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南(1962年12月-),山东诸城人,本名岳玉明,是中国首位在全球有影响的考古纪实文学作家。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岳南的:人物关系、人物经历、主要作品、获奖荣誉、人物评价、人物争议、人物轶事等介绍

笔名

岳南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日期

1962年12月

职业

作家

代表作品

《陈寅恪与傅斯年》《从蔡元培到胡适:中研院那些人和事》《南渡北归》(共3册)、《考古中国》(全套11册)、《岳南大中华史:从北京猿人、三星堆到清东陵》(上、下册)

出生地

山东诸城

毕业院校

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

简介

岳南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岳南出版纪实著作《风雪定陵:地下玄宫洞开之谜》并一举成名。1995年,其任《紫光阁》杂志社主任编辑并于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8年开始,岳南通过大量的走访与资料搜集,相继完成了纪实文学作品《陈寅恪与傅斯年》《南渡北归》(共3册)以及《从蔡元培到胡适:中研院那些人和事》的创作,并出版了“中国考古探秘纪实丛书”(全套11册),并于2019年更名《考古中国》再版。2021年,岳南又推出另一考古纪实著作《岳南大中华史:从北京猿人、三星堆到清东陵》(上、下册)。

岳南现任中华考古文学协会副会长,是中国作家富豪榜作家,其《南渡北归》(共3册)曾获《亚洲周刊》全球华文十大好书冠军。

人物经历

早年启蒙

1962年12月,岳南出生于山东诸城贾悦镇的一个偏僻村庄,他自小就对历史、文物、考古和志怪小说有着浓厚兴趣,阅读了大量相关作品。岳南阅读《毛泽东选集》时,被书中“辛亥革命”“西安事变”等注释所吸引,此后阅读注释成为他的一项重要的读书内容,这为他以后注重大量详细的注释和创作打下坚实基础。在家乡完成小学与中学学业后,岳南进入诸城第五中学,1979年,高考落榜,回乡务农,同时在小学预备班任教。

成名开端

1981年秋,岳南参军入伍,考入武警山东总队教导大队(今武警济南指挥学校)。毕业后,他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诗作或新闻稿,随后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1994年,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生班,成为莫言的师弟,就读期间常向莫言请教。次年岳南进入《紫光阁》杂志社工作,任主任编辑。

期间,岳南被定陵地下玄宫吸引,使他萌生创作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再现当年考古人员发现、挖掘定陵经过的想法。通过大量的资料搜集,岳南与定陵考古队队长赵其昌的夫人杨仕共同完成了《风雪定陵:地下玄宫洞开之谜》的创作,并于1991年出版,岳南一举成名。此后,岳南花费20年的时间,陆续完成了《旷世绝响:擂鼓墩曾侯乙墓发掘记》《绝代兵圣:银雀山 孙子兵法 破译记》共11本讲述中国近年来重大考古与发现的历史纪实作品。岳南担任中国中央电视台“老山汉墓考古发掘现场直播”嘉宾时,因准确推断出老山汉墓墓主身份和两千多年前被盗过程的细节,受到广泛关注。

笔耕不辍

2004年,岳南为追思和纪念傅斯年、李济、梁思成、林徽因等大师在李庄的事迹,完成了《李庄往事:抗战时期中国文化中心纪实》的创作。后岳南耗时4年,奔赴长沙、昆明、重庆、成都、李庄等地调查采访,完成了传记文学《陈寅恪与傅斯年》的创作,作品出版后反响强烈,登上了光明日报等荐书榜。2010年,岳南又通过中华书局出版了《从蔡元培到胡适:中研院那些人和事》。

岳南三下江南与西南边陲实地采访与考察,参阅上千万字史料,历时8年,于2011年完成了《南渡北归》(共3册)的创作。岳南由此引起文坛关注,该合集引发了“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与“大师之后还有大师”的激烈争论。同年,岳南受中国台湾清华大学邀请,赴台湾担任驻校作家。除在学校演讲、授课外,还负责撰写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的传记。除此以外,岳南还在《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林徽因时代的追忆》中再现了历史背后鲜为人知的真实细节。2013年回到北京后,岳南受人民网强国论坛之邀,以“在文学作品中践行中国梦”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赴台湾期间,商务印书馆推出了岳南的“中国考古探秘纪实丛书”(全套11册)。随后岳南在同济大学发表了以“南渡北归: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为题的演讲。

