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巴赫(Thomas Bach,1953年12月29日-),男,出生于德国维尔茨堡,经济法学博士,德国前击剑运动员,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托马斯·巴赫的:人物经历、获得荣誉、中国轶事、雕像揭幕、出席活动等介绍

中文名

托马斯·巴赫

外文名

Thomas Bach

国籍

德国

性别

民族

日耳曼族

语言

英语、德语、法语

出生日期

1953年12月29日

出生地

德国维尔茨堡

身高

171cm

体重

90kg

毕业院校

维尔茨堡大学

运动项目

击剑、网球、足球

击剑种类

花剑

运动状态

退役

职位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

退役时间

1981年

婚姻状况

未婚

任职机构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任次

2

下一任

待定

最高学位

法学博士

上一任

雅克·罗格

主要奖项

蒙特利尔奥运会男子花剑团体金牌

主要成就

体育与法律委员会主席、国际奥委会执委副主席、长期管理项目委员会和司法委员会

简介

1976年,巴赫在蒙特利尔奥运会上获得男子花剑团体冠军。1977年,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世锦赛上获得男子花剑项目团体金牌。

1981年,巴赫进入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1982年,进入联邦德国奥委会。1996年,他竞选国际奥委会执委成功,长期主管项目委员会、司法委员会等重要部门,并负责奥运会欧洲地区电视版权销售。2000年,担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长期负责奥委会法律事务。2006年02月,在都灵冬奥会期间再度当选国际奥委会副主席。2013年09月10日,当选第九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2021年03月10日,巴赫连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任期至2025年。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73年至1979年,就读于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法律和政治学专业。后获得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托马斯·巴赫

托马斯·巴赫青少年时期从事击剑运动,曾在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获得男子花剑团体冠军以及多次世锦赛冠军。

托马斯·巴赫也是德国一家法律事务所的律师和合伙人、德国几家公司的董事会成员。

托马斯·巴赫

国际奥委会

1981年,巴赫被选为当时新成立的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成员。

1982年,进入联邦德国奥委会。

1996年,巴赫竞选国际奥委会执委成功。

2000年,担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长期负责奥委会法律事务。

2004年08月退出副主席位置。

2006年02月,在都灵冬奥会期间再度当选国际奥委会副主席。

2013年09月10日当选第九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任期八年(2013年-2021年),成为历史上首位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奥运冠军,以及第八位来自欧洲的主席。

2013年05月09日,他确认将角逐雅克·罗格离职后的国际奥委会主席一职。此次共有六人角逐主席职位,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竞选主席人数最多的一次,另外五人分别为新加坡的黄思绵、中国台北的吴经国、波多黎各的卡里翁、乌克兰的布勃卡、瑞士的奥斯瓦尔德,不过巴赫当选的呼声最高。09月10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办的国际奥委会第125次全会上巴赫当选当选国际奥委会第九任主席,任期八年至2021年。他也因此成为历史上首位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奥运冠军,以及第八位来自欧洲的主席。

2020年07月17日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36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连任国际奥委会主席。12月01日,国际奥委会在瑞士洛桑宣布,巴赫成为国际奥委会下一任主席选举唯一候选人。

托马斯·巴赫

2021年03月10日,国际奥委会第137次全会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在国际奥委会新主席选举中,作为唯一候选人的巴赫成功连任,这位六十七岁的德国人将继续执掌这一全球最大体育机构至2025年。

获得荣誉

2014年08月19日,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正式接受南京体育学院授予的“名誉教授”聘书,成为一所中国高等体育院校的名誉教授。 

2015年03月23日,西班牙武康大学授予托马斯·巴赫荣誉博士学位。 

2015年10月30日,巴赫被国家和地区奥林匹克委员会协会(ANOC)授予“奥林匹克运动突出贡献奖”。 

2018年06月05日,北京体育大学在国家训练基地综合馆举行仪式,授予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名誉教授称号。 

2019年06月03日,托马斯·巴赫获2019年杰姆-帕潘德里欧国际和平奖,以表彰他通过体育促进和平的努力。

2021年11月16日,被授予波兰共和国大十字勋章。

中国轶事

2013年访问中国

2013年11月17日,巴赫一行正式抵达中国之行的首站南京,开启对中国为期两天半的访问。这是巴赫2013年9月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后第一次到访中国。“把中国作为我当选主席后最早出访目的地之一,是因为中国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进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巴赫先生首站选择南京,其中有一个小故事:在他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之前,南京市委书记曾向巴赫先生发出邀约,当时巴赫先生许下承诺,如成功当选,一定会来南京。

同时,巴赫还表示,在中国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他更加期待2014年8月南京青奥会的举行,这也是他把南京作为中国之行首站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其日程安排,中国之行结束后,巴赫还将造访日本和韩国。

“申请”运动员公寓

“我曾在十年前来过南京,对南京很熟悉。”昨天一到南京青奥组委,得知青奥组委所在的绿博园紧邻长江,巴赫欣然表示要去看看长江,并幽默地说,下次国际奥委会官员们再来开会的时候,要组织他们去游泳,在长江里来一场游泳比赛。

在考察南京青奥会筹备进展的行程中,巴赫还参观了青奥村和南京奥体中心,用“比OK还要好”来形容青奥村绿色低碳的居住环境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这里的配套设施太完美了!”

巴赫坦言,青奥村里的运动员公寓,甚至让他想起自己过去当运动员的日子。赞叹之余,这位曾经的“德国剑客”还向青奥组委会“卖萌”:“会不会有一间房间空着?我的年龄是否还有资格入住青奥会运动员村?”

巴赫表示,对南京青奥会的筹备进展十分满意,他相信南京会举办一届非常成功的青奥会。

一张笑容可掬的脸庞,金丝边眼镜的背后,双目炯炯有神。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这位曾经的“德国剑客”给在场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他的幽默风趣,让现场的人直呼“萌翻了!”

1、当得知绿博园紧临长江时,巴赫说,下次国际奥委会委员们再来开会的时候要组织他们去游泳,在长江里来一场游泳比赛。

2、巴赫提出,2014年夏天的青奥会希望组委会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不过热一点也没关系,因为我很喜欢吃辣,一吃辣椒就满头大汗的感觉很好!夏天也是这样,给人热辣辣的感觉。”

3、记者说:“从行程上看,您比之前更忙了!”巴赫则微笑着说:“我对于这种飞来飞去的生活,早就习以为常,因为奥林匹克运动是全球性的,我非常乐意飞到世界各地去。” 

2019年访问中国

2019年01月30日,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在北京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2019年01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巴赫。

画像

图为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艺委会主任李延声教授为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所作画像。巴赫曾代表德国获得奥运会击剑冠军,2013年当选为第九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个子不算高大,身板却很结实,肩膀宽阔;金丝眼镜下,目光炯炯,言谈爽朗又富幽默感,显得活力四射。

托马斯·巴赫

雕像揭幕

2022年01月15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雕像在北京市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公园内揭幕,巴赫雕像是一座高72厘米的半身像,由雕塑家袁熙坤创作,将与2008年在此设立的皮埃尔·德·顾拜旦、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和雅克·罗格的雕像构成国际奥林匹克人物组雕。

出席活动

2022年02月04日至2022年02月06日,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

2022年02月04日,担任北京冬奥会火炬手。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7日晚,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抵达卡塔尔首都多哈,他将会见卡塔尔埃米尔(国家元首)塔米姆,并参加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