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涌线(Tung Chung Line)是港铁(前为地铁)运营的香港铁路线,属于通勤铁路线,也是机场铁路的一部分。东涌线连接新界离岛区大屿山东涌站与香港岛中西区中环的香港站,全长31.1公里,车程29分钟。东涌线的大部分路段与机场快线并行或共用轨道。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东涌线的:内容概述、历史沿革、路线资料、车厢编组注解、使用车辆、所经车站等介绍

外文名

Tung Chung Line

起始站点

香港站至东涌站

运营时间

05:59-次日01:09

所属地区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报站语言

普通话

线路长度

31.1 km

车辆类型

8节编组列车

运营机构

港铁

简介

东涌线于1998年6月22日全线通车,当时只有6个站。后来,南昌站和欣澳站分别于2003年12月16日和2005年6月1日启用。现时,东涌线共有8个车站。

东涌线是全香港第一条全线安装月台幕门的铁路线,同时也是首批安装月台幕门的车站。东涌线在地图上的颜色为橙色。

内容概述

机场铁路

机场铁路工程是香港机场核心计划之一,为香港国际机场及后勤区(即北大屿山新市镇)兴建连接九龙及香港岛的快速铁路。工程共建造成两条路线,即机场快线及东涌线。部分路段(第三条过海铁路隧道、青衣至欣澳段及欣澳至小蚝湾车厂段)由两条线共用两条来回方向的路轨,其他路段则共有四条路轨。

东涌线

信息介绍

东涌线由东涌站开始,经过汲水门大桥及青马大桥,再经西九龙填海区和第三条过海铁路隧道,连接到香港站。1998年6月22日通车,是首条进入大屿山的铁路。总站设于东涌新市镇,故命名为“东涌线”。截至2005年,东涌线共有8个车站,当中有6个为转车站。除香港站、九龙站及东涌站外,所有车站均为架空或地面车站。东涌线在路线图中以橙色代表。东涌线的车站位置大部分位于新发展区住宅区,所以东涌线在通车初期时乘客量偏低,随着国际金融中心、漾日居、擎天半岛、奥海城、青衣城及东堤湾畔等沿线物业相继于1999年之后启用及车站沿线地区发展成熟,加上南昌站、香港迪士尼乐园及昂坪360的启用后和愉景湾建成更导致乘客量急速增长,所以地铁公司(现港铁公司)于2005年向韩国Rotem株式会社为东涌线订购新列车。

展望迪士尼乐园的扩建、南昌站上盖物业发展、西九龙文娱艺术区的兴建及愉景湾不断发展,东涌线的乘客量将不断增加。东涌线于周一至周五的上、下午繁忙时间及周六的上午繁忙时间,加开短程班次往来青衣站至香港站。

现时东涌线的班次约为每4-12分钟一班,设计最终班次为 2.25 分钟一班。历史

早于1989年10月,当时的香港政府已决定于大屿山的赤鱲角兴建新机场,取代已经饱和,位于九龙城区的启德机场。当时政府邀请地下铁路公司,即港铁公司负责兴建大屿山机场铁路,以连接新机场至市区。当时的机场铁路共规划了10个车站位置,分别是香港、西九龙、大角咀、荔景、青衣、阴澳、小濠湾、大濠湾、东涌及赤鱲角。

东涌线

工程最终要等待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于1994年11月达成财务及土地安排协议才能正式动工。最终大屿山机场铁路成为两条地铁路线,分别是东涌线和机场快线。1998年6月21日由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主持开幕仪式,并于翌日正式运作。

另一方面,随着九广西铁(现港铁西铁线)于2003年12月20日通车,地铁(现称港铁)于荔景站和奥运站之间新建的车站南昌站,成为东涌线与九广西铁的转车站,是全港第一个地铁与九铁共同兴建及使用的车站。于2005年6月1日,地铁于青衣站和东涌站之间新建的车站欣澳站亦己启用,此车站为连接迪士尼线前往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和前往愉景湾。

历史沿革

1998年6月22日,香港站至东涌站通车。

东涌线

2003年,全线列车由7卡列车改为8卡列车及奥运站至荔景站4线轨道启用,为南昌站的启用作准备。

2003年12月16日,为配合九广西铁试搭日及正式通车,南昌站启用。

2005年6月1日,为配合迪士尼线通车,欣澳站启用。

2008年6月22日,东涌线通车十周年。

2018年6月22日,东涌线通车二十周年。

路线资料

站数:8个

东涌线

轨距:1,432毫米(混凝土道床段)/1,435毫米(开放式路段)[来源请求]

