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泵(Vacuum Pump)是一种利用机械或物理化学方法抽除封闭容器内气体,产生、改善和维持容器内真空度的设备。真空泵具有产生负压、增加制动力、降低真空室内的气体压力及抽取特殊气体的作用。真空泵主要应用于机械、冶金、化工、医疗、食品、电子、半导体、能源、高能物理、航天航空等领域。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真空泵的:发展简史、原理和构造、基本分类、性能指标、关键技术、主要优缺点、应用领域、标准规范、发展趋势、注意事项等介绍

英文名

Vacuum Pump

运用领域

机械、冶金、化工等

生产时间

1654

产品品牌

莱宝(Leybold)、NASH佶缔纳士等

功能

获得、改善和维持真空

材质

铸铁、不锈钢等

型号

W-35B、XD-63等

简介

真空泵最早在1654年由奥托·冯·居里克(Otto Von Guericke)发明的,在居里克真空泵的基础上,波义耳(Robert Boyle)和胡克(Robert Hooke)进行了大量的优化设计,设计出一个经过改进的活塞泵。1682年,波义耳(Robert Boyle)提出了双缸泵,豪克斯比(Haukesbee)在1705年制造出了进一步得到改进的双缸泵。19世纪末,弗勒斯(Kaufmann)引入了气缸油泵。到了1912年,盖德发明一个基于全新原理的泵,即分子泵,这种所谓的分子泵能够产生极低的压力。后来在1915年,盖德利用汞蒸汽射流携带的气体分子来实现高真空。这些蒸汽流泵随后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开始逐渐应用于世界各地。

真空泵按照工作原理及真空度等的不同,可以将真空泵分为低真空泵、高真空泵、机械式真空泵及射流式真空泵等等多种不同的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真空泵其构造和原理也各不相同,常见的真空泵有往复式真空泵、水环真空泵、旋片真空泵和低温泵等。如往复式真空泵的原理是利用泵腔内活塞做往复式运动,将气体吸入、压缩并排出;低温泵的原理是利用低温表面捕集气体的真空泵等。

真空泵中的关键技术有螺杆干式真空泵技术、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等。真空泵具有极限压力、抽气速率、前级压力等多种性能指标,且具有产生负压、增加制动力、降低真空室内的气体压力及抽取特殊气体的作用。从全球真空泵应用领域来看,后期干式真空泵的需求会不断增长;从真空泵市场需求来看,全球的真空泵需求会持不断上涨的趋势。

发展简史

起源

真空泵最早由奥托·冯·居里克(Otto Von Guericke)在1654年发明。第一个真空泵比较粗糙,连接处通过浸水保持密封。1657年,居里克进行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在居里克真空泵的基础上,波义耳(Robert Boyle)和胡克(Robert Hooke)进行了大量的优化设计,不久之后,波义耳(Robert Boyle)设计出一个经过改进的活塞泵,是由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制造的。大约在同一时间,西门托学院利用水银气压计头部的真空空间进行实验,被认为是一个单冲程水银泵。

发展

1854年,盖斯勒(Heinrich Geissler)在波恩开了一家制造科学仪器的商店,并于1855年设计了水银气泵。

1682年,波义耳(Robert Boyle)提出了双缸泵,双缸泵指的是其中一个活塞上的大气压力完成了提升另一个活塞所需的大部分工作。豪克斯比(Haukesbee)在1705年制造出了进一步得到改进的双缸泵。

19世纪末,弗勒斯(Kaufmann)引入了气缸油泵,这种泵基本上仍然是圆柱形真空泵的模式。基于托里拆利(Torricelli)不断地重复试验,为了在经典的研究和气体放电中产生高真空,其使用了盖斯勒(Geissler)和托普勒(Toepler)式的泵。

1905年开始了新的时代,考夫曼(Kaufmann)推出了一个连续旋转的汞泵,但是很快被盖德(Gaede)的旋转汞泵所取代。16和17世纪水泵的原型是由盖德等人引进的箱式泵。

