊斯兰教仍为国教,但人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仍以马来语作为官方语言,英语可作为法庭办案语言等。2021年9月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苏丹、代理苏丹的释义做出修改,明确皇室血脉的认定以父系为准,修订苏丹不在本国期间委任代理苏丹的条件以及苏丹不干涉法院裁决等等。

政党

1985年5月30日,文莱苏丹宣布允许政党注册,随后出现了文莱国家民主党和文莱国家团结党。国家民主党是文莱独立后出现的第一个政党,因政见主张不同,于1988年1月被政府取缔。文莱国家团结党(Brunei United National Party)是1986年2月从国家民主党脱离而成自称是多元民族政党,支持君主制,主张建立一个民主的马来伊斯兰君主国,要求恢复议会选举。该党忠于苏丹王室统治,配合政府政策,必要时作为民间力量支持政府。该党是目前文莱唯一合法的政党,但它在社会上的影响不大,活动不多。严格来说文莱没有形成政党制度。

元首

文莱宪法规定,苏丹为国家元首,拥有最高行政权力和颁布法律的权力,同时也是宗教领袖。现任29世苏丹哈吉·哈桑纳尔·博尔基亚·穆伊扎丁·瓦达乌拉(Sultan Haji HASSANAL BOLKIAH Mu'izzaddin Waddaulah)1946年7月出生,1961年被封为王储,1967年10月5日继位,同时兼任国防部长、财政与经济部长、外交部长、皇家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和皇家警察部队总督察,主导国内一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宗教事务,握有极大权力。

政要

职务

姓名

首相府高级部长

比拉(Crown Prince Haji Al-Muhtadee Billah)

苏丹特别顾问兼首相府部长

丕显·拿督伊萨(Pehin Orang Kaya Laila Setia Bakti Di-Raja Dato Laila Utama Haji Awang Isa bin Pehin Datu Perdana Manteri Dato Laila Utama Haji Awang Ibrahim)

宗教部长

巴达鲁丁(Pehin Udana Khatib Dato Paduka Seri Setia Ustaz Haji Awang Badaruddin bin Pengarah Dato Paduka Haji Awang Othman)

首相府部长

哈尔比(Pehin Datu Lailaraja Major General (Rtd) Dato Paduka Seri Haji Awang Halbi bin Haji Mohd Yussof)

卫生部长

伊山姆(Dato Paduka Dr Haji Mohd Isham bin Jaafar)

首相府部长兼财政与经济主管部长

刘光明(Dato Seri Paduka Dr Awang Haji Mohd Amin Liew bin Abdullah)

外交主管部长

艾瑞万(Dato Seri Paduka Haji Erywan bin Pehin Datu Pekerma Jaya Haji Mohd Yusof)

内政部长

阿赫马丁(Dato Seri Paduka Haji Ahmaddin Haji Abd Rahman)

初级资源与旅游部长

马纳夫(Dato Seri Paduka Dr Hj Abd Manaf Hj Matusin)

发展部长

朱安达(Dato Paduka Hj Mohd Juanda Hj Abd Rashid)

教育部长

罗麦扎(Datin Seri Paduka Dr Hjh Romaizah Hj Mohd Salleh)

交通与信息通讯部长

沙姆哈利(Pg Hj Shamhary Pg Dato Hj Mustafa)

文化、青年与体育部长

纳兹米(Hj Nazmi Hj Mohammad)

统计时间截至2023年11月

参考资料来源

国际关系

综述

文莱将东盟作为其外交基石,主张通过东盟实现其地区稳定、繁荣与团结,并重视同中国、美国、日本等大国的关系。同时文莱积极发展同伊斯兰国家的关系。文莱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维持了紧密的军事关系,通常是通过双边的方式与这些国家进行军事演练。此外,文莱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先后主办第八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七次东盟领导人会议和第五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第九次东盟地区论坛(ARF)外长会,并于2013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文莱与16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在40多个国家和组织设有使领馆、高级专员署和常驻机构。

与伊斯兰国家的关系

与巴基斯坦的关系

文莱与巴基斯坦自1984年2月9日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热情密切。巴基斯坦于1985年在斯里巴加湾市设立高级专员公署,文莱则于1992年在伊斯兰堡设立高级专员公署。两国于1996年3月5日建立了双边合作联合磋商机制,旨在巩固和发展两国经济、商业、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合作。为了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巴基斯坦—文莱联合投资公司于2006年11月成立。在巴基斯坦—文莱联合投资公司的领导下,两国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房地产、酒店、电信和清真肉类项目等贸易和投资领域展开合作。2008年11月,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塔尔·阿里中对文莱进行正式访问,以促进两国军事合作。2020年2月,巴基斯坦海军参谋长扎法尔·马哈茂德·阿巴西(Zafar Mahmood Abbasi)访问文莱,参观了文莱国级近海巡逻舰。

与伊朗的关系

文莱和伊朗于1990年5月1日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总体上很牢固,两国都是伊斯兰合作组织的成员。伊朗在斯里巴加湾市设有大使馆。文莱在德黑兰设有大使馆。2023年,两国外交首脑进行了实质性对话,阐明了伊朗和文莱双边关系的关键问题,还加强了两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合作方式以及促进技术合作增长的共同承诺。

与东盟各国关系

文莱是东盟成员国之一,与东盟其他各国关系密切。文莱和新加坡两国关系最为密切。两国货币等值流通。文莱为新加坡提供军事训练基地,新加坡帮助文莱训练军官。文莱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同文同种同宗教,经济、文化往来密切,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两国还帮助文莱训练行政和军事人员。文莱与菲律宾和泰国保持友好往来,关系良好。东盟组织扩大后,文莱与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的来往和交流逐渐增多。此外,文莱与马来西亚在林梦主权归属上存在争议,两国同意通过协商解决争议,不将此问题提交国际法庭或第三方仲裁。文莱还与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之间存在南沙群岛争端。菲律宾在其中七个岛屿上增派了士兵,越南和马来西亚各控制着其中的三个岛屿,而文莱指出,南沙群岛链的南部是其大陆架的一部分,因此也是其领土和资源的一部分。

2013年,文莱在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期间,与东盟各国的合作进一步增强。文莱与越南签署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确定双方将加强农渔业、畜牧业和清真食品加工等5领域的合作。越南海军与文莱海军讨论推进越南人民海军和文莱皇家海军关系的各项措施,并签署双边合作备忘录,其中包括设立两国海军热线。文莱与泰国农业部已基本完成两国农业合作规划。文莱还参与马来西亚境内能源开发计划。2013年11月,菲律宾发生台风灾害时,文莱积极地提供了援助,文莱政府分别动用1架空军运输机和1艘海军舰只运送向菲律宾“海燕”台风灾区提供的紧急救援物资。2014年3月,文莱苏丹访问缅甸,双方就加强两国在能源与农业领域合作、缅甸向文莱出口大米前景以及缅甸国内不同社会团体如何和谐共处等交换意见,双方同意加强东盟地区和平与稳定合作。4月,文莱皇家海军一艘近海巡逻舰首次访问越南海防港。11月,越南两艘“猎豹”级导弹护卫舰抵达文莱穆拉港对文莱进行访问。