2016年,岳南为再现在李庄的知识分子艰苦卓绝的学术历程,出版了《那时的先生:1940-1946中国文化的根在李庄》,这对中国当前促进学术研究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中,岳南利用中国海峡两岸清华大学的史料,加上采访、口述史、回忆录等资料,详述了清华大学的由来,以及梅贻琦与清华一生的情缘。2019年9月,岳南将“中国考古探秘纪实丛书”改版为《考古中国》(全套11册),由商务印书馆再版。

2021年,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继《南渡北归》(共3册),岳南凝聚了30年的考古写作积累,又推出另一考古纪实著作《岳南大中华史:从北京猿人、三星堆到清东陵》(上、下册)。在网红直播间,7000套《岳南大中华史:从北京猿人、三星堆到清东陵》被抢购一空。次年,岳南又出版《梁思成、林徽因与他们那个时代》,再现了梁思成、林徽因及其友人的命运历程,塑造出了他们的鲜明个性和精神风范。

主要作品

岳南的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意、日、韩等语言在海外出版,全球销量达数百万册。岳南也以一年超百万的版税收入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考古中国》(全套11册)为中国最有影响的考古纪实文学系列作品,岳南耗费8年心血创作的《南渡北归》(共3册)出版后畅销不衰。

传记文学

封面

作品

出版社

时间

岳南

《李庄往事:抗战时期中国文化中心纪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年

岳南

《1937-1984:梁思成、林徽因和他们那一代文化名人》

海南出版社

2007年

岳南

《陈寅恪与傅斯年》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

岳南

《从蔡元培到胡适:中研院那些人和事》

中华书局

2010年

岳南

《大师远去·壹:隐秘历史》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11年

岳南

《大师远去·贰:爱恨情仇》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11年

岳南

《南渡北归》(共3册)

(《南渡北归第一部:南渡》《南渡北归第二部:北归》《南渡北归第三部:离别》)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1年

岳南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林徽因时代的追忆》

中华书局

2012年

岳南

《那时的先生:1940—1946中国文化的根在李庄》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6年

岳南

《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7年

岳南

《岳南趣讲大师》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21年

岳南

《梁思成、林徽因与他们那个时代》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2年

以上作品参考资料:

代表作《南渡北归》(共3册)

《南渡北归》(共3册)于2011年首次出版,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该合集全面记录了处于20世纪时代变化中的知识分子命运剧烈变迁的生命轨迹。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傅斯年等20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家。岳南对知识分子群体命运进行了具体的探索与披露,对藏于历史深处的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阐释。

与同类题材作品的生硬艰涩不同,岳南格外注重趣味性,《南渡北归》(共3册)通过琐碎、生活化的叙事方法,营造出博广的历史气象。书中林徽因与冰心成为仇敌等“八卦”故事,更贴近大众,更具可读性。在构思与写作技巧上,岳南参照了古典名著《水浒传》。抗战爆发后,中国学者陆续汇集到西南地区,这个情景与《水浒传》中的绿林好汉相继向二龙山和水泊梁山集聚有共通之处。岳南善用气势奔放的技法,也善用工笔。《南渡北归》(共3册)对抗日战争历史史实的概略式阐述气势奔放;对每一个知识分子的描写,则深入细致。

岳南以历史纪实的手法来叙述和再现历史,带给读者的是一部非虚构的信史。

代表作《陈寅恪与傅斯年

《陈寅恪与傅斯年》真挚地叙述了陈寅恪与傅斯年两位大师从留学、归来、南渡、北归直至离别的执着于学术、文化、教育的艰辛历程,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坚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理想信念的心路历程形象地展现出来。

代表作《从蔡元培到胡适:中研院那些人和事

《从蔡元培到胡适:中研院那些人和事》于201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回顾了中央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并讲述了一批矢志报国的知识分子,从事学术研究时的坚定与执著。

代表作《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林徽因时代的追忆

岳南以独特的视角生动叙述了林徽因与徐志摩、金岳霖的情感纠葛,林徽因与冰心之间的是非恩怨,傅斯年与吴文藻、费孝通等之间的学派纷争等。

考古纪实文学

《考古中国》(全套11册)

《考古中国》(全套11册)是叙述中国近年来重大考古与发现的系列丛书,该丛书真实展现了11次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考古发现,将考古历程与历史融合,信服力高。该丛书囊括大量稀有考古资料、人物访谈、1000逾幅文物展示以及考古现场图片。其中,《天赐王国:三星堆与金沙遗址惊世记》叙述了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发现、发掘始末以及近年来与三星堆文化密切相关的金沙遗址的发现与发掘过程。

