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集镇古城村,地处大夏河谷地,南北1400米,东西1200米,今已无城迹。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新集古城的:简介、人文历史等介绍

地理位置

位于新集镇古城村

简介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宋建在枹罕割据自立,建元置百官。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派夏候渊讨伐,屠枹罕(双城)后,枹罕城东移到新集镇古城村。晋太康二年(281年),废枹罕县,立枹罕护军。东晋十六国时,张轨据凉州,建前凉政权,在河湟地区建立兴晋郡,辖兴晋、枹罕等10县。前凉张骏二十一年(344年),设立河州。前凉之后,河州相继被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及氏、羌族政权所辖。后赵石虎曾遣大将麻秋攻枹罕不克,悻悻而去,枹罕固若金汤。义熙八年(412年),鲜卑族乞伏炽盘由谭郊(今积石山县刘集乡崔家村)迁都至枹罕,建社稷,置百官,在此立都共19年。西魏、隋均在枹罕设州、县、镇。

人文历史

隋末,全国各地反隋势力风云而起。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薛举在兰州自称西秦霸王,李轨在凉州自称河西大凉王。九十月间,李薛交战,薛举败北。"九州凉、甘、瓜、鄯、肃、会、兰、河、廊皆平,皆为轨所据之地也"(《资治通鉴》卷一八七·胡注)。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平李轨,置河州,设枹罕、大夏二县(《太平寰宇记》154卷),这时河州的治所仍在枹罕。《太平寰宇记》154卷记载:"后魏至唐,州皆治于此"。唐高宗及武则天时,国力强盛,于边地开屯田,严烽逻,重兵设防,至玄宗时,设河西、陇右、剑南三节度以防吐蕃,仅陇右节度使就拥兵7万多人,占全国总兵力的七分之一。猛将精兵,聚居西北,军镇守捉,驻兵达1万多人。天宝元年(742年),河州改为安乡郡,辖枹罕县,治所东迁至今临夏市后古城村。

到宋绍兴元年(1131年),金将宗弼(金兀术)、阿卢补攻克定、巩、河、乐、西宁、积石等州。泾州、熙河西路皆为金所有(《金史·太宗本记》)。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四川宣抚使吴璘遣兴州前军统领惠逢攻河州。州民起而响应,擒金置河州同知郭琪,以城献宋。惠逢以伏兵取胜,金将温特梭败逃,惠逢占领河州。每以十余钱赏士卒,当时食物昂贵,只买一饼。士卒掷地大骂:"我等捐躯下河州,今性命之贱,乃不值一炊饼也"。一月后金兵聚集数万人反攻,惠逢寡不敌众,领军退去。金兵先屠宁河寨(今和政),后合兵万人围河州,河州百姓自卫守城。"男子升城,女子供饷",拼力以御。"有木浮图,高数百尺,因折木为碾械"(这个木浮图即唐尉迟恭所修,当时为了抗御金兵进攻拆为守城器械)。金兵未能攻下,遂退。兵驻白塔川(即河州东川)。月余,金兵集数万人马再围河州城,城破,金兵屠河州,尽泄其愤,老幼数万人遭难,强壮者征入军中,毁城堡,焚庐舍,城遂毁,一片瓦砾,仅余城址而已,州城被金兵屠掠一空。州城废止后,穷兵黩武的金王朝认为建一城不如迁一城,于是州城迁至枹罕(新集镇古城村)。明《河州志》记载;"西古城,州西三十里,周围墙垣犹在,乃宋城也"。因此,这个城可以说是宋城,也可以说是金城。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蒙古军攻破河州城,置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府治设在河州城内(今临夏市)。后又设古城寨。随着府治的东迁,新集古城成为当地居民居住之所。