与主要大国关系

与中国的关系

1991年9月30日,文莱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93年,两国外交部建立定期磋商制度。1999年,两国签署联合公报,进一步发展在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基础上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2003年9月,双方签署了《关于开展军事交流的谅解备忘录》。11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访问文莱。2007年,中文两国互设武官处。此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多次参加文莱国际防务展和国际军乐节。2013年,两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18年,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同时文莱是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面对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文莱政府高层积极做出回应。2014年11月7日,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前夕,文莱苏丹哈桑纳尔表示,中国提出的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与东盟及APEC峰会所提倡的互联互通倡议相一致,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可以进一步完善两国双边合作机制,增强双方经济联系。进入21世纪,文莱和中国双边贸易额上升,举行了四次经贸磋商,已有多个投资、税收等协定。2022年,文莱和中国贸易额30.8亿美元,同比增长7.5%,中国对文莱出口8.3亿美元,自文莱进口22.5亿美元。中国从文莱进口主要是原油,向文莱出口主要为纺织品、建材和塑料制品等。两国在投资、承包劳务方面合作成效显著,累计签订工程承包合同额37.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3.8亿美元。

与美国关系

1984年1月1日,文莱宣布完全独立后,美国就在斯里巴加湾市设立大使馆。同年3月10日,文莱在华盛顿特区设立大使馆,两国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1994年,两国开始互免签证。1994年11月,双方签订国防合作谅解备忘录。自1995年起,文莱和美国每年都联合举行一次海上备战合作与训练演习,至2012年已经是举行第18届演习。

与英国关系

文莱独立前曾长期为英国的保护国,独立至2018年两国仍保持着密切的政治、军事、经济、司法联系。1992年11月,文莱苏丹应邀对英国进行独立以来的首次国事访问。1997年2月,英国国防大臣波蒂洛访问文莱,同文莱苏丹和外交大臣进行会谈,双方就文莱购买英国武器和英国廓尔喀部队留驻文莱事达成协议。4月,两国举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联合军事演习,参加部队约1万人。同时文莱和英国高层互访较为密切。1972年和1998年女王陛下伊丽莎白二世对文莱进行国事访问。文莱苏丹在1992年、2004年、2008年、2009年和2011年对英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同时,文莱与英国也签订了一些协议,包括2002年的联合国防谅解备忘录,2011年的航空服务谅解备忘录等。

此外,继续教育领域的合作是文莱与英国双边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英国是文莱学生主要的教育目的地之一。截至2018年,大约有1700的文莱学生在英国留学。文莱大学还和英国一些大学签订了谅解备忘录。

与印度关系

文莱与印度于1984年5月10日建立外交关系。1995年2月24日,成立双边联合委员会,希望借此促进两国之间的双边合作。1995年1月,文莱与印度签署航空服务协定和协议,同意印度于1997年8月5日设立一个遥测和遥控站。2003年,东盟与印度签署第二个东盟—印度峰会的综合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一协定于2010年1月1日后在印度和一些东盟成员国之间生效。文莱与印度的货物贸易协议的实施日期为2010年6月1日。2013年7月1日,文莱王储与印度外长共同主持东盟—印度邮政部长级会议,回顾了东盟与印度对话关系的进展,探讨加强东盟合作的途径,文莱王储对印度支持东盟表示赞赏。

与俄罗斯关系

1991年10月1日,文莱和俄罗斯建立了外交关系。2000年11月15日,文俄签订建立双边协商的协议,磋商将在两国轮流举行。2009年11月,两国达成一个为期两周的免签证安排。

与日本关系

1984年4月2日,文莱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日本是文莱的最大经济贸易合作伙伴,是文莱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出口市场。文莱与日本的高层互访较为频繁。1997年1月,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访问文莱。2001年3月,日本海上自卫队三艘战舰访问文莱。2002年3月,比拉王储访问日本,拜会日本天皇、王储夫妇及其他皇室成员,并与日本首相和外相进行会晤;8月,日本巡逻舰访问文莱并与文莱海军举行联合军事演习。2007年6月18日,文莱和日本签署经济合作协定,旨在实现两国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文莱成为第七个与日本签署经济合作协定的国家。日本在与文莱经济合作协定中首次列入了能源条款,以谋求确保石油和天然气的稳定供应。2013年5月1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到访的文莱苏丹哈桑纳尔举行会谈,双方同意在救灾、海上安全保障等领域加强合作。

国际组织

文莱于1984年1月7日成为东盟(ASEAN)第六个成员国,同年2月24日加入联合国,1993年12月9日加入关贸总协定,1994年4月15日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此外,文莱还是伊斯兰会议组织、伊斯兰合作组织(OI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英联邦、不结盟运动、GP7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劳工组织(ILO)、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亚洲开发银行(ADB)等国际组织的成员国。

军事

1961年5月31日建立文莱马来兵团,1965年5月更名为文莱皇家军团。军队指挥权曾长期由英国人控制。1984年独立后,改称文莱皇家武装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支援司令部和训练学院五部分组成。2009年支援司令部被裁撤,增设联合部队司令部。文莱军队现主要由陆、海、空三军,联合部队司令部和训练学院组成。文莱实行志愿兵役制。苏丹任国防部长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五星上将,王储兼首相府高级部长比拉为四星上将。2018年1月阿米南被任命为武装部队司令。现有总兵力约6000人,其中陆军约4000人,海军1300人,空军700人。另有一支廓尔喀预备部队(尼泊尔雇佣军)约2000人。

文莱的军事部署与装备以维护国内稳定和自卫为主。文莱军队的人数和装备规模虽然不大,但陆军、海军和空军建制齐全。文莱皇家陆军人数最多,一直承担反叛乱以及宪兵队任务。这支旅级规模的武装部队下辖第1营、第2营、第3营以及一个支助营,其总部设在文莱北部的Berakas要塞。长期以来,文莱陆军以轻型装备为主。由于地面防卫任务不大,陆军扩展规模相对较小。

文莱皇家海军有四个组成部分:作战舰队、行政部门、训练中心、后勤支援。海军一直寻求建立一系列分层的监视和响应能力。与此相对应,文莱委托德国吕尔森造船厂建造的4艘265吨级“埃吉特哈德”(Ijhtihad)级快速巡逻艇以及3艘“达鲁萨兰”级(Darussalam)近海巡逻舰于2010年入役,委托新加坡海威船舶工业(Marinteknik Shipbuilders)制造的25米(82英尺)长的快速拦截艇于2011年入役。

