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婆蛇,又称四脚蛇,是一种爬行动物,属于鬣蜥科龙蜥属。它的全长约为21厘米,周身覆盖着覆瓦状排列的角质细鳞,四肢发达,前肢有5个指,后肢有5个趾,指、趾端均有钩爪。尾细长,末端尖锐,易断,但断后能再生。狗婆蛇栖息于山野草丛中,爬行迅速。它分布在长江流域和以南地区,包括中国湖北、四川、云南、西藏、甘肃、广西等地。它多栖息于山区,活动于干热河谷地带的山坡稀疏灌丛及杂草丛间、河滩地或玉米地草丛中、山路边或公路旁杂草间以及房屋围墙上或菜地边。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350至3450米。狗婆蛇的吻钝圆,吻长为眼径的1.5倍;鼻孔在鼻鳞的中央;鼻鳞、吻鳞、第1枚上唇鳞之间各介有2~3枚小鳞。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狗婆蛇的:物种简介、形态特征、分布范围、考证等介绍

别名

四脚蛇、狗爬蛇、狗毛蛇

拉丁学名

Diploderma flaviceps

分布区域

湖北、四川、云南、西藏、甘肃等地

食性

肉食性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爬行纲

有鳞目

亚目

石龙子亚目

鬣蜥科

亚科

飞蜥亚科

龙蜥属

草绿龙蜥

体长

约21厘米

全长

约21厘米

出自

神农本草经

特征

周身被有覆瓦状排列的角质细鳞,四肢发达。

体征

有角质细鳞,鳞下分布骨片;鳞片质薄,光滑,鳞列24~26行

生活环境

陆生动物

物种简介

狗婆蛇是蜥蜴,又称四脚蛇、四脚龙。夏天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蛇。它的样子并不可怕,倒是有些可爱,而且因为它无毒,童年时代小朋友经常捉来当小宠物玩。可以说童年的夏天是玩着狗婆蛇度过的。每到暑假,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到田埂上搜寻、捕捉狗婆蛇。

形态特征

有角质细鳞,鳞下分布骨片;鳞片质薄,光滑,鳞列24~26行。吻端圆凸,鼻孔1对,鼻后鳞缺如;眼分列于头部两侧,眼间距宽,有瞬膜;舌短,稍分叉。体背面粘土色,一般有3条纵走的淡灰色线;鳞片周缘淡灰色,因而呈现网状斑纹。

分布范围

狗婆蛇种类很多,分布较广的尚有蓝尾石龙子(长江流域以南)、铜石龙子(华南、华中)等。湖南永州、宁远一带分布最多。当地人都称其狗婆蛇。

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①陶弘景:“石龙子(狗婆蛇),其类有四种,一大形纯黄色为蛇医母,亦名蛇舅母,不入药。次似蛇医,小形长尾,见人不动,名龙子。次有小形而五色,尾青碧可爱,名断蜴,并不螫人。一种喜缘篱壁,名?蜒,形小而黑,乃言螫人必死,而未尝闻中人。”②《纲目》:“诸说不定,大抵是水旱二种,有山石、草泽、屋壁三者之异,《本经》惟用石龙,后人但称蜥蜴,实一物也。且生山石间,正与石龙、山龙之名相合,自与草泽之蛇师,屋壁之蝘蜒不同。今将三者考正于左,其义自明矣:生山石间者曰石龙,即蜥蜴,俗呼猪婆蛇,似蛇有四足,头扁尾长,形细,长七、八寸,大者一、二尺,有细鳞,金碧色,其五色全者为雄,入药尤胜。生泽草间者曰蛇医,又名蛇师、蛇舅母、水蜥蜴、蝾螈,俗亦呼猪婆蛇,状同石龙而头大尾短,形粗,其色青黄,亦有白斑者,不入药用。生屋壁间者曰蝘蜒,即守宫也,似蛇医而短小,灰褐色,并不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