1912年,盖德发明一个基于全新原理的泵,即分子泵,这种所谓的分子泵能够产生极低的压力。后来在1915年,盖德利用汞蒸汽射流携带的气体分子来实现高真空。这些蒸汽流泵随后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开始逐渐应用于世界各地。

原理和构造

真空泵是一种利用机械或物理化学方法抽除封闭容器内气体,产生、改善和维持容器内真空度的设备。常见真空泵的原理和结构如下:

机械真空泵

往复式真空泵

1.基本构造。

真空泵

往复式真空泵基本结构

1-气缸

2-活塞

3-曲柄连杆机构

4-排气阀

5-吸气阀

2.基本原理。泵运转时,在电机的驱动下,通过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使得汽缸内的活塞做往复运动。当活塞在气缸内从左向右运动时,由于气缸左腔体积的不断增大,气缸内气体的密度减小,形成抽气过程。此时被抽容器中的气体经过吸气阀5进入泵体左腔,当活塞到最右边位置时,气缸左腔内就完全充满了气体,接着活塞向左运动,此时吸气阀5关闭。气缸内的气体随着活塞从右向左运动而逐渐被压缩,当气缸内气体的压强达到或稍大于一个大气压时,排气阀4被打开,将气体排到大气中,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当活塞再自左向右运动时,又吸进一部分气体,重复前一循环,如此反复下去,直到被抽容内的气体压力达到要求时为止。

水环真空泵

1.基本构造。水环真空泵主要由排气口、橡胶球、泵体、吸气口、叶轮、木环构成。

真空泵

2.基本原理。当叶轮按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水被叶轮抛向四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形成了一个决定于泵腔形状的近似于等厚度的封闭圆环。水环的上部分内表面恰好与叶轮轮毂相切,水环的下部内表面刚好与叶片顶端接触(实际上叶片在水环内有一定的插入深度)。此时叶轮轮毂与水环之间形成一个月牙形空间,而这一空间又被叶轮分成叶片数目相等的若干个小腔。如果以叶轮的上部0°为起点,那么叶轮在旋转前180°时小腔的容积由小变大,且与端面上的吸气口相通,此时气体被吸入,当吸气终了时小腔则与吸气口隔绝;当叶轮继续旋转时,小腔由大变小,使气体被压缩;当小腔与排气口相通时,气体便被排出泵外。

旋片真空泵

1.基本构造。

真空泵

旋片真空泵基本构造

1-排气口

2-排气阀片

3-吸气口

4-吸气管

5-排气管

6-转子

7-旋片

8-弹簧

9-泵体

2.基本原理。旋片真空泵的主要部分浸没在真空油中,可以密封各个部件的间隙。泵上有镇气阀,当需要抽吸含有少量可凝性气体的混合气时,把经过控制的气流引到泵的压缩腔内,提高混合气的压强, 使得可凝性气体在分压尚未达到泵腔温度下的饱和值时,被排出泵外。

滑阀真空泵

1.基本构造。

真空泵

滑阀真空泵基本构造

1-泵体

2-泵轴

3-偏心轮

4-滑阀环

5-滑阀杆

6-排气阀

7-滑阀导轨

8-进气管

2.基本原理。在滑环上固定的长方形滑杆,能在装于泵体中的滑动导轨中上下滑动和左右摆动。泵腔被滑环和滑杆分隔成A、B两个工作室。偏心轮逆时针方向旋转时,B室容积逐渐减小,吸入的气体逐渐被压缩,压力逐渐增高。同时,A室容积则逐渐扩大,其中的气体压力不断降低,被抽气体便从滑杆的腔孔源源不断地从吸气口吸入A室。当B室气体压力上升到高于大气压力时,便推开排气阀排入大气;而A室容积则达到最大值,这时吸气终了,从而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偏心轮连续不断地旋转,气体便不断地被吸入,压缩和排出而达到连续抽气的目的。