文莱皇家空军总部设在文莱国际机场内的锐姆巴(Rimba)空军基地,有4个部分组成:作战联队、后勤联队、训练联队、行政机构。其中,作战联队包括4个飞行中队。空军目前无法对区域部署的地面部队进行再补给,战略空运由文莱皇家航空的客机来完成。

人口

人口数量

文莱是东南亚人口最少的国家。截至2022年,文莱总人口为445400人。男性235000人,占52.8%,女性210400人,占47.2%;0—14岁91500人,占20.5%,15—64岁325200人,占73%,65岁及以上人员28700人,占6.5%。文莱人口主要集中在文莱—摩拉区(Brunei-Muara),有322400人,占72.4%;马来奕区(Belait)66100人,占14.8%;都东区(Tutong)47400人,占10.6%;淡布隆区(Temburong)9500人,占2.1%。文莱公民338300人,占76%,永久居民25800人,占5.8%,暂住居民81300人,占18.2%。此外,2022年文莱出生率为14.9人/1000人,死亡率为4.8人/1000人,自然增长率为10.1人/1000人。

族群

文莱主要民族为马来人,马来人(Brunei Malay)、都东人(Tutong)、克达岩人(Kedayan)、马来奕人(Balait)、比沙雅人(Bisaya)、姆鲁人(Murut)、杜顺人(Dusun)被称七大土著。其他土著人包括伊班族(Iban)、达雅族(Dayak)、格拉比族(Kelabit)等。截至2022年,马来人327300人,占73.5%,华人42300人,占9.5%,其他种族75800人,占17%。

语言

文莱的官方语言是标准马来语,最初,马来语是用爪夷文书写的,后来在 1941年左右改用拉丁字母。文莱的主要语言是文莱马来语,文莱马来语与标准马来语和其他马来方言相当不同,但约84%与标准马来语同源,并且大多能相互理解。标准马来语的发音受到文莱马来语(Dialek Melayu Brunei)的影响。文莱马来语在语音、语法和词汇方面与标准马来语显着不同,以至于有些人可能将文莱马来语视为一种独立的语言。音韵学上的一个主要区别涉及元音,文莱马来语只有三个元音 / i a u /,标准马来语则有六个元音,因此标准马来语中perang /pəraŋ/ 'war' 在文莱马来语中是parang /paraŋ/ ;标准马来语中的orang /oraŋ/“人”在文莱马来语中是urang /uraŋ/。同时,英语也被广泛用作商业和官方语言,文莱大多数人口都使用英语。英语在商业中被用作工作语言和从小学到高等教育的教学语言。

此外文莱还使用加威文(用阿拉伯文书写的马来文), 如个人签名、公共建筑物等多种场合使用。文莱华人除用英语和马来语外,还讲闽南语、 广东话,绝大多数华人能讲普通话(当地人称为华语)。文莱主要报纸用英文、马来文和中文出版。

宗教信仰

文莱马来人皆信仰伊斯兰教,属逊尼派。2021年,文莱伊斯兰教徒有362035人,基督教徒有29462人,佛教徒有27745人,其他宗教教徒21473人。2022年,文莱伊斯兰教徒占人口的67%,佛教徒占10%,基督教徒占9%,其他信仰还有道教等。同时,文莱拥有102座清真寺、5所基督教堂以及11座寺庙。伊斯兰教于15世纪,随着文莱国王阿旺·阿拉克·贝塔塔尔与马六甲苏丹的女儿结婚后,自上而下传入文莱,逐渐被皇家贵族和发展程度较高的沿海地区民众所接受,文莱成为婆罗洲第一个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国家。从6世纪开始,文莱和中国建立了贸易关系,佛教就在文莱出现了。公元13世纪至16世纪期间,印度教和佛教共同影响着满者伯夷帝国,但随着伊斯兰教在文莱的传播,印度教和佛教的影响力就急剧下降。文莱的现代佛教徒人口主要来自19世纪至20世纪期间抵达文莱的中国移民,特别是在1929年中国法律允许双重国籍之后。文莱实施的伊斯兰教法既管辖穆斯林,也管辖非穆斯林。虽然传统基督教社区可以相对自由地进行礼拜,但所有教会活动都受到当局和周边社区的监控,教会活动不能过于公开。

经济

综述

文莱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其经济以石油天然气产业为支柱,非油气产业均不发达,主要有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及农、林、渔业等。文莱政府担心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将破坏内部社会凝聚力,因此奉行孤立主义政策。然而,通过担任2000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论坛主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更加重要的参与者。截至2023年,文莱政府大力发展油气下游产业、伊斯兰金融及清真产业、物流与通讯科技产业、旅游业等,加大对农、林、渔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文莱2010年人均GDP为48714美元,排名世界第五;2021年人类发展指数在东南亚国家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新加坡;2022年GDP为186.9亿文元。按油气与非油气产业统计,油气行业产值为91.4亿文元,同比下降6.2%;非油气产值为99.1亿文元,同比增长3.1%。油气行业产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油气勘探活动减少及液化天然气减产。按三大产业统计,2022年农林渔业产值同比下降3%,工业产值同比下降4.9%,服务业产值同比增长3.7%,其中航空业增幅最大,达147.2%。在其他经济指标方面,文莱首相府经济规划与发展局报告显示,2022年文莱失业率为6.8%,通货膨胀率3.7%。2022年,文莱三次产业结构为1.1:32:66.9。

文莱货币为文莱元,与新加坡元实行1:1汇率挂钩,1美元约合1.33文元(2023年7月)。

第一产业

文莱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通常是小户种植。农作物主要有少量水稻、橡胶、胡椒和椰子、木瓜等热带水果。但水稻和水果的产量均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仍要大量进口。截至2014年,文莱平均每年消费3万多吨大米,文莱进口的大米主要来自泰国。2016年,苏丹提出稻米自给自足的战略目标。截至2023年,中国、菲律宾、新加坡、韩国、泰国等国企业不同程度参与了文莱水稻种植项目试验。文莱进口的主要水果品种有榴莲、香蕉、西瓜、芒果、菠萝、木瓜等。进口的热带水果主要来自马来西亚,温带水果则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等国。文莱目标到2035年使全国水果总产量达到2.4万吨,实现自足。

同时,文莱限制森林砍伐和原木出口,实行“砍一树、种四树”和每年10万立方米限额伐木政策,主要满足国内市场需要。此外,文莱有162千米海岸线,渔业资源丰富,但渔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不足1%,国内市场需求50%依靠进口。文莱政府鼓励外资进入,与本地公司开展渔业养殖合作。

