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间皮瘤是指发生于腹膜间皮细胞的肿瘤,非常少见,多为恶性。腹膜间皮瘤好发于45~60岁的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本病发病原因不详,有研究认为可能与患者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有一定的相关性。腹膜间皮瘤患者多表现出腹痛、腹胀和腹部肿块等临床症状。腹膜间皮瘤患者采用手术和化疗等综合治疗,肿块压迫神经或靠近大血管者以保守治疗为主,能一定程度改善症状,延长生命。腹膜间皮瘤患者可能并发胸膜间皮瘤,或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和大量腹水等,恶性腹膜间皮瘤确诊后不积极治疗者生存期短,预后差。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腹膜间皮瘤的:就诊科室、病因、症状、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危害、转移性、预后、预防、参考文献等介绍

外文名

peritoneal  mesothelioma

症状表现

腹痛、腹水、腹胀及腹部包块等

就诊科室

肿瘤科

原因

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机体机能下降而致

就诊科室

  • 普通外科或外科、肿瘤科

病因

  • 腹膜间皮瘤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本病发病是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等导致机体机能下降,腹膜部位沉积过多酸性物质,腹膜间皮组织液酸化,造成局部病变。

症状

  • 腹膜间皮瘤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多数患者都有腹痛、腹胀和腹部肿块等症状。

腹部肿块

  • 肿块单个或多个出现,大小不一,早期仅在体检时发现,肿块较大时可有腹部膨隆。

腹痛

  • 早期疼痛部位不明确,晚期表现为烧灼样疼痛或隐痛,反复发作。

腹胀

  • 患者伴随腹水时会有腹胀,腹部膨隆。

其他症状

  • 瘤体过大者可能会伴随食欲不振,消瘦,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 巨大的肿瘤也可能引起呼吸困难、排尿困难和下肢水肿等压迫症状。

检查

  • 用于诊断腹膜间皮瘤的常用检查如下:

  • 血常规

    • 部分患者晚期会有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能辅助诊断。

  • 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

    • 对于明确诊断恶性腹膜间皮瘤有一定意义。

  • B超

    • B超检查可以协助诊断腹水存在与否,且无创便捷。

  • 剖腹探查

    • 剖腹探查是诊断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主要手段。

  • 腹腔镜检查

    • 是最简单而有效观察腹膜的方式,但存在误诊的可能。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对腹膜间皮瘤的诊断有很大帮助,同时帮助鉴别诊断。

诊断

  • 医生诊断腹膜间皮瘤,主要依靠腹痛、腹部肿块等临床症状,以及腹腔镜检查、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组织病理学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的结果。

  • 腹膜间皮瘤患者会有腹痛、腹部肿块和便秘、腹胀等表现。

  • 腹腔镜检查可见到腹膜、网膜、肠系膜等米粒样及乳头状结节。

  • 抽取腹水反复行脱落细胞学镜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 必要时行腹腔镜手术或剖腹探查术,切取肿块行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 腹膜间皮瘤应该与腹腔内的其他转移肿瘤、结核性腹膜炎等相鉴别,这几类疾病均会出现腹痛、腹胀、排便异常等消化道症状,具体需要通过腹腔镜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加以区分。

  • 当患者症状不明显无法自行确诊时,应当及时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积极检查和治疗。

治疗

  • 腹膜间皮瘤患者一经确诊,须采用多种方式综合治疗。

手术切除

  • 早期肿瘤无明显禁忌症者应尽早手术切除。

  • 良性的局限型肿瘤切除后,预后好。

  • 恶性肿瘤切除部分瘤体,能缓解症状,也可以辅助术后的化疗。

化疗

  • 对于瘤体巨大难以完全切除或恶性腹膜间皮瘤患者,可以选择化学治疗。

其他治疗

  • 包括内分泌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

危害

  • 腹膜间皮瘤患者晚期腹痛、腹胀明显,并伴随消瘦和低热,影响正常生活。

  • 恶性腹膜间皮瘤病程进展快,治疗效果不佳,存活期短。

  • 部分患者疾病后期并发胸膜间皮瘤,可有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症状。

  • 腹膜间皮瘤患者瘤体巨大者,可伴随排尿困难和下肢水肿等压迫症状。

转移性

  • 恶性腹膜间皮瘤会转移,一般有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两种方式。

预后

  • 良性腹膜间皮瘤患者,尽早的手术和综合治疗能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预后较好。

  • 恶性腹膜间皮瘤病情进展快,治疗效果不佳,预后极差。

预防

  • 重视体检,对腹膜间皮瘤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体育锻炼,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强。

  • 避免暴饮暴食,戒烟、戒酒,构造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

  • 对于已经患病者,积极科学的治疗,并保证定期复查。

参考文献

  • [1] 石远凯。中华医学百科全书:肿瘤学(五).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 [2] 赵玉沛。中华医学百科全书:普通外科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