双线区间:全线

(九龙站~青衣站一段实际连通机场快线为双向4线,外侧为东涌线使用)

(香港站~九龙站、青衣站~欣澳站及欣澳站至小蚝湾车厂与机场快线共用路段)

电化区间:全线(直流1,500V)

讯号系统:自动列车保障装置(ATP)+ ATO

车厢编组注解

Vxxx=有驾驶室及附集电弓的动力车厢 Wxxx=动力车厢 W7xx是在2003年所增加的车卡。部份现编号W7XX的车卡原本为W6xx的车卡;而部份原为W7XX的车卡,则在列车加至八卡前入替部份原本W6XX的车卡 Xxxx=拖卡 Y7xx=附集电弓之动力车厢 Z8xx=负责操控之动力车厢。

使用车辆

A-train东涌线版

A-train是港铁东涌线其中一款列车,列车由西班牙铁道车辆制造商和德国西门子联合制造,于1996-1997生产总共生产了23列,其中东涌线12列,机场快线11列,1998年正式在东涌线和机场快线投入使用,因为东涌线和机场快线站距比较大,所以东涌线和机场快线列车比市区线列车速度还要快,列车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40km/h,是港铁列车中运营速度最快的一款列车之一,另一款列车是K-train增强版。

列车动力方式为6动2拖,编组方式为V-W-X-Y-W-X-Z-V,例如V601-W601-X601-Y701-W701-X801-Z801-V801,其中V-W-X为一组,Y和W为一组,X-Z-Y为一组,V卡表示有驾驶室有动力并带有受电弓车厢,W卡和Z卡表示有动力车厢,X卡表示无动力车厢·,Y卡表示有动力并带有受电弓车厢

K-train增强版

自从2005年迪士尼线开通后,东涌线的客流量增大,港铁向韩国Rotem订购了4列高速列车,于2007年投入使用,而列车外观与将军澳线列车相同,只不过涂装不同和时速不同,列车最高时速与A-train一样,可以达到140km/h。

列车动力方式为6动2拖,编组方式为V-Z-X-Y-W-X-Z-V,例如V613-Z613-X613-Y713-W713-X813-Z813-V813,其中V-Z-X卡为一组,Y-W为一组,X-Z-V为一组,V卡表示有驾驶室无动力车厢,Y卡和Z卡表示有受电弓有动力车厢,W卡和X卡表示有动力车厢。

东涌线

东涌线

所经车站

已开通车站

车站名称

所在区域

换乘线路

启用日期

东涌站

离岛区

1998年6月22日

欣澳站

荃湾区(附注1)

迪士尼线

2005年6月1日

青衣站

葵青区

机场快线

1998年6月22日

茘景站

葵青区

荃湾线

南昌站

深水埗区

西铁线

2003年12月16日

奥运站

油尖旺区

1998年6月22日

九龙站

油尖旺区

机场快线

香港站

中西区

机场快线(香港站)

荃湾线、港岛线(中环站)

在建或建议中车站

“交汇”方案

车站名称

所在区域

转乘线路

添马站

中西区

将军澳线(“交汇”方案)

“换线”方案

车站名称

所在区域

转乘线路

添马

中西区

将军澳线(“交汇”方案)

会展站

湾仔区

南北线

铜锣湾北站

东区

炮台山站(附注3)

港岛线(附注5)

北角站(附注3)

鲗鱼涌站(附注3)

太古站(附注3)

西湾河站(附注3)

筲箕湾站(附注3)

杏花邨站(附注3)

柴湾站(附注3)

附注

1.欣澳站位于大屿山东北部的阴澳,因此所在区域不是大屿山大部份地区的离岛区,而是属荃湾区。资料根据区议会分界图。

2.根据运输及房屋局提交的沙田至中环线合并方案,东铁线将连接计划中的沙田至中环线的第四条过海铁路部份,成为南北铁路走廊,即南北线。现时未能确定有关计划的发展日期。

3.在《铁路发展策略2000》指出,东涌线将会通过新建的北港岛线接驳现有的港岛线(炮台山站至柴湾站段,表格粗体字)。由于交通需求未足以兴建北港岛线,现阶段无意发展北港岛线的东涌线延线计划。因此未能确定有关计划的发展日期。

4.斜体字为未开通车站。

5.现为港岛线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