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β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为构成血红蛋白的β珠蛋白基因的基因突变或缺失导致β珠蛋白链合成减少或缺乏所致。小儿β地中海贫血主要表现为贫血(面色苍白、头昏眼花)、肝脾肿大(右腹部可触及包块)、黄疸(皮肤巩膜黄染)、伴骨骼改变(特殊面容)等。小儿β地中海贫血轻型者一般无需治疗,其他类型目前主要通过药物治疗、输血治疗、手术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和细胞治疗等。小儿β地中海贫血常并发溶血危象、支气管炎或肺炎、心力衰竭、肝纤维化、肝衰竭,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小儿β地中海贫血轻型者预后较好,中间型和重型者正确处理可长期存活,如不治疗,多于5岁前死亡。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小儿β地中海贫血的:就诊科室、病因、症状、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危害、预后、预防、参考文献等介绍

外文名

β-thalassemia

症状表现

贫血,肝脾肿大,黄疸,伴骨骼改变等

就诊科室

输血科

显状部位

全身

原因

构成血红蛋白的β珠蛋白基因的基因突变或缺失导致β珠蛋白链合成减少或缺乏所引起

就诊科室

  • 儿科、血液科

病因

  • 为构成血红蛋白的β珠蛋白基因的点突变、少数为基因缺失导致β珠蛋白链合成减少或缺乏所致。

症状

  • 临床分为轻型、中间型和重型,具体表现如下。

  • 轻型患者有轻到中度贫血而无症状。

  • 中间型患者贫血程度、肝脾肿大、面部改变与骨骼改变均较重型为轻。

  • 重型患者有严重贫血(面色苍白、头昏眼花)、肝脾肿大(右腹部可触及包块)、黄疸(皮肤巩膜黄染)、伴骨骼改变(包括掌骨、长骨、肋骨、颅骨),形成特殊面容(头大、额部突起、两颧略高、鼻梁低陷,眼距增宽,眼睑水肿),可伴有皮肤斑状色素沉着、食欲不振、生长发育停滞。

检查

  • 确诊小儿β地中海贫血依靠血液检查、基因分析、影像学检查、心电图等。

血液检查

  • 通过血液检查红细胞渗透脆性、血红蛋白电泳等有无异常。

基因分析

  • 检测有无基因突变等异常。

影像学检查

  • 通过X线检查骨骼病变情况。

心电图

  • 检查有无心律失常等异常改变,判断有无心脏损害。

诊断

  • 医生诊断小儿β地中海贫血,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血液检查、基因分析、影像学检查、心电图等确诊。

  • 临床表现:贫血(面色苍白、头昏眼花)、肝脾肿大(右腹部可触及包块)、黄疸(皮肤巩膜黄染)、伴骨骼改变(特殊面容)等。

  • 血液检查:血红蛋白电泳检查HbA2、HbF含量增高,血浆及红细胞内维生素E含量显著下降,与病情呈正相关;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增加。

  • 基因检查:构成血红蛋白的β珠蛋白基因的点突变或缺失。

  • 影像学检查:骨骼X线检查,可见骨髓腔增宽,皮质变薄和骨质疏松,颅骨的内外板变薄,板障加宽和短发样骨刺形成。

  • 心电图:可有异常。

鉴别诊断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会出现贫血等症状,容易与小儿β地中海贫血混淆,这些疾病有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E病、红细胞G6PD缺陷病等。

  • 如果出现以上类似的表现,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请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医生主要通过临床症状、血液检查、基因分析、影像学检查、心电图等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诊断。

治疗

  • 小儿β地中海贫血轻型者一般无需治疗,其他类型目前主要通过药物治疗、输血治疗、手术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

药物治疗

  • 去铁治疗,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是注射给药的去铁胺,也有新型的口服给药的地拉罗司。

输血治疗

  • 目的在于维持血红蛋白浓度接近正常水平,保障机体携氧能力,抑制自身骨髓产生的缺陷红细胞。

  • 应避免应用亲属的血液。

  • 对有严重过敏反应者应选择洗涤红细胞。

  • 一般使用去除白细胞的浓缩红细胞制品。

  • 应选择ABO及Rh(D)血型相同的红细胞制品,有条件时还可选择与抗原C、E及Kell相匹配的红细胞制品。

手术治疗

  • 脾切除术,适用于依赖输血量明显增多、脾功能亢进、脾脏增大并有伴随症状的患者。

  • 患者年龄一般需要5岁及以上,5岁以下风险较高。

造血干细胞移植

  • 是目前临床治愈重型患者的唯一方法。

  • 根据干细胞来源分为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脐血移植。

基因和细胞治疗

  • 将正常的β珠蛋白的基因导入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以纠正β地贫的遗传缺陷。

  • 采用某些药物调节珠蛋白基因的表达,目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危害

  • 常并发溶血危象、支气管炎或肺炎、心力衰竭、肝纤维化、肝衰竭,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预后

  • 轻型者预后较好,中间型和重型者正确处理可长期存活,如不治疗,多于5岁前死亡。

预防

  • 在地中海贫血的高发地区应开展人群普查和遗传咨询、做好婚前指导以避免地贫基因携带者之间联姻。在妊娠早期对重型地贫胎儿做出诊断并及时终止妊娠。

参考文献

  • [1] 王卫平,孙锟,常立文。儿科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 [2] 王卫平。儿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 [3] 廖清奎。儿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