罗茨真空泵

1.基本构造。

真空泵

罗茨真空泵基本结构

1-泵体

2-抽真空进气口

3-从动转子

4-主动转子

5-排气口

2.基本原理。罗茨真空泵的工作原理是在泵工作时,主动转子4和从动转子3紧贴泵体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从抽真空进气口2吸进空气,从排气口5排出气体,实现抽真空的目的。

蒸汽流真空泵

水蒸汽喷射泵

1.基本构造。水蒸气喷射泵主要是由过滤器、吸入口、扩散管、喉管等结构组成。

真空泵

2.基本原理。蒸汽通过拉瓦尔喷嘴,减压增速,蒸汽的势能转变为动能并以超音速喷入混合室,与被抽介质混合,进行能量交换,混合后的气体进入扩压器,减速增压,动通转化为压强能,为了减少后级泵的抽气负荷,配置冷凝器,通过有一定温差的两种介质对流,进行热交换,达到冷凝高温介质目的。

油扩散泵

1.基本构造。油扩散泵主要由喷嘴、泵体、导流管、加热器、控温装置等组成。

真空泵

2.基本原理。扩散泵油锅中的泵油在真空中加热到沸腾温度(约200℃),产生大量的油蒸气,油蒸气经导流管由各级喷嘴定向高速喷出。由于扩散泵进气口附近被抽气体的分压力高于蒸气流中该气体的分压力,所以被抽气体分子就不断的扩散到蒸气流中。油蒸气撞击被抽气体分子,是被抽气体分子沿蒸气流束的方向高速运动。气体分子碰到泵壁又反射回来,再碰到蒸气流的碰撞而重新沿蒸气流方向流向泵壁。经过几次碰撞后,气体分子被压缩到低真空端,再由下几级喷嘴喷出的蒸气流进行多级压缩,最后由前级泵抽走。而油蒸气在冷却的泵壁上被冷凝后又返回到油锅中重新被加热,如此循环工作。

气体捕集泵

溅射离子泵

1.基本构造。

真空泵

溅射离子泵结构

1-阳极

2-阴极

2.基本原理。溅射离子泵工作时,空间电子在磁场的作用下,在阳极筒中,做螺旋运动,与气体分子磁撞,使气体分子电离,电离后会产生离子,飞向阴极,将大量的钛原子溅射上来,并且沉积在阳极筒的内壁,及阴极板上,产生抽气作用,轰击阴极产生的二次电子,参与气体的电离。电子最终在损失能量后,被阳极吸收。

低温泵

1.基本构造。

真空泵

2.基本原理。低温泵是能够达到极限真空的泵,低温泵内有由液氦或制冷机冷却到极低温度的冷板,能够使得气体凝结,保持凝结物的蒸汽压力低于泵等的极限压力,达到抽气的作用。低温泵的主要作用有低温冷凝、低温吸附及低温捕集。

基本分类

按照真空度分类

真空泵按照真空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低真空泵、中真空泵、高真空泵及超高真空泵四种类型。

1.低真空泵。低真空泵指的是压强大于1.33Pa的真空泵,如往复式、旋转式、水环式、喷射式及吸附式真空泵等。

真空泵

真空泵

2.中真空泵。中真空泵指的是压强在10~1.33Pa的真空泵,如罗茨真空泵、多级喷射式真空泵等。

真空泵

真空泵

3.高真空泵。高真空泵指的是压强在10~10Pa的真空泵,如各种扩散泵及分子泵。

真空泵

真空泵

4.超高真空泵。超高真空泵指的是压强小于<10Pa的真空泵,如离子泵、低温泵等。

真空泵

按照结构分类

真空泵按照结构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机械式真空泵、射流式真空泵、及其他类型真空泵。

