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出现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弘扬我国灿烂辉煌的印刷文明,铭记印刷先贤的智慧贡献,1996年6月1日中国印刷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馆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印刷专业博物馆,是反映人类印刷出版文化、我国典籍记载传承工艺的知识殿堂;全面展示了中国印刷术的起源、发明和发展过程。该馆设有古代印刷展、近现代印刷展、印刷设备展、数字展及临时展等展厅,观众在此可以鉴赏到闻名于世的唐代卷轴装《金刚经》、南宋精刻本《春秋经传》、元代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盘、从1932年淞沪战争中被日本侵略者炸毁的商务印书馆废墟中抢救出来的手扳架印刷机、晋察冀日报社使用的马背上的印刷机等。博物馆还设有互动体验区,观众可以在此体验古法造纸工艺、雕版活字印刷工艺流程。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中国印刷博物馆的:建设背景、历史沿革、发展历史、文化活动、建筑布局、馆藏文物、获得荣誉等介绍

重要馆藏

1926年的双全张双色胶印机、唐代卷轴装《金刚经》;活字转轮排字盘、荣宝斋木版水印珍品《清明上河图》

建筑面积

8000 m²

所属城市

北京市

地址

北京大兴黄村兴华北路25号(北京印刷学院内)

成立时间

1996

类别

专业博物馆

外文名

China Printing Museum

票价

免费

景区级别

中国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地点

北京大兴黄村兴华北路25号(北京印刷学院内)

地理位置

北京大兴区黄村镇

投用时间

1996年6月1日

建设背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发展和传播,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人们把印刷术称为“文明之母”。

中国印刷博物馆

中国印刷博物馆建设的宗旨就是弘扬中华民族悠久而辉煌的印刷文化,对社会各界宣传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它以印刷技术为主题,陈列历代有代表性的印刷品、印刷技术设备和相关的原材料,以显示印刷术在发展文化、推动社会进步、传播科学知识、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和国际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

历史沿革

1983年6月,王益、王仿子动议筹建中国印刷博物馆。

1991年10月,范慕韩主持开展中国印刷博物馆的筹建工作。

1992年12月4日,中国印刷博物馆举行奠基典礼。

1996年6月1日,中国印刷博物馆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馆名。

2000年4月15日,中国印刷博物馆在谷登堡博物馆内建立第一个分馆。同年,在维也纳高等专科学校建设第二个分馆。

2001年4月,印刷设备馆在中国印刷博物馆地下一层建成。

2008年10月30日,中国印刷博物馆在墨尔本澳华博物馆建立了第三个分馆。

2013年7月4日,中国印刷博物馆在无锡荡口古镇建立了印刷史展览馆。

2015年6月1日,中国印刷博物馆推出收费讲解服务。

发展历史

经过4年的筹建,于1996年6月1日落成。

自1997年以来,该馆先后被北京市有关部门,定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

2001年初,又被北京市旅游局定为“AA”级旅游参观景点。

为迎接2001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世界印刷大会,我馆又进行了改造,并投资1000万元,建成了地下展厅。改造后的中国印刷博物馆共有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

2019年度故宫博物院名录

藏品数量(件套)

珍贵文物(件 套)

53,671

8508

参考资料:

文化活动

1999年9月,中国印刷博物馆举办“印刷精品展”  。

2011年6月,中国印刷博物馆举办“红色印刷展”  。

地理位置

中国印刷博物馆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黄村兴华北路25号。

开放时间

9:00-17:00(周一闭馆)

门票价格

免费

讲解服务

收费标准:展厅中文讲解:150元/(1-30人);展厅英文讲解:200元/(1-30人);特展中文讲解:200元/(1-30人)

讲解范围:一层中国古代印刷展厅、二楼世界近现代印刷展厅(印刷设备馆对专业观众预约开放)。

讲解时间:每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上午9:10-11:30,下午13:30-16:30

预约须知:中文讲解需提前一天预约,英文讲解需提前三天预约;预约时须登记单位名称、预约人姓名、联系方式、预约参观人数信息等。

交通路线

地铁:乘坐北京地铁4号线在清源路站A出口即到。

公交:乘坐北京公交410、456、631、829、841、940、954、968、969路在清源西里站下车。

自驾:沿西南二环户营桥上京开高速南行至第二个出口金华寺(大兴城区黄村)出口出,辅路右转直行800米。

建筑布局

古代印刷展厅

源头古代馆位于本馆一楼,占地800m2。用图片、文字、实物和模型,展示了中国古代印刷术起源、发明、发展和外传的历史过程。源头部分,介绍了从公元前4000年至6世纪,与印刷术发明相关的历史文化。古代部分,展出了公元7世纪初至1911年,印刷术发明、发展和外传的历史。

印刷展厅

近现代馆位于本馆二楼,展陈面积约800 m2。用展板和实物,介绍了自19世纪中叶近代印刷术的传入,以及我国民族印刷工业、印刷技术发展的过程,还展出了新中国50多年来,我国印刷及相关工业现代化的历程。本馆还展出少量印刷机和器材,并可操作表演。

临时展厅

临时展厅位于博物馆三楼。目前设有红色印刷展、馆史展、绿色印刷展三个展厅。红色印刷展展示了党的一大至十八大以来出版印刷的发展历史。馆史展展示了该馆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绿色印刷展内设有大量绿色书籍,供小朋友们免费阅读。三楼另有数字展厅,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中国古代印刷的发展历史。

印刷设备馆

本馆设在地下,面积约2200 m2,于2001年4月建成。馆内展出了自1865年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多种型号的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设备。这些设备,由国内外印刷界捐赠,有些设备目前已十分稀少。参观本展馆,可以了解中国近现代印刷工业和印刷机械设备的发展历史。其中包括早期的手扳式铁制印刷机、铅字铸排机、手动照排机、世界仅存的一台由美国米力公司于1926年制造的重达45吨的双全张双色胶印机、1892年奥地利生产的石版印刷机等。

互动区

中国印刷博物馆一楼设有古法造纸、雕版活字印刷体验专区。

馆藏文物

馆内珍品主要有:唐人写经、南宋孤本《春秋经传》、清顺治元年《安民告示》。

中国印刷博物馆

中国印刷博物馆

中国印刷博物馆

中国印刷博物馆机械设备馆收藏有大量的近现代印刷机械,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收藏印刷机械数量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获得荣誉

1997年9月6日,中国印刷博物馆被北京市人民政府评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1998年5月,中国印刷博物馆被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评为“北京科普教育基地”  。

2012年,中国印刷博物馆被评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  。

2015年,中国印刷博物馆被评为“优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

2019年,中国印刷博物馆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

2020年,中国印刷博物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