第二产业

文莱是东南亚主要产油国之一和世界主要液化天然气生产国之一,被誉为 “东方石油小王国” 。其石油产量在东南亚居第三,天然气产量在世界排名第四。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和出口是文莱的国民经济支柱,占GDP的67%。文莱开始侧重油气产品深度开发和港口扩建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文莱非油气产业占GDP的比重逐渐上升。建筑业发展较快,成为仅次于油气工业的重要产业。2012年以来,文莱将10个市政项目的咨询和施工任务交由当地公司承担,合同总额为1.07亿文元,约合8500万美元,包括建设污水处理厂、高架桥支路、排水工程改造等。服装业亦有较大发展,已成为继油气产业之后的第二大出口收入来源,服装主要经新加坡转口到欧美。投资文莱服装业的多为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和台湾的商人,产品主要是休闲服、针织运动衫、童装等。

第三产业

旅游业是文莱发展的优先领域之一。文莱确定了7大发展动力、13个领域和69个项目。7大动力包括户外、文化和伊斯兰旅游、健康、海上、教育、商业等。69个项目包括升级现有博物馆、导游培训等。此外,文莱还发展穆斯林旅游业。据万事达和旅游咨询机构CrescentRating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球穆斯林旅游指数》报告,文莱在全球穆斯林旅游指数排行榜上位列第10位,文莱在易于交流、祈祷场所、机场、清真饮食方面得分较高。2019年旅游业产值约占GDP的6.6%。

对外贸易是文莱财政和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文莱主要出口原油、石油产品和液化天然气,原油主要出口市场为澳大利亚(32.6%)、印度(19.99%)、泰国(19.08%);天然气主要出口市场为日本(78.3%)、中国(11.32%)、马来西亚(3.76%)。文莱主要进口机器和运输设备、工业品、食物、药品等。主要进口来源地为马来西亚(22.34%)、俄罗斯(15.27%)、沙特阿拉伯(11.78%)。据文莱官方统计,2022年文莱进出口贸易总额241.9亿美元。其中出口147.0亿美元,进口94.9亿美元。文莱主要贸易伙伴为新加坡(15.31%)、中国(14.25%)、日本(13.1%)。

经济功能区

文莱的经济园区主要有自由区与工业区。文莱的自由区主要有特伦京自由贸易区(Terunjing Free Trade Zone)和摩拉岛出口区(Pulau Muara Besar Export Zone)。自由区可以享受15年的公司税豁免、仓储补贴等优惠政策。文莱政府指定达鲁萨兰企业(DARe)为自由区运营管理单位,达鲁萨兰企业是由苏丹成立的法定机构。根据文莱经济发展委员会数据,截至2021年,文莱共有25个工业区。

文莱工业区信息

工业区名称

面积

(平方千米)

距离机场

(千米)

距离摩拉港

(千米)

产业

Sungai Duhon Industrial Park

1.07

114

125

轻工业、服务业和制造业

Pekan Belait Industrial Park

0.33

113

124

轻工业和服务业

Mumong Industrial Park

1.38

107

118

轻工业和服务业

Sungai Bera Industrial Park

0.72

94.5

105

重工业和服务业

双溪岭工业区(SPARK)

2.71

87

105

石化产业

Telisai Industrial Park

28.08

67

81

轻工业、食品加工业以及水产养殖

Serambangun Industrial Park

0.3

53

64

轻工业和服务业

Bukit Panggal Industrial Park

0.5

44

55

能源密集型产业

Kuala Lurah Industrial Park

1.47

31

52

重工业和物流产业

Mulaut Industrial Park

0.37

16

38

轻工业和服务业

Bengkurong Industrial Park

0.14

17

39

轻工业和服务业

Lumapas Industrial Park

0.66

25.4

47.5

轻工业和服务业

Beribi Industrial Park

0.42

13.1

24.5

轻工业和服务业

Bio-Innovation Corridor Industrial Park

1.94

13

32

清真食品药品加工

Digital Junction Industrial Park

0.15

11

28

信息通信技术和高科技产业

Terunjing Industrial Park

0.95

8

22

轻工业

Lambak Kanan West Industrial Park

0.44

9

13

轻工业和食品加工业

Lambak Industrial Park

0.15

6.2

17.4

轻工业和服务业

Anggerek Desa Tech Park

0.16

3

24

计算机技术创新与产业孵化等高技术性产业

Tanjong Kajar Industrial Park

1.38

11.5

13

重工业和服务业

Salambigar Industrial Park

1.21

11

20

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轻加工业,及水产品养殖和加工

Salar Industrial Park

0.4

18

9

轻工业和服务业

Serasa Industrial Park

0.66

21

3

轻工业和出口导向型工业

Pulau Muara Besar Industrial Park

10.57

24

4

化工业、大型造船维修厂和综合型海洋供给基地

Batu Apoi Industrial Park

53.68

31

52

轻工业和服务业

表格统计时间2023年11月17日 参考资料

重要企业

截至2020年,文莱共有6019家企业,包括文莱国家石油公司(PB)、文莱壳牌石油公司、道达尔公司等。

  • 文莱壳牌石油公司

文莱壳牌石油公司是文莱政府和壳牌集团各占50%股权的合资企业,曾多年占据该国唯一石油生产商的地位。文莱壳牌石油公司旗下设立了文莱壳牌石油公司 (BSP) 、文莱液化天然气公司、文莱冷媒公司、文莱壳牌油轮公司、文莱石油销售公司和文莱天然气油轮公司等子公司。文莱壳牌石油公司也是参与文莱油气工业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公司。文莱壳牌石油公司涉及的业务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加工、销售和运输。它拥有近万平方千米区块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权、原油的精炼权和销售权,并拥有一家小型炼油厂。文莱壳牌石油公司为文莱油气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 文莱国家石油公司

文莱国家石油公司是文莱政府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投资实体,履行制订石油天然气产业政策的政府职能,负责管理所有外资油气企业与文莱进行合作所成立的合资企业中在文莱名下的资产。

社会

教育

政府实行免费教育,并资助留学费用,英文和华文私立学校资金自筹。据文莱经济发展局数据,2022年,文莱共有255所学校,其中公立学校175所,私立学校80所。在校学生总数为104493人,其中公立学校71351人,私立学校33142人;教师人数为10716人,其中公立学校8371人,私立学校2345人。文莱公民受教育程度较高,十岁以上女性识字率为96.1%,男性识字率为98.2%。

文莱拥有文莱大学(Universiti Brunei Darussalam,简称UBD)、苏丹谢里夫阿里伊斯兰大学(Universiti Islam Sultan Sharif Ali,简称UNISSA)以及文莱理工大学(Universiti Teknologi Brunei,简称UTB)。

  • 文莱大学

文莱大学是亚洲领先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它成立于1985年,第一批招收了176名学生。此后,文莱大学的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新的学术课程不断推出,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研究生学习不断发展。文莱大学大学位于东姑林路(Tungku Link),拥有8个学院、9个研究机构和6个学术服务中心,涵盖伊斯兰研究、商业、艺术、科学、健康科学、亚洲研究、政策研究、教育、生物多样性和综合技术等专业。