1.机械式真空泵。机械式真空泵是靠机械动作使泵腔工作容积发生周期变化来实现抽气作用的真空泵,如往复式真空泵、旋转式真空泵等。

真空泵

2.射流式真空泵。射流式真空泵无机械运动部件,主要靠通过喷嘴的高速射流来抽真空,如水蒸气喷射泵、空气喷射泵、水喷射泵以及各种扩散泵等。

真空泵

3.其他类型真空泵。其他类型真空泵指的是获得高真空、极高真空或高纯洁真空的泵,如吸附泵、分子泵、离子泵、冷凝泵等。

真空泵

按照泵腔是否有油分类

真空泵按照泵腔是否有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有油真空泵、无油真空泵、及“干”式真空泵。

按照真空泵有枪是否有油进行分类

真空泵类型

内容

举例

有油真空泵

有油泵指的是用油作为工作液的真空泵

油旋片真空泵等

无油真空泵

无油泵指的是不用油作为工作液以及不用油的真空泵

低温泵、磁悬浮分子泵和溅射离子泵等

“干”式真空泵

“干”式真空泵泵腔中不用油作为工作介质

涡旋泵、螺杆泵、爪式泵及膜片泵等

按照工作原理分类

按照真空泵工作原理进行分类

气体输送

(气体输送泵的原理是将气体由泵的入口端压缩到出口端,并排除泵体外)

变容积真空泵

(利用泵腔容积的周期性变化来完成吸气和排气过程的一种真空泵)

往复式(利用泵腔内活塞做往复式运动,将气体吸入、压缩并排出,常被应用于制药行业)

旋转式(利用泵腔内活塞做旋转运动,将气体吸入、压缩并排出)

液环泵(带有多叶片的转子偏心装在泵壳内,旋转时,把液体抛向泵壳内形成泵壳同心的环液,环液同转子叶片形成了容积周期性变化的几个小容积,故亦称旋转变容真空泵,常用于鼓风机中)

螺杆泵(是一种不用油类(或液体)密封的变容真空泵)

油封泵(利用油类密封各运动部件之间的间隙,减少有害空间的一种旋转变容真空泵。这种泵通常带有气镇装置,故又称气镇式真空泵)

旋片泵(转子以一定的偏心距装在泵壳内并与泵壳内表面的固定面靠近,在转子槽内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旋片,当转子旋转时旋片能沿其径向槽往复滑动且与泵壳内壁始终接触,此旋片随转子一起旋转,可将泵腔分成几个可变容积,适用于抽除干燥气体)

滑阀泵(在偏心转子外部装有一个滑阀,转子旋转带动滑阀沿泵壳内壁滑动和滚动,滑阀上部的滑阀杆能在可摆动的滑阀导轨中滑动,而泵腔分成两个可变容积)

罗茨泵(泵内装有两个相反方向同步旋转的双叶形或多叶形的转子,转子间、转子同泵壳内壁之间均保持一定的间隙。它属于旋转变容真空泵)

涡旋泵(涡旋真空泵的工作腔是由一对型线共轭的涡旋盘付啮合安装组成,一个静涡旋盘与一个动涡旋盘相互交错组装在一起,动、静盘之间由防自转机构保证180°相位差,这样组成的一对涡旋盘副构成了无油涡旋真空泵的抽气机构。静涡旋盘与动涡旋盘彼此之间在几条直线上接触形成几对月牙形封闭腔,动涡旋盘在曲轴的驱动下绕静涡旋盘的涡旋体中心运动,接触点沿涡旋曲面移动实现吸气、压缩与排气)

动量传输真空泵

(依靠高速旋转的叶片或高速射流,把动量传输给气体或气体分子,使气体连续不断地从泵的入口传输到出口)

分子真空泵(利用高速旋转的转子把能量传输给气体分子,使之压缩、排气的一种真空泵)

牵引泵(气体分子与高速运动的转子相碰撞而获得力量,被送到出口,因此,是一种动量传输泵)

