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发的眼睑皮肤疾病,常发生于体弱的老年人。眼睑带状疱疹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三叉神经的半月神经节或三叉神经第一支所致。原发性感染常见于儿童水痘,然后病毒潜伏,复发感染表现为带状疱疹性眼病或疱疹。患者发病前有轻重不同的前驱症状,如寒战、恶心等全身不适,数日后在病区出现剧烈的神经疼痛。眼睑皮肤上形成群集性透明小水疱,呈带状排列,不超过颜面中线。继则浑浊形成脓疱,破溃糜烂,终则干燥结痂,一般病程约2周,脱痂后,留下色素沉着之浅在瘢痕。眼睑带状疱疹治疗措施包括休息、避光、给予止痛和镇静剂。局部治疗以消炎、干燥、收敛、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眼睑带状疱疹可并发角膜知觉减退、视力减退、角膜基质混浊,甚至导致角膜溃疡,虹膜睫状体炎症,继发青光眼等并发症。眼睑带状疱疹可治愈,但神经痛可持续1~2个月,有时数年才消失,愈后遗留感觉迟钝麻木。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眼睑带状疱疹的:就诊科室、病因、症状、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危害、预后、预防等介绍

外文名

herpes zoster

症状表现

眼睑皮肤上形成群集性透明小水疱,脓疱,破溃糜烂,干燥结痂;寒战、恶心等,怕光、流泪、皮肤红肿等

就诊科室

五官科

显状部位

头部

原因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多发人群

中、老年

就诊科室

  • 眼科

病因

  • 眼睑带状疱疹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三叉神经的半月神经节或三叉神经第一支所致。

  • 原发性感染常见于儿童水痘,然后病毒潜伏,复发感染表现为带状疱疹性眼病或疱疹。

  • 免疫抑制者容易发生本病。

症状

  • 患者发病前有发热、寒战、倦怠及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

  • 数日后在病区出现剧烈的神经疼痛。眼睑皮肤上形成群集性透明小水疱,呈带状排列,不超过颜面中线。

  • 疱疹大小不一,呈带状排列。初为无色透明,继则混浊化脓,约2周后结痂脱落,留有瘢痕或色素沉着。

检查

  • 眼睑带状疱疹需进行全面眼科检查,必要时可做皮肤活组织病理检查。

  • 眼科检查

    • 包括裂隙灯检查及荧光素染色、眼压、散瞳检查视神经和视网膜等全面眼科检查。

  • 病理检查

    • 必要时可做皮肤活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诊断

  • 根据典型症状和带状疱疹特点,诊断不难。

  • 患者发病前有发热、寒战、倦怠及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

  • 数日后在病区出现剧烈的神经疼痛。眼睑皮肤上形成群集性透明小水疱,呈带状排列,不超过颜面中线。

  • 疱疹大小不一,呈带状排列。初为无色透明,继则混浊化脓,约2周后结痂脱落,留有瘢痕或色素沉着。

鉴别诊断

  • 眼睑带状疱疹需要与眼睑过敏性皮炎、眼睑热病性疱疹等疾病相鉴别。根据病史和皮损特点可区分。

治疗

  • 治疗措施包括休息、避光、给予止痛和镇静剂。局部治疗以消炎、干燥、收敛、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

  • 0.1%无环鸟苷眼液或0.1%疱疹净滴眼液外搽患处或眼部,必要时用干扰素肌注。

  • 疼痛明显者可予以卡马西平或去痛片口服。

  • 有继发感染时抗生素眼液或眼膏涂眼。若水疱干涸、结痂、局部瘙痒时,可用皮康霜等霜剂外涂皮肤。

  • 并发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时,按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治疗原则处置。

  • 对重症患者,推荐口服无环鸟苷,还可注射胎盘丙种球蛋白以及维生素B1、B2,也可注射恢复期血清或全血。

危害

  • 眼睑带状疱疹可并发角膜知觉减退、视力减退、角膜基质混浊,甚至导致角膜溃疡,虹膜睫状体炎症,继发青光眼等并发症。

预后

  • 眼睑带状疱疹可治愈,但神经痛可持续1~2个月,有时数年才消失,愈后遗留感觉迟钝麻木。

预防

  • 增强体质,规律生活,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