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烙铁头蛇(学名:Ovophis tonkinensis)是一种蝰科烙铁头属的爬行动物。它常栖息于灌木林、草丛、茶山、耕地以及路边和住宅周围。该物种由Bourret于1934年命名。越南烙铁头蛇的行动通常缓慢,但在捕食时反应迅速。它具有剧毒,主要以蜥蜴类、啮齿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越南烙铁头蛇的:形态特征、栖息环境、分布范围、繁殖方式等介绍

拉丁学名

Ovophis tonkinensis

其他保护等级

无危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爬行纲

有鳞目

亚目

蛇亚目

蝰科

烙铁头属

越南烙铁头蛇

简介

越南烙铁头蛇的头部呈三角形,与颈部有明显的分界。头部覆盖着小鳞,呈覆瓦状排列。头背为黑褐色,棕黄色斑纹从吻端经过眼睛延伸至颈侧。它的体和尾背面为棕黄色,正背部有两行略呈方形的深棕色或黑褐色大斑,常左右交错排列,有时相连。体侧有若干不规则的深棕色或黑褐色小斑块。尾部背面中央有一条白色脊线。腹面浅黄白色,腹鳞两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块。越南烙铁头蛇体型较短粗,雌雄之间有较大的体型差异,尾巴较短。

越南烙铁头蛇主要分布于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和香港,以及越南。它生活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常出没于山区道路旁和林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位于越南永安省东京三岛。

形态特征

是一种有明显宽浓郁颊窝的毒蛇。头三角形,有长管牙。成体比Ovophis属的任何一个成员大.,一般母蛇比公蛇体型大。颜色主要黄黑相间,有些个体颜色较暗。

越南烙铁头蛇

栖息环境

常栖于灌木林、草丛、茶山或耕地以及有时也见于路边及住宅周围。隐藏在岩石缝,枯木枯叶下。

分布范围

分布在中国海南。广西,云南,国外发现于越南。模式标本来自东京(北圻)(越南北部)沙巴。

繁殖方式

卵生,一般7月-8月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