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警察学院(Shandong Police College),简称“山警”,学院建立于山东省济南市,是山东省政府开设的的公立全日制公安类高等学校,学院的行政与管理由山东省教育厅协同山东省公安厅,山东省公安厅为主的管理模式运行。2016年以来,学校先后被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表彰为“作出积极贡献的先进集体”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二等功2次,被山东省公安厅荣记集体二等功2次。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山东警察学院的:历史沿革、学校规模、学术研究、校园文化、行政管理、校区情况、校友情况、所获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山东警察学院

英文名

Shandong Police College、

别名

山警

成立日期

1946年

所属地区

山东

办学性质

公办高校

主管部门

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公安厅

占地面积

1730.93亩

学生人数

5432人

教师人数

578人

现任领导

毕可志(院校院长)

校庆日

5月18日

知名校友

于云、李士英、刘少傥、梁国斌等

校训

忠诚、严谨、团结、奉献

校歌

《中国人民警察之歌》

院校代码

11324

专业数量

7个(本科专业)

简介

山东警察学院于历史变革中多次更名易址,学院最初为1946年5月由舒同建立的山东省警官学校,后历经多次变更地址,改变校名,最终2004年后改名为山东警察学院。

截止2022年12月,山东警察学院共开设文东、明水两个校区,并开设了6个教学系以及7个本科专业,覆盖了从警务基础到高精尖警务技术。截至2022年12月已拥有教职员工578人,全日制在校生5432人。

历史沿革

1946年5月,山东省警官学校最初在梨杭村(山东省临沂市)创办,并由舒同兼任校长。

山东警察学院

1948年,山东省警官学校进行第一次改址并更名为华东警官学校,接下来两年进行了两次校名更改;1955年,正式更名为山东省公安学校,张国锋兼任校长。

1958年,再次搬迁并与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正式宣布合并,并在两校的教学基础上建立了山东政法学院;1961年,学院被撤销,并更名为山东省公安学校;“文革”时期曾一度停止办学直至这段特殊时期结束。

1978年,山东省公安学校正式增设中专教育专班并招收学员;学院于两年后更名为山东省公安干部学校。到了1980年,政府机关在山东省公安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山东公安专科学校,不过于六年后山东省人民警察学校撤销。

2004年5月,山东警察学院正式成立。

2012年,学院完成教育部评估;两年后政府正式宣布,山东警察学院与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进行合并。

山东警察学院

学校规模

院系与专业设置

截至2022年12月,山东警察学院已开设6个教学系以及7个本科专业。

教学系

本科专业名称

侦查系

侦查学

网路安全与执法

公安情报学

经济犯罪侦查系

经济犯罪侦查

刑事科学技术系

刑事科学技术

交通管理工程系

交通管理工程

警务信息系

网络安全与执法

公安情报学

治安系

治安学

师资队伍

截止至2023年初,该学院拥有教职工57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81人。教授41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副教授(副高)145人,教职工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8人,硕士学位人员178人。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公安部部级津贴1人,公安部教学名师3人,山东省教学名师4人,公安部、省公安厅人才库专家21人,齐鲁和谐使者1人。

类别

姓名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张宗亮、王晓东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尉永青、李树彬

公安部部级津贴

王精忠

公安部教学名师

郑卫民、单卫华、公黎斌

山东省教学名师

吕绍忠、王精忠、尉永青、吕雪梅

公安部、省公安厅人才库专家

张宗亮、吕绍忠、李亦农、辛大勇、丁文俊、尉永青、王晓东、张宝清、李慧、周慧、程亮、吕雪梅、党文修、刘怀辉、单冬、费晓璐、鞠丽华、张璇、王成义、公黎斌、唐彦涛

齐鲁和谐使者

丁文俊

学科建设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治安学、经济犯罪侦查

相关参考资料:

教学情况

教学成果

截止2023年3月学校为山东省、全国培训在职警察,是公安部确定的全国县市公安局长培训基地之一。山东警察学院已为中国30个省市(除港澳台)培训公安局长近3000人。

学术交流

山东警察学院曾多次组团出访美国、韩国、新加坡、南非等国家警察机关和警察院校,接待多国警察机关和警察院校的访问。与港澳台警方和省内外公安实战部门、警察院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科研协作关系。自山东警察学院于2006年开展外警培训工作以来,共承办147期国外警察培训班,培训了来自97个国家和非盟反恐中心等国际组织的中高级警察官员,派出教官团到多个国家举办“特殊安全技能培训班”等援教活动。