涡轮泵(泵内装有带槽的圆盘或带叶片的转子,它在定子圆盘(或定片)间旋转。转子圆周的线速度很高。这种泵通常在分子流状态下工作)

复合泵(由涡轮式和牵引式两种分子泵串联起来的一种复合式分子真空泵)

喷射真空泵(利用文丘里(VENTURI)效应的压力降生产的高速射流把气体输送到出口的一种动量传输泵,适于在粘滞留和过渡流状态下工作)

水喷射泵(以水为工作介质的喷射真空泵)

气体喷射泵(以非可凝性气体作为工作介质的喷射真空泵)

蒸汽喷射泵(以蒸汽作为工作介质的喷射真空泵,多用于工程方面)

扩散泵(以低压高速蒸汽流作为工作介质的喷射真空泵。)

气体捕集

(利用各种吸气作用将气体吸附在泵内以达到降低被抽空间气体压力的目的)

吸气剂泵(一种利用吸气剂以化学结合方式捕获气体的真空泵。吸气剂通常是以块状或沉积新鲜薄膜形式存在的金属或合金)

低温泵(利用低温表面捕集气体的真空泵)

溅射离子泵(泵内被电离的气体吸附在由阴极连续溅射散出来的吸气材料上,以实现抽气目的的一种真空泵)

性能指标

真空泵基本参数

名称

内容

极限压力

真空泵与标准测试罩相连接以后,在不引入气体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长时间连续抽气,当测试罩内的气体压力不再下降,维持某一固定数值时,这时的压力就是真空泵的极限压力,单位为Pa

流量

在真空泵的吸气口处,单位时间内流过的的气体量称为泵的流量,单位为Pa·m³/s或Pa·L/s

抽气速率

单位时间内流过泵入口的气体体积称为泵的抽气速率,抽气速率的单位为m³/s或者L/s

启动压力

泵无损坏启动并有抽气作用时的压力,单位为Pa

前级压力

排气压力低于101325Pa的真空泵的出口压力,单位是Pa

最大前级压力

超过了它能使泵损坏的前级压力,单位是Pa

最大工作压力

对应最大抽气量的入口压力,在此压力下,泵能连续工作而不恶化或者损坏,单位为Pa

压缩比

泵对给定气体的出口压力与入口压力之比

何氏系数

泵抽气通道面积上的实际抽速与该处按分子泻流计算的理论抽速之比

抽速系数

泵的实际抽速与泵入口面积按分子泻流计算的理论抽速之比

反流率

泵按照规定条件工作时,与抽气方向相反而通过泵入口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泵液等的质量流,单位是g/(c㎡·s)

水蒸气允许量

泵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气镇泵在连续工作时能抽除的水蒸气质量流率,单位是kg/h

最大允许水蒸气入口压力

正常环境条件下,气镇泵在连续工作时所能抽除的水蒸气的最高入口压力,单位是Pa

关键技术

真空泵关键技术

技术名称

技术内容

螺杆干式真空泵技术

干式真空泵技术是利用一对螺杆,在泵壳中作同步高速反向旋转而产生的吸气和排气作用的技术,应用此技术的真空泵具有消耗功率低、节能,免维修的特点

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

真空泵由直流电机驱动,直流电机提供了高转速和准确的控制能力,电机通过带动转子来产生气体抽取效应;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可以实现对真空泵抽取速度的调节

机械真空泵节能技术

不同的真空泵所应用的的节能技术也不相同,主要有液环泵通过控制水的温度来达到最优性能;滑阀泵通过设置油泵来减小摩擦损耗等

干气密封技术

干气密封也称为气膜机械密封,其在密封端面中置流体动力槽,使密封端面能够非接触的运行,从而让密封使用寿命得到提高。在干气密封运转过程中,密封气根据流体动槽进入到密封端面中,从而出现对端面推开的力,使在补偿环中作用的推开力与压紧力相互平衡,也就是流体动压槽中的工艺流体动压力、弹簧元件紧力、端面工艺流体静压力等相互平衡,在动、静环相互运转过程中出现气膜,实现密封

