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建学院,英文名为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隶属于省属的以工科为主、以“城建”为特色的本科高校。河南城建学院于2016年入选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试点院校。河南城建学院被纳入省级“十四五”重点建设高校,成为建设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202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的重点立项建设单位。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河南城建学院的:历史沿革、学校规模、学术研究、校园文化、行政管理、校区情况、校友情况、所获荣誉等介绍

外文名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成立日期

1983年

所属地区

河南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10000416846210P

地址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龙翔大道

办学性质

公立大学

主管部门

河南省教育厅

占地面积

1730亩

学生人数

18392人

教师人数

1600余人

前身

平顶山城建环保学校

现任领导

张惠贞(党委书记)、范晓伟(校长)

校庆日

11月1日

知名校友

吴建基、吕风帆、孙卓、张帅帅等

校训

厚德唯实博学慎思

校歌

《河南城建学院校歌》

主要院系

设有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等

院校代码

11765

国家重点学科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旅游管理等

主要专业

土木工程、建筑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

专业数量

56个本科专业,2个职业本科专业

学制

四年全日制和两年制

简介

河南城建学院最初为1985年成立的武汉城建学院,后于21世纪初,与1983年成立的平顶山城建环保学校合并,化身为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更名为“平顶山工学院”。2002年平顶山工学院由专科升为本科院校,2008年再次更名为河南城建学院。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截止2022年12月,河南城建学院总占地面积1730亩,分设有2个校区。河南城建学院设有18个二级学院,开设56个本科专业,2个职业本科专业。各类成人教育学生8661人,全日制在校生18398人,在职教职工人数1600人。

历史沿革

建校之初

1983年9月17日,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向河南省人民政府呈报《关于建立平顶山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校(中专)的请示》(平政〔1983〕128号)。1983年11月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建立平顶山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校的批复》,平顶山城建环保学校正式建立。为中等专业学校,学制三年,招收初中毕业生,招生、毕业生分配纳入省统一计划。1984年11月份,学校完成征地工作。12月动工建设校园,至1985年9月,建成5600平方米教学楼、1430平方米学生食堂、2300平方米学生宿舍楼。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6月15日,平顶山城建局长井连春向平顶山市长张国荣申请建设武汉城建学院河南分院。7月1日,河南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平顶山市人民政府、武汉城建学院联合向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呈报《关于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拟在河南省平顶山市设立分院的报告》。12月5日,河南省计划经济委员会印发《关于武汉城建学院河南分院设计任务书的批复》,武汉城建学院河南分院的设立得到了批准。

更名合校

1993年3月18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对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同意建立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的通知》(教字〔1993〕42号)。武汉城建学院变为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1993年 9月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建立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有关问题的批复》(豫政文〔1993〕301号),确定学校由河南省建设厅和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共同领导,教育教学等业务受河南省教育委员会领导。学校规模2000人,学制3年,从1993年开始面向全省招生。

武汉建设学院分院以及平顶山城建环保学校进行合并,成立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省建设厅于2000年下发《关于成立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的通知》。

新世纪发展

2001年,更名为“平顶山工学院”。2002年3月,省级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平顶山工学院的通知》,平顶山工学院由专科升为本科院校。

2008年年末,《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平顶山工学院更名为河南城建学院的通知》正式公示。河南城建学院于2016年入选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试点院校。河南城建学院被纳入省级“十四五”重点建设高校,成为建设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202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的重点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止2022年12月,河南建设学院下设二级学院18个,涵盖56个本科专业。

学院名称

专业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

交通工程、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智能建造、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管理学院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财务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工程审计、工程造价、工程管理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安全工程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

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数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金融数学

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

土地资源管理、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

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动画

材料与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法学院

法学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制药、园林、生物技术、生物工程

外国语学院

翻译、英语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国际教育学院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继续教育学院