2022年,山东警察学院承办了由商务部与公安部主办,省公安厅协办的佛得角高级警务官员执法能力建设研修班线上学习交流活动,佛得角司法警察代表人奥古斯丁·塞梅多。以及19名参训学员通过视频连线完成了学习交流活动。

山东警察学院

山东警察学院

2022年承办了由公安部主办、省公安局协办的线上尼日利亚刑侦技术研讨会。

2021年承办由公安刑侦局主办,省公安厅刑侦局协办的全国命案侦办工作培训班。

2021年参加第十五届全省人民警察训练基地研讨交流会议。

2019年承办北部战区陆军第四期侦查骨干培训班。

2018年学院代表团赴南非、毛里求斯访问并考察警察教育培训等相关工作。

山东警察学院

山东警察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学院馆藏

截止至2022年12月,图书馆有藏书81万余册;纸质期刊和报纸共1541种、22878册。图书馆已引进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超星数字图书馆、中文在线数字图书馆、KPS、北大法意教育频道等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立了中、外文警学期刊及公安、法律类图书等特色数据库。

科研平台

截止至2022年末,学院有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校级科研机构1个,8个教学机构。

教学机构

预审教学与实战研究中心

新型犯罪侦查对策(反电诈技术)协同研究中心

警用技术与装备发创新研究中心

警察心理研究所

经济犯罪侦查研究中心

法庭科学研究中心

道路交通安全研究所

博士科技创新中心

校级科研机构

公共安全研究所

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侦查对策研究中心

学术期刊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创刊于1988年,由山东省公安厅主管,山东警察学院主办。办刊理念为弘扬法治精神,促进学术交流,繁荣理论研究。此刊物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社科期刊”称号。1999年、2002年,均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1、2003、2005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期刊”。2002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学术成果

自2012年至2022年初,学院组织了多项国家级资金以及项目计划等渠道的项目申报工作。新上各级各类项目43项,分别是市校融合发展战略工程项目1项,公安部公安理论与软科学计划项目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8项,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其他厅局级计划项目1项,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5项,学院项目24项,横向项目2项。合计新上省部级项目9项,厅局级项目7项,院级项目24项,横向项目2项。完成项目结项21项。其中,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9项,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3项,山东警察学院科研计划项目6项,横向项目2项。合计完成省部级项目12项,厅局级项目1项,院级项目6项,横向项目2项。

自2012年至2023年3月全院教职工在国内外正式出版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共76篇,其中被核心期刊收录3篇,被《科学引文索引》收录3篇,被《工程索引》收录4篇。

自2012年至2023年3月,全院教职工正式出版的著作共21部,其中专著12部,编著1部,教材8部。

校园文化

校徽

山东警察学院

校徽采用接近警服颜色的紫色的底色,突出庄严、谨慎的教育风格。警徽中心构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警徽作为蓝本图案进行再创作。标志两侧为麦穗图案,文字部分的中英文校名上下相对应。

校标主体造型为盾形取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徽,体现警院有别于普通高校的警察属性,也体现学院师生作为维护治安、保卫人民的坚强后盾的坚决意志。盾牌叠加的层次形式,一方面蕴涵展开的书本的意象,体现了学院文化属性;另一方面也有层层盾牌,重重力量的含义,体现警院师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

盾形中主要元素包括五星、展开的书册、1946、山东地图轮廓等内容,其中五星元素取自国徽,象征庄严的国家意志;展开的书册既体现学院文化研究的性质,也像茁壮成长的幼苗,代表学院为国家培养的后备公安力量,还像展翅的和平鸽,象征着社会和谐、平和友爱的美好理想;1946是山东省警官学校的创办时间,体现学院的悠久历史,这既是一种光荣,也是对学院师生的激励;地图体现了学院的位置属性。外环中主要元素有:学院的中文名称,由第一任校长舒同的字体,学院英文名称,橄榄枝。