主要优缺点

优点

1.真空泵能够安全地抽吸和移除矿坑的废物;

2.真空泵具有避免泄漏以及控制气味的能力,能够使得固体材料的运输变得更加安全;

3.真空泵能够使得部分危险的材料得到相对安全的运输,保护环境;

4.真空泵可以迅速清除堵塞的排水系统中的废弃物品,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缺点

1.真空泵可能会出现液塞情况,阻碍真空泵的使用;

2.真空泵内流体的蒸气可能会限制真空泵的吸入压力;

3.真空泵由于密封胶流体的蒸汽压力,在工作温度下可获得的真空是有限的。

应用领域

真空泵使用来获得、维持及改善真空的装置,其应用领域有机械、冶金、化工、医疗、食品、电子、半导体、能源、高能物理、航天航空等。

真空泵

1.产生负压。真空泵可以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和设备,可以改善、产生和维持真空。如在塑料加工中,通过真空泵产生负压将塑料片材吸附得到模型表面上,制成产品。

2.增加制动力。真空泵输出的主要是动力伺服系统产生的压力,在真空泵不能正常工作的时候,仍然可以由人力来驱动液压系统,起到助力的作用。如汽车中真空泵等的应用,主要是用来增加制动的。

3.降低真空室内的气体压力。真空泵的作用就是从真空室中抽除气体分子,降低真空室内的气体压力,使之达到要求的真空度。比如用在真空泵包装领域时。如食品加工、食品包装、食品贮藏等。

4.抽取特殊气体。真空泵可以抽取特殊类的气体,主要体现在石油化工、制药、食品加工以及冶金制造业中。真空泵可抽除酸性气体和易燃易爆的气体。如生产硫酸时,抽取酸性气体等。

标准规范

型号组成

真空泵型号是由基本型号和辅助型号两部分组成的。图中1、2、3部分是基本型号,4、5、6部分是辅助型号,两部分之间用横直线隔开。

真空泵

真空泵名称、代号

序号

真空泵名称

代号

真空泵规格或主要参数

相应单位

1

往复真空泵

W

抽气速率

L/s

2

定片真空泵

D

3

旋片式真空泵

X

4

滑阀真空泵

H

5

罗茨真空泵(机械增压泵)

ZJ

6

余摆线真空泵

YZ

7

溅射离子泵

L

8

单级多旋片式真空泵

XD

抽气速率

m³/h

9

分子泵

F

进气口径

mm

10

油扩散真空泵

K

11

汞扩散真空泵

KG

12

油扩散喷射泵(油增压泵)

Z

13

升华泵

S

14

回旋泵(弹道泵)

HX

15

复合式离子泵

LF

16

锆铝吸气剂泵

GL

17

制冷机低温泵

DZ

18

灌注式低温泵

DG

19

分子筛吸附泵

IF

分子筛质量

kg

20

水喷射泵

PS

抽气量

kg/h

21

空气喷射泵

PQ

22

水蒸气喷射泵

P

真空泵特性

代号

关键字意义

代号

关键字意义

代号

关键字意义

W

卧式

C

磁控

J

金属密封

Z

直联

T

凸腔

G

干式(无油)

S

升华器

F

风冷

D

多式、多元

X

磁悬浮

型号示例

真空泵型号示例

型号

真空泵名称

右半部分表示内容

W-35B

往复真空泵

抽气速率为35L/s,第二次改型设计

2X-15A

双级旋片式真空泵

抽气速率为15L/s,第一次改型设计

XD-63

单级多旋片式真空泵

抽气速率为63m³/h

F-160

分子泵

进气口直径为160mm

IF-3

分子筛吸附泵

装入分子筛质量为3kg

发展趋势

从全球真空泵应用领域来看

2020年以来,真空泵行业结构转型趋势明显,干式螺杆真空泵的出现替代了大部分油螺杆真空泵,在制药、医疗器械、半导体行业均有应用。随着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稳步增长,干式真空泵在半导体领域的应用市场空间不断增长。干式真空泵是半导体各制程中必备的通用设备,应用于单晶拉晶、刻蚀、CVD、封装、测试等清洁或严苛制程,后期干式真空泵的需求会不断增长。

