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英国情人》讲述了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侄子裘利安·贝尔继承了他们家族的自由主义和放荡不羁,在爱情上极度自由,不考虑一般意义上道德和婚姻关系的束缚。他对二战前欧洲的沉闷感到失望,决定到中国来参加革命。于是,他写好遗书,接受了青岛大学的聘请来到了中国。然而,还没等他开始革命的准备,他已经被系主任的夫人闵所吸引。两个人之间萌生出了一种强烈的爱情,但是闵始终不愿意和裘利安·贝尔发生关系。正在裘利安感到失望的时候,闵忽然邀请他去北京。到了北京之后,闵完全展现出了她的另一面:一个修习房中术的、妖媚的,带有浓郁而古老的东方美的女性。在闵身上,新文化和中国的古老传统交叠在一起,一个新文化的女性保守自持,一个古老传统的东方女性大胆开放。这种几乎是双重性格的存在更加深刻地诱惑着裘利安,小说充满了官能的美感。
作品目录
春风文艺出版社版:
遗书 | 中国丝绸 | 还是渴望海洋 | 附录一 专业化小说的可能性 |
那个地方叫青岛 | 试妻 | “不嫉妒” | 附录二 走进裘利安·贝尔的情感世界 |
烛光晚宴 | 第一次见到艾克顿爵士 | 走上正轨 | 附录三 答杨少波八问 |
只好梦中遥望海上的灯塔 | 让我们上香山 | 与易在一起 | 附录四 虹影主要创作年表 |
我不能像渴望海洋那样渴望你 | 螃蟹的美 | Q是第一 | 附录五 虹影获奖情况览表 |
在火车上读她的小说 | 战争将至,拿走我的心 | 因为龙舌兰花开 | |
北京梦境 | 还有我们的青岛 | 让我快快看到你 | |
修行爱和欲 | 虹的形象 | 给裘利安的诗 | |
作品评价
虹影的这本小说,无疑是一种“知识分子写作”的后果,它拥有诸多知识分子话语的外在标记:措词典雅、优美,弥漫着世界主义(欧洲主义)气质,风格在劳伦斯和纳博科夫之间,却又充满女性特有的风味。
——评论家 朱大可
K的言行不妨看做是虹影个人想像的化身。这应是虹影一再诉诸神秘主义的用心吧?女性欲望的压抑及解放,是她终极关怀的所在。虹影的创作一向以冲破成规,无法无天著称。这小说的种种实验,未必都能为男性中心的批评可取,但也再次证明她绝不随俗的努力。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评论家 王德威
出版信息
春风文艺出版社  作者:虹影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03-10 页数:203 定价:24.00 开本:大4开 装帧:平装 ISBN:9787531322566 现代出版社 丛书名:中国当代名作家自选集大系 商品编码:10051567  作者:虹影 著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1 *版次:1 *页数:194 *印刷时间:2009/01/01 *开本:16开 *印次:1 *纸张:胶版纸 *ISBN:9787802440692 *包装:平装 所属分类:图书>>小说>>社会 定价:¥27.00 |
作者简介
虹影,作家、诗人、美食家。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代表作有长篇《饥饿的女儿》、《K——英国情人》、《上海王》、《上海之死》、《上海魔术师》等,诗集《鱼教会鱼歌唱》、《沉静的老虎》等。现居北京。有5部长篇被译成25种文字在欧美、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国出版。
获纽约《特尔菲卡》杂志[中国最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曾获台湾1997年《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被中国权威媒体评为2000年十大人气作家之一;2001年评为《中国图书商报》十大女作家之首,被《南方周末》、新浪网等评为2002-2003年中国最受争议的作家;《K——英国情人》被英国《独立报》(INDEPENDENT)评为2002年Books of the Year十大好书之一。《饥饿的女儿》被台湾选为青少年自选教材。美国伊利诺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2008年年度书。
2005年获意大利“罗马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