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瘘是眼科疾病角膜炎的并发症之一。它并非一瘘管,而是一疏松组织嵌在角膜破孔内,房水从裂缝渗出。角膜瘘最容易发生在瞳孔边缘嵌顿在角膜穿孔区域内的患者,其主要病征为角膜表面有深黑色隆起、前房消失和眼球变软等现象。确诊角膜瘘需要进行眼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及对症治疗。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角膜瘘的:就诊科室、病因、症状、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危害、预后、预防等介绍

就诊科室

  • 眼科

病因

  • 角膜瘘多为角膜穿孔后愈合不完全而形成。

症状

  • 一旦形成角膜瘘,此时前房消失和眼球变软,之后眼球发生代偿作用,增加房水产量以维持眼球硬度,如瘘管被新生的薄膜封闭,则增加的房水产量将使眼内压逐渐升高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如眼压继续增高,可引起急性青光眼发作,使这一薄膜突破。症状随即消失,眼球复又变软。

检查

  • 确诊角膜瘘需要进行眼裂隙灯显微镜检查,配合荧光素染色法检查。

  •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 可直接发现角膜瘘管处。

  • 荧光素染色法检查

    • 即Siedle征检查,使用荧光素染色,如发生角膜瘘,则漏液可将绿色泪膜冲开。

诊断

  • 医生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结果可诊断本病。

  • 角膜表面有深黑色隆起、前房消失和眼球变软。

  •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直接发现角膜瘘管处。

鉴别诊断

  • 角膜葡萄肿、眼球破裂伤等疾病也可能出现前房消失、眼球变软等症状,有这些症状不一定就是角膜瘘,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由医生明确诊断。

治疗

  • 病因治疗:治疗角膜瘘的同时,必须注意炎症发生的原因予以治疗。

  • 对症治疗:可施以烧灼术,同时并应施行抗青光眼手术与结膜瓣遮盖角膜瘘法。

  • 患眼包扎。

危害

  • 眼球长期变软、角膜变平、晶状体混浊,甚至发生视网膜脱离或眼球缩小,可形成眼球痨而失明告终。

预后

  • 如果症状较轻,及时治疗后,角膜瘘的预后较好;如果症状较重且不及时治疗,则预后较差。

预防

  • 注意原发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