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原名冯钟璞,性别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非、任小哲等。中共党员,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任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会委员、主席团委员,第六、七届名誉委员。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丁香结》等。著作有《三生石》《我是谁》《铁箫人语》等。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得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宗璞的:人物关系、人物生平、创作特点、其他作品、获得荣誉、主要成就、个人作品等介绍

英文名

Mary

原名

冯钟璞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籍贯

河南南阳唐河县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28年7月26日

职业

作家

代表作品

红豆、紫藤萝瀑布、野葫芦引、丁香结

出生地

北京市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主要成就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 1986年国际名人录之一 《弦上的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东藏记》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父亲

冯友兰

简介

2019年9月23日,宗璞长篇小说《东藏记》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人物生平

原籍河南唐河,生于北京,中共党员。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在《文艺报》、《世界文学》编辑部工作,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会委员、主席团委员,第六、七届名誉委员。

抗战爆发时,她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同年在《大公报》发表处女作《A.K.C》。1951年毕业分配在政务院宗教事务委员会工作。同年末调入中国文联研究部,1956年至1958年在《文艺报》任外国文学的编辑。1957年出版童话集《寻月集》,同年发表短篇小说《红豆》(《人民文学》1957年7期)引起文坛注目,在反右斗争中遭到批判。1959年下放河北省农村。1960年调入《世界文学》编辑部。主要撰写散文和小说。“文革”中被迫中断创作,1978年重新发表作品。后调入北京外国文学研究所。主要作品有《宗璞散文小说选》,散文集《丁香结》,长篇小说《南渡记》,翻译《缪塞诗选》(合译)《拉帕其尼的女儿》等。所作《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散文集《丁香结》获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宗璞

创作特点

作品多写知识阶层,文字优雅,富于学养,含蓄蕴藉,“文革”后的创作追求现代主义技巧的探索,注重心理描写,具有超现实的荒诞和象征,比如《我是谁》《蜗居》《泥沼中的头颅》等,受到批评界的注意。

其他作品

代表作品

铁箫人语

A.K.C

寻月集

泥沼中的头颅

丁香结

南渡记

我是谁

蜗居

桃园女儿嫁窝谷

不沉的湖

后门

知音

红豆

宗璞散文小说选

野葫芦引

 紫藤萝瀑布

获得荣誉

作品名称

奖项

弦上的梦

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生石

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散文集丁香结

获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主要成就

《花的话》一文被选入上教版初中课本。《晚秋》一文被选到199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这是你的战争》一文被选到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中。《锈损了的铁铃铛》一文被选到2011年四川高考语文试卷中。宗璞散文《紫藤萝瀑布》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2019年第1版第17课。 

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成名作为1957年的短篇小说《红豆》。新时期她开始大量发表作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蜗居》《我是谁》等。1988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南渡记》,1996年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四卷本《宗璞文集》。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铁箫人语》,其作品大多反映中华知识分子的生活。

宗璞在病中苦耕,历时7年,《南渡记》的第二部《东藏记》终于面世,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西征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曾在《收获》上部分发表。2018年《北归记》出版,这是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的最后一部。

宗璞以她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建立起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众多的人物命运和世相心态,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中缓缓展开,伏有大气磅礴的布局。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在阅读中竟令人有如置身于《红楼梦》的语境之中。读《东藏记》和《紫藤萝瀑布》这样隽永而精致的小说、散文,真是受益又享受。

宗璞对创作情有独钟,她说:“读小说是件乐事,写小说可是件苦事。不过苦乐也难截然分开。没有人写,读什么呢?下辈子选择职业,我还是要干这一行!”

出版了自选精品集《风庐散记》。

个人作品

书籍作品

宗璞北归记宗璞丁香结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解 ,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决不完的。我们既有赏花的情调,又有解结的心志。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这就是生活的常态,也是本文给我们的深刻启示。宗璞东藏记是当代女作家宗璞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小说南渡记的续篇,首次出版于2000年。该小说人物以明仑大学历史系教授孟樾,夫人...风庐散记:宗璞自选精品集红豆宗璞南渡记是1988年9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宗璞。本书以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合大学的生活为背景,主要描写了抗日战争...三生石宗璞铁箫人语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宗璞西征记是2009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宗璞野葫芦引是当代作家宗璞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宗璞总鳍鱼的故事是宗璞写的一篇童话,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总鳍鱼的故事站在生物演变、历史进程的高度来构思作品...宗璞宗璞散文插图珍藏版,宗璞散文·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这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壮 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宗璞紫藤萝瀑布是当代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选自福建文学1982年第7期。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冯友兰:云在青天水在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