封面

时间

作品

岳南

2012

《旷世绝响:擂鼓墩曾侯乙墓发掘记》

岳南

2012

《风雪定陵:明定陵地下玄宫洞开记》

岳南

2012

《绝代兵圣:银雀山 孙子兵法 破译记》

岳南

2012

《复活的军团: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记》

岳南

2012

《日暮皇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记》

岳南

2012

《天赐王国:三星堆与金沙遗址惊世记》

岳南

2012

《万世法门:法门寺地宫佛骨现世记》

岳南

2012

《西汉孤魂: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记》

岳南

2012

《千古学案:夏商周断代工程解密记》

岳南

2012

《寻找祖先:“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失踪记》

岳南

2012

《越国之殇:广州南越王墓发掘记》

以上作品参考资料:

《岳南大中华史:从北京猿人、三星堆到清东陵》(上、下册)

《岳南大中华史:从北京猿人、三星堆到清东陵》(上、下册)在历史与考古新发现中融入文学创作方法和技巧,在古今交融与中外错综的叙事架构下,岳南通过“北京人”头骨、仰韶彩陶、殷墟甲骨文、三星堆等12场考古大发现,再现了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以及五千年文明史。

获奖荣誉

作品奖项

《中国时报》 · 十大好书​获奖1996 / 风雪定陵:地下玄宫洞开之谜《光明日报》 · 十大好书​获奖2008 / 陈寅恪与傅斯年《台湾时报》 · 十大好书​获奖2008 / 陈寅恪与傅斯年《亚洲周刊》 · 全球华文十大好书冠军​获奖2011 / 南渡北归(共3册)第7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 最佳传纪作品奖​获奖2012 / 南渡北归(共3册)《人民日报》 · “22个领域22本好书”之一​获奖2015 / 南渡北归(共3册)展开

个人奖项

中国作家富豪榜作家​20112012年(共2次)

人物评价

中华读书报评:作者(岳南)的写作态度十分严肃,创作方式相当严谨,力求客观呈现与还原历史原貌。

光明日报评:岳南先生是发掘故事的行家里手,他娓娓道来的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引人入胜,感人至深。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夸赞道:“我经历了那个时代,但有好多事不知道......看了这部书之后才知道。岳南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工作,值得称赞。”

诗人、评论家王久辛认为:“作家岳南,必依此著(《南渡北归》(共3册))而并列于当代最优秀作家的行列,且独异非常,令人敬仰。”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岳南做了一件让我感到了不起的事,用那么大的篇幅来记述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影响了中国80年的文化史。”

人物争议

零票争议

在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选中,岳南的《南渡北归》(共3册)以零票的成绩落选,引发哗然。岳南对此表示:“得零票,让我很失落,也很迷惑。”他进一步补充道,在结果未出来之前,他认为获奖的可能性很大,因为读者的呼声很高,《南渡北归》(共3册)能进提名也代表了评委的肯定。对于自己零票落选的原因,岳南认为这和评选机制中的缺陷有关。不过,他也强调,“这是我个人的猜测,事实或许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最后悔图书

2013年,“购买或获赠让你后悔的书”话题在微博上引发热议,被议论最多的是岳南的《南渡北归》(共3册)。话题始于《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叶开在微博上分享近两年最后悔买的书,包括《南渡北归》(共3册)在内。编剧史航的“后悔书单”也有《南渡北归》(共3册)。有网友表示该书文笔有问题,但完全被其所写的历史吸引了。也有网友表示很多书看不懂是自身水平原因,读不下去的书不全是坏书。

人物轶事

成名欲望

从初中开始,岳南就渴望成名。作家刘绍棠高中时期便发表小说并被选入语文教材的故事令他心生向往。他那时常想象自己的文章也被印在语文教材上。1979年高考落榜后,岳南为吸引女孩的注意,开始在各种报纸、杂志、广播站投稿。后来在《武警报》上正式发表了一首诗。稿费虽少,却令他激动不已。

难忘恩师

在文学启蒙阶段,给予岳南写作指导和鼓励最多的是他的高中语文老师王良瑛。成名后,岳南常在自己的个人简介中提及。岳南高考落榜后也一直和老师保持着联系,常将写的文章寄于老师批评指正,他的老师不仅在回信中提出修改意见,还会将岳南的作品推荐给报纸杂志。《南渡北归》(共3册)出版后,岳南还特意登门拜访,与老师交流了《南渡北归》(共3册)的写作方法。岳南曾道:“老师就是我心灵中的灯塔,多年来都为我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