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况
东邻杨兴旺的地,南邻杨兴旺的地,西邻杨兴旺家,北邻尹明锋家。辖 户兰、木那、弄木等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06户,有乡村人口889人,其中农业人口885人,劳动力50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51人。
全村国土面积33.82平方公里,海拔1579.5米,年平均气温26 ℃,年降水量1455毫米,适合种植甘蔗、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5966 亩,人均耕地6.74亩,林地14130亩。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8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5966亩(其中:田1211亩,地4755 亩),人均耕地6.61亩,主要种植甘蔗等作物;拥有林地1413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622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69亩,主要种植柠檬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53.65 亩,其中养殖面积3亩;草地16.5亩;荒山荒地10684.65亩,其他面积19676.66亩。

基础设施
2009年底,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210户通自 来水,有10户饮用井水,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农户3户(占总户数的1.43%)。有210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4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68.4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70户(分别占总数的38.57%和33.33%)。

该村到乡道路为弹石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8公里,距离集贸市场8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4辆,农用运输车3辆,拖拉机42辆,摩托车50辆。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2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31.63万元,占总收入的63.4%;畜牧业收入111.17万元,占总收入的21.2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39头,肉牛71头,家禽657只);林业收入35.2万元,占总收入的6.73%;转移性收入19万元,占总收入的3.15%,农民人均纯收入3043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5人(占劳动力的2.91%),在省内务工15人,到省外务工0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214户,共乡村人口937人,其中男性 415人,女性488人。其中农业人口932人,劳动力577人。该村以景颇族为主(是景颇族、汉族混居地),其中景颇族811人,汉族121人。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参加农村合作医疗742人,参合率88.86%;享受低保106人,五保户15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卫生所面积为98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18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人畜混居的农户200户,占农户总数的95.23%。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4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6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221.5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8.06万元,有固定资产0.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户兰,中学生就读到勐秀。该村距离小学校0.00公里,距离中学18.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127人,中学生53人。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农民居住分散,道路差,就医就学条件差,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农民科技能力低下。。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以养殖业、种植核桃、八角为主。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0.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0亩。该村到2014年底,有15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