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赛因·卜拉欣·塔哈(Hussein Ibrahim Taha),1951年11月1日出生于乍得阿贝歇,乍得外交官,2021年11月17日起就职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曾在乍得担任过多个职务,包括外交、非洲一体化和国际合作部长部长、乍得总统府外交顾问,共和国驻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和罗马教廷全权公使和特命大使和乍得共和国驻沙特阿拉伯大使馆的高级顾问。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侯赛因·易卜拉欣·塔哈的:教育履历、职业履历、人物事件、获得荣誉、掌握语言、个人生活等介绍

出生地

乍得阿贝歇

职位

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

教育履历

1972年,获得国际学士学位。

1978年,获得巴黎语言和东方文明学院文凭。

职业履历

1981年至 1982年 - 乍得共和国外交部经济和国际事务司欧洲和美洲处处长。

1990年至 1991年 - 乍得共和国外交部参谋长。

1991年至 2001年 - 乍得共和国驻沙特阿拉伯王国大使馆首席顾问。

2007年至2017年 - 乍得驻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和梵蒂冈特命全权大使。 

2017年 - 乍得共和国外交、非洲一体化和国际合作部长。

2018年 - 乍得共和国总统外交顾问。 

2019年至2020年 - 乍得共和国总统府部长、副秘书长。

2020年 - 乍得共和国大使。

2021年11月 - 伊斯兰合作组织 (OIC) 秘书长。

人物事件

2017年12月5日,商务部钱克明副部长与乍得外交、非洲一体化和国际合作部部长侯赛因·卜拉欣·塔哈在京共同主持召开中乍经贸混委会第二次会议,就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在乍落实和继续推进双边经贸合作等双方关注议题进行磋商。

2017年12月6日,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会见乍得外长塔哈。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侯赛因·易卜拉欣·塔哈

2021年12月2日,中国驻伊斯兰合作组织代表陈伟庆在沙特吉达会见新任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塔哈。

2022年3月15日,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访问沙特吉达伊斯兰合作组织总部,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塔哈会见翟特使一行。双方就加强中国同伊斯兰合作组织关系、推动中国同伊斯兰世界友好合作交换了意见。

2022年3月22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伊斯兰堡会见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塔哈。双方就巴勒斯坦、阿富汗等问题交换意见。同日,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塔哈在伊斯兰合作组织第48次外长会议上致辞时说,伊斯兰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应加强协调,共同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努力实现该组织制定的目标。

当地时间2023年8月28日,侯赛因.易卜拉欣.塔哈抵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进行访问,并与伊拉克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福阿德.侯赛因共同召开记者会。11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宣布,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代表团于11月20日至21日访华。代表团成员包括塔哈。访问期间,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代表团同中方就推动巴以冲突降温、保护平民、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深入沟通协调。

获得荣誉

  • 乍得国家功绩骑士勋章。

  • 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军官。

  • 乍得共和国名誉大使。

掌握语言

  • 法语 - 书面和口语

  • 阿拉伯语 - 书面和口语

  • 英语 - 书面和口语

个人生活

已婚,是六个孩子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