建筑学、测绘工程、城市燃气工程技术等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等

李诫书院

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设计学、动画

师资情况

截止2022年12月,河南城建学院在职教职工1600人左右,专任教师人数高达1112人,高级职称教师有近乎四百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职工1200余人,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客座教授2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其他市、厅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65名。教学团队3个、教学名师2人、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6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赵金安。

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牛磊、汪潇。

教学名师:周恒涛、翟聚云

黄大年式教学团队负责人:陈松涛

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负责人:王靖、张凤琴

学科建设

截止2022年12月,河南城建学院具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重点立项建设单位。

省级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教学情况

截止2022年12月,河南城建学院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特色专业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9个、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8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0门、省级课程思政样板12门。具体如下:

国家级专业建设点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省级专业建设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造价、建筑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城乡规划、数字媒体技术、测绘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设计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工程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土地资源管理、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河南城建学院—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特色专业

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城市规划、工程管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测绘工程、工程造价等

省级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水质工程学(下)、燃气输配、旅游规划与开发、城市管理学等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供热工程、建筑材料、环境生态学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环境生态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供热工程、城市详细规划原理 、土力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科技文献检索与应用 、工程制图、建筑构造、化工原理等

学校交流

截止2022年12月,河南建设学院在国内交流方面,企业合作具体表现:先后建设河南省城镇综合设计研究院、工业信息技术研究院、百城建设技术研究院,河南省城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与生态利用联合创新中心、河南数字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智能监控中心、城市保护与发展中心、尼龙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学校合作具体表现:与郑州大学、兰州大学、三峡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辽宁化工大学等20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河南城建学院在国外交流方面,与俄罗斯、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新西兰、泰国、马来西亚、匈牙利、德国、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大学开展了教育和研究合作,进行学术交流。在2013年之后,与圣彼得堡国立建筑工程大学和高地与群岛大学两校先后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图书馆

截止2022年12月,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拥有192万余册纸质资源,电子类资源包括有155万册图书和13.9万册杂志,以及45个中外文数据库,包括万方、超星、中国知网、ASCE等。中外文学位论文400万余篇,标准2万条。重点收藏了城乡规划、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建筑学等专业的文献资料。

学术期刊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是由河南城建学院为主办单位进行创办的,始发行于1992年的双月刊。《河南城建学院学报》的国内统一刊号为CN41-1410/Z,国际期刊号为ISSN 1674-7046。学报设立的栏目主要有:环境与市政工程、电气与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建筑与城乡规划等。被收录至《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化工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全国报刊索引(科技版)》。《河南城建学院学报》在第一届《CAJ-CD规范》中获优秀期刊、而后获得河南省级高校优秀期刊奖、全国建设系统高校优秀期刊奖等荣誉称号。

科研平台

截止2022年12月,河南城建学院具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星创天地1个,其他各类省级科研创新平台4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高分中心1个、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3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其他科研机构2个、具有106个实验场所。具体省级以上研究平台展示如下:

省级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水体污染防治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实验室

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城镇先进环保技术、煤盐资源高校利用、土木减灾防灾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省数字建造、河南省健康食品、河南省煤盐资源高效清洁利用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河南省校园智慧应用、河南省智能输配电与功率变换、河南省智慧交通决策规划与管理、河南省城乡规划大数据应用技术

星创天地

河南省健康食品星创天地

国际联合实验室

河南省绿色低碳水处理技术与水资源利用国际联合实验室

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省城市固废综合处置与生态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平顶山市健康食品协同创新中心

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煤盐高效利用及新能源材料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高分中心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河南数据与应用中心平顶山分中心

平顶山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平顶山市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顶山市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顶山市智能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顶山市隧道与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顶山市健康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术成果

截止2022年12月,河南城建学院出版著作、教材232部;获授权专利401项;承担各类型省部级科研项目307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4项;连续3年入选河南知识产权建设“十快高校”;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等各级各类科研奖励共计668项。

河南省科研课题立项部分展示如下: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刑法学教学研究

红色资源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研究——以红色展馆建设为例

新时代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河南省养老机构发展问题研究

河南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书院制模式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课程思政视角下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路径研究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研究