文莱

卫生健康

政府重视人民的生活环境和医疗服务,向公民提供免费医疗,包括必要时到国外免费就医,对永久居民和政府部门里的外籍雇员及其家属也仅收取象征性费用。2022年,文莱出生时预期寿命为76.4岁。文莱医疗体系分为四级:卫生诊所、卫生中心、医疗中心和医院。其中,有卫生诊所17家、卫生中心15家、医疗中心9家和医院7家,共有床位1908张。有医生1080人,牙医118人,护士2463人,助产士424人以及药剂师94人。

此外,文莱于2012年推出健康信息管理系统(Bru-HIMS)截至2023年9月,已存储了750000条患者记录可供政府运营的医院和医疗中心使用。 同时,文莱还将开始健康信息管理系统的升级。升级后的系统Bru-HIMS2.0将与BruHealth应用程序紧密地结合,允许患者在线预约、注册和支付服务费用。Bru-HIMS2.0还将使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工作流程标准化,使他们能够在单个用户界面中调取患者记录、添加检查记录并开药处方。在病房或异地探访期间,医生和护士将能够当场调取患者数据,患者还可以通过BruHealth应用程序访问自己的医疗记录。其中一项关键改进是“增强临床决策支持”的功能,它可以为医生实时提供临床治疗建议、患者安全警报和药品库存。该升级预计于2025年4月完成。

文莱公立医院信息

所在行政区

医院名称

地址

文莱—摩拉区

Raja Isteri Pengiran Anak Saleha 医院

Jalan Putera Al-Muhtadee Billah, Bandar Seri Begawan, Brunei-Muara, Brunei

马来奕区

Suri Seri Begawan 医院

Kuala Belait, KA 1131, Brunei

都东区

Pengiran Muda Mahkota Pengiran Muda Haji Al-Muhtadee Billah 医院

Jln Sungai Basong, Tutong, Brunei

淡布隆区

Pengiran Isteri Hajjah Mariam 医院

Bangar Temburong, PA1351, Brunei

表格统计时间2023年11月18日 参考资料

文莱

媒体

文莱的媒体是亲政府的,媒体对政府和君主制的批评很少见。该国被自由之家评为“不自由”的媒体。尽管如此,媒体并没有公开敌视其他观点,也不仅仅限于发表有关政府的文章。1953年,政府允许印刷出版公司Brunei Press PLC成立。该公司印刷英文日报《婆罗洲公报》(《Borneo Bulletin》)。该报纸最初是社区周报,并于1990年成为日报《文莱时报》是文莱自2006年以来出版的另一份英文报纸。文莱还有每日发行的马来文报纸《 Media Permata》和《Pelita Brunei》。此外,马来西亚中文报纸《联合日报》《诗华日报》和《星洲日报》设有文莱新闻版,在文莱发行。

文莱政府通过国家广播公司文莱广播电视台(RTB)拥有并运营3个采用DVB-T引入数字电视的电视频道(RTB Perdana、RTB Aneka 和 RTB Sukmaindera)以及5个广播电台(National FM、Pilihan FM、Rangkaian Nur Islam FM、Harmoni FM 和 Pelangi FM),电视台以马来语和英语播出,广播以马来语、英语、普通话和廓尔喀里语广播。同时文莱还有一家私营公司提供有线电视(Astro-Kristal)以及一家私营广播电台克里斯塔尔(Kristal FM)。此外,文莱还拥有一个在线校园广播电台UBD FM,在其第一所大学文莱达鲁萨兰大学播放广播。

文莱还拥有英语新闻网站BruDirect和The Scoop。截至2021年12月,文莱注册互联网用户达到531800名,占该州人口100%以上。

科技

文莱的科学、技术和创新(STI)发展得到政府支持并主要由政府组织实施,与科技创新活动相关的两个主要机构是发展部和文莱研究理事会,发展部专注于科学技术 (S&T) 政策的设计和制定,文莱研究理事会则负责协调文莱的研究经费并向总理办公室提供建议。此外,文莱大学也开展研究。文莱在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92位。

截至2021年,文莱数字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第三产业,包括健康卫生领域、能源领域以及金融领域。健康卫生领域方面,与中国企业合作建成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疫情应急响应平台和“健康文莱”系统,帮助文莱政府实时监测、追踪和发布疫情信息、提供决策分析和支持。在文莱实行“与疫共存”后,该应用程序仍被文卫生部列为卫生管理小程序长期使用,并将升级为全民健康数字化管理系统。能源领域方面,利用人工智能对钻井平台进行远程监控,有效减少物流需求、缓解人力紧张和疫情限制问题,尤其在季风季节减少人员前往偏远石油平台的安全风险。金融领域方面,开发了支付宝、银联数字钱包,进一步提升民众支付便利度。

文化事业

文化、青年和体育部是文莱主管文化艺术的部门。文化、青年和体育部下设语言文学局、语文图书局、体育与青年局以及文莱博物馆。另外,还设有一个历史中心和艺术与手工艺中心。

语言文学局负责推动文莱的马来语、文学和文化的发展,举办马来语、马来文学与诗歌的研讨会。文莱无国立图书馆,仅由国家语言文学局负责向国民提供图书借阅。该局在文莱4个区内有分设机构,并且提供图书借阅的城乡流动服务。截至2022年,语言文学局图书馆藏书总量为808725册,其中马来语书籍473176册,英语书籍332950册,其他语言书籍有2149册。语文图书局则负责向全国提供图书服务,出售各种刊物、杂志和儿童读物。此外,历史中心专门负责文莱历史研究,主要是对王室家谱和家族史的研究。文莱有3座博物馆,均在首都。

  • 文莱国家博物馆

文莱国家博物馆位于斯里巴加湾市附近的哥达巴都,建于1963年,1972年对公众开放。该博物馆占地8英亩,展室里展示的所有数字、图片均分别有马来文和英文说明。博物馆大厅有斯里巴加湾市街景及水上人家住户油画的展览,其余各个展室陈列着渔网、渔家人的生活图景与实物、一座甘榜(村落)土著房子的全景和设备、家禽和武器以及艺术品等。博物馆楼上的展厅还展出文莱的油田、石油的起源、提炼石油的过程以及矿石底层蕴含石油的科学分析数字等。

文莱

  • 文莱王室陈列馆

文莱王室陈列馆位于斯里巴加湾市区,1992年9月30日开始对外开放,向公众展示文莱的历史、苏丹家族史,尤其是文莱现任苏丹的生平和王室典礼用品,以及文莱首部宪法的制定和颁布过程。

文莱

体育

足球是文莱较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文莱国家足球队于1969年加入了国际足球联合会(FIFA)。文莱超级联赛是该国最高水平的足球联赛,由文莱达鲁萨兰足球协会(FABD)管理。文莱的国际足球经验仅限于亚洲区域赛事,如东南亚运动会和亚洲足球锦标赛,文莱四次进入世界杯预选赛,分别是1986年、2002年、2018年和2022年。

