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积脓是急性胆囊炎的并发症之一。胆囊积脓是胆囊管阻塞后,胆囊内积液,堆积很容易引起细菌滋生和繁殖而感染,形成胆囊积脓。临床表现可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高热、寒战等。治疗以药物治疗、手术切除胆囊为主。一般通过及时规范治疗,多数人在治疗后可以健康地生活。胆囊积脓严重时会可并发胆囊穿孔、瘘管形成和胆囊周围脓肿,引起全身感染,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胆囊积脓的:就诊科室、病因、症状、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危害、预后、预防等介绍

是否传染病

症状表现

寒战、高热、剧烈右上腹疼痛等

就诊科室

内科

显状部位

胆囊

原因

细菌反复感染而形成

就诊科室

  • 消化内科或内科、肝胆外科、普外科或外科

病因

  • 胆囊积脓常在急性胆囊炎发作并伴有持续性胆道阻塞时发生,多与以下因素有关:

  • 长期高脂、高胆固醇饮食。

  • 喜爱甜食。

  • 不吃早餐。

  • 不爱喝水。

  • 肥胖。

  • 糖尿病。

  • 长期吃避孕药。

症状

  • 胆囊积脓的表现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和急性胆囊炎类似,可表现为:

  • 右上腹疼痛

    • 腹痛进行性加重。

  • 恶心

  • 呕吐

  • 高热

  • 寒战

检查

  • 询问过病史之后,你可能需要做以下检查来帮助医生确诊。

体格检查

  • 医生会简单触摸或按压你的腹部,观察你的腹部肌肉是否松软、腹部是否肿大、按压是否会产生特殊疼痛,还可能会用听诊器来听诊肠鸣音,帮助判断你的胃肠道功能。

实验室检查

  • 通过抽血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等项目,判断是否有炎症存在。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检查

    • 超声检查可见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以及胆囊周围积液,是本病重要的诊断方法。

  • CT检查

    • CT检查可见胆囊周围积液,脓肿的位置、大小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可提供胆囊及其周围的病变情况。

诊断

  • 通过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医生一般可以作出诊断。

  • 临床表现:恶心、呕吐、高热、寒战、腹痛进行性加重等表现。

  • 辅助检查:超声或CT检查结果显示有胆囊积脓。

鉴别诊断

  • 胆囊积脓需要和急性胆囊炎、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肝脓肿、腹水、低蛋白血症等疾病进行鉴别,一般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当出现不适时,应该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接受相关治疗。

治疗

  • 胆囊积脓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两种。

手术治疗

  • 首选腹腔镜下手术切除,手术方法比较简单,需要在腹部穿3~4个小孔,这样手术需要的工具就可以进入到腹腔内,进行需要的操作。

  • 该方法创伤小,痊愈快,安全而有效。

  • 胆囊积脓者术后易合并感染。

药物治疗

  • 需要使用足量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等药物。

  • 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疼痛、头痛、头晕、睡眠不良等,出现明显不适时,及时和医生沟通改变治疗方案。

危害

  • 胆囊积脓会引起上腹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高热、寒战等。

  • 胆囊积脓多是由于胆囊炎引起,提示胆囊发生病变。

  • 胆囊积脓严重时会可并发胆囊穿孔、瘘管形成和胆囊周围脓肿,引起全身感染,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预后

  • 一般通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多数人在治疗后可以健康地生活。

预防

  • 胆囊积脓多与胆囊炎的发生有关,生活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 注意体重。

  • 经常锻炼。

  • 三餐规律,尤其是要吃早餐,最好不要吃夜宵。

  • 选择低脂饮食,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降低体内胆固醇。

  • 多吃水果、蔬菜和健康脂肪,蛋类、豆类和花生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