河南省普通本科高校延期毕业大学生群体学情调查与对策研究

思政课教学中社会思潮辨析引导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虚拟现实技术在提升城乡安全教育均等化方面的研究

协同创新视角下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译者鲁迅的文化取向与翻译研究

网络语言的规范化研究

信息化时代下黄河文化基因解码与应用推广研究

黄河文化“根”与“魂”的河南体现研究

省厅级科研奖励汇总展示如下:

获奖名称

授奖时间

河南省科学技术奖

2022.01

河南省专利奖

2021.05

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

2021.06

中州城市科学奖

2021.01

自然科学学术奖

2022.01

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20.11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

2020.08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21.05

校园文化

校训

河南城建学院校训为厚德、唯实、博学、慎思。

厚德是指优待、推崇、重视、道德、品行、政治品质;唯实是指独有的客观现实;博学是指丰富的学问,知识;慎思是指谨慎的思考、研究。

校徽

徽标的设计立足办学特色,从校名汉语拼音字母提炼出两个基本造型元素“C”和“J”,经过重构形变,形成徽标的主体图案。配以中英文校名和一组3个同心圆,组成徽标的总体形象。徽标内圆为海蓝色实心圆,象征校训“厚德,唯实”;实心圆向外分层扩展形成浅色同心圆环,蕴含“博学,慎思”。徽标外环上半部采用中国传统书法毛体字“河南城建学院”,徽标外环下半部采用标准英文校名。

河南城建学院

图片来源:

校歌

河南城建学院校歌

作曲:朱静修

作词:集体

尧山峻秀,班墨流芳,中原文化源远长。

厚德博学,理想在这里铸就;知行合一,事业从治理起航。

我们是祖国的建设者,筑广厦,建桥梁,放飞梦想。

啊,河南城建,志存高远写华章。

尧山峻秀,班墨流芳,中原文化源远长。

厚德博学,理想在这里铸就;知行合一,事业从治理起航。

我们是祖国的建设者,筑广厦,建桥梁,放飞梦想。

啊,河南城建,志存高远写华章。

啊,河南城建,志存高远写华章。

参考资料:

校园吉祥物

河南城建学院吉祥物为“小城宝”,该吉祥物代表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活力。

河南城建学院

图片来源: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截止2022年12月,河南城建学院现任校领导具体如下: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张惠贞

校长

范晓伟

党委副书记

王靖

副校长

贺国营、宿金勇、周颖杰、吴晓红、陈松涛、毛艳丽

纪委书记

刘守勇

历任领导

河南城建学院历任校长具体如下:

姓名

任期时间

孔留安

2009-2015

王召东

2015-2022.11

范晓伟

2022.11至今

校区情况

截止2022年12月,学校校区分为龙翔校区和和谐校区,2个校区一条街之隔,均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龙翔大道。其他校区情况权威网站无内容。

校友情况

截止2022年12月,部分校友情况具体如下:

企业界:

吴建基,任职河南中原金太阳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河南中原金太阳电力设计研究院董事长。

张吉,任职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担任公司宣传处处长。

吕风帆,担任大良造物设计的设计主管。

孙卓,担任淮安品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骨干设计师。

王彦庆,毕业后创办河南添翼教育集团,北京跟谁学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惠学无忧(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学术界:

李鑫,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专职科研工作。

周健康,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研究室从事博士后研究。

唐超,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所获荣誉

2015年,河南城建学院获“河南高等教育就业质量最佳示范院校”称号。

2016年,河南城建学院获“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典范高校”和“最具就业竞争力的十佳典范高校”称号。

2017年,河南城建学院获批2018年度“河南省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单位”。

2018年,河南城建学院获2018年度河南省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先进单位。

2019年,河南城建学院获批“河南省高校校园智慧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2020年,河南城建学院获河南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和助力脱贫攻坚服务行动先进单位。

2021年,河南城建学院被评为“2020年度河南省教育科研计算机网IPv6规模部署工作先进单位”。

2022年,河南城建学院获“2021年度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