校歌

《中国人民警察之歌》

我们是光荣的警察学院教官,

时刻牢记神圣的誓言。

政治建警治警从严,

精心育警诲人不倦。

教授知识传技能,

甘洒热血润警坛。

山东警察学院,

你是我们放飞希望的蓝天。

我们用智慧和赤诚,

铸就你辉煌灿烂的明天。

我们用智慧和赤诚,

铸就你辉煌灿烂的明天。

我们是自豪的警察学院学员,

时刻铭记永恒的誓言。

报效祖国维护平安,

勤学苦练增长才干。

磨练意志强体魄,

豪情壮志高于天。

山东警察学院,

你是山东人民警官的摇篮。

我们用智慧和赤诚,

铸就你辉煌灿烂的明天。

我们用智慧和赤诚,

铸就你辉煌灿烂的明天。

我们用智慧和赤诚,

铸就你辉煌灿烂的明天。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位

姓名

党委书记

刘福宏

院长

毕可志

副院长

徐仲成、刘大为、刘克振、吕绍忠、贺曙敏

党委副书记

毕可志、隋从容

纪委书记

王桂媛

省监委驻山东警察学院监察专员

王桂媛

党委委员

徐仲成、王桂媛、刘大为、刘克振、吕绍忠、贺曙敏、李亦农

参考文献:

(相关资料来源截止至2023年6月)

历任领导

职位

姓名

在任时间

山东省警官学校

校长(兼)

舒同

1946.05-1946.11

华东警官学校

校长(兼)

梁国斌

1948.09-1949.05

山东省警察干部学校

校长(兼)

郑文卿

1949.06-1950.03

山东省公安干部学校

校长(兼)

1950.04-1950.12

校长(兼)

季明

1951.01-1952.01

校长(兼)

王路宾

1952.02-1953.04

校长(兼)

张国锋

1953.04-1953.06

山东省公安学校

校长(兼)

张国锋

1955.06-1956.05

1962.01-1965.08

校长(兼)

候铮石

1956.05-1956.12

山东政法学院

院长(兼)

刘秉琳

1958.12-1961.10

山东省公安学校

校长(兼)

郭宏毅

1976.09-1979.03

校长

王亚东

1979.03-1980.08

山东省公安干部学校

校长(兼)

1980.08-1983.06

山东省公安学校

校长(兼)

韩邦聚

1984-1985

山东公安专科学校

校长(兼)

孟昭炬

1986-1987

党委书记

张龙沼

1986.04-1993.07

校长(兼)

李诚

1988-1990

校长(兼)

孟庆丰

1991-1996

党委书记

李鸣昌

1993.07-1994.01

党委书记

韩顺祥

1994.01-1999.03

校长(兼)

高新亭

1997-2001

党委书记

杨和德

1999.03-2004.09

副校长

校长(兼)

曲植凡

2002-2004.05

山东警察学院

院长(兼)

2004.09-2009.02

党委书记

杨和德

2004.09-2013.03

副院长

院长(兼)

王献增

2009.03-2012.03

院长

徐珠宝

2012.06-2016.06

党委书记

张俊海

2013.03-2016.10

副院长

院长(兼)

孙立成

2016.06-2017.05

院长、党委副书记

韩锋

2017.05-2020.08

院长(兼)

范华平

2020.08-2022.06

参考文献:

校区情况

山东警察学院拥有两个校区:分别为山东警察学院文化东路校区、明水校区。

文化东路校区

济南市文化东路54号。为院部机关办公地,该校区主要为中国在职期间民警人才以及海外交流人才进行培训并提供交流空间。是公安部指定的全国范围内县级、市级公安局长培训机构之一,已为除港澳台特别行政区之外的近三十个城市培训公安局长近3000人。为国外警务机构培训了很多批高级警务人才,是国家公安部、国家商务部指定的国家层面对外警务援助培训基地之一。

明水校区

济南章丘市章莱路2555号。主要用于开展公安学历教育。学校设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交通管理工程、公安情报学、网络安全与执法7个本科专业。

校友情况

于云,1946年于山东省警官学校完成培训,于1950年剿灭胡肇汉匪帮。

刘少傥,1946年就任于山东省警官学校,新中国政法教育事业的奠基人。

梁国斌,人民公安奠基者;曾担任华东警官学院院长。

王海波,毕业于山东警察学院,微博民警“@高速交警海波”;

沈成磊,毕业于山东警察学院,抓捕犯罪嫌疑人过程中因公牺牲。

所获荣誉

2010年,山东警察学院的2个处室、4个科室获2009年度集体三等功;

2013年,院校24项科研成果荣获2012年度山东公安科学技术进步奖;

2015年,山东警察学院获公安部记集体二等功;

2018年,获得2018年度山东最具影响力高校政务新媒体”称号;

2021-2022年度“山东教育政务新媒体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