文莱于1996年首次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并参加了随后的所有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除2008北京奥运会),但在羽毛球、射击、游泳和田径比赛中均未获奖。文莱于1999年举办第20届东南亚运动会,共获得4枚金牌、12枚银牌和31枚铜牌。此外,文莱还有自己的武术——Silat Suffian Bela Diri。截至2021年,文莱在亚洲运动会上,共获得四枚铜牌。2022年,在第十九届亚运会上,文莱获得女子太极拳和太极拳全能赛银牌和空手道铜牌。

环保

2018年8月,文莱主办了英联邦第三国培训项目。参与者接受了培训并参加了有关环境问题的实地考察和活动。他们同意针对塑料污染、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采取行动。 文莱是亚洲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割取鱼翅的国家。有一项公众运动呼吁保护穿山甲,穿山甲在文莱被视为受威胁的宝藏。

2020年7月,文莱政府发布打造低碳生活、应对气候变化十大策略; 2021年11月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签署了支持全球煤炭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声明,承诺扩大清洁发电设备部署,停止新发燃煤发电许可证,禁止新建燃煤发电项目。但发展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

治安

文莱有“和平之邦”美誉,治安状况总体良好,重大恶性案件鲜有发生。但近年来盗窃案、走私案增加,毒品问题出现不良势头,人口贩卖抬头。文莱皇家警察人口贩卖调查组2021年审查了130起人口贩卖案,比2020年多17起;自2011年成立至2021年末人口贩卖调查组共审查972起人口贩卖案。文莱皇家警察局是负责文莱监狱、消防、移民事项和维护法律与秩序的机构,是国际刑警组织的成员。文莱皇家警察总部设在Jalan Gadong,将全国分为7个警区:文莱区(Brunei)、马来奕区(Belait)、摩拉区(Muara/Marine)、都东区(Tutong)、淡布隆区(Temburong)、遮鲁东区(Jerudong)、博拉卡斯区(Berakas Brunei)。2020年,文莱皇家警察局处理各类案件4757件,比上年减少271起文莱迄今未发生过恐怖袭击,但因紧邻恐怖组织活动较多的印尼和菲律宾南部,不排除文莱面临恐怖分子跨国活动威胁的可能。

2022年,文莱共发生3872起犯罪案件,共逮捕1256人。其中危害人身安全案件455起,逮捕111人;危害财产安全案件1105起,逮捕209人;其他违反刑法的犯罪案件1747件,逮捕146人;滥用药物案件338起,逮捕613人;其他违法行为案件227起,逮捕177人。

交通

综述

文莱的交通运输已相当发达,主要依靠公路、航运和航空。文莱每2.09人就拥有一辆私家车,是世界上汽车拥有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除了诗里亚到巴达斯的一小段轻便铁路外,全国其他地方都没有铁路。此外,文莱道路交通状况良好,除上下班高峰时段首都斯里巴加湾部分路段稍有拥堵之外,一般情况下道路畅通无阻,且首都市区分布有高速/快速路网,从市内任何地点驱车几分钟即可上高速/快速路。

公路

截至2022年底,文莱道路总长为3805.6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Highways)417.52千米,二级公路(Secondary Roads)465.55千米,支干道(Minor Roads or Distributor Roads)845.76千米,本地街道或交叉口道路(Local Access Roads or Junction Roads)1539.26千米,主要居民点都有现代化道路网联通。贯穿文莱三分之二陆地、长135千米的文莱摩拉—都东—马来奕高速公路连结首都斯里巴加湾市、石油城诗里亚和马来奕区。此外,文莱和马来西亚沙巴和沙捞越均有公路连接,从斯里巴加湾市往东南通过沙捞越的林梦地区的公路可达文莱的淡布隆区,但尚无跨国高速公路建成。2016年6月,中国公司在文莱承建的特里塞—鲁木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长18.6千米。2018年5月,由中国公司承建的大摩拉岛大桥通车。2019年11月,由中韩公司合作建设的淡布隆大桥竣工,2020年3月17日正式通车。该桥总长约30千米,为东南亚最长的跨海大桥,将淡布隆区和文莱—摩拉区的车程由2小时缩短至约15分钟,2020年7月正式命名为苏丹赛福鼎大桥。

文莱

航空

文莱自1953年起,有商业性航空业务。二战期间,日本建造了机场。由于民航业务大大增加,原有的老机场已难以承担不断发展的空运业务,于是文莱耗资1.13亿文元建成文莱国际机场。

文莱拥有文莱国际机场(Brunei International Airport,代码BWN)和安杜基机场(Anduki Airport,代码KUB)两个机场。文莱国际机场位于文莱—摩拉区的斯里巴加湾市,于1974年建成,有2条跑道,其中一条跑道为3685米×46米,每周有多个航班直达东盟、澳大利亚、中东、欧洲、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7个城市。此外,其还与其他国家的航空公司开通了代码共享航线。安杜基机场则位于马来奕区的诗里亚,是一个国内机场,由文莱壳牌石油公司(BSP)运营和管理,为海上石油开采提供服务,跑道为820米×32米。文莱皇家航空公司(Royal Brunei Airlines,简称 RBA)创建于1974年,2019年,文莱国际机场进出港乘客达214.87万人次,货运吞吐量达2.49吨,飞机起降达17947架次。截至2021年3月,RBA拥有5架波音787、7架空客A320Neo和2架空客A320。

文莱

航运

文莱拥有摩拉港、马来奕港,还有分别位于诗里亚和卢穆特的油气专用港口,主要用于石油与天然气出口。斯里巴加湾市有93米长的商业码头、141米长的海军和政府船舶使用泊位和40米长的旅客码头。文莱海运主要目的地有新加坡、中国香港、吉隆坡和马尼拉等周边港口。2021年文莱海运货物吞吐量129.76万吨,其中到港货物111.55万吨,离港货物18.21万吨。此外,文莱境内还有4条内河,发挥一定的货运与客运作用。

  • 马来奕港

马来奕港水位较浅,高潮深2米,低潮深0.5米,仅可停靠两艘船。可停靠2条船,有744平方米的货仓,1837平方米的露天存货场。

  • 摩拉港

摩拉港占地24公顷,码头长861米,泊位4个,吃水深度12.5 米。其中,通用码头长611米,3个泊位;集装箱码头长250米,1个泊位。港区有装卸设备、集装箱场地、冷冻设备和水泥密封库。2017年2月15日,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与文莱国家资产管理公司合资成立摩拉港务有限公司,并从2月21起正式接手摩拉港集装箱码头的运营权。2021年,摩拉港到港船只942艘,集装箱吞吐量为11万标准箱,通用码头货物吞吐量为39.6万吨,完成营业额折合人民币1.2亿元。