从真空泵市场需求来看

截止2007年,全球真空泵的销售额在20亿美元左右,每年递增7%,中国的销售额在1.5亿元左右,真空泵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水环真空泵,滑阀泵及罗茨真空泵等。 2019年,半导体领域是规模最大的下游市场,占比37%,规模约17.3亿欧元。2023年全球硅片环节真空泵市场将达14.2亿元,其中新增装机市场10.4亿元,维修市场3.8亿元;从电池片真空泵市场需求来看,2023年电池片环节真空泵市场将达12.5亿元,其中新增装机市场5.3亿元,维修市场7.2亿元,维修和替换需求将贡献更多市场增量。光伏装机持续高增长,能够带动光伏真空泵市场需求。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70GW,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光伏新增装机54.88GW,增长13.9%;欧盟新增装机25.9GW,增长近34%;印度新增装机11.89GW,同比增长218%左右。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推动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仍将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量将达到270GW。

注意事项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真空泵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障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极限真空不高

油位太低,油对排气阀起不到油封作用,排气声较大

可加油,油位位于中心线上下5mm的范围内

油的牌号不对

换牌号正确的真空油泵

油被可疑性蒸汽污染而乳化

换新油,可开气镇阀净化

泵口外接容器、测试表管道及接头等出现泄漏情况

检查泄露处并消除,若漏气大,则有吸气声

真空电磁阀失败

检修真空电磁阀

旋片弹簧折断

更换新的弹簧

油孔堵塞,真空度下降

放油,拆下油箱,松开油嘴压板,拔出进油嘴疏通油孔,尽量不要用棉纱擦拭零件

旋片和定子被磨损

检查修整或更换

因吸气管或气镇阀橡胶部件装配不当,而被损坏或已经老化

调整或更换

真空系统被严重污染,包括容器及管道等

清洗

喷油

油位过高

放油使油位正确

油分离器无油或者有杂物

检查并清洁检修

挡液板松脱,位置不正确

检查并重新装配

漏油

放油旋塞和垫片被损坏

检查并更换

油箱盖板垫片被损坏或者未垫好

检查、调整或更换

有机玻璃受热变形

更换并降低油温

油封弹簧脱落

检查并检修

气镇阀停泵未关

停泵应关闭

因油封装配不当而引起磨损

重新装配或更换

噪声

旋片弹簧折断,进油量增大

检查并更换

轴承被磨损

检查并调整,必要时更换

零件被损坏

检查并更换

反油

真空电磁阀出现故障

检查真空电磁阀

泵盖内油封装配不当或出现磨损

更换

泵盖或定子平面不平整

检查并维修

排气阀片被损坏

更换

泵的功能和选用

泵的功能和选用

名称

功能

主泵

直接对真空系统的被抽容器进行抽气来获得满足工艺要求所需真空度的真空泵

粗抽泵

从大气压开始抽气知道满足另一抽气系统工作条件的真空泵

前级泵

使另一个泵的前级压强维持在其最高许可的前级压强以下的真空泵

维持泵

当真空系统抽气量很小时,不能有效利用主要前级泵时,额外配置一种抽气量较小的辅助前级泵来维持主泵的正常工作,或维持已抽空容器所需要的低压真空泵

高真空泵

在高真空度范围内工作的真空泵

超高真空泵

在超高真空度范围内工作的真空泵

增压泵

用来提高抽气系统在低真空和高真空之间的中间压强范围的抽气量或者降低前级泵抽气速率要求的真空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