文莱

公共交通

文莱公共交通不发达。截至 2019 年底,文莱仅有91辆公交车。文莱公交车从位于斯里巴加湾市的公交总站发车,连接斯里巴加湾市不同 区域和文莱其他城市(如诗里亚),还有一条专门的线路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坡。2020年公共汽车载客量为100万人次。截至2021年,全国有6家公交运营公司,28条公交线路。文莱水上出租车(Water Taxis),即快艇,是文莱沿河地区较为便捷的交通方式。乘客可以从文莱任意沿河港口乘坐快艇前往其他城市,还可到达邻国马来西亚。此外,文莱被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分为两个部分。前往淡布隆区,可从斯里巴加湾乘坐轮渡到淡布隆区的邦阿。

人文

综述

文莱在历史上曾深受印度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影响,西方殖民主义入侵后,文莱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受到宗主国的影响,带有浓厚的宗主国色彩。可以说,殖民时期,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垂直联系比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水平联系更为紧密。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传入,文莱本地的传统文化与之互相融合,有选择地吸收,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文莱民族文化,其艺术、音乐、舞蹈同样保持了传统的风格,并在吸收印度、中国及阿拉伯的文化营养后,获得新的发展。

饮食

文莱传统粿

文莱传统粿与许多传统蛋糕相似,有琵琶鱼(Pipis)、冷岗(Lenggang)、斯里鲁帕(Seri Rupa)、仁吉斯·达格(Renjis Daging)、科奇(Koci)、翁德翁德(Ondeh-ondeh)、克鲁皮斯(Kelupis)、日落路(Jelurut)、普图玛阳(Putu Mayang)、公主香鱼(Puteri Ayu)等。其中,冷岗与薄煎饼类似,呈绿色,由面粉、椰奶、鸡蛋的面糊制成薄饼,用香兰汁调味,然后填充磨碎的椰子和棕榈糖的甜味混合物。据说,“冷岗”这个名字源自当地另一个意思是“摇摆”的词,因为传统上制作冷岗时,制作者将面糊薄薄地铺在平底锅上时,会不自觉摇摆臀部。仁吉斯·达格是用姜黄(使其呈黄色)、面粉、鸡蛋和椰奶制成煎饼网。它可以单独卷起来,也可以卷碎肉馅一起食用,还可以与鸡肉或牛肉咖喱一起食用。普图玛阳通常也被称为katu mayang,先由椰奶、水和米粉制成面团,然后将面团压过一个有66个孔的黄铜器具(pangantulan Katu Mayang),然后将形成的“面条”蒸熟,搭配甜绿色椰奶酱食用。

文莱

文莱

文莱

安布亚特(ambuyat)

安布亚特是文莱引以为傲的国菜。 该道菜的材料源自西米棕榈树的内部树干,由淀粉状固体蛋白(类似于木薯淀粉)和水的混合物组成。安布亚特与一种称为cacah(通常是酸辣的)的蘸酱一起食用, 无需咀嚼。此外,安布亚特有一种特定的食用方法,使用一种称为“candas” 的V形竹棍,很像筷子,但是一端连接在一起,将安布亚特旋转到candas的尖端,然后将它们浸入cacah中 后再食用。

文莱

竹鸡(Bamboo Chicken)

这道菜肴体现的是婆罗洲的烹饪艺术,已成为文莱的招牌菜。文莱人将腌制好的鸡肉塞进竹筒里,塞入洋葱等香料,再用竹叶封住。接下来放在明火上烤,当鸡肉慢慢煮熟时,空气中就会弥漫着香气,文莱人通常都会搭配一盘米饭食用。

文莱

椰浆饭(Nasi Katok)

Nasi的意思是米饭, katok的字面意思是敲门。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人们过去必须敲开椰浆饭卖家的门才能下订单。虽然这道菜在文莱各地流传有很多变化,但基本内容都是一样的:一份米饭、一份炸鸡,再搭配辣椒酱蘸酱。

文莱

习俗

由于独特的历史、社会和文化原因,文莱宗教色彩和马来民族传统均较浓厚,形成了和谐、委婉、谦恭的马来文化。其基本特征为:重视社会、族群、人际关系的和谐,不采取过激行动;关注弱势群体;重视礼节和传统,循规蹈矩,礼节繁多。

生活习惯

文莱人握手时,通常把手收回到胸前轻触一下,以示真诚;从有身份的人或长辈面前经过时,要把手下垂并贴着身体,侧身轻步走过;一般不宜主动与异性马来人握手;不要用手去摸马来人的头部或后背,此举被认为将给其带来灾祸。

在文莱参观清真寺或到马来人家做客时,进门前要脱鞋以示尊重和清洁,不要从正在做祷告的教徒面前走过,非穆斯林不能踩清真寺内祷告用的地毯。在正式场合不要跷二郎腿或两脚交叉。不要随意打听隐私,如个人情感、工资收入等问题。

文莱人喜欢别人称呼其尊称。马来人的名字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自己的名字,后半部分是其父名,中间用bin(意为“之子”)或binti(意为“之女”)断开。一般男性名字前面尊称阿旺(Awang),朝圣过的男子通常在名字前加阿旺·哈吉(Awang Haji)。女性一般在名字前加尊称达扬(Dayang),朝圣过的通常称达扬·哈贾(Dayang Hajah)。

文莱苏丹和苏丹后称陛下(当面称 Your Majesty,不当面称 His Majesty或Her Majesty), 苏丹妃、亲王、亲王妃、王子、王子妃、公主称殿下(当面称 Your Royal Highness,不当面称 His Royal Highness 或 Her Royal Highness),其他王室成员及王室血亲称本基兰(Pengiran),有封号或勋衔的则称其封号或勋衔,主要有丕显(Pehin)、拿督(Dato),其夫人均称拿汀(Datin)。

在文莱左手被认为是不洁的,在接送物品时要用右手;在指人或物时,不能用食指,而要把四指并拢轻握成拳,大拇指紧贴在食指上,招呼人或出租车时也不能用食指,要挥动 整个手掌。

节日习俗

  • 苏丹诞辰日

文莱第29任苏丹哈桑纳尔·博尔基亚出生于1946年7月15日,由此每年的7月15日是文莱苏丹的诞生日,也是文莱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这一天上午9时,文莱会在奥玛尔·阿里·赛里夫汀广场举行阅兵式和群众团体的彩车庆祝游行。

  • 国庆日

文莱的独立日是公历1984年1月1日,国庆节则定在公历2月23日。这一天一般要在首都斯里巴加湾市的奥玛尔·阿里·赛里夫汀广场举行游行庆祝活动。同时,在首都和全国各地还要举办各种纪念性展览和念诵《古兰经》等活动。

  • 开斋节

开斋节是文莱马来人的新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每逢伊斯兰历9月,文莱全国穆斯林都要实行长达一个月的白天禁食、禁饮。斋月后的第一天,便是开斋节。当天,苏丹要到清真寺跟臣民一起做祷告,并通过电台、电视台向全国发表文告,庆祝斋月的到来。

艺术

舞蹈

文莱马来人的民间舞蹈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多在喜庆之日演出,用打击乐器伴奏,通常以男女之爱、丰收的喜悦、劳动的欢乐等为主题。

  • 莎玛林当舞(Shamarind dance)

莎玛林当舞是根据歌曲《西蒂·莎玛林当》创作而成,演员是几位年轻貌美的姑娘,舞蹈诠释了莎玛林当姑娘美丽贤淑、温柔孝顺的形象。

  • 安丁舞(Anding)

安丁舞分林巴安丁舞、南榜安丁舞和普通安丁舞3种。过去表演安丁舞是为了敬鬼求神、除灾祛病。节目达到高潮时,舞蹈表演者做出失去自控状,与鬼神直接对话,动作奇特,语言难懂。安丁舞仅在喜庆或娱乐时演出,通常有歌曲伴唱。

  • 阿都—阿都舞(Aduk Aduk)

阿都—阿都舞是克达扬人的传统民间舞蹈,多在庆典中演出;也常在丰收后表演。舞者多为青年男子,衣装艳丽,每人手持两个半椰壳交相碰击。

  • 吉宾舞

吉宾舞一般在庆典、仪式上演出,也在舞台上表演。舞者由6对男女组成,有几首固定乐曲伴奏。所用乐器取决于伴奏的歌曲,一般是小手鼓、阿拉伯式六弦琵琶、提琴等。

  • 阿代—阿代舞

阿代—阿代舞是根据文莱渔民最喜爱的歌曲《阿代—阿代》编成的。演员扮作渔民,一边摇橹,一边唱歌,歌词通常是传统的马来板顿诗,舞者多为成双的男女。

  • 波纳里舞

波纳里舞常在喜庆或向神灵还愿时演出。演员为3对青年男女,有时只由男青年或女青年组成,以提琴、手鼓、大鼓伴奏。表演时,男女演员互对诗歌。

  • 色卡普舞

色卡普舞是用木杆跳舞,是马来奕区瓜拉马来奕村的第4代子孙创作的。色卡普舞不以歌曲伴唱,只用大鼓伴奏,伴奏的大鼓称“沙比高图”。跳色卡普舞最初是为了安慰死了族长一类人物的家庭,后来只在娱乐时或举行婚庆时演出。

乐器

  • 雷巴纳(Rebana)

雷巴纳是在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的宗教仪式上演奏的框架鼓。rebana这个名字来自阿拉伯语robbana,意思是“我们的主”。鼓面由山羊皮制成。鼓的起源被认为是在中东。

文莱

  • 根当拉比克(Gendang Labik)

Gendang的意思是“鼓”。Gendang Labik是一种双头鼓,演奏者将鼓体稍薄的中间部分放在膝盖上,用手敲击鼓面。鼓面用藤绳系在鼓身上;在琴身和琴弦之间插入楔子以拉紧琴头。

文莱

国家象征

国旗

国旗呈长方形,长宽比例为2:1。旗地为黄色,黄色象征苏丹至高无上。旗面上横斜着白、黑两道条纹。旗地中央绘有文莱国徽图案。国徽为红色,中央是一根桅杆,其上部为代表王室的旗帜和华盖,华盖下方是展开的双翼,象征和平、正义、繁荣的保护者;桅杆的底都为一弯新月,象征伊斯兰教,新月上写着“在真主的指导下,万事如意”;新月的两侧各有一只手,掌心向上,象征政府为人民谋取福利,底部的饰带上写着“和平之城——文莱”。

文莱

国花

文莱的国花是辛波尔花(Simpor flower),长在辛波尔树上。文莱一美元纸币上有辛波尔花的图案。在文莱,它也被广泛应用于传统手工艺品的艺术设计中。辛波尔花常见于文莱的河流沿岸,尤其是淡布隆河,也常见于沼泽或白沙地区。

文莱

风景名胜

综述

文莱政府采取多项鼓励措施吸引游客赴文莱旅游,主要旅游景点有文莱水村、文莱王宫、清真寺等。2019年文莱国际旅客约33.3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81%。

重要景点

文莱王宫(Istana Nurul Iman)

文莱王宫位于文莱河畔的山丘上,首都斯里巴加湾市西南几千米处。文莱王宫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住宅宫殿”。该王宫是文莱第29任苏丹哈桑纳尔·博尔基亚的官邸,也是文莱政府所在地,占地200000平方米,拥有1788个房间。它还拥有257间浴室、可容纳5000名客人的宴会厅、大型清真寺、可容纳110辆汽车的车库、可容纳200匹小马的空调马厩和5个游泳池。此外,这座宫殿车库中有7000辆汽车,这些汽车的价值约为50亿美元。该王宫由建筑师 Leandro V. Locsin(菲律宾)设计,室内设计由Khuan Chew(英国)负责,由阿亚拉公司(Ayala Corporation) 建造,于1984年竣工,总耗资约 14 亿美元。除了一年一度的伊斯兰庆祝活动开斋节外,王宫不向公众开放,届时王宫在这三天内接待游客,客人会收到礼物食物以及装有幼儿钱币的绿色包裹。斋戒月期间,王宫会向穆斯林开放10天,供穆斯林进行祈祷聚会。

文莱

哈桑纳尔·博尔基亚清真寺(Jame' Asr Hassanil Bolkiah Mosque)

哈桑纳尔·博尔基亚清真寺位于斯里巴加湾市,它以文莱第29任苏丹哈桑纳尔·博尔基亚(Hassanal Bolkiah)的名字命名。该清真寺属于现代清真寺建筑风格,是该国最大的清真寺,可同时容纳5000名信徒。清真寺屋顶装饰有纯金打造的金质圆顶,总共有两个金色圆顶,大圆顶是祈祷厅的一部分,同时四个角形成一个陡峭的高尖塔,从塔顶可以远眺文莱机场的位置,尖塔周围不同楼层的墙壁上装饰有几何图案。内部结构和外部庭院均采用大理石并饰有马赛克。通往内殿的小路还建有花丛和喷泉。

文莱

文莱水村(Water Village)—甘榜亚逸(Kampung Ayer)

甘榜亚逸位于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的中心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高跷定居点。所有建筑都悬挂在空中水上,仅靠高跷支撑。Kampong Ayer在马来语中直译为“水村”,由约40个小村庄组成,由一条38千米的木板路连接起来。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截至2018年,约有13000人居住在水村,约占文莱人口的3%。

文莱

注释

展开[a]

七十七国集团(英语:Group of 77)是一个由134个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组织,旨在促进其成员的集体经济利益